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维显微镜成像的墨西哥红酸枝内部纤维分布及结构形态表征
1
作者 周领辉 祝成炎 +3 位作者 金肖克 马雷雷 陈海相 田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62,共7页
为研究设计出轻质、高强的纤维增强仿木复合材料,借助X射线三维显微镜分析墨西哥红酸枝(MRAB)孔隙结构的形态与分布,测量了孔隙结构的尺寸和面积,并根据孔隙面积计算孔隙率;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木纤维的结构形态,并利用X射线粉末衍... 为研究设计出轻质、高强的纤维增强仿木复合材料,借助X射线三维显微镜分析墨西哥红酸枝(MRAB)孔隙结构的形态与分布,测量了孔隙结构的尺寸和面积,并根据孔隙面积计算孔隙率;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木纤维的结构形态,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测量出微纤丝角来表征木纤维的取向度。研究结果表明:MRAB内部孔隙主要分布在导管、木射线、轴向薄壁组织和微孔等结构中,在横切面上孔隙主要呈线状和类圆形,在径切面上主要呈线状和纺锤状,在弦切面上主要呈类圆形和纺锤状;MRAB内部的孔隙率为31.27%,孔隙率由髓心到树皮逐渐变大,木纤维沿轴向紧密平行排列,微纤丝角为3.27°;可将MRAB微观结构作为仿生依据,通过控制织物种类、树脂、产生孔隙的方法和铺层方向等因素来实现全新高性能仿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三维显微镜 墨西哥红酸枝 仿木复合材料 孔隙 木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显微成像的毛竹横截面结构表征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海鸟 田伟 +3 位作者 金肖克 张红霞 李艳清 祝成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9-54,共6页
为研究毛竹横截面的结构特征和分布规律,借助X射线三维显微镜对毛竹的维管束和基本组织薄壁细胞结构进行研究,分析了维管束长短轴、面积、体积分数和薄壁细胞面积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毛竹横截面由外到内,其维管束长轴逐渐减小,短轴逐... 为研究毛竹横截面的结构特征和分布规律,借助X射线三维显微镜对毛竹的维管束和基本组织薄壁细胞结构进行研究,分析了维管束长短轴、面积、体积分数和薄壁细胞面积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毛竹横截面由外到内,其维管束长轴逐渐减小,短轴逐渐增大,最后长短轴趋于一致,维管束面积逐渐增大,体积分数逐渐减小,相邻维管束中心轴距增大,单个薄壁细胞面积逐渐减小,整体上看毛竹横截面呈现梯度变化规律;受毛竹横截面梯度变化的启发,通过改变纤维和树脂的分布可实现仿生复合材料整体结构的梯度变化,将其应用于仿生复合材料设计中,可开展仿生纤维复合材料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三维显微镜 毛竹结构 维管束 仿竹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多尺度高分辨率三维成像的双环光片荧光显微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鹏 周瑶 +1 位作者 赵宇轩 费鹏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21-1331,共11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无衍射光片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可以方便地对从微米到厘米各种尺寸的多种生物样本进行多尺度三维荧光成像。提出一种双环调控方法以解决传统贝塞尔光片旁瓣过重的问题,该方法能够可调节地产生0.4~5μm之间不同厚度类型的无... 本文提出了一种无衍射光片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可以方便地对从微米到厘米各种尺寸的多种生物样本进行多尺度三维荧光成像。提出一种双环调控方法以解决传统贝塞尔光片旁瓣过重的问题,该方法能够可调节地产生0.4~5μm之间不同厚度类型的无衍射光片,同时其旁瓣占比被压低到30%以下。基于这种新的调控手段设计搭建了一套多尺度光片荧光显微成像系统。该系统展示出适用性极强的多尺度成像能力,例如:活细胞双色三维动态成像、膨胀细胞三维超分辨成像以及介观尺度下全器官的高通量三维成像。证明该多尺度成像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光片荧光显微镜的成像效率,由此可以推进细胞生物学、组织病理学、神经科学等多种生物医学相关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显微镜 光片荧光显微镜 多尺度三维成像 低旁瓣贝塞尔光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皮革材质鉴定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段晓霞 孙世彧 黄仕明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74,共4页
研究了人工皮革材质鉴定方法。首先利用三维显微镜观察人工皮革的横截面,确定人工皮革基材的准确位置,然后对所确定的基材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根据所测得的红外图谱中主要特征峰的归属,分析确定未知人工皮革材质的种类。
