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VS-Pro的西安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希雨 杨茂功 +1 位作者 付晓刚 李敬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231-3233,共3页
在系统收集并整理西安水文地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环境可视化系统EVS-Pro,构建了西安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所建模型可以展示西安三维水文地质结构体整体形态、单个含(弱透)水层的三维结构、任意位... 在系统收集并整理西安水文地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环境可视化系统EVS-Pro,构建了西安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所建模型可以展示西安三维水文地质结构体整体形态、单个含(弱透)水层的三维结构、任意位置的南北向剖面或东西向剖面及三维可视化栅栏图,从而清楚地显示模型内部的各个细节,更直观地展示西安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为准确地评价、规划和管理西安地下水资源,防治因地下水过量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奠定重要的水文地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EVS-Pro 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S支持下的大庆地下水库区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 被引量:20
2
作者 谢轶 苏小四 高淑琴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51-54,共4页
为直观、清楚再现水文地质结构空间信息,介绍GMS软件生成三维地质结构实体模型的方法,利用区内大量的钻孔数据,建立了大庆地下水库区水文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为地下水库的选址和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GMS 大庆 水文地质结构 可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正态云模型的岩爆倾向性评价与三维可视化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柳 曹辉 +2 位作者 童玉升 梁忠豪 纪洪广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60,共11页
岩爆倾向性的准确评价与可视化表征对于深部地下工程有着重要的作用。采用了基于多指标参量的多维正态云模型来开展岩爆倾向性评价,最大程度的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进一步利用3DMine软件,结合矿山实际工程条件,构建了深部岩体的岩爆倾... 岩爆倾向性的准确评价与可视化表征对于深部地下工程有着重要的作用。采用了基于多指标参量的多维正态云模型来开展岩爆倾向性评价,最大程度的保证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进一步利用3DMine软件,结合矿山实际工程条件,构建了深部岩体的岩爆倾向性评价三维模型,实现了岩爆评价结果空间分布特征与井下实际工程的可视化展示,同时可以根据需要任意截取剖面,更加精确、直观地了解各层和不同深度的岩爆倾向性情况,为矿山深部开采过程中的岩爆灾害防控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正态云模型 岩爆倾向性 三维可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S的武山矿区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正华 周斌 邓智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5-128,共4页
在介绍GMS生成水文地质结构实体模型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武山矿区大量钻孔数据,建立了该侵入岩矿区水文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结果表明:将武山岩体的horizon ID设置为第7层,插入Q与T1d2—T2j之间建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建立的可视化模... 在介绍GMS生成水文地质结构实体模型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武山矿区大量钻孔数据,建立了该侵入岩矿区水文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结果表明:将武山岩体的horizon ID设置为第7层,插入Q与T1d2—T2j之间建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建立的可视化模型可以灵活地实现含水层的拆分组合、任意剖面及任意方向的旋转、切剖面等功能,并能清晰地展示含水层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了解水文地质结构特征、进一步挖掘地质与水文地质相关信息提供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S 水文地质结构 可视模型 武山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ro-CT的土壤结构变化三维可视化量化表征方法
5
作者 仲伟正 史卓林 +3 位作者 张合虎 康子涵 杨增玲 韩鲁佳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53-661,678,共10页
