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特征及对左心室重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高源 孙佳 +1 位作者 郑苗 吴彦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3-490,共8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特征及对左心室重塑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20年8月—2023年8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收治的165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增加率(Δleft ventricular...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特征及对左心室重塑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20年8月—2023年8月于郑州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收治的165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增加率(Δ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ΔLVEDVI)将患者分为左心室重塑组(ΔLVEDVI>20%,74例)和无左心室重塑组(ΔLVEDVI≤20%,91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特征对左心室重塑的预测价值。通过逐步回归法筛选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塑的影响因素。建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塑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冠脉介入时间、心梗面积、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ndex of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IMR)、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均为影响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校准曲线结果均显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微循环特征对左心室重塑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心肌梗死 心肌微循环 左心室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旋转及扭转 被引量:6
2
作者 朱文晖 童燕 +3 位作者 刘稳刚 王艳 李春艳 张梦玺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1-236,共6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E)分析不同构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旋转及扭转特征。方法:将106例EH患者分为4组:左室正常构型(LVN)组(n=30)、向心性重构(CCR)组(n=31)、向心性肥厚(CCH)组(n=29)及离心性肥厚(ECH)组(n=16)...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E)分析不同构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旋转及扭转特征。方法:将106例EH患者分为4组:左室正常构型(LVN)组(n=30)、向心性重构(CCR)组(n=31)、向心性肥厚(CCH)组(n=29)及离心性肥厚(ECH)组(n=16);选取健康者(n=30)作为正常对照组;测量各组参数: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心底水平旋转角度峰值(Prot-B)、心尖水平旋转角度峰值(Prot-A)、整体旋转角度峰值(LVrot)和整体扭转角度峰值(LVtw),比较各组指标间的差异。结果:高血压各组左室心肌质量指数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呈递增趋势(P<0.05);与正常对照组、LVN组、ECH组比较,CCR组和CCH组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相对壁厚度增高(P<0.05)。正常对照组、LVN组、CCR组与CCH组间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CH组的LVEF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VN组、CCR组、CCH组的Prot-A,Prot-B,LVrot及LVtw均明显增强(P<0.05),3组间呈递增趋势(P<0.05);ECH组的Prot-A,Prot-B,LVrot及LVtw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3D-STE通过评价不同构型EH患者左室旋转及扭转特征,可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超声心动图 原发性高血压 旋转 扭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治疗术后近期左室壁运动和收缩功能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银 刘悦 +1 位作者 莫钟铃 陈丽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9-434,共6页
目的:利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价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心肌各节段应变、左室整体应变及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阐明其PCI术后早期心肌应变改变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因左前降支病变行PCI... 目的:利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价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心肌各节段应变、左室整体应变及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阐明其PCI术后早期心肌应变改变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因左前降支病变行PCI术患者30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健康中老年人30名作为对照组,常规获取二维超声资料后,运用3D-STI对2组受试者进行心肌运动及收缩功能检测,收集左心室各节段及整体纵向应变(GLS)、径向应变(GRS)、圆周应变(GCS)和面积应变(GAS)值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患者整体应变值低于对照组对应节段,各节段应变值中,病例组左心室9/16节段的纵向应变(LS)值减低,8/16节段的圆周应变(CS)值减低,5/16节段的径向应变(RS)值减低,11/16节段的面积应变(AS)值减低(P<0.05);应变值减低节段主要集中于前壁基底段、前壁中间段、前壁心尖段、前间隔基底段、前间隔中间段、后间隔基底段、后间隔中间段、后间隔心尖段。病例组GLS、GAS和GCS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r=-0.819,r=-0.897,r=-0.807,P<0.000 1),GRS与LVEF呈正相关关系(r=0.862,P<0.000 1)。结论:3D-STI能够定量分析AMI患者PCI术后早期左心室心肌应变及心功能的变化,可作为PCI术后疗效评估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超声心动图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早期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国英 王莎莎 +3 位作者 雷辉燕 李叶阔 蔡泽坤 徐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9-602,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RT3D-STI)定量分析冠心病患者早期左心室节段收缩功能,探讨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有胸闷、心绞痛病史,常规超声心动图未见室壁运动异常而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35例(冠... 目的:应用超声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RT3D-STI)定量分析冠心病患者早期左心室节段收缩功能,探讨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有胸闷、心绞痛病史,常规超声心动图未见室壁运动异常而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35例(冠心病组)及正常对照组21例,通过三维全容积图像获取左心室心肌收缩末期17节段"牛眼图",定量分析各节段收缩功能。结果:冠心病组缺血节段亚组与对照组、非缺血节段亚组比较,纵向应变(SLS)、圆击应变(SCS)、径向应变(SRS)、面积应变(SA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非缺血节段亚组间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ROC曲线分析表明SAS曲线下面积最大,且所有节段三维应变参数中以SAS>-26.5%检测缺血心肌节段的敏感度(83.3%)、特异度(80.3%)较好。结论:RT3D-STI可以定量评估冠心病早期左室节段收缩功能,SAS能很好地识别缺血心肌节段,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冠心病 收缩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房心肌面积应变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瑞芳 武丽娜 +1 位作者 刘会若 孙璐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23-1027,共5页
