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格尺度对三维水动力模型模拟滨海地区潮流特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1
作者 刘姣男 韩丽娟 +1 位作者 乔建浩 郝瑞霞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1-402,共12页
构建了三门湾三维水动力模型,将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后设置了不同的网格尺度,对三个断面和四个典型点的潮流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研究水域为港汊较多、地形复杂的海湾时,数值模拟计算值的相对偏差会随着网格尺度增大... 构建了三门湾三维水动力模型,将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后设置了不同的网格尺度,对三个断面和四个典型点的潮流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研究水域为港汊较多、地形复杂的海湾时,数值模拟计算值的相对偏差会随着网格尺度增大而增大,当网格尺度增大到一定值时,相对偏差会由于多种误差的正负累积而趋于稳定。地形是影响潮流计算的关键因素,在地形变化剧烈和水深较小的潮间带水域的潮差和流速值相对变化较大,在水深较大的平坦区域则几乎不受网格尺度的影响;流向对网格尺度的敏感程度较低,与网格尺度无明显关系;水平涡粘系数与网格面积呈正相关,且网格面积对流速变形率Sij较大处影响较大。综合分析,在进行潮流计算时,需要在地形复杂的岸边、水深较小的潮间带以及岛屿间进行网格的加密处理,考虑计算时间、模型计算的稳定收敛以及计算值的精确度等因素,确定合适的计算网格尺度,使得计算结果满足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水动力模型 网格尺度 潮流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南支三维水动力及污染物输送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2
作者 徐祖信 华祖林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9-243,共5页
以POM(princetonoceanmodel)模型为基础 ,建立了长江口南支三维水流及污染物质输运数学模型 ,模拟了长江口南支三维流场分布 ,并以上海西区某一排污口为例 ,对产生的污染带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 .
关键词 三维水动力 污染物输送 长江口南支 POM模型 数值模拟 三维流流场 污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水动力学方程模拟太湖风生流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卫红 逄勇 姚琪 《水资源保护》 CAS 2003年第3期27-30,共4页
运用垂直方向分 3层、时步为 1 2 0s、水平网格距离为 1km的三维水动力模型 ,计算了 8种风向下的风生流。选取典型风向比较分析不同风向下的太湖风生流的结构特征 ,得出结论 :湖区风场决定太湖风生流流型及方向 ,且对峙方位风场形成的... 运用垂直方向分 3层、时步为 1 2 0s、水平网格距离为 1km的三维水动力模型 ,计算了 8种风向下的风生流。选取典型风向比较分析不同风向下的太湖风生流的结构特征 ,得出结论 :湖区风场决定太湖风生流流型及方向 ,且对峙方位风场形成的风生流流向几乎相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风生流 三维水动力学方程 数值模型 物质输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群岛附近海域三维水动力数值模拟 被引量:6
4
作者 寿玮玮 吴建政 +1 位作者 胡日军 朱龙海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9,共9页
利用ECOM模型模拟了舟山群岛附近海域流场和三维水动力特征,研究综合考虑了长江、钱塘江径流以及垂向温盐变化引起的斜压效应。考虑到实际岛屿形状和海底地形,平面采用直角坐标系,垂向采用σ坐标系,使垂向沿水深的分层更趋合理。通... 利用ECOM模型模拟了舟山群岛附近海域流场和三维水动力特征,研究综合考虑了长江、钱塘江径流以及垂向温盐变化引起的斜压效应。考虑到实际岛屿形状和海底地形,平面采用直角坐标系,垂向采用σ坐标系,使垂向沿水深的分层更趋合理。通过多个验潮站的调和常数和实测海流资料的验证,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良好。结果显示,舟山群岛附近海域潮汐日不等现象显著,高高潮与低高潮的潮位差值为41~77cm,至杭州湾内最大差值可达109cm;潮流日不等现象不明显,两次最大涨潮流速差值为0.5~20cm/s,平均流速差为4.9cm/s;两次最大落潮流速差值为0.5~23cm/s,平均流速差为7.3cm/s,且底层差值大于上层差值,说明研究区属于不正规半日潮汐、正规半日潮流海区。本海区最大涨潮平均流速为120~213cm/s,最大落潮平均流速在105~182cm/s之间,基本以舟山群岛为界,东侧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西侧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上体现了舟山群岛附近海域的潮流场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水动力 数值模拟 舟山群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水动力学模型高精度差分格式和解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谢伟松 陶建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0-594,共5页
