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儿童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11
1
作者 叶钜亨 曾国洪 +3 位作者 曾少颖 石继军 李渝芬 谢颖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探讨Carto系统和Ensite系统标测指导儿童心律失常射频消融(RFCA)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22例心律失常患儿,包括9例房性心动过速(AT),4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5例右室室性早搏(PVC),4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在Carto系统或E... 目的探讨Carto系统和Ensite系统标测指导儿童心律失常射频消融(RFCA)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22例心律失常患儿,包括9例房性心动过速(AT),4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5例右室室性早搏(PVC),4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在Carto系统或Ensite系统三维标测导航下行RFCA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能准确找到消融靶点,消融完毕后心动过速均未能诱发,术中无发生严重并发症。所有病例平均随访6~24个月,Ensite Array系统组1例AT病例复发,可用药物控制。结论 Carto系统和Ensite系统标测指导儿童心律失常RFCA治疗安全可行,尤其适合于疑难复杂、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不持续的心律失常的RFCA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标测系统 心律失常 射频消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复杂心律失常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被引量:6
2
作者 洪浪 王洪 +5 位作者 赖珩莉 尹秋林 陈章强 陆林祥 邱赟 肖承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EnSite或CARTO)指导下经导管射频消融(RFA)治疗复杂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患者123例,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58例、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10例、心房扑动13例、房性心动过速1...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EnSite或CARTO)指导下经导管射频消融(RFA)治疗复杂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患者123例,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58例、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10例、心房扑动13例、房性心动过速12例、室性心动过速或频发室性早搏30例。在EnSiteNavX或Array系统(80例)或CARTO系统(43例)指导下行RFA手术。结果106例(86.2%)1次手术成功,10例再次导管消融成功,再次消融总成功率94.3%。59例房颤1次手术成功,5例再次消融成功。11例心房扑动患者1次手术成功,1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10例房速1次手术成功,1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26例室速、室早患者1次消融成功,3例行再次消融成功。并发症6例:心脏压塞4例,左前降支远端栓塞1例,术后肺栓塞1例。结论三维标测系统可清晰地显示心脏三维立体结构,对复杂疑难心律失常的RFA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提高消融的成功率并增加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三维标测系统 导管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三维标测系统引导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疗效 被引量:5
3
作者 颜竞 杨平珍 +3 位作者 宋旭东 王先宝 周贻军 陈爱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3033-3035,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三维标测系统Ensite Array与CARTO对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入选60例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其中49例使用Ensite Array标测系统进行消融,11例使用CARTO标测系统进行消融,术后... 目的:探讨两种三维标测系统Ensite Array与CARTO对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入选60例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其中49例使用Ensite Array标测系统进行消融,11例使用CARTO标测系统进行消融,术后评估两组患者疗效及进行随访。结果:60例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中,起源于前间隔10例(16.7%),中间隔27例(45.0%),后间隔8例(13.3%),前游离壁6例(10.0%),后游离壁9例(15.0%)。术中平均X线照射时间CARTO组(1.6±1.6)min少于En Site Array组(5.2±2.8)min。En Site Array组成功46例(93.9%),CARTO组成功11例(100.0%)。随访(594±216)d,En Site Array组复发10例(20.4%),CARTO组复发1例(9.1%)。结论:两种三维标测系统引导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均有较高成功率,复发少,消融过程安全高效,且运用CARTO系统术中X线照射时间比En Site Array系统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 室性早搏 导管射频消融 三维标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护理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晓华 邵爱英 郭春芳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7期23-25,共3页