目的运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3D-STE)技术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房心肌面积应变变化。方法对65例HCM患者,包括非梗阻型(HNCM组)35例、梗阻型(HOCM组)30例,以及4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采集并存储全容积左心室心尖四腔和两腔切... 目的运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3D-STE)技术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房心肌面积应变变化。方法对65例HCM患者,包括非梗阻型(HNCM组)35例、梗阻型(HOCM组)30例,以及4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采集并存储全容积左心室心尖四腔和两腔切面图像;运用3D-STE分析软件进行脱机分析,软件自动将左心房心肌分为16节段,比较各组间左心房16个心肌节段之间峰值面积应变(PAS)和整体面积峰值应变(GAPS)之间的差异。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HNCM组、HOCM组左心房各节段PAS、GAPS均显著减低(P均<0.05)。②与HNCM组比较,HOCM组左心房大部分节段PAS增高(P均<0.05);HOCM组GAPS略高于HNC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STE技术可反映HCM患者左心房心肌面积应变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心肌病 肥厚性 左心房 面积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宇微 冯艳红 吴凯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3D-STI)技术评价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高血压(HT)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方法 OSAHS 40例,分为单纯OSAHS组20例和OSAHS+HT组20例;另选择20名健康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3D-STI)技术评价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伴高血压(HT)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方法 OSAHS 40例,分为单纯OSAHS组20例和OSAHS+HT组20例;另选择20名健康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左心室心尖四腔三维全容积图像,存储图像并应用3D-STI分析软件在线分析,计算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GLS)、左心室整体径向收缩峰值应变(GRS)、左心室整体圆周收缩峰值应变(GCS)及左心室整体面积收缩峰值应变(GAS)。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SAHS组左心室GLS、GRS、GAS减低(P均<0.05),OSAHS+HT组左心室GLS、GRS、GCS、GAS均减低(P均<0.05)。与OSAHS组比较,OSAHS+HT组左心室GLS、GCS、GAS均减低(P均<0.05)。结论 OSAHS合并HT患者存在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3D-STI能早期、准确有效地评估其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改变。OSAHS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独立于HT而单独存在,二者同时存在时改变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高血压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红细胞微粒评价Ⅳ型心肾综合征患者左室心肌功能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伟燕 张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705-2708,共4页
目的探讨通过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及红细胞微粒(ErMPs)评价Ⅳ型心肾综合征(CRS)患者左室心肌运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31例Ⅳ型CRS患者(CRS组)、2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30例健康成人(对照... 目的探讨通过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及红细胞微粒(ErMPs)评价Ⅳ型心肾综合征(CRS)患者左室心肌运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31例Ⅳ型CRS患者(CRS组)、2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组),3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利用3D-STE测量三组中心肌应变及旋转角度,并通过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ErMPs,比较三组的组间差异性。结果CHF组的NT-pro-BNP水平较其余两组明显升高。ErMPs在CHF组和CRS组均升高,但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CRS组室间隔增厚、左室舒张末和收缩末容积增大、左室射血分数减小,且较其余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CRS组与CHF组中左室整体纵向应变、径向应变、圆周应变、面积应变、旋转及扭转角度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3D-STE及ErMPs能反映Ⅳ型CRS患者左室心肌运动受损情况,为早期正确评估Ⅳ型CRS患者左心功能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红细胞微粒 Ⅳ型心肾综合征 慢性肾脏疾病 心血管疾病 心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左心房收缩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梦梦 滑少华 +4 位作者 孙梦娇 李莉锦 李真 李鹏歌 刘松岩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5-100,共6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评价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左心房收缩功能。方法:选取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运动员组)和健康青年男性(对照组)各30例,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前后径(LAD)、心率(HR)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3D-...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评价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左心房收缩功能。