采用高精度差分格式对三维水动力学问题的时均化Navier Stokes方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进而采用广义共轭剩余法(GCR方法)求解压力泊松方程,并采用显式三级二阶Runge Kutta格式模拟了时间步进过程.傅立叶分析表明,文中所采用的三阶迎风紧致... 采用高精度差分格式对三维水动力学问题的时均化Navier Stokes方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进而采用广义共轭剩余法(GCR方法)求解压力泊松方程,并采用显式三级二阶Runge Kutta格式模拟了时间步进过程.傅立叶分析表明,文中所采用的三阶迎风紧致差分格式具有较高的精度.数值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上述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水动力学模型 高精度差分格式 时均化Navier-Stokes方程 数值模拟 广义共轭剩余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伙房水库暴雨情况下三维水动力数值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杨 韩龙喜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16-120,共5页
以辽宁省大伙房水库为例,根据一场暴雨情况下入库流量的时间变化特征,建立库区三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分析在一场暴雨入库过程中库区三维水动力空间分布及随时间变化的特征。模拟结果表明:受入库流量和丰水期主导风向东北风的影响,在模... 以辽宁省大伙房水库为例,根据一场暴雨情况下入库流量的时间变化特征,建立库区三维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分析在一场暴雨入库过程中库区三维水动力空间分布及随时间变化的特征。模拟结果表明:受入库流量和丰水期主导风向东北风的影响,在模拟前期,吞吐流对水库流场的影响大于风生流对水库流场的影响且不同层水流结构基本一致。在模拟后期,风生流对水库流场的影响大于吞吐流对水库流场的影响且不同层水流结构有所不同。各个时刻的底层流场流速大于中层流场流速大于表层流场流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伙房 三维水动力方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维流三维水动力弥散测定仪的研制
7
作者 彭浩 马传明 +2 位作者 王志强 鲁涛涛 和泽康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5-88,共4页
针对目前传统的室内一维、二维测定装置不能完全反映污染物运移过程中的空间特征,设计了一种能测定三维水动力弥散的试验装置。该装置结合平面二维和剖面二维的测定,可以综合反映水动力弥散系数在三维空间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数据显示... 针对目前传统的室内一维、二维测定装置不能完全反映污染物运移过程中的空间特征,设计了一种能测定三维水动力弥散的试验装置。该装置结合平面二维和剖面二维的测定,可以综合反映水动力弥散系数在三维空间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数据显示:平面和剖面上的纵向水动力弥散系数都在0.02左右,平面上的横向水动力弥散系数小于纵向水动力弥散系数3倍左右,而剖面上的横向水动力弥散系数小于纵向水动力弥散系数数十倍;另外,通过分析一维流三维水动力弥散的特征,对试验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试验装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水动力弥散 动力弥散系数 仪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灌河口海域三维水动力数值模拟 被引量:4
8
作者 林伟波 魏爱泓 冒士凤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5-152,共8页
基于无结构网格海洋模型(FVCOM),建立了灌河口海域三维潮流数学模型。模型水平方向采用三角形网格,使得能够更好地拟合灌河口不规则岸线边界,垂向采用σ坐标。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较好地模拟了灌河口潮流场时空分布。水平... 基于无结构网格海洋模型(FVCOM),建立了灌河口海域三维潮流数学模型。模型水平方向采用三角形网格,使得能够更好地拟合灌河口不规则岸线边界,垂向采用σ坐标。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较好地模拟了灌河口潮流场时空分布。水平潮流以旋转流为主,流速由北到南逐渐增大,近岸余流方向都是由北向南的沿岸流。灌河口和海州湾的水动力交换主要受潮流驱动,余流漩涡形成的主要机理可能是潮波和地形及岸线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与海岸动力 三维水动力模型 灌河口 有限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水动力方法的三体船连接桥波浪载荷计算分析
9
作者 赵春慧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2期151-157,共7页
文章应用三维水动力分析方法进行三体船连接桥波浪诱导载荷的研究工作,建立三体船水动力分析面元模型,计算三体船在迎浪状态下零航速和中低航速运动响应,并与三体船拖曳水池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此计算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计算,... 文章应用三维水动力分析方法进行三体船连接桥波浪诱导载荷的研究工作,建立三体船水动力分析面元模型,计算三体船在迎浪状态下零航速和中低航速运动响应,并与三体船拖曳水池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此计算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计算,探讨了三体船连接桥波浪载荷随航速和浪向的变化规律及特点,并对连接桥的波浪诱导载荷量级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计算结果对于提高三体船耐波性能和加强三体船的强度校核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体船 三维水动力计算 连接桥 波浪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海洋水动力计算σ坐标转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白玉川 温志超 +3 位作者 徐海珏 廖世智 曹永港 夏华永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0-855,共16页
