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织物密度对三维正交机织物吸水导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韦鑫
沈兰萍
黄河柳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35,共4页
采用不同纤度的细旦丙纶丝和黏胶长丝织造6种纬密相同、经密变化的三维正交机织物,以差动毛细效应为理论基础,对各织物的吸水导湿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当细旦丙纶丝333dtex(300D)/72根、粘胶长丝278dtex(250D)/48根、细旦丙纶丝1...
采用不同纤度的细旦丙纶丝和黏胶长丝织造6种纬密相同、经密变化的三维正交机织物,以差动毛细效应为理论基础,对各织物的吸水导湿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当细旦丙纶丝333dtex(300D)/72根、粘胶长丝278dtex(250D)/48根、细旦丙纶丝167dtex(150D)/48根所对应的功能层经纬密度分别为70×100根/10cm(导湿层),105×150根/10cm(吸水储水层),105×105根/10cm(导湿层)时,织物的吸水导湿性能表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动毛细效应
织物
密度
三维正交机织物
吸水导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纬纱接结的三维正交机织物结构
被引量:
5
2
作者
郭兴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5,共4页
为了研究正交机织物的实际结构,采用玻璃纤维在剑杆织机上织制了纬纱接结的6层经纱5层纬纱的正交机织物,然后利用VARI工艺与聚酯树脂复合,制成了复合材料板材试样,并在显微镜下观测纱线的形状。研究发现:三维正交机织物的经、纬纱基本...
为了研究正交机织物的实际结构,采用玻璃纤维在剑杆织机上织制了纬纱接结的6层经纱5层纬纱的正交机织物,然后利用VARI工艺与聚酯树脂复合,制成了复合材料板材试样,并在显微镜下观测纱线的形状。研究发现:三维正交机织物的经、纬纱基本呈直线状态,接结纬纱是曲线与直线组合的形状,且形状与在织物中的位置有关,越靠近织物中央,接结纬纱的直线部分越短;接结纬纱使其限定的经纱产生聚集现象,在复合材料中产生贫富树脂区,接结纬纱形状的变化也使织物的结构不均匀。对织造过程的分析表明,造成接结纬纱形状变化的原因是织物形成过程中接结纬纱的滑动,从织物边部到中央,接结纬纱的滑动阻力逐渐增大,接结纬纱的张力也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三维正交机织物
织物
结构
纬纱接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球形弹体冲击下三维正交机织物结构破坏机制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武鲜艳
申屠宝卿
+3 位作者
马倩
金利民
张威
谢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2-38,共7页
为深入研究抗冲击三维正交机织物的破坏机制,通过有限元建模分析,以三维正交机织物为靶体,在纱线尺度细观结构模型上计算其在不同初始速度球形弹体冲击下的渐进破坏过程。对不同初始速度下球形弹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历程、各纱线系统...
为深入研究抗冲击三维正交机织物的破坏机制,通过有限元建模分析,以三维正交机织物为靶体,在纱线尺度细观结构模型上计算其在不同初始速度球形弹体冲击下的渐进破坏过程。对不同初始速度下球形弹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历程、各纱线系统吸能比例、材料渐进破坏过程以及最终破坏形态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平直排列的纱线系统在吸收与耗散球形弹体冲击能量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使能量以很快的应力波速扩展到三维正交机织物靶体的大面积区域,并提高吸能效果;球形弹体初始速度为100 m/s时,经、纬、Z纱系统可分别吸收总能量的39.6%、48.37%、12.03%,经、纬纱系统为三维正交机织物靶体抵抗冲击力过程中的主要承力部位;通过增加纱线层数、织物体积及织造密度等可提高三维正交机织物材料的抗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正交机织物
球形弹体
破坏
机
制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维正交机织复合材料的冲后压缩性能
4
作者
应志平
王伟青
+1 位作者
吴震宇
胡旭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9-135,共7页
为揭示纱线张力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抗冲击及冲后压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多剑杆织造工艺,配置不同接结纱张力(25、50、100 cN)织造三维正交机织物,通过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制备复合材料,并在室温下进行低速冲击及冲后压缩性能...
为揭示纱线张力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抗冲击及冲后压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多剑杆织造工艺,配置不同接结纱张力(25、50、100 cN)织造三维正交机织物,通过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制备复合材料,并在室温下进行低速冲击及冲后压缩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接结纱张力为100 cN时,试样在冲击载荷下发生表层树脂大面积破裂和剥离并使纬纱失去支撑,同时,试样表层纬纱发生较大卷曲,促使压缩载荷发生屈曲失效;接结纱张力为100 cN试样的压缩性能相比接结纱张力为25 cN试样下降约50%;接结纱张力较高时易导致纬纱卷曲增大和树脂富集,并由此降低试样的弯曲刚度和冲后压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正交机织物
纱线张力
复合材料
冲后压缩
纱线卷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轴向经编和三维正交机织增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马亚运
陶楠楠
高晓平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19,共5页
为对比双轴向经编和三维正交机织玻纤复合材料沿0°和90°方向拉伸性能,分别以0°/90°双轴向经编织物和三维正交机织物为增强体,E-2511-1A环氧树脂/2511-1BT固化剂为基体,通过VARTM成型,测试试样沿0°和90°...