方法:选取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运动员组)和健康青年男性(对照组)各30例,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前后径(LAD)、心率(HR)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3D-STE测量左心房储蓄期长轴应变(LASr)及圆周应变(LASr_c),左心房导管期长轴应变(LAScd)及圆周应变(LAScd_c),左心房辅泵期长轴应变(LASct)、圆周应变(LASct_c)以及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e-A)、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左心房排空率(LAEV)及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并计算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及被动射血分数(LApEF)。分析以上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运动员组HR、LAEF、LAaEF、LASr、LASr_c、LAScd、LAScd_c、LASct、LASct_c降低,LAD、LAVmax、LAVmin、LAVpre-A、LAVI、LAEV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pEF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STE可早期发现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左心房收缩功能的亚临床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心房功能 应变 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癌患者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的心肌毒性 被引量:8
9
作者 周旺 郑慧 +4 位作者 陈娜 姚莉 胡莉莉 许芳芳 陆友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0-134,138,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心肌毒性的价值。方法追踪观察38例NSCLC患者化疗前、化疗3周期和化疗6周期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心脏组织多普勒及三维斑点追踪表现。比较3组间左心室...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心肌毒性的价值。方法追踪观察38例NSCLC患者化疗前、化疗3周期和化疗6周期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心脏组织多普勒及三维斑点追踪表现。比较3组间左心室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和组织多普勒参数的差异,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价三维应变参数对诊断心肌毒性的应用价值。结果化疗6周期GAS、GLS、GCS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6周期GAS、GLS明显低于化疗3周期(P<0.05),化疗3周期GAS、GLS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6周期的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峰值(Em)及舒张早期、晚期峰值比(Em/Am)与化疗前、化疗3周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与化疗3周期的Em/A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GAS、Em/Am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9及0.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S以-30.5%为截断值时,判断化疗药物对左室功能损害的特异性为88.2%,敏感性为81.6%。结论 3D-STI应变参数能早期敏感地反映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方案的心肌毒性,GAS诊断化疗药物对心肌毒性的特异性、敏感性较高,可以为临床检测化疗药的心肌毒性提供早期、敏感、准确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 应变率 肺癌 培美曲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姚丙南 仇萍 +4 位作者 王玉芳 徐鹏 韩世琴 李建新 吉越英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6期466-469,共4页
目的采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选择44例CSF患者,同期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44例作为对照。采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所有患者左心室纵向应变(GLS)、左心室径向应变(GRS)、左心室圆周应变... 目的采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选择44例CSF患者,同期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44例作为对照。采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所有患者左心室纵向应变(GLS)、左心室径向应变(GRS)、左心室圆周应变(GCS)及左心室面积应变(GAS)。结果两组GAS、GCS和GR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CSF组GLS显著减低(-15.9±1.6比-17.8±2.5,t=2.662,P=0.01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采用GLS截点值为-16.0预测CSF的灵敏度为76.2%,特异度为71.5%,曲线下面积为0.733(P<0.001)。结论 CSF患者的左心室三维纵向收缩功能显著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冠状动脉疾病 左心功能 冠状动脉慢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超声及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袁媛 罗朋 +3 位作者 封雪 田甜 任德伟 任建丽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43-1252,共10页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及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构建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成熟预测模型,验证并评价诊断效能。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方便选取法选取重庆市中医院肾病科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行AVF的...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及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构建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成熟预测模型,验证并评价诊断效能。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方便选取法选取重庆市中医院肾病科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行AVF的患者200例。收集患者临床、血管超声、心脏超声数据,经筛选纳入186例,根据AVF结局,将患者分为自然成熟组(111例)和非自然成熟组(75例)。比较2组数据,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变量,建立AVF自然成熟预测模型(model1),绘制列线图,对model1进行内部验证并绘制校准图,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效能。排除未做心脏三维斑点追踪成像的患者共104例,余下82例患者数据用以建立新预测模型,左室二维整体纵向应变(two-dimensional left ventricular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2DGLS)、左室三维整体纵向应变(three-dimensional left ventricular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3DGLS)、左室三维射血分数(three-dimensional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3DEF)分别参与建立新模型,记为model2、model3、model4。通过AUC值、净重分类改善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mprovement index,NRI)及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ntegrated discrimination improvement index,IDI)与model1比较预测性能优劣。