三维水动力模型在准确模拟海洋物理特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σ坐标转换由于当时计算机能力所限,舍去了复杂的高阶项,在实际复杂地形(或水深变化)环境下,会带来一定的误差或计算失真等问题.由此,为了适应高精度计算结果的需求,对原... 三维水动力模型在准确模拟海洋物理特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σ坐标转换由于当时计算机能力所限,舍去了复杂的高阶项,在实际复杂地形(或水深变化)环境下,会带来一定的误差或计算失真等问题.由此,为了适应高精度计算结果的需求,对原有σ坐标三维水动力模型进行了重新修正.在改进后的模型中,综合考虑了经σ坐标变换引入的与流速、水位、地形相关的复杂高阶项,选用特定的插值函数,利用有限元和差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求解σ坐标下的完整三维浅水模式方程.相比原模型,改进的模型对底坡、水深、潮汐振幅等变化适用范围更为广泛,能更好地模拟出复杂水深变化下的垂向流动分布特征,计算结果具有更高的精确度;改进的模型针对一些极端水位条件(潮汐振幅与水深比大于0.15),其计算误差同样可保持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内;同时,改进的模型只需更短的时间就可运行至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σ坐标转换 三维水动力模型 有限元法 差分法 动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巢”工程中水动力及水质数值模拟 被引量:21
11
作者 谢兴勇 钱新 +2 位作者 钱瑜 张玉超 田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33-1137,共5页
利用三维水动力学模型(ELCOM)模拟了"引江济巢"工程对巢湖的水质影响,并利用2007年6月25~30日的现场调水试验监测成果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可应用于工程实施中的水动力及水质状况的模拟和... 利用三维水动力学模型(ELCOM)模拟了"引江济巢"工程对巢湖的水质影响,并利用2007年6月25~30日的现场调水试验监测成果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可应用于工程实施中的水动力及水质状况的模拟和预测.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调水线路及引江调度方式对调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流量条件下,西线菜子湖的调水效果优于中线白荡湖.不同的引江调度方式对巢湖东、西半湖及中部湖区的改善效果也不同,可以根据改善水质的不同需求选择相应的调度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巢湖 三维水动力学模型(ELCOM) 环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围垦对香港维多利亚港水动力环流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匡翠萍 李行伟 刘曙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6-181,252,共7页
运用一个已校正的珠江口三维水动力数学模型,研究现存的大规模围垦和进一步最大可能的中环围垦对香港维多利亚港(维港)水动力环流的影响.数值计算显示,与1975年(大规模围垦前)海岸线相比,现存的大规模围垦使维港的水动力有几点... 运用一个已校正的珠江口三维水动力数学模型,研究现存的大规模围垦和进一步最大可能的中环围垦对香港维多利亚港(维港)水动力环流的影响.数值计算显示,与1975年(大规模围垦前)海岸线相比,现存的大规模围垦使维港的水动力有几点关键性变化:①流量峰值降低了8%~17%,平均降低约11.5%;②维港东部流速峰值由于流量的减少而减少,维港西部,尽管流量减少,但由于横断面剧减,流速峰值反而增加;③雨季由于珠江径流的作用,盐度垂向分布呈明显的二层结构,而在枯季则比较均匀;④枯、雨季的潮流冲洗时间分别增加约30%和50%.在现存的海岸线下,维港枯、雨季的潮流冲洗时间分别为5~7d和1.5~2.5d.进一步的中环围垦不会对维港潮流冲洗率和流量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垦 维多利亚港 三维水动力数学模型 冲洗时间 自净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鲟产卵栖息地的三维水力因子适宜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班璇 高欣 +2 位作者 Panayiotis DIPLAS 肖飞 石小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0-88,共9页
建立三维水动力学模型分析中华鲟产卵栖息地水力因子的时空分布和中华鲟产卵时的适宜水力特性,为设计最佳的生态调度方案提供科技支撑。研究结果表明,中华鲟产卵栖息地的上产卵区水深和流速的变化主要受流量影响,涡量的变化主要受地形影... 建立三维水动力学模型分析中华鲟产卵栖息地水力因子的时空分布和中华鲟产卵时的适宜水力特性,为设计最佳的生态调度方案提供科技支撑。研究结果表明,中华鲟产卵栖息地的上产卵区水深和流速的变化主要受流量影响,涡量的变化主要受地形影响;中华鲟产卵前需要高流量脉冲刺激产卵。坝下与隔流堤之间流速和涡量值的大小与波动远大于其他区域,均值为2.4 m/s和11 m2/s。产卵栖息地水体表层、中层和底层的流速和水平涡量分布格局相似,均是在上产卵区值较大,空间分布多样性高。水体中层垂向涡量的值远大于底层和表层。产卵栖息地水体表层、中层和底层水力分布特征为中华鲟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水力条件,体现出中华鲟对产卵栖息地不同功能区的自主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产卵栖息地 力因子 三维水动力学模型 适宜性 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下游天星洲河段水动力特性及近期演变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单婷婷 杜德军 +1 位作者 徐华 李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9-23,共5页