为对比双轴向经编和三维正交机织玻纤复合材料沿0°和90°方向拉伸性能,分别以0°/90°双轴向经编织物和三维正交机织物为增强体,E-2511-1A环氧树脂/2511-1BT固化剂为基体,通过VARTM成型,测试试样沿0°和90°拉伸性能。结果表明,该双轴向经编复合材料仅在0°方向拉伸强度和当量强度略高,弹性模量和当量模量均弱于三维正交机织复合材料,这与增强体纱线线密度和织造密度紧密相关。复合材料拉伸断裂截面显示,三维正交机织物内Z纱有效改善了双轴向经编复合材料易拉伸分层失效和断裂截面处纤维抽拔、脱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轴向经编
织物
三维正交机织物
拉伸性能
应力-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维正交机织玻纤复合材料界面改性及弯曲性能研究
6
作者
陶楠楠
高晓平
《现代纺织技术》
2019年第4期12-18,共7页
纤维/基体界面特性影响复合材料性能,为提高纤维/基体界面性能,基于纤维表面热处理与硅烷偶联剂改性相结合的方法处理三维正交机织物。分别以改性前后织物为增强体,树脂与固化剂的混合胶液为基体,采用VARTM工艺成型复合材料。测试试样沿...
纤维/基体界面特性影响复合材料性能,为提高纤维/基体界面性能,基于纤维表面热处理与硅烷偶联剂改性相结合的方法处理三维正交机织物。分别以改性前后织物为增强体,树脂与固化剂的混合胶液为基体,采用VARTM工艺成型复合材料。测试试样沿0°和90°方向的弯曲性能。结果表明,试样沿0°方向的弯曲强度略有下降,而弹性模量增加。沿90°方向的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增加。由此可知,硅烷偶联剂改性可以提高纤维/基体界面结合强度,从而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纤维FTIR谱图和试样断裂截面SEM图也证实纤维/基体结合强度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改性
硅烷偶联剂处理
三维正交机织物
弯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织物密度对三维正交机织物吸水导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韦鑫
沈兰萍
黄河柳
机构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
出处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35,共4页
文摘
采用不同纤度的细旦丙纶丝和黏胶长丝织造6种纬密相同、经密变化的三维正交机织物,以差动毛细效应为理论基础,对各织物的吸水导湿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当细旦丙纶丝333dtex(300D)/72根、粘胶长丝278dtex(250D)/48根、细旦丙纶丝167dtex(150D)/48根所对应的功能层经纬密度分别为70×100根/10cm(导湿层),105×150根/10cm(吸水储水层),105×105根/10cm(导湿层)时,织物的吸水导湿性能表现最优。
关键词
差动毛细效应
织物
密度
三维正交机织物
吸水导湿
Keywords
differential capillary effect
fabric density
3Dorthogonal woven fabrics
water absorption and moisture transfer
分类号
TS155.6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纬纱接结的三维正交机织物结构
被引量:
5
2
作者
郭兴峰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5,共4页
文摘
为了研究正交机织物的实际结构,采用玻璃纤维在剑杆织机上织制了纬纱接结的6层经纱5层纬纱的正交机织物,然后利用VARI工艺与聚酯树脂复合,制成了复合材料板材试样,并在显微镜下观测纱线的形状。研究发现:三维正交机织物的经、纬纱基本呈直线状态,接结纬纱是曲线与直线组合的形状,且形状与在织物中的位置有关,越靠近织物中央,接结纬纱的直线部分越短;接结纬纱使其限定的经纱产生聚集现象,在复合材料中产生贫富树脂区,接结纬纱形状的变化也使织物的结构不均匀。对织造过程的分析表明,造成接结纬纱形状变化的原因是织物形成过程中接结纬纱的滑动,从织物边部到中央,接结纬纱的滑动阻力逐渐增大,接结纬纱的张力也逐渐增大。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三维正交机织物
织物
结构
纬纱接结
Keywords
composite
3-D orthogonal woven fabric
fabric structure
binding weft
分类号
TS101.923.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球形弹体冲击下三维正交机织物结构破坏机制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武鲜艳
申屠宝卿
马倩
金利民
张威
谢胜
机构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
嘉兴学院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
浙江双箭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学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2-3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05210,1170211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9M652075)
+1 种基金
浙江省纱线材料成形与复合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MTC2019-11)
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2019AD32005)。
文摘
为深入研究抗冲击三维正交机织物的破坏机制,通过有限元建模分析,以三维正交机织物为靶体,在纱线尺度细观结构模型上计算其在不同初始速度球形弹体冲击下的渐进破坏过程。对不同初始速度下球形弹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历程、各纱线系统吸能比例、材料渐进破坏过程以及最终破坏形态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平直排列的纱线系统在吸收与耗散球形弹体冲击能量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使能量以很快的应力波速扩展到三维正交机织物靶体的大面积区域,并提高吸能效果;球形弹体初始速度为100 m/s时,经、纬、Z纱系统可分别吸收总能量的39.6%、48.37%、12.03%,经、纬纱系统为三维正交机织物靶体抵抗冲击力过程中的主要承力部位;通过增加纱线层数、织物体积及织造密度等可提高三维正交机织物材料的抗冲击性能。