结果左室二维射血分数(two-dimensional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2DEF)(OR=1.133,95%CI:1.058~1.213)、术前头静脉中段距皮深度(OR=1.453,95%CI:1.068~1.978)、术前头静脉远段内径(OR=2.141,95%CI:1.120~4.091)、术前肱动脉充血后阻力指数(OR=0.004,95%CI:0.000~0.140)、术后肱动脉流量(OR=1.004,95%CI:1.002~1.007)是AVF自然成熟的独立预测因子,建立的预测模型(model1)的AUC值为0.869(95%CI:0.817~0.921)。校准图中模拟曲线和实际曲线具有较好拟合度,平均绝对误差0.017。决策曲线表明阈值概率为0.1~1.0,模型净收益优于全干预和无干预策略。各新模型与model1比较,AUC值、I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odel4与model1比较,NR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DGLS、3DGLS、3DEF与2DEF参与构建的AVF自然成熟的预测模型预测效能均较高,3DEF参与的模型的NRI优于2DEF参与的模型,表明其在特定阈值概率范围内可能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超声 自体动静脉内瘘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预测模型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对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评估价值
12
作者 叶白冰 李秀娟 陈赛君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目的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对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到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97例冠心病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情况分为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LVEF值... 目的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对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到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97例冠心病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情况分为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LVEF值≥50%),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LVEF值<50%)。所有患者均行临床资料收集、左室压力-应变环、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检查。结果两组体质量指数、性别、合并糖尿病、高血脂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相比,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年龄较大,Killip分级Ⅲ-Ⅳ级、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占比较高(P<0.05)。与左心室无收缩功能减退组相比,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GWE、GCW、GWI绝对值水平较低,GWW绝对值水平较高(P<0.05)。与无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相比,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组面积、圆周、径向、纵向应变水平较低(P<0.05)。GWE、GCW、GWI、面积、圆周、径向、纵向应变水平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发生率呈负相关,GWW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左室压力-应变环、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预测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敏感度、准确度低于联合检测(P<0.05)。结论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冠心病早期患者面积、圆周、径向、纵向应变、GWE、GCW、GWI绝对值水平较低,GWW绝对值水平较高,而上述指标均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发生率相关,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联合左室压力-应变环预测冠心病早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左室压力-应变环 冠心病早期 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收缩功能和室壁运动同步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亚飞 张瑞芳 +1 位作者 武丽娜 盛光耀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4-346,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室整体与局部收缩功能及室壁运动同步性的价值。方法:选择36例HCM患者(HCM组)和3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3D-STI测量左室整体峰值面积应变(GPAS)、左室16节段峰值面积...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室整体与局部收缩功能及室壁运动同步性的价值。方法:选择36例HCM患者(HCM组)和3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3D-STI测量左室整体峰值面积应变(GPAS)、左室16节段峰值面积应变(PAS)及左室室壁运动同步性指标面积整体应变达峰时间(A-Max-Ts)、达峰时间标准差(A-Ts-S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M组左室GPAS绝对值降低(t=2.040,P=0.045),大部分左室PAS绝对值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HCM组A-Ts-SD、A-Max-Ts均升高(t=4.980、20.997,P<0.001)。结论:3D-STI检测出HCM患者早期即出现心肌形变能力下降及收缩不同步,为评价左室整体与局部收缩功能及室壁运动同步性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肥厚型心肌病 左室收缩功能 室壁运动同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变化及其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付建莉 彭建美 +2 位作者 沈亚梅 张小用 丁育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0期2494-2497,共4页
目的:分析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变化及其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方法:152例首诊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11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评估两组研究对象的左心室功... 目的:分析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变化及其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方法:152例首诊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11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评估两组研究对象的左心室功能参数,检测血清内皮功能指标、血小板功能指标含量,进一步分析3D-STI下所得左心功能参数与患者血清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观察组3DSTI检查所得左心功能参数LVGLS、LVGRS、LVGCS、LVGAS绝对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tw、Torsion水平大于对照组;血清内皮功能指标vWF、sICAM-1、sVCAM-1、ET-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vWF-cp、N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血小板功能指标CD62P、GMP-140、CD63、sP-selectin、sCD40L、PAC-1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的3D-STI检查所得左心功能参数水平与血清学指标均存在直接相关关系。