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风浪风暴潮作用下三维泥沙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志夏 熊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2-339,共8页
针对台风浪风暴潮作用下三维泥沙数值模拟问题,本文提出了波流共同作用下三维泥沙数值模拟技术。基于三重网格嵌套超高分辨率的“韦帕”台风风场,应用第三代波浪模型、二维潮流模型和三维水动力泥沙模型FVCOM以及非结构化网格的二维、... 针对台风浪风暴潮作用下三维泥沙数值模拟问题,本文提出了波流共同作用下三维泥沙数值模拟技术。基于三重网格嵌套超高分辨率的“韦帕”台风风场,应用第三代波浪模型、二维潮流模型和三维水动力泥沙模型FVCOM以及非结构化网格的二维、三维三重嵌套的方法,经2次开发,解决了波流耦合、波生流的计算,并增加了波浪对泥沙运动、絮凝沉降和高含沙量时的制约沉降机制等影响,建立了台风作用下波浪潮流耦合三维泥沙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了2007年“韦帕”台风作用下连云港海域三维泥沙输移过程,2#测站的分层含沙量过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主航道的回淤强度与实测较为一致。进行了连云港港不同布置方案的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旗台港区和徐圩港区港池内回淤均较小;连云港主航道和徐圩进港航道最大回淤强度分别约为0.40 m和0.30 m,不存在骤淤问题。研究成果可为连云港港30万t级航道工程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浪 波流耦合 二次开发 絮凝沉降 制约沉降 三维泥沙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动力对黄河入海泥沙输移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吴永胜 王兆印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30,共9页
海洋动力过程对黄河入海泥沙的淤积和扩散具有决定性作用 ,利用三维斜压动力 -泥沙模型分析了黄河口外海域潮流动力变化与黄河入海泥沙淤积、扩散特性之间的响应关系。季节环流以及涨落潮的分布和变化很好地解释了黄河口南北浮泥的形成... 海洋动力过程对黄河入海泥沙的淤积和扩散具有决定性作用 ,利用三维斜压动力 -泥沙模型分析了黄河口外海域潮流动力变化与黄河入海泥沙淤积、扩散特性之间的响应关系。季节环流以及涨落潮的分布和变化很好地解释了黄河口南北浮泥的形成和消长变化以及黄河入海泥沙向海扩散的机理。结果表明 ,入海泥沙在洪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入海泥沙输移 黄河 三维斜压动力-泥沙模型 悬沙扩散 海洋动力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长江大桥桥墩冲刷坑深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陶静 赵升伟 徐超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73-77,共5页
在对长江口北港水沙条件以及河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局部三维泥沙数学模型和局部正态物理模型2种手段预测上海长江大桥桥墩冲刷坑的最大冲刷深度,三维泥沙数学模型和局部正态物理模型的边界条件由大范围的长江口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 在对长江口北港水沙条件以及河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局部三维泥沙数学模型和局部正态物理模型2种手段预测上海长江大桥桥墩冲刷坑的最大冲刷深度,三维泥沙数学模型和局部正态物理模型的边界条件由大范围的长江口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提供。结果表明,2种手段预测得到的桥墩冲刷深度较为接近,可为桥梁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 冲刷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三维泥沙数学模型 局部正态物理模型 冲刷坑深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