关键词
三维正交机织物
球形弹体
破坏
机
制
有限元分析
Keywords
three-dimensional orthogonal woven fabric
spherical projectile
failure mechanism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分类号
TS1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维正交机织复合材料的冲后压缩性能
4
作者
应志平
王伟青
吴震宇
胡旭东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现代纺织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9-135,共7页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LQ19E050014)。
文摘
为揭示纱线张力对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抗冲击及冲后压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多剑杆织造工艺,配置不同接结纱张力(25、50、100 cN)织造三维正交机织物,通过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制备复合材料,并在室温下进行低速冲击及冲后压缩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接结纱张力为100 cN时,试样在冲击载荷下发生表层树脂大面积破裂和剥离并使纬纱失去支撑,同时,试样表层纬纱发生较大卷曲,促使压缩载荷发生屈曲失效;接结纱张力为100 cN试样的压缩性能相比接结纱张力为25 cN试样下降约50%;接结纱张力较高时易导致纬纱卷曲增大和树脂富集,并由此降低试样的弯曲刚度和冲后压缩性能。
关键词
三维正交机织物
纱线张力
复合材料
冲后压缩
纱线卷曲
Keywords
3-D orthogonal fabric
yarn tension
composite material
compression after impact
yarn crimp
分类号
TS15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轴向经编和三维正交机织增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马亚运
陶楠楠
高晓平
机构
内蒙古工业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
出处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1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462016)
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S20141012710)
文摘
为对比双轴向经编和三维正交机织玻纤复合材料沿0°和90°方向拉伸性能,分别以0°/90°双轴向经编织物和三维正交机织物为增强体,E-2511-1A环氧树脂/2511-1BT固化剂为基体,通过VARTM成型,测试试样沿0°和90°拉伸性能。结果表明,该双轴向经编复合材料仅在0°方向拉伸强度和当量强度略高,弹性模量和当量模量均弱于三维正交机织复合材料,这与增强体纱线线密度和织造密度紧密相关。复合材料拉伸断裂截面显示,三维正交机织物内Z纱有效改善了双轴向经编复合材料易拉伸分层失效和断裂截面处纤维抽拔、脱粘等问题。
关键词
双轴向经编
织物
三维正交机织物
拉伸性能
应力-应变
Keywords
biaxial warp-knitted fabric
3D orthogonal woven fabric
tensile behavior
stress-strain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维正交机织玻纤复合材料界面改性及弯曲性能研究
6
作者
陶楠楠
高晓平
机构
内蒙古工业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
出处
《现代纺织技术》
2019年第4期12-1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462016,51765051)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7MS0102)
文摘
纤维/基体界面特性影响复合材料性能,为提高纤维/基体界面性能,基于纤维表面热处理与硅烷偶联剂改性相结合的方法处理三维正交机织物。分别以改性前后织物为增强体,树脂与固化剂的混合胶液为基体,采用VARTM工艺成型复合材料。测试试样沿0°和90°方向的弯曲性能。结果表明,试样沿0°方向的弯曲强度略有下降,而弹性模量增加。沿90°方向的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增加。由此可知,硅烷偶联剂改性可以提高纤维/基体界面结合强度,从而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纤维FTIR谱图和试样断裂截面SEM图也证实纤维/基体结合强度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
界面改性
硅烷偶联剂处理
三维正交机织物
弯曲性能
Keywords
interface modification
silane coupling agent treatment
3D orthogonal woven fabrics
bending behavior
分类号
TS102.42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织物密度对三维正交机织物吸水导湿性能的影响
韦鑫
沈兰萍
黄河柳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纬纱接结的三维正交机织物结构
郭兴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球形弹体冲击下三维正交机织物结构破坏机制有限元分析
武鲜艳
申屠宝卿
马倩
金利民
张威
谢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三维正交机织复合材料的冲后压缩性能
应志平
王伟青
吴震宇
胡旭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双轴向经编和三维正交机织增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实验研究
马亚运
陶楠楠
高晓平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三维正交机织玻纤复合材料界面改性及弯曲性能研究
陶楠楠
高晓平
《现代纺织技术》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