结论:3D-STI技术可准确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及整体病情严重程度,有望成为早期诊断疾病并指导临床治疗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左心室功能 内皮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化疗对肺癌患者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朝密 郑慧 +3 位作者 姚文 周旺 陈娜 万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技术评价化疗药物对肺癌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1例肺癌患者,每例分为化疗前、化疗中和化疗后3个阶段。应用二维超声测量左心室内径、室壁厚度,应用RT-3DSTI技术获得左心...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技术评价化疗药物对肺癌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1例肺癌患者,每例分为化疗前、化疗中和化疗后3个阶段。应用二维超声测量左心室内径、室壁厚度,应用RT-3DSTI技术获得左心室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等基本参数,并对上述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组间GAS、GLS、GCS、LVEF随化疗周期的进行均减低,且3组间GAS、GLS比较显示化疗前与化疗中、化疗中与化疗后及化疗前与化疗后之间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GCS比较显示化疗中与化疗后及化疗前与化疗后之间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与化疗前之间三维应变参数GAS的差值(r=0.58,P<0.01)、GLS的差值(r=0.36,P<0.05)均与LVEF的差值呈正相关。结论 RT-3DSTI技术所获得的应变参数对发现化疗药物对肺癌患者早期心肌损害,评价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指导临床治疗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应变 肺癌 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 左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冠心病左心室舒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欧胜胜 雍永宏 刘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47-1552,共6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方法:纳入66例冠心病病例,依据左心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pressure,LVEDP)分为两组:左室舒...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方法:纳入66例冠心病病例,依据左心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pressure,LVEDP)分为两组: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LVEDP≤15 mm Hg)31例,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组(LVEDP>15 mmHg)35例。另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利用4D Auto LVQ软件获取左室心肌17节段的纵向应变(longitudinal strain,LS)、圆周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CS)、面积应变(area strain,AS)及径向应变(radial strain,RS)。结果: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组病变心肌4项应变较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及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病变心肌LS、AS较对照组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4项应变与LVEDP均有较好的相关性(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表明4项应变(LS、CS、AS及RS)预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6、0.76、0.86、0.72(P均<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项应变均可作为预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风险因子,其OR值分别为:LS 9.184(95%CI:1.394~30.496,P=0.021);CS 7.727(95%CI:1.175~20.841,P=0.033);AS 8.918(95%CI:1.294~19.484,P=0.022);RS 7.730(95%CI:1.344~24.438,P=0.026)。结论:3D-STI可用来评估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其中LS、AS更有助于发现早期、潜在的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应变 冠心病 左心室舒张末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冯雪虹 叶新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121-3124,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的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入院就诊的心肌梗死患者46例,设病例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检查,测量整体纵向应变(GLS)、整...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的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入院就诊的心肌梗死患者46例,设病例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检查,测量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及整体面积应变(GAS)各应变量值,并分析各应变量用于诊断心肌梗死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均明显较对照组高,且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较对照组低,组间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GLS、GRS、GCS及GAS各应变量值均较对照组低,组间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GLS=9.23时,ROC曲线下的面积(AUC)为9.69,此时诊断心肌梗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22%、71.06%;GRS=28.46时,AUC为8.20,此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01%、71.01%;GCS=13.25时,AUC为7.6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95%、76.92%;GAS=21.04时,AUC为8.9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36%、93.33%。结论 3D-STI技术能够确切监测左心室收缩功能各阶段心肌应变值,其各应变值用于诊断心肌梗死铭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为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左心室功能 敏感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负荷状态下心肌运动和形变特点——人体超声三维斑点追踪应变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臧峰 汪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99-605,共7页