对19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在三维标测系统EnSite-NavX指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术后即刻均达到了完全肺静脉内电位隔离,随访3~12个月,18例根治,1例有效。提出详细掌握手术步骤、熟悉三维标测系统和... 对19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在三维标测系统EnSite-NavX指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术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术后即刻均达到了完全肺静脉内电位隔离,随访3~12个月,18例根治,1例有效。提出详细掌握手术步骤、熟悉三维标测系统和射频仪的使用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熟悉手术相关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并及早处理,是保证患者安全、提高医护配合默契程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三维标测系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电隔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评价
5
作者 张志辉 曹宇 +2 位作者 欧阳茂 杨侃 张梦玺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04-908,共5页
目的:探讨非接触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电融隔离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8例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房颤患者。其中23例阵发性房颤、5例持续性房颤。采用非接触三维标测系统(EnsitenavX)建立左心房、肺静... 目的:探讨非接触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电融隔离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8例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房颤患者。其中23例阵发性房颤、5例持续性房颤。采用非接触三维标测系统(EnsitenavX)建立左心房、肺静脉的三维等时电势图和电解剖图,并在距离肺静脉口1~2cm处行环肺静脉及其周围组织电隔离。消融终点包括:完成所有环肺静脉消融径线;全部肺静脉均达电隔离;阴性诱发结果。结果:28例患者均达到消融终点;手术的总操作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161.3±23.2)min和(38.0±6.8)min;随访6~17月,20例(71%)无房颤发作;8例(29%)有房颤复发,其中2例因其发作次数及时间均较术前明显减少未再消融,予以可达龙治疗可控制(术前可达龙治疗无效),6例行第2次消融,术中均发现肺静脉电位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第2次术后4例房颤无再发,2例仍有发作但未再消融,予以可达龙治疗可控制。术中及随访期间无任何操作相关并发症。结论:非接触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环肺静电隔离是治疗房颤的有效而安全的方法。肺静脉既是房颤的诱发机制,亦有可能参与房颤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非接触三维标测系统 肺静脉 左心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行希氏束区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张荣君 邵明凤 +5 位作者 张守文 侯炳波 魏延津 吴芳芳 王佳艺 李新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EnSite)指导行希氏束区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可行性。方法:对66例有常规心脏起搏适应证的患者,在EnSite指导下行希氏束区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并进行门诊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心室起...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EnSite)指导行希氏束区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可行性。方法:对66例有常规心脏起搏适应证的患者,在EnSite指导下行希氏束区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并进行门诊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心室起搏阈值、R波振幅及阻抗情况。结果:66例患者均植入永久起搏器,其中44例(66.7%)成功希氏束区起搏。术后即刻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时限(119.41±5.99) ms,术后3个月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时限(120.35±6.38) ms。术中(急性期)心室起搏阈值(0.89±0.16)V,R波振幅(8.23±3.06) mV,阻抗(702.73±103.12)Ω;术后3个月(慢性期)心室起搏阈值(0.95±0.11) V,R波振幅(8.13±2.26) mV,阻抗(679.77±103.12)Ω,术中各参数与术后3个月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EnSite指导行希氏束区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标测系统 起搏器 希氏束区起搏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Site-NavX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去肾交感神经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谭洪文 郭志福 +6 位作者 陈翔 马丽萍 张志钢 朱玉峰 白元 赵仙先 秦永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0-753,共4页
目的探讨EnSite-NavX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去肾交感神经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用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6只,在EnSite-NavX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建立腹主动脉及肾动脉的三维立体模型,然后将心脏电生理射频消融导管送入双侧肾动脉主干,在主... 目的探讨EnSite-NavX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去肾交感神经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用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6只,在EnSite-NavX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建立腹主动脉及肾动脉的三维立体模型,然后将心脏电生理射频消融导管送入双侧肾动脉主干,在主干内由远至近心端选取6个点并标记,其中一侧放电消融,对侧不消融作对照。