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量虚拟景观的三维模型优化与漫游 被引量:22
1
作者 罗陆锋 邹湘军 +2 位作者 刘天湖 孙爽 王红军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54-1657,共4页
由于大面积虚拟景观的三维模型数据过于庞大,从选择建模工具、降低模型的冗余度和复杂度、降低模型文件大小三个方面对建模过程中三维模型的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虚拟景观漫游系统的体系结构,从三维模型数据转换、漫游路径和视角... 由于大面积虚拟景观的三维模型数据过于庞大,从选择建模工具、降低模型的冗余度和复杂度、降低模型文件大小三个方面对建模过程中三维模型的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虚拟景观漫游系统的体系结构,从三维模型数据转换、漫游路径和视角设计、漫游系统集成等方面阐述漫游系统的实现过程,给出了数据压缩和转换算法。最后在Visual C++软件平台上实现了大数据量的虚拟校园漫游系统,该系统具有很好实时交互性和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景观 大数据量 三维模型优化 数据转换 漫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输电线工频磁场三维优化模型 被引量:29
2
作者 肖冬萍 何为 +1 位作者 张占龙 唐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6-120,共5页
电磁环境是建设特高压输电工程中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提出在特高压输电线磁场计算中考虑线路的分布参数,根据分裂导线参数、相间导线距离、电压等级等确定线路的波阻抗,进而求得线上电流,然后推导出具有弧垂的架空悬链导线下工... 电磁环境是建设特高压输电工程中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提出在特高压输电线磁场计算中考虑线路的分布参数,根据分裂导线参数、相间导线距离、电压等级等确定线路的波阻抗,进而求得线上电流,然后推导出具有弧垂的架空悬链导线下工频磁场三维优化模型。算例分析表明:传统二维模型所计算出的磁场强度偏大;三维优化模型能够反映线路结构参数对磁场强度的影响,具有更高的准确性;相比于正三角常规型线路排列,倒三角紧凑型线路下方磁场强度明显减小。由该模型所得结果可为特高压分裂导线选择、相线排列方式设置、杆塔高度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线路 工频磁场 弧垂 三维优化模型 分布参数 紧凑型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舱内长方体群布局的优化模型及全局优化算法 被引量:9
3
作者 冯恩民 王锡禄 《运筹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1-77,共7页
本文研究了卫星舱内长方体群的布局优化问题,建立了一个三维布局优化模 型,并用图论、群论等工具克服了布局优化问题时断时续性质带来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构 造了一个全局收敛的优化算法.文中所用的方法可用于求解类似问题.
关键词 布局 优化算法 卫星舱 长方体群 三维布置优化模型 全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虚拟三维场景建模方法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7
4
作者 孙凤杰 刘慧娟 陈鹤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6-89,94,共5页
输电线路稳定性对电网可靠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实现输电线路可视化管理有助于维护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首先详细介绍了虚拟三维场景的主要建模方法及优缺点。在分析输电线路自身特点基础上,设计并实现输电线路虚拟三维场景。其次采用了... 输电线路稳定性对电网可靠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实现输电线路可视化管理有助于维护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首先详细介绍了虚拟三维场景的主要建模方法及优缺点。在分析输电线路自身特点基础上,设计并实现输电线路虚拟三维场景。其次采用了基于虚拟现实建模语言的输电线路模型优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模型数据量大大减少。最后借助第三方编程语言,初步完成输电线路可视化管理系统主界面的搭建,该系统在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虚拟现实技术 三维场景 建模语言 三维模型优化 管理系统 可视化 安全运行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GL ES的二三维地图可视化客户端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亚美 鲁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7-80,共4页
随着移动设备的快速增长,人们越来越注重其服务及娱乐功能,例如GPS导航及基于位置的服务。地图展示是导航和位置服务的基础,现有的移动终端地图可视化软件大多只支持二维地图的展示。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具直观性和真实性的三维模型展示,... 随着移动设备的快速增长,人们越来越注重其服务及娱乐功能,例如GPS导航及基于位置的服务。地图展示是导航和位置服务的基础,现有的移动终端地图可视化软件大多只支持二维地图的展示。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具直观性和真实性的三维模型展示,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OpenGL ES的二、三维地图可视化系统。该系统基于开源的Android系统,支持二、三维地图的展示。介绍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重点阐述系统中所使用到的二、三维地图渲染、缓冲机制、多线程机制、模型精简等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瓦片地图和三维模型可视化的效果图。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较好地展示二、三维地图,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GL ES 瓦片地图 地图显示 三维模型模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high output power 340 GHz balanced frequency doubler designed based on linear optimization method
6
作者 LIU Zhi-Cheng ZHOU Jing-Tao +5 位作者 MENG Jin WEI Hao-Miao YANG Cheng-Yue SU Yong-Bo JIN Zhi JIA Rui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91,共8页
In this paper,a linear optimization method(LOM)for the design of terahertz circuits is presented,aimed at enhancing the simulation efficacy and reducing the time of the circuit design workflow.This method enables the ... In this paper,a linear optimization method(LOM)for the design of terahertz circuits is presented,aimed at enhancing the simulation efficacy and reducing the time of the circuit design workflow.This method enables the rapid determination of optimal embedding impedance for diodes across a specific bandwidth to achieve maximum efficiency through harmonic balance simulations.By optimizing the linear matching circuit with the optimal embedding impedance,the method effectively segregates the simulation of the linear segments from the nonlinear segments in the frequency multiplier circuit,substantially improving the speed of simulations.The design of on-chip linear matching circuits adopts a modular circuit design strategy,incorporating fixed load resistors to simplify the matching challenge.Utilizing this approach,a 340 GHz frequency doubler was developed and measured.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across a bandwidth of 330 GHz to 342 GHz,the efficiency of the doubler remains above 10%,with an input power ranging from 98 mW to 141mW and an output power exceeding 13 mW.Notably,at an input power of 141 mW,a peak output power of 21.8 mW was achieved at 334 GHz,corresponding to an efficiency of 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optimization method(LOM)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magnetic model(3D-EM) Harmonic impedance optimization Schottky planar diode Terahertz frequency doubl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