2017年底基本完工的天星洲整治工程守护了高滩部分,归顺流路,洲头及洲右缘后退趋势得到了遏制,但未对天星洲滩尾进行守护,导致近年来冲刷剧烈,洲尾及夹槽有向宽浅方向发展的趋势,影响到了天星洲夹槽出口的稳定。为此,采用三维潮汐水动... 2017年底基本完工的天星洲整治工程守护了高滩部分,归顺流路,洲头及洲右缘后退趋势得到了遏制,但未对天星洲滩尾进行守护,导致近年来冲刷剧烈,洲尾及夹槽有向宽浅方向发展的趋势,影响到了天星洲夹槽出口的稳定。为此,采用三维潮汐水动力模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天星洲洲尾存在着水流交换,横向流速最大达0.38 m/s,约为涨落潮主流流速的28%。(2)滩尾由上往下,滩地高程逐渐降低,横向越滩流逐渐增加。(3)垂向上流速逐渐减小、水流紊动减弱。(4)横向越滩流是近年来天星洲洲尾冲刷的重要原因。基于研究结果,考虑到水利、航道部门以及常泰过江通道的建设,都需要天星洲夹槽出口段有一个稳定的河势,因此有必要尽快实施天星洲洲尾守护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特性 横向 潮流模型 三维水动力 守护岸段 天星洲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的湖库纳污能力量化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永勇 花瑞祥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5期33-39,共7页
"湖库纳污红线的核定"是我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三大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问题之一。我国现行纳污能力的计算往往采用对稳态水质模型的解析求解,但无法获得不同来水、排污和内源污... "湖库纳污红线的核定"是我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三大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问题之一。我国现行纳污能力的计算往往采用对稳态水质模型的解析求解,但无法获得不同来水、排污和内源污染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水体纳污能力的时空动态变化。水动力-水质模型能够反映湖库水质和外部营养负荷之间的定量关系,可精细模拟水质指标在库区内的时空变化过程。基于EFDC模型,以深圳市重要饮用水源地——石岩水库为例,构建了水库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动态模拟了水位和水质的时空变化;并按照水功能区目标要求,探讨了该水库典型年的纳污能力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EFDC模型能够准确模拟石岩水库水动力和水质要素的变化过程,水位、COD_(Mn)和NH_3-N模拟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7、0.60和0.90;基于构建的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考虑到排放口位置和条件、水质的时空分布特点、底泥释放等实际因素,计算得到石岩水库2011年COD_(Mn)和NH_3-N纳污能力分别为2 158、511 t/a;纳污能力的季节性差异很明显,夏季和秋季较大,春季和冬季较小。研究成果可为我国饮用水源地水质管理和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我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污能力 三维水动力-质模型 模型试错法 时空变化 石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表面状态参数的三维海洋动力学模型数值求解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自立 刘奥琦 莫旭涛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9,共8页
大面积的海洋表面实时运动状态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而海洋内部的运动状态只能进行定点观测,无法达到大面积的实时监测。基于海洋动力学基本原理,在正压浅海大陆架模式下,在三维空间构建海洋表面与内部运动状态的关系模型;利用遥感探... 大面积的海洋表面实时运动状态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而海洋内部的运动状态只能进行定点观测,无法达到大面积的实时监测。基于海洋动力学基本原理,在正压浅海大陆架模式下,在三维空间构建海洋表面与内部运动状态的关系模型;利用遥感探测的海洋表面流速与流向数据,结合海域的浪高、风速状态参数,运用有限差分法反演出深层海流的流速与流向信息。反演结果符合海洋动力学规律,反映出了深层流整体分布状态,扩展了雷达遥感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测量 海洋运动 有限差分 三维水动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水环境模型系统构建 被引量:6
17
作者 夏晶晶 张万顺 +4 位作者 王永桂 蔡锋 袁云霏 万晶 彭枫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22,共4页