随访6个月,观察建模及并发症情况,采用ELISA法测定双侧肾组织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H-E染色观察消融侧肾交感神经毁损情况。结果6只小型猪均顺利完成建模及一侧去肾交感神经术,1只术后出现下肢皮下血肿;无肾动脉狭窄、血栓形成及夹层等并发症。消融侧肾组织去甲肾上腺素含量(170.13±52.60)ng/g低于未消融侧(429.86±131.43)n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侧肾交感神经未见完整的神经外膜,轴突减少。结论 EnSite-NavX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能清楚建立腹主动脉及肾动脉的三维立体模型,并在NavX导航下,无需透视或肾动脉造影即可完成去肾交感神经术,能安全、有效地去肾交感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肾交感神经 三维标测系统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微射线下行双腔起搏器植入术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荣君 邵明凤 +2 位作者 张守文 魏延津 李新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En Site)指导微射线下双腔(DDD)起搏器植入术的可行性。方法:5例需尽量避免X线辐射、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在En Site指导下行DDD起搏器植入。结果: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n Site指导微射线下DDD起搏器植入术,术...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En Site)指导微射线下双腔(DDD)起搏器植入术的可行性。方法:5例需尽量避免X线辐射、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在En Site指导下行DDD起搏器植入。结果: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n Site指导微射线下DDD起搏器植入术,术后均无导线脱位或穿孔发生,X线皮肤表面累积入射剂量为(2.20±0.45)m Gy,术中透视时间为(11.60±2.07)s,手术时间为(58.40±4.04)min。结论:En Site指导微射线下DDD起搏器植入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标测系统 X线 心脏起搏器 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ODEX-EPD三维标测系统在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术中应用的初步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黄俊 丁立刚 +7 位作者 李宜富 廖志勇 李腾 李华龙 梁建 阮焕钧 彭文杰 姚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6-280,共5页
目的:总结KODEX-EPD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的初步体会。方法:总结分析2021年3月16日至2021年3月19日在我院接受KODEX-EPD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RFCA治疗的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平... 目的:总结KODEX-EPD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的初步体会。方法:总结分析2021年3月16日至2021年3月19日在我院接受KODEX-EPD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RFCA治疗的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4.2±15.7)岁。记录手术过程、手术时间、X线辐射时间、X线辐射剂量、手术效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5例患者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3例,B型预激综合征(WPW)1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例;2例外院RFCA术后复发,术中证实1例仍为AVNRT,1例为左侧旁路。平均手术时间为(42.4±9.8)min,建模时间为(5.6±3.6)min,消融显效时间为(8.2±7.2)s,X线辐射时间为(0.36±0.33)min,X线辐射量为(2.6±2.7)mGy,其中2例AVNRT患者实现零射线。消融过程中三维模型上导管移位均<1 mm,导管贴靠指示均为绿色,5例患者均消融成功,无并发症。结论:KODEX-EPD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术安全、有效,部分AVNRT患者可实现零射线,不增加手术时间及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DEX-EPD系统 三维标测系统 室上性心动过速 射频导管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消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被引量:7
10
作者 陶海龙 张金盈 +2 位作者 李凌 张力 王小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5-579,共5页
目的:评价Carto三维标测系统在标测、消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特发性VT患者,程序刺激诱发VT后,采用Carto指导下激动顺序标测和(或)起搏标测,冷盐水灌注导管进行消融。观察消融即刻成功率、手术时间、消融时间... 目的:评价Carto三维标测系统在标测、消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特发性VT患者,程序刺激诱发VT后,采用Carto指导下激动顺序标测和(或)起搏标测,冷盐水灌注导管进行消融。观察消融即刻成功率、手术时间、消融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通过随访评价导管消融后的远期疗效。结果:15例患者均完成Carto指导下电解剖重建,11例为特发性流出道VT,4例为左室特发性VT。消融放电(4.2±1.1)次VT终止,累计放电时间(205.0±13.4)s;手术时间(3.50±0.85)h,X线曝光时间(15.0±7.9)min。所有患者术中即刻均达到消融终点,平均随访6个月,无VT复发。结论:Carto指导下标测、消融能有效治疗特发性VT,同时消融手术时间缩短,远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心电解剖测系统 室性心动过速 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标测系统下接受慢径改良消融治疗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发作时心率与慢径位置的关系
11
作者 杨亚男 蔡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47-350,共4页