关键词 人工皮革 聚氨酯 聚氯乙烯 红外光谱 三维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地板表面粉末涂料喷涂工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雪涛 肖海湖 +5 位作者 张文标 张晓春 李文珠 余文军 陈天军 陈君丽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41,共7页
本文采用透明环氧聚酯粉末涂料,在经砂磨、预热竹地板基材上进行静电喷涂、固化和涂层抛光等工序,采用漆膜多用检测仪等仪器对涂膜性能进行了测定,并借助超景深三维显微镜从微观角度观测了涂膜层表观效果及内部固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本文采用透明环氧聚酯粉末涂料,在经砂磨、预热竹地板基材上进行静电喷涂、固化和涂层抛光等工序,采用漆膜多用检测仪等仪器对涂膜性能进行了测定,并借助超景深三维显微镜从微观角度观测了涂膜层表观效果及内部固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预热温度和表面含水率对竹地板基材表面电阻存在着协同作用,将其放置于90℃的恒温干燥箱中预热15 min,其表面含水率达到6.5%,表面电阻为6.94×108Ω,取出粉末静电喷涂,在160℃/6 min红外灯下固化,制得透明涂饰竹地板试样。涂膜外观质量好,保持原有的纹理和质感,涂膜硬度为2H,附着力等级为1级,无划痕,耐磨性225转,耐咖啡渍污染,符合我国木器涂饰相关标准要求。(2)超景深显微镜观测到试样涂膜表面平整,均匀,没有水泡、针孔产生,涂膜内部也反应完全,未见粉末颗粒,固化后的涂料结构紧致,质地坚韧,涂膜表面平均高度仅为34.8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地板 基材预处理 环氧聚酯透明粉末涂料 中红外固化 超景深三维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基复合材料单钉沉头连接结构挤压性能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卓越 余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2-56,76,共6页
为研究二维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不同沉头深度和沉头角度的单钉沉头螺栓连接结构的挤压力学性能,在相同的拧紧力矩下,对单钉沉头螺栓连接结构进行了拉伸试验,获得了不同沉头深度和角度下连接结构的拉伸载荷-位移曲线。参考ASTM D5961标准... 为研究二维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不同沉头深度和沉头角度的单钉沉头螺栓连接结构的挤压力学性能,在相同的拧紧力矩下,对单钉沉头螺栓连接结构进行了拉伸试验,获得了不同沉头深度和角度下连接结构的拉伸载荷-位移曲线。参考ASTM D5961标准中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得到了挤压强度和最大载荷,以及挤压强度与沉头角度和沉头深度的关系。用DIC(3D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系统观测了复合材料板连接孔附近的全场应变分布,分析了挤压试验件连续的应变累积过程和典型破坏模式的DIC应变云图,使用三维显微镜观测了试件的局部破坏模式。研究可以为陶瓷基复合材料沉头螺栓连接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单钉沉头 挤压试验 三维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对304不锈钢点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艾莹珺 杜楠 +3 位作者 赵晴 叶超 王力强 文庆杰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82-1186,共5页
采用恒电位极化法、电化学阻抗谱和三维视频显微镜研究了304不锈钢在3.5%NaCl溶液中水平放置和垂直放置时的点蚀行为。结果表明,试样垂直放置比水平放置更易达到稳定点腐蚀,由于重力作用使垂直放置的蚀孔内腐蚀产物更易扩散到孔外,加速... 采用恒电位极化法、电化学阻抗谱和三维视频显微镜研究了304不锈钢在3.5%NaCl溶液中水平放置和垂直放置时的点蚀行为。结果表明,试样垂直放置比水平放置更易达到稳定点腐蚀,由于重力作用使垂直放置的蚀孔内腐蚀产物更易扩散到孔外,加速点蚀的诱发和亚稳态点蚀向稳态点蚀的转变。阻抗谱等效电路中元件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垂直放置的试样表面局部腐蚀比水平放置的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蚀 重力 三维视频显微镜 电化学阻抗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ZnO颗粒在聚酯纤维中的团聚行为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爽新 秦夏楠 吕汪洋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4-51,共8页
