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杏北油田高弯度分流河道储层构型特征和剩余油分布模式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伟强
穆龙新
+3 位作者
尹太举
赵伦
李峰
谢鹏飞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75,共5页
以杏北油田密井网区高弯度分流河道储层为例,基于储层构型理论沉积模式,采用层次分析法,按复合河道、单河道、点坝、点坝内部侧积体四个层次对储层构型进行精细解剖,并在基于密闭取心井和水淹层测井解释的"静态剩余油分析"与...
以杏北油田密井网区高弯度分流河道储层为例,基于储层构型理论沉积模式,采用层次分析法,按复合河道、单河道、点坝、点坝内部侧积体四个层次对储层构型进行精细解剖,并在基于密闭取心井和水淹层测井解释的"静态剩余油分析"与基于三维构型模型油藏数值模拟的"动态剩余油分析"的相互验证下,总结高弯度分流河道储层剩余油分布模式。结果表明:在河道内,剩余油主要分布于点坝上部;在河道外,剩余油主要分布于点坝顶部和废弃河道遮挡的部位、注采系统不完善的溢岸砂体末端和孤立溢岸砂体内以及动用程度较差的薄层溢岸砂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弯度分流河道
储层
构
型
密井网
三维构型模型
油藏数值模拟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杏北油田低弯度分流河道储层构型及其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伟强
尹太举
+4 位作者
赵伦
李峰
谢鹏飞
阳成
严少怀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3-182,共10页
低弯度分流河道储层是杏北油田的重要储层类型,深入研究其储层构型特征对于油田调整挖潜意义重大。综合密井网岩心、测井和生产动态等资料,采用"层次分析和模式指导"的方法,分"复合河道和溢岸砂体、单期河道及其相互接...
低弯度分流河道储层是杏北油田的重要储层类型,深入研究其储层构型特征对于油田调整挖潜意义重大。综合密井网岩心、测井和生产动态等资料,采用"层次分析和模式指导"的方法,分"复合河道和溢岸砂体、单期河道及其相互接触关系"两个主要层次开展储层构型精细解剖,构建了三维储层构型模型。基于密闭取心井、水淹层测井解释资料和生产动态数据分析了不同时期的水淹特征和剩余油分布,并通过基于三维构型模型的油藏数值模拟对剩余油分布模式进行验证,最终总结出不同储层构型控制下的剩余油富集模式。结果表明,在河道内,剩余油在顶部、边部、河道间夹层控制部位以下以及仅与低渗溢岸砂连通造成注采不完善的河道内部富集;在河道外,剩余油在河间物性较差的溢岸砂内、注采不完善的溢岸砂末端和孤立砂体内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弯度分流河道
储层
构
型
密井网
三维构型模型
油藏数值模拟
剩余油分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杏北油田高弯度分流河道储层构型特征和剩余油分布模式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伟强
穆龙新
尹太举
赵伦
李峰
谢鹏飞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7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叠覆式浅水三角洲形成机理及内部结构解剖"(41172106)和"浅水湖盆三角洲沉积调查与物理模拟"(41072087)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剩余油分布综合预测与精细注采结构调整技术"(2011ZX05010-002-005)
文摘
以杏北油田密井网区高弯度分流河道储层为例,基于储层构型理论沉积模式,采用层次分析法,按复合河道、单河道、点坝、点坝内部侧积体四个层次对储层构型进行精细解剖,并在基于密闭取心井和水淹层测井解释的"静态剩余油分析"与基于三维构型模型油藏数值模拟的"动态剩余油分析"的相互验证下,总结高弯度分流河道储层剩余油分布模式。结果表明:在河道内,剩余油主要分布于点坝上部;在河道外,剩余油主要分布于点坝顶部和废弃河道遮挡的部位、注采系统不完善的溢岸砂体末端和孤立溢岸砂体内以及动用程度较差的薄层溢岸砂体中。
关键词
高弯度分流河道
储层
构
型
密井网
三维构型模型
油藏数值模拟
剩余油分布
Keywords
high-sinuosity distributary channel
reservoir architecture
close well-spacing
3D architectural-element model
oil reservoir numerical simulation
remained oil distribution
分类号
TE34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杏北油田低弯度分流河道储层构型及其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伟强
尹太举
赵伦
李峰
谢鹏飞
阳成
严少怀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采油一厂
中国石油大庆头台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3-18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06
41072087)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10-002-005)
文摘
低弯度分流河道储层是杏北油田的重要储层类型,深入研究其储层构型特征对于油田调整挖潜意义重大。综合密井网岩心、测井和生产动态等资料,采用"层次分析和模式指导"的方法,分"复合河道和溢岸砂体、单期河道及其相互接触关系"两个主要层次开展储层构型精细解剖,构建了三维储层构型模型。基于密闭取心井、水淹层测井解释资料和生产动态数据分析了不同时期的水淹特征和剩余油分布,并通过基于三维构型模型的油藏数值模拟对剩余油分布模式进行验证,最终总结出不同储层构型控制下的剩余油富集模式。结果表明,在河道内,剩余油在顶部、边部、河道间夹层控制部位以下以及仅与低渗溢岸砂连通造成注采不完善的河道内部富集;在河道外,剩余油在河间物性较差的溢岸砂内、注采不完善的溢岸砂末端和孤立砂体内富集。
关键词
低弯度分流河道
储层
构
型
密井网
三维构型模型
油藏数值模拟
剩余油分布模式
Keywords
low-sinuosity distributary channel
reservoir architecture
close well-spacing
3-D reservoir architecture model
numerical reservoir simulation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杏北油田高弯度分流河道储层构型特征和剩余油分布模式
李伟强
穆龙新
尹太举
赵伦
李峰
谢鹏飞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杏北油田低弯度分流河道储层构型及其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
李伟强
尹太举
赵伦
李峰
谢鹏飞
阳成
严少怀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