机械压实是导致土壤结构和功能改变,进而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集砂土、壤土和粘土3种不同质地土壤,采用机械加压方式模拟制备了不同压实程度的土壤样品,并使用先进的Skyscan 1275 MicroCT系统进行样品扫描。比较了... 机械压实是导致土壤结构和功能改变,进而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集砂土、壤土和粘土3种不同质地土壤,采用机械加压方式模拟制备了不同压实程度的土壤样品,并使用先进的Skyscan 1275 MicroCT系统进行样品扫描。比较了主动轮廓(AC)、标记分水岭(MBW)和K-means 3种不同算法对土壤孔隙和团聚体结构样品Micro-CT图像的分割效果,结果表明K-means图像分割算法最优。采用形态学分水岭算法和Canny边缘检测算法有效实现了土壤团聚体和孔隙个体的原位分离。基于K-means分割算法,优化提出了一种土壤物理结构Micro-CT原位、三维、可视化量化表征方法,原位三维可视化呈现了不同压实土壤样品孔隙和团聚体结构分布量化信息。Micro-CT成像表征结果与实验室分析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为土壤压实以及土壤结构数字化图谱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快速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压实 MICRO-CT 三维可视 土壤结构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空间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邹伟林 周文 +5 位作者 常松 高思岩 周新鹤 宋红亮 谢长虹 范维宁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4,共8页
目前,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发展面临着海量数据组织、管理和可视化显示等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顺应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趋势,提出并实现了城市地下空间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技术,构建地质三维模型分级数据,按照不规则四叉树结构形成LO... 目前,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发展面临着海量数据组织、管理和可视化显示等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顺应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趋势,提出并实现了城市地下空间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技术,构建地质三维模型分级数据,按照不规则四叉树结构形成LOD数据;基于构建的三维空间网格码规范编码,运用降维、非布尔运算的方法,实现最大精度化的地下空间模型数据无限逼近的融合;并采用多渲染引擎的混合渲染架构,支持DirectX、WebGL(OpenGLES)、OSG(OpenGL)和游戏引擎(UnrealEngine)等多引擎渲染,实现TB级地下时空数据的真实感可视化与高效调度,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和辅助决策分析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三维地质模型 可视 渲染引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虚拟现实系统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于军 苏小四 +3 位作者 朱琳 段福洲 高立 吴曙亮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3-399,共7页
从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研究实际需要出发,介绍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地面沉降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虚拟现实系统的设计思路、开发模式、实现方法和功能特点。该系统真实表达了研究区三维地层结构特征,逼真再现了地面沉降模型所预测的... 从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研究实际需要出发,介绍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地面沉降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虚拟现实系统的设计思路、开发模式、实现方法和功能特点。该系统真实表达了研究区三维地层结构特征,逼真再现了地面沉降模型所预测的地下水流场、地面沉降发展变化过程,并虚拟表现出地面沉降可能造成的后果,为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机理及预测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三维可视化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虚拟现实 地质结构 可视模型 苏锡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水文地质三维可视化现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陆琰 张礼中 周小元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0年第6期25-28,共4页
水文地质学本身是三维科学,以往受技术的限制,对水文地质现象和规律的刻画只能通过二维图件,对空间信息采取隐含的存储和表达方式,使得水文地质分析工作变得十分抽象。三维可视化可直观再现水文地质现象和规律的空间特征,同时可辅助水... 水文地质学本身是三维科学,以往受技术的限制,对水文地质现象和规律的刻画只能通过二维图件,对空间信息采取隐含的存储和表达方式,使得水文地质分析工作变得十分抽象。三维可视化可直观再现水文地质现象和规律的空间特征,同时可辅助水文地质专家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笔者对水文地质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国内主要的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阐述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 三维可视 现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S的隔水层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海涛 许光泉 +3 位作者 李佩全 黄向菁 刘泽功 胡友彪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2-43,共2页