目的: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探究健康男性青年在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左心室心肌运动和形变的特点和规律,初步评价在心脏几何形变和心肌力学状态发生变化时的心肌收缩功能储备。方法:研究对象为15名健康男性青年,年龄26.1±6.3... 目的: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探究健康男性青年在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左心室心肌运动和形变的特点和规律,初步评价在心脏几何形变和心肌力学状态发生变化时的心肌收缩功能储备。方法:研究对象为15名健康男性青年,年龄26.1±6.3岁,身高174.4±4.8 cm,体重72.0±8.2 kg。受试者以平卧位姿势蹬踏功率自行车,强度为50 W起步,每3 min递增25 W,最高达到125 W,蹬车频率始终保持在60转/分钟。在静息状态和每级负荷1 min后以及运动后3 min分别采集心脏常规超声指标、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指标,全程监测心率和血压。获取的指标包括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心脏基础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等心脏常规超声功能指标;左心室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旋转角度峰值(Rotation)、整体扭力(Tortion)和左心室心肌16节段纵向应变等3D-STE相关指标。结果:在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HR、SBP、DBP、LVEF、SV、CO等指标随负荷强度的增强而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LS、GCS、GAS绝对值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显著性变化(P<0.01),表现为在运动开始后增加,GLS、GAS在运动负荷为75 W时达到最高,GCS在运动负荷为100 W时达到最高,然后均出现降低趋势,但始终高于静息状态;运动后3 min基本恢复。Rotation、Tortion在运动过程中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心肌节段中心尖部纵向应变值最大、中间段次之、基底部最小。其中心尖部前侧壁、下壁,中间段下壁、后间隔的纵向应变绝对值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初步评价运动负荷状态下心肌储备功能,在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运动负荷状态下心脏泵血功能增强,左心室心肌形变幅度随着运动负荷的递增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始终高于静息状态,主要以心尖部和中间段收缩增强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负荷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心脏功能 心肌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显像对冠心病患者左室运动功能评价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周洁舲 孙书菊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5期442-446,共5页
目的研究三维斑点追踪显像(3D-STI)技术对冠心病(CHD)患者左室运功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确诊的CHD患者127例,均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并行Gensini评分,按其积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 目的研究三维斑点追踪显像(3D-STI)技术对冠心病(CHD)患者左室运功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确诊的CHD患者127例,均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并行Gensini评分,按其积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另选取年龄、性别类似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超声心动图取3组受检者心尖两腔和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短轴位图像并进行分析,比较3组心功能、左室扭转运动及应变指标。结果3组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及既往病史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轻度组和重度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逐渐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三维峰值位移(P3DD)逐渐降低,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重度组的整体扭转角度峰值(PGT)、基底段扭转角度峰值(PBT)、中间段扭转角度峰值(PMT)和心尖段扭转角度峰值(PAT)均低于对照组,且PBT、PMT和PAT低于轻度组,轻度组PMT和PA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此外,对照组、轻度组和重度组的3D整体面积应变(GAS)、3D整体纵向应变(GLS)、3D整体径向应变(GRS)和3D整体圆周应变(GCS)逐渐降低,且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GAS、GLS、GRS和GCS与P3DD、LVEF、PMT及PAT均呈显著正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3D-STI技术可用于准确测量CHD患者左室整体及各节段扭转运动状态和心肌应变参数变化,为评价心功能和CHD病情进展提供参考依据,且无须注射造影剂等有创性操作,具有良好效果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三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 左室扭转运动 心肌应变 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室节段收缩同步性与整体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彭源 杨军 +4 位作者 谢明星 张丽 方凌云 曹海燕 孙丹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3-528,共6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节段收缩同步性与整体收缩功能,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HCM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43例行RT-3DE检查。Tomtec 4D LV-Analysis软件分析RT-3DE图像,获得...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节段收缩同步性与整体收缩功能,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HCM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各43例行RT-3DE检查。Tomtec 4D LV-Analysis软件分析RT-3DE图像,获得左室容积、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同步性指标(Tmsv16-SD%和Tmsv16-Dif%)等参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软件分析RT-3DE图像获得左室质量(LV Mass)、左室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圆周应变(GCS)、面积应变(GAS)、径向应变(GRS)等参数,对组间上述参数进行比较,对左室收缩同步性参数与心肌应变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HCM组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明显减小(P<0.01),LV Mass增加(P<0.05),两者LVEF无显著性差异。②与对照组比较,HCM组Tmsv16-SD%与Tmsv16-Dif%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与对照组比较,HCM组左室心肌GLS、GAS、GRS均明显减弱(均P<0.01),两者GCS无显著性差异。④Tmsv16-SD%与GLS、GCS、GAS、GRS有明显相关性(均P<0.01);Tmsv16-Dif%与GLS、GCS、GAS、GRS有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 HCM患者左室各节段收缩同步性降低且整体收缩功能减低,左室心肌收缩不同步是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减低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肥厚型心肌病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应变 收缩同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