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
作者 马静 陈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42-346,412,共6页
目的运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短轴及长轴心肌应变特征,探讨其对于冠心病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评判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22例,正常对照组23例,采集胸骨旁左室长轴、心尖四腔、心尖三腔切面左心室全... 目的运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短轴及长轴心肌应变特征,探讨其对于冠心病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评判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22例,正常对照组23例,采集胸骨旁左室长轴、心尖四腔、心尖三腔切面左心室全容积图像进行在线分析,自动计算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长轴纵向各水平收缩期峰值及平均应变、左心室短轴径向各水平收缩期峰值及平均应变、左心室短轴环向各水平收缩期峰值及平均应变,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各应变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冠心病与正常对照在LVEDV、LVESV、LVEF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左室短轴径向收缩期峰值及平均应变从心尖水平至中间段水平再到基底水平呈逐渐增大趋势。正常对照组左室短轴环向及左室长轴纵向收缩期峰值及平均应变心尖水平至中间段水平再到基底水平呈逐渐减小趋势。冠心病组左心室长轴纵向、左心室短轴径向、左心室短轴环向各水平收缩期峰值及平均应变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0.05)。结论 3D-STI可无创、客观地评价冠心病患者各节段径向、环向、纵向心肌应变,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冠心病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定量评价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左心室整体应变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普查 刘滨月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3期42-44,共3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对静息状态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左心室整体应变指标变化进行评价。方法选取高血压心脏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正常健康体检者55例作为对照组。利用PHILIPS IE33超声诊断仪采集实时左心室全容积...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对静息状态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左心室整体应变指标变化进行评价。方法选取高血压心脏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正常健康体检者55例作为对照组。利用PHILIPS IE33超声诊断仪采集实时左心室全容积运动图像,比较两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FS)、左心室整体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值(GAS)及左心室平均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值(AAS)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AD、LVIDd、LVIDs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VSd(11.14±1.68)mm、LVPWd(10.63±1.34)mm均高于对照组的(8.65±1.32)、(8.19±0.97)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LVEF、FS、AAS、G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STI可通过测量心肌应变值,客观地评价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为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高血压心脏病 左心室 应变 心肌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心肌功能 被引量:23
3
作者 于欢 姜克新 +3 位作者 孙璐 吴丹 徐威 徐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9-333,共5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测量射血分数在正常范围的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左心室心肌功能。资料与方法选取研究组28例非梗阻性HCM患者及对照组30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和3D-STI检查,比较两组常规超...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测量射血分数在正常范围的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左心室心肌功能。资料与方法选取研究组28例非梗阻性HCM患者及对照组30例健康志愿者,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和3D-STI检查,比较两组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心室内径、左心室容积、收缩末期左心室容积、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主动脉瓣及左心室流出道血流频谱,描绘左心室流出道的速度频谱得出左心室流出道最大压差(LVOT-PG)、左心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LVOT-VTI)、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峰值(Ea)、二尖瓣环舒张晚期速度峰值(Aa),计算E/A、Ea/Aa、E/Ea,并比较左心室三维射血分数、左心室球形指数、面积应变(GAS)、纵向应变(GLS)、圆周应变(GCS)、径向应变(GRS)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M组左心室IVST和LVPWT增加(P<0.01),Ea/Aa、E/A显著减低(P<0.01),E/Ea增高(P<0.01),LVOT-PG、LVOT-VTI明显增加(P<0.05、P<0.01);与对照组三维应变值比较,HCM组GCS、GAS、GRS、GLS明显减低(P<0.01),局部应变值显示心尖水平和乳头肌水平减低,其中室间隔、前壁、下壁等节段应变值减低更显著。结论 HCM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收缩力下降,局部心肌功能下降多位于乳头肌水平和心尖水平,并且减低的节段集中在室间隔、前壁、下壁等处。3D-STI可以作为评价HCM患者左心室早期整体及局部心肌功能损害的一种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琳 张志凌 郭宏怡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20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5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50例作为高血压组,选择健康自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3DT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并进行对比...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5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50例作为高血压组,选择健康自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3DT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年龄、病程、心率、LVESV、LVEDV、CO、SV、LVEDMass、LVESMass、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GRS、GCS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GLS、GAS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D-STI能较敏感地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变化,为临床治疗与疗效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高血压 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罗莉 陈建昌 +5 位作者 朱静 冯胜 高岚 徐怡 吴燕妮 薛咏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腹膜透析患者35例(透析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二维超声测算对照组、透析组透析前和透析3-6个月(透析后)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ID...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腹膜透析患者35例(透析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二维超声测算对照组、透析组透析前和透析3-6个月(透析后)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ID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ISd)、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期右心室基底部内径(basal RVd)、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和肺动脉收缩压(PASP);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算右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RVGLS)、右心室整体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RVGCS)、右心室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RVGRS)、右心室整体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RVGAS)、右心室收缩期末容积(RVESV)、右心室舒张期末期容积(RVEDV)及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常规二维超声测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透析组透析前LVIDd、LVISd、IVSd、PASP升高(P〈0.05或〈0.01),LVEF及右心室大小无明显变化(P均〉0.05);透析组透析前后比较,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透析组透析前RVGLS、RVGAS、RVGCS、RVGRS绝对值明显降低(P均〈0.05),RVEDV、RVESV明显升高(P均〈0.05),RVEF无明显变化(P〉0.05);与透析组透析前比较,透析后RVEDV、RVESV明显减小(P均〈0.05),RVGLS绝对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发现尿毒症患者在RVEF正常时就已经出现右心室RVGLS、RVGRS、RVGCS、RVGAS的显著降低,及