以淮南市西部A组煤层底部谢一矿区太原组灰岩含、隔水层为研究对象,基于GMS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利用矿区内153个钻孔资料,采用Kriging插值法,建立了水文地质结构模型。结果表明:谢一矿区太原组上部灰岩层是一个岩石地层单元,厚度为... 以淮南市西部A组煤层底部谢一矿区太原组灰岩含、隔水层为研究对象,基于GMS水文地质结构可视化模型,利用矿区内153个钻孔资料,采用Kriging插值法,建立了水文地质结构模型。结果表明:谢一矿区太原组上部灰岩层是一个岩石地层单元,厚度为50~80 m,由海相的沙岩、泥岩、灰岩交替组成。其中:砂岩厚度较小,空间分布稳定;泥岩东南厚西北薄,层数东多西少;灰岩西北厚东南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S 可视 隔水层 水文地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复杂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及数值模型构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科伟 曾庆田 刘栋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6年第2期83-89,共7页
地质模型的精确性是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可靠性的决定因素。针对地质体间相互交叉、穿切的复杂性和无规律性,研究了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的自由曲面生成技术。以矿山普遍采用的二维地质勘探剖... 地质模型的精确性是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可靠性的决定因素。针对地质体间相互交叉、穿切的复杂性和无规律性,研究了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的自由曲面生成技术。以矿山普遍采用的二维地质勘探剖面图为基础数据,通过对其进行矢量化处理提取出岩土体边界离散点信息,建立起NURBS三维地质体分界曲面,据此以MIDAS软件为平台制定了边坡工程复杂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及数值模型构建方案,并选取江西城门山露天矿边坡工程进行了应用实践。结果表明,运用该技术构建复杂边坡地质体模型,方法简单可靠,可极大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建模效率,不仅使复杂地质体得以形象再现,同时可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可靠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RBS 边坡工程 复杂地质结构 三维可视 数值模型 MIDA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虚拟仿真系统在插秧可视化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志忱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206,共5页
人工操控插秧机作业时,操控不当即出现插秧机作业轨迹的偏离,由此造成人工和秧苗的浪费。为此,基于三维虚拟仿真系统设计了自动智能插秧机,主要组成包括插秧机、控制中心、数据采集系统、通信装置、远程监控系统、虚拟仿真系统和数据库... 人工操控插秧机作业时,操控不当即出现插秧机作业轨迹的偏离,由此造成人工和秧苗的浪费。为此,基于三维虚拟仿真系统设计了自动智能插秧机,主要组成包括插秧机、控制中心、数据采集系统、通信装置、远程监控系统、虚拟仿真系统和数据库。为了保证插秧机的结构合理性和性能,重点针对插秧机的核心部件——推秧装置进行了三维虚拟仿真设计,并从插秧机关键部件的运动规律入手,进行装置的动力学模型设计和计算,同时利用ANSYS软件对关键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以准确地实现插秧机的三维虚拟仿真。为了验证该插秧机的性能,对其进行分插机构的强度分析试验和虚拟仿真联合作业试验,结果表明:插秧机的强度符合设备要求,虚拟仿真试验能够代表真实的插秧机,结果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虚拟仿真 插秧可视 推秧装置 有限元分析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复杂地质结构模型的InterfaceGrid表达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牛露佳 石成岳 +1 位作者 王占刚 周永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138,共10页
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是地质空间内地质构造和地质体对象边界的数字化表征模型。随着地质数据矢量栅格一体化集成和地质数据空间查询分析需求增多,构建统一表达地质结构的一体化空间数据模型成为三维地质信息科学领域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 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是地质空间内地质构造和地质体对象边界的数字化表征模型。随着地质数据矢量栅格一体化集成和地质数据空间查询分析需求增多,构建统一表达地质结构的一体化空间数据模型成为三维地质信息科学领域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之一。针对规则网格、PillarGrid和SBRT模型等难以实现复杂地质结构的精细表达问题,本研究提出InterfaceGrid数据模型,充分考虑地质结构和属性的地下分布具有极强的非均匀性、不连续性和空间多尺度性,且表现出纵向分层特性和多属性场耦合的相关性。基于InterfaceGrid设计理论模型和数据结构,构建统一描述三维地质结构的InterfaceGrid数据模型,实现复杂地质结构的矢量栅格一体化表达。基于GeoAtom地原子理论构建InterfaceGrid的形式化表达框架,提出InterfaceGrid的构建流程,以及基于InterfaceGrid模型设计数据更新和空间查询算法。采用GPU光线投射和自适应采样策略实现地质网格的体可视化和在线浏览,结果显示,与SBRT模型相比较,InterfaceGrid能够更加真实地描述地质边界情况,提高了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的准确性。在全球岩石圈三维网格化构建应用InterfaceGrid,验证了InterfaceGrid在大规模地质数据组织管理中的适用性,相比较PillarGrid数据量减少约1/3,更加适合基于大数据量的网络地学应用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结构模型 InterfaceGrid 可视 断层建模 空间查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多尺度分析的磁法三维可视化建模研究
13
作者 罗姣 陈炳锦 +6 位作者 郭文波 熊伯全 王备战 王伟 陈靖 冯凡 徐毅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49,共9页