目的探讨接受三维标测系统下慢径改良消融治疗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发作时心率与慢径位置的关系。方法对98例经电生理检查确定的慢-快型AVNRT患者在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下行慢径改良消融治疗,采用三维标测系统标记出成功消... 目的探讨接受三维标测系统下慢径改良消融治疗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发作时心率与慢径位置的关系。方法对98例经电生理检查确定的慢-快型AVNRT患者在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下行慢径改良消融治疗,采用三维标测系统标记出成功消融的靶点、标准希氏点,测量成功消融靶点(慢径位置)至标准希氏点的距离(距离A),观察诱发心动过速时心率与距离A的关系。结果96例可测量出距离A。其中64例无须使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即可诱发出心动过速者,心动过速时心率为(179.77±29.22)次/分,对应距离A为(13.56±5.06)mm;32例需使用盐酸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时心率为(174.91±17.41)次/分,对应距离A为(12.43±3.70)mm;二者心动过速时心率与距离A均无明显相关(rs=0.048、-0.190,P=0.705、0.298)。结论三维标测系统下接受慢径改良消融治疗的AVNRT患者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率与慢径位置之间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 导管消融术 三维标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电磁标测系统在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中的临床应用
12
作者 施海峰 刘旭 +5 位作者 王新华 顾佳宁 孙育民 周立 胡伟 方唯一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21-1324,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电磁标测系统(CARTO)在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对42例症状明显、发作频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CARTO激动标测下导管射频消融术,消融终点为房性心... 目的:探讨三维电磁标测系统(CARTO)在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对42例症状明显、发作频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CARTO激动标测下导管射频消融术,消融终点为房性心动过速终止并且药物加程序电生理刺激均不再诱发。结果:42例患者中41例手术即刻成功(97.6%),消融成功靶点分布:肺静脉来源21例(50%),二尖瓣环周围5例(11.9%),左心耳2例(4.8%)、右心耳1例(2.4%),左心房顶部1例(2.4%)、左心房后侧壁2例(4.8%),希氏旁3例(7.1%)、高右房前壁2例(4.8%)、低右房侧壁1例(2.4%)、冠状窦口2例(4.8%)、右房后壁偏间隔2例(4.8%)。除了2例股静脉血肿外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9.95±3.9)个月,累计无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率为95.2%。结论:CARTO系统激动标测指导下的局灶性房速的标测和消融安全有效,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心动过速 局灶性 导管消融术 三维标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o 3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31
13
作者 齐书英 李洁 +5 位作者 李育红 席爱雪 王晓晔 栾雪冰 许娜 王冬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86-689,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3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80例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阵发性室上速的患者,按手术日期及电生理诊断以1:1的比例分为三维组和二维组,每组... 目的:探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3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80例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阵发性室上速的患者,按手术日期及电生理诊断以1:1的比例分为三维组和二维组,每组各90例。三维组在Carto3系统指导下进行瓣环三维重建,在三维模型指导下行射频消融。二维组在常规X线照射下行射频消融。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月心动过速复发率、手术费用等指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三维组略延长[(58±16)min vs(54±20)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3),但X线曝光时间三维组明显缩短[(2.1±0.7)min vs(7.8±3.6)min,P〈0.0001],以右侧旁道组X线曝光时间的缩短最显著[(3.4±0.7)min vs(20.2±7.1)min,P〈0.0001],房室结双径路患者三维组X线曝光时间也明显缩短[(1.1±0.3)min vs(5.5±1.7)min,P〈0.0001]。三维组除1例希氏束旁旁道未消融外其余全部消融成功;二维组有3例(2例右侧旁道、1例房室结双径路)消融不成功,更换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三维组无并发症发生,也无复发病例。二维组有1例房室结双径路(男,9岁)消融中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随访12个月动态心电图示II°-III°房室传导阻滞。二维组有2例复发,1例为房室结双径路,再次消融成功;1例为右侧旁道前传恢复,食道调搏检查不能诱发心动过速未再消融。而三维组会增加手术费用。结论 :Carto3指导阵发性室上速的射频消融切实可行,可大大减少X线照射,从而保护了电生理医生和患者,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解剖测系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X线曝光 成功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估三维电磁导管标测系统指导局灶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舒茂琴 冉擘力 +6 位作者 宋治远 钟理 冯媛媛 李永华 涂爱华 仝识非 庄国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798-1801,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电磁导管标测系统(Carto)指导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简称房速)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共13例房速患者接受治疗,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42.2±10.2)岁,其中3例为常规消融失败患者。... 