为了研究纳米颗粒在纤维中的团聚行为,提出了利用X射线三维显微镜(CT)分析纳米颗粒在聚酯纤维中团聚行为的方法。以含纳米ZnO的PET母粒和PET空白切片为原料,利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共混,后利用熔融纺丝方法制备得到ZnO/PET复合纤维。另外... 为了研究纳米颗粒在纤维中的团聚行为,提出了利用X射线三维显微镜(CT)分析纳米颗粒在聚酯纤维中团聚行为的方法。以含纳米ZnO的PET母粒和PET空白切片为原料,利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共混,后利用熔融纺丝方法制备得到ZnO/PET复合纤维。另外用六氟异丙醇将含纳米ZnO的PET母粒溶解,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得的ZnO进行成像,发现ZnO颗粒的尺寸主要在300 nm以下。因此,CT对ZnO/PET复合纤维成像中得到的大于300 nm的颗粒可认为是ZnO发生团聚所致。利用CT获得的数据,绘制出大于300 nm的ZnO颗粒尺寸的频数直方图,结果表明,随着ZnO颗粒添加量的增加,纤维中ZnO颗粒的团聚情况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共混 熔融纺丝 团聚 X射线三维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尔文探针技术检测不同表面粗糙度不锈钢早期点蚀敏感性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梅丰 魏红阳 +3 位作者 陈东初 万斌 刘桂宏 李光东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96-899,共4页
采用开尔文探针技术测量不同表面粗糙度不锈钢表面的功函数,得到功函数对应的粗糙度关系。其中表面粗糙度为0.25μm的不锈钢试样的功函数最低,为(-450±15)eV,随着表面粗糙度减小到0.10μm,功函数则升高到(-200±5)eV。并采用... 采用开尔文探针技术测量不同表面粗糙度不锈钢表面的功函数,得到功函数对应的粗糙度关系。其中表面粗糙度为0.25μm的不锈钢试样的功函数最低,为(-450±15)eV,随着表面粗糙度减小到0.10μm,功函数则升高到(-200±5)eV。并采用三维视频显微镜技术对不锈钢早期点蚀坑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不锈钢表面状态对点蚀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高的不锈钢表面功函数波动很大,点蚀敏感区易发生点蚀,与三维视频显微镜监测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三维视频显微镜 开尔文探针 功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3D carbon/carbon composites by nanoindentation technique 被引量:5
10
作者 WEI Li-ming ZHANG Yue +2 位作者 XU Cheng-hai QI Fei MENG Song-h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期36-40,共5页
Nanoindentat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near-surfac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individual components(fiber and matrix) for three-dimensional reinforced carbon/carbon composites(3D C/C).Optical micro... Nanoindentat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near-surfac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individual components(fiber and matrix) for three-dimensional reinforced carbon/carbon composites(3D C/C).Optical microscope and polarizing light microscope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microstructure of 3D C/C.The microscopy results show that large number of pores and cracks exist at both bundle/matrix interface and pitch carbon matrix.These defects have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3D C/C.The in situ properties for components of 3D C/C were acquired by nanoindentation technique.Relative to the matrix sample,the fiber samples have more larger values for modulus,stiffness and hardness.However,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modulus and stiffness among fiber samples with different dir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 composit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NANOINDENTATION MICRO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