三维可视化建模是提高地质认识与展示地下信息的重要工具。陕西勉略阳三角地区是陕西省南部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该区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矿化作用明显,位于区内的金子山金铜多金属矿区多见含磁铁矿角砾状蛇纹岩,与围岩... 三维可视化建模是提高地质认识与展示地下信息的重要工具。陕西勉略阳三角地区是陕西省南部重要的多金属矿集区,该区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矿化作用明显,位于区内的金子山金铜多金属矿区多见含磁铁矿角砾状蛇纹岩,与围岩存在明显的磁性、电性差异。笔者通过对磁法三维数据进行小波多尺度分解、功率谱计算,计算各阶细节异常的场源深度,利用Voxler平台建立三维磁性体模型,推断出岩浆通道与矿体的相对位置,经地质钻孔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多尺度分解法 磁法 Voxler 三维地质模型 可视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体的可交互数据结构和算法可视化实现
14
作者 庞瑞洋 陆雪松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42,共11页
数据结构与算法(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 DSA)作为计算机教育的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与算法思维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可视化在DSA教学中可以起到提高教学效率和加深学生理解的重要作用.然而,现有的DSA可视化工具大多依赖... 数据结构与算法(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 DSA)作为计算机教育的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与算法思维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可视化在DSA教学中可以起到提高教学效率和加深学生理解的重要作用.然而,现有的DSA可视化工具大多依赖人工编写可视化代码,存在覆盖范围有限、更新成本高和缺乏交互性等局限性,难以满足动态演示与个性化教学的需求.随着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 LLM)在代码生成方面的出色表现,基于LLM实现自动化的DSA可视化成为可能.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ReAct(Reasoning and Acting)智能体的交互式可视化代码生成方法,旨在解决传统可视化工具自动化程度低、交互性不足的问题.该方法结合LLM的代码生成能力和DSV(Data Structure Visualization)平台的接口,能够将基于Python编写的DSA代码转换为可交互、可执行的动态可视化的代码,从而提升教学直观性和学习体验.为系统评估该方法的有效性,构建了包含150对DSA代码及其对应的DSV可视化代码的数据集,并对比了3种方法 (直接提示、思维链提示、ReAct智能体)在多种主流LLM上的表现.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基于ReAct智能体的方法在编译通过率(Compilation Rate,CR)、执行通过率(Execution Rate, ER)和可用率(Usability Rate, UR)这3项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其他方法,尤其在DeepSeek-R1模型下表现最优,显著提升了生成可视化代码的准确性与可交互性,验证了结合LLM与智能体框架在DSA可视化教学中的可行性与优势,为构建高效、个性化、自动化的计算机编程教学工具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结构与算法可视 大语言模型 智能体 代码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矿区三维地质可视化及数值模型构建 被引量:39
15
作者 刘晓明 罗周全 +1 位作者 杨彪 张保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006-4010,4015,共6页
复杂三维地质可视化和数值模型的构建是采矿、岩土及水利水电工程中常常遇到的关键问题。针对数值模拟软件在复杂矿区地质体模型构建及单元网格划分等前处理问题上存在的不直观、工作量大等缺点,结合矿业软件在复杂三维地质体建模的强... 复杂三维地质可视化和数值模型的构建是采矿、岩土及水利水电工程中常常遇到的关键问题。针对数值模拟软件在复杂矿区地质体模型构建及单元网格划分等前处理问题上存在的不直观、工作量大等缺点,结合矿业软件在复杂三维地质体建模的强大优势,在研究线框模型和块体模型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线框模型的复杂矿区三维地质可视化及数值模型构建技术。根据线框模型特点不同,以地表和采空区模型为型,分别阐述了基于Surpac的表面模型和实体模型无缝转换成MIDAS/GTS数值模型的有效方法,并将该技术成功应用于冬瓜山铜矿复杂采空区群围岩稳定性研究中。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有效的,从而为矿山开采设计、安全分析及复杂地质体结构的岩土工程数值模拟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可视 三维地质模型 数值模型 SURPAC MIDAS/G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构造三维可视化模型探讨 被引量:125
16
作者 曹代勇 李青元 +1 位作者 朱小弟 周云霞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0-62,共3页
地质构造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包括数学建模和可视化显示两方面。建立地质构造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典型方法包括三维规则网格法、TIN表面法、四面体法以及综合法。针对地质构造模型中断层处理的特殊性 ,提出了基于TIN表面法的局部法和整体法两... 地质构造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包括数学建模和可视化显示两方面。建立地质构造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典型方法包括三维规则网格法、TIN表面法、四面体法以及综合法。针对地质构造模型中断层处理的特殊性 ,提出了基于TIN表面法的局部法和整体法两种处理技术。将地质构造三维模型的可视性归纳为 5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 三维地质模型 可视 数学建模 断层处理 TIN表面法 四面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坝基灌浆工程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闫福根 缪正建 +1 位作者 李明超 钟登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7-572,共6页