目的探讨三维电磁导管标测系统(Carto)指导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简称房速)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共13例房速患者接受治疗,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42.2±10.2)岁,其中3例为常规消融失败患者。对所有患者应用Carto标测实时重建房速发作时三维电激动图,判断房速起源部位及类型,采用冷盐水灌注导管在最早激动点或关键峡部消融。结果13例房速均为局灶性房速,12例消融成功,1例右心耳体部房速消融失败。7例房速在希氏束或冠状静脉窦(CS)近端记录到显著提前的A波,电解剖标测和消融证实房速起源于上腔静脉口部3例、右心耳体部1例、CS口部及其附近3例。3例房速在CS电极远端记录到明显提前的A波,消融结果证实房速起源于左心耳后壁1例、左上肺静脉开口部2例。3例房速在希氏束和CS近端记录到相对提前的A波,消融证实房速起源于右下肺静脉口部2例、主动脉无冠窦内1例。随访2~24个月,其中1例术后3周复发,再次消融成功。3例术前显著右心扩大者,术后3个月内2例心脏大小恢复正常,1例心脏无显著变化。结论Carto标测房速起源及类型准确快速,能安全、有效指导消融,提高成功率,特别对常规方法消融失败者很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性心动过速 三维电磁导管测系统 导管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电生理学新概念(5) 三维电磁标测系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4-165,共2页
关键词 心脏电生理学 三维电磁测系统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用于左侧房室旁路射频消融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经股动脉逆行法与经房间隔穿刺法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海娟 刘超 +7 位作者 黄松群 李珂 赵耀 黄新苗 周炳炎 秦爱红 郭志福 曹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2-366,共5页
目的探究左侧房室旁路消融经股动脉逆行法与经房间隔穿刺法的优劣及评价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的性能。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自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入选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30例,术前行心电生理检查确定为左侧房室旁... 目的探究左侧房室旁路消融经股动脉逆行法与经房间隔穿刺法的优劣及评价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的性能。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自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入选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30例,术前行心电生理检查确定为左侧房室旁路并具有导管射频消融适应证,以1∶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配至经股动脉逆行组和经房间隔穿刺组。在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Columbus■系统)指导下行左侧房室旁路射频消融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靶点标测成功率、术后即刻消融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X线辐射剂量、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靶点标测成功率和术后即刻消融成功率均为100%。经房间隔穿刺组的手术时间[(75.40±22.27)min]、X线曝光时间[384(310,510)s]和X线辐射剂量[93(63,123)mGy]与经股动脉逆行组的[(83.80±39.96)min、369(340,989)s和154(56,184)mGy]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股动脉逆行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7%(1/15),经房间隔穿刺组无不良事件发生,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可清晰显影导管电极,导管操作性能良好,能够顺利定位,贴靠满意。结论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左侧房室旁路的射频消融,经房间隔穿刺法和经股动脉逆行法2种消融策略在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与剂量、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方面没有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生理测系统 左侧房室旁路 射频消融术 穿刺术 房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电解剖标测左右流出道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治疗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宏颖 潘震华 +3 位作者 伊红艳 任明霞 刁秀娟 黎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33-1035,共3页
目的了解移行于V3导联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心电图和三维激动标测图临床特点。方法回顾行分析17例流出道室早患者,根据消融结果分为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组,左室流出道(LVOT)组,比较两组心电图和三维激动标测图特点。结果心电图,V2导... 目的了解移行于V3导联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心电图和三维激动标测图临床特点。方法回顾行分析17例流出道室早患者,根据消融结果分为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组,左室流出道(LVOT)组,比较两组心电图和三维激动标测图特点。结果心电图,V2导联R波时间指数RVOT(间隔)与LVOT起源室早比较[0.32(0.23~0.42)比0.48(0.3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激动标测图,10 m内激动区域RVOT(间隔)面积和周长明显小于LVOT[面积:1.2(0.5~2.2)比3.3(2.3~3.8),P<0.05],[周长4.3(2.8~5.8)比7.9(7~9.5),P<0.05];且10 m内激动区域RVOT(间隔)呈纵轴大于横轴,与LVOT长轴/短轴比例[1.04(0.96~1.12)比0.49(0.42~0.56),P<0.05]。结论对于移行于V3导联流出道室早,心电图V2导联R波时间指数与三维激动标测图10 ms激动区域形状,面积,周长均有助于于判断位置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出道室性早搏 三维标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Site NavX三维电生理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前庭隔离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被引量:3