流域水环境受地形、气象、水文和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其模拟分析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也是一大难点。基于流域水循环机理,通过识别污染物主要来源和迁移途径,对流域及其内部发生的复杂污染过程定量化描述,构建了包含陆地模型、三... 流域水环境受地形、气象、水文和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其模拟分析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也是一大难点。基于流域水循环机理,通过识别污染物主要来源和迁移途径,对流域及其内部发生的复杂污染过程定量化描述,构建了包含陆地模型、三维水动力模型和水质水生态模型的空-地-水一体化水环境模型体系,实现了大流域尺度水环境系统的高效模拟。通过模型条件节点和应用节点的协调运作,提升了水环境自动监控能力,实现了对全流域水环境状况实时模拟预测的业务化运行和突发事故的快速预警。将系统应用于三峡库区,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以为三峡库区的水环境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对保障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模型系统 陆地面源模型 三维水动力模型 生态模型 三峡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加尔湖典型风况下三维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8
作者 匡翠萍 高健博 +1 位作者 刘曙光 张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9-101,106,共4页
采用Delft3D模型,模拟分析了在典型的西北风况下,贝加尔湖的水位变化及三维流场结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①因贝加尔湖纬度高、面积大,所以科氏力的作用十分明显,致使表层风生流流向偏于风向右侧。②在西北风作用下,湖区出现增减水现象... 采用Delft3D模型,模拟分析了在典型的西北风况下,贝加尔湖的水位变化及三维流场结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①因贝加尔湖纬度高、面积大,所以科氏力的作用十分明显,致使表层风生流流向偏于风向右侧。②在西北风作用下,湖区出现增减水现象,在湖的北部出现减水而南部产生增水,增减水的幅度范围为-10-15 mm。③风生流场的三维结构明显,湖区水体表层水流主流向由北向南;水体中层在湖的南部形成逆时针的环流,在北部形成顺时针的环流;湖区底部水体在中北部出现补偿流。④湖区横剖面上存在弱的顺时针方向的垂向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生流 三维水动力模型 Delft3D模型 贝加尔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仙湖流域负荷削减的水质风险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邹锐 张晓玲 +4 位作者 刘永 赵磊 朱翔 颜小品 阳平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21-1727,共7页
以抚仙湖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EFDC平台,开发了EFDC-神经网络(NN)耦合模型;并选用30d移动平均值为解译方式核算抚仙湖在不同风险下的流域负荷削减(TMDL).结果表明,对于100%的达标频度,为了达到I类水质,TP允许增加14%~18%... 以抚仙湖为研究对象,基于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EFDC平台,开发了EFDC-神经网络(NN)耦合模型;并选用30d移动平均值为解译方式核算抚仙湖在不同风险下的流域负荷削减(TMDL).结果表明,对于100%的达标频度,为了达到I类水质,TP允许增加14%~18%,COD允许增加9%~11%,但TN需要削减13%~14%.如果放松对达标频度的要求,污染负荷将允许相应地增加.研究结果可为流域管理依据不同的风险与管理费用偏好实施流域削减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水动力-质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 风险 负荷削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质目标的异龙湖流域精准治污决策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邹锐 苏晗 +3 位作者 余艳红 王俊松 叶瑞 刘永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6-434,共9页
提出面向湖泊水质的工程设计规划方法(即精准治污)。流域精准治污决策建立在以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为核心的时空数值源解析技术基础上,定量地表达工程措施与水质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的云南异龙湖为例,针对其短期治... 提出面向湖泊水质的工程设计规划方法(即精准治污)。流域精准治污决策建立在以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为核心的时空数值源解析技术基础上,定量地表达工程措施与水质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的云南异龙湖为例,针对其短期治理决策问题进行精准治污决策分析。结果显示,就异龙湖中任一点的水质而言,在不同的补水情景下,城河及城北河子流域都是重要的负荷输出源。如果要使湖中和湖东站点水质达标,需要更全面地考虑各个子流域的污染源控制。当无补水时,即使大幅度削减污染负荷,也很难保证水质达标。在补水2000万m3及3500万m3情景下,补水对湖内3个监测站点的水质改善都比较明显。最后,在宏观层面上确定不同子流域重点污染控制工程类型,并在微观层面上,结合特定污染治理工程,探讨在流域精准治污体系下如何开展局地的工程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治污 数值源解析 三维水动力质模型 异龙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