利用Struts和Hibernate技术,对灌浆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在灌浆分析系统中将这些灌浆数据转化为三维灌浆孔模型,实现三维地质模型和灌浆数据耦合;在耦合模型的基础上对灌浆效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对任意排灌浆孔模型进行三维地质模型剖切,... 利用Struts和Hibernate技术,对灌浆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在灌浆分析系统中将这些灌浆数据转化为三维灌浆孔模型,实现三维地质模型和灌浆数据耦合;在耦合模型的基础上对灌浆效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对任意排灌浆孔模型进行三维地质模型剖切,揭示每排灌浆孔模型的不良地质体垂直分布情况;通过改变单位注灰量较大灌浆孔模型的颜色属性,耦合其对应的三维地质模型,从而实现单位注灰量在地质模型中的可视化分析;在灌浆参数基础上自动生成其对应的综合剖面,将地质条件耦合到剖面中,赋予综合剖面图地质信息属性;通过对任意灌浆孔段进行地质信息数字化,明确每个灌浆孔段是否通过不良地质体以及各个不良地质体的高程分布;以施工单元为基准,对单位注灰量和地质信息进行耦合统计分析。通过工程应用实例表明,基于三维地质模型对整个坝基灌浆工程的可视化分析,可以有效指导灌浆工作并能对灌浆效果做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分析,为工程管理人员做出快速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工程 三维地质模型 单位注灰量 可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淮煤田低渗煤层孔隙结构三维可视化表征及其连通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章飞 方辉煌 +2 位作者 桑树勋 郑春山 郭金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11195-11207,共13页
为研究煤层孔裂隙结构的连通性对煤层气赋存与运移的影响。以两淮地区矿区的煤样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煤样进行三维可视化重构,构建了煤样的三维孔隙结构模型以及等价孔隙网络模型,利用多种算法并结合表征单元体对煤样的孔隙结构进行表... 为研究煤层孔裂隙结构的连通性对煤层气赋存与运移的影响。以两淮地区矿区的煤样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煤样进行三维可视化重构,构建了煤样的三维孔隙结构模型以及等价孔隙网络模型,利用多种算法并结合表征单元体对煤样的孔隙结构进行表征与分析,同时,从整体到局部的角度对孔隙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两淮地区孤立孔隙中C形孔隙占据主导,连通孔隙中F形孔隙占据主导;刘庄与祁东煤样孔隙结构空间展布较任楼与潘一矿区的煤样要好,具有更好的连通性;粗类型喉道之间的搭配较其他类型喉道之间的搭配整体连通性要好。结果说明两淮地区的煤样,大体积连通孔隙在孔隙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刘庄与祁东煤样较任楼与潘一煤样的连通性要好,且刘庄煤样的连通性最好,潘一煤样连通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孔隙结构 等价孔隙网络模型 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 三维可视重构 两淮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质模型海量数据组织和可视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魏嘉 唐杰 +1 位作者 武港山 张杨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150,112,共10页
针对三维地质构造建模过程中地质曲面(层位面和断层面)和地层网格海量数据的组织、管理和可视化显示等技术难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外存的海量三角网格多分辨率数据组织技术,解决了地质曲面海量三角网格实时显示的难题;采用数据分块... 针对三维地质构造建模过程中地质曲面(层位面和断层面)和地层网格海量数据的组织、管理和可视化显示等技术难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外存的海量三角网格多分辨率数据组织技术,解决了地质曲面海量三角网格实时显示的难题;采用数据分块和层次细节(LOD)模型等技术,实现了一种针对地层网格海量数据的多分辨率数据组织和管理技术;为了增强三维地质构造模型海量数据三维可视化显示的实时性,提出并实现了一个基于外存的三维地质模型海量数据调度与可视化框架,解决了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系统研发的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模型 海量数据 多分辨率 可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结构三维建模及其可视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良辰 陈锁忠 朱莹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0-151,164,共3页
在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地质结构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方法。该方法从多源数据融合角度出发,融合基础地理数据、钻孔数据、物探解译剖面数据,利用空间插值技术构建三维空间数据场,采用三维硬件纹理直接体绘制... 在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地质结构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方法。该方法从多源数据融合角度出发,融合基础地理数据、钻孔数据、物探解译剖面数据,利用空间插值技术构建三维空间数据场,采用三维硬件纹理直接体绘制技术进行体视化,以真三维形式表达了研究区域地层结构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内部属性信息。与前人研究相比,该方法反映地质结构更加准确,数据场建立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 三维空间数据场 体绘制 地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