18
作者 谭海斌 杨希立 温旭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73-1275,1278,共4页
目的探讨EnSite NavX三维电生理系统指导环肺静脉前庭隔离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EnSite NavX三维电生理系统指导下对38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导管消融,随访观察其疗效和安全... 目的探讨EnSite NavX三维电生理系统指导环肺静脉前庭隔离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EnSite NavX三维电生理系统指导下对38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导管消融,随访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38例患者都达到消融终点,双侧肺静脉均完全隔离。手术操作时间(233.8±31.7)min,X线曝光时间(32.5±4.7)min,左房建模时间(27.5±7.5)min。术后随访(9±3)月,单次消融的成功率为89.5%,出现并发症7.9%。结论EnSite NavX三维电生理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前庭隔离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三维测系统 环肺静脉前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重建房间隔穿刺轨迹技术在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劲风 蔚有权 +3 位作者 汪祥海 曹蘅 汤圣兴 杨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重建房间隔穿刺轨迹技术在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68例房颤患者在导管消融术中X线透视导引下接受2次穿刺房间隔,Carto 3三维标测系统导引下以快速解剖学标测(FAM)模式实时构建左心房及肺...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系统重建房间隔穿刺轨迹技术在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68例房颤患者在导管消融术中X线透视导引下接受2次穿刺房间隔,Carto 3三维标测系统导引下以快速解剖学标测(FAM)模式实时构建左心房及肺静脉解剖结构,再以FAM模式构建消融导管自左心房经长鞘退入右心房至下腔静脉轨迹。评价导管在该轨迹反复进入左心房是否安全、可行。结果 68例房颤患者通过三维重建房间隔穿刺轨迹,消融导管均可在零X线透视下经右前斜及左前斜体位反复由右心房进入左心房,平均用时(12.18±2.28)s,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三维标测系统重建房间隔穿刺轨迹技术简易、可行,可安全多次进入左心房,极大地减少房颤导管消融术中X线曝光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标测系统 重建 房间隔穿刺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o XP/Carto3与常规标测指导下消融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比较 被引量:10
20
作者 邓盛荣 舒茂琴 +2 位作者 宋治远 钟理 周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比较常规电生理标测与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 XP/Carto3)标测指导下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RVOT-PV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3... 目的比较常规电生理标测与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 XP/Carto3)标测指导下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RVOT-PV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于我科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144例室早病例:36例室早患者采用常规电生理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常规组),108例室早采用Carto XP/Carto3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Carto XP/Carto3组)。从靶点标测、消融、术中X线曝光以及手术总耗时等时间方面对两种标测方法进行比较;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1 d和3 d 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肌钙蛋白Ⅰ(serum cardiac troponinⅠ,c TnⅠ)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的变化,观察随访疗效。结果 Carto XP/Carto3组在室早靶点标测、成功消融、X线曝光以及手术总时间方面均较常规电生理标测组明显缩短(P<0.01),心肌损伤指标CRP、c TnⅠ和CK-MB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的即刻成功率分别为94.4%(34/36)和100%(10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随访时,常规组即刻成功的34例患者中有3例室早复发,Carto XP/Carto3组无复发病例。术后3个月时,两组均无新的复发病例。结论 Carto XP/Carto3标测指导的消融靶点定位更精准,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更好;常规电生理标测指导的射频消融仍具有较高成功率,手术费用相对便宜,为经济困难而又确实需要消融治疗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导管消融 右室流出道 电生理学 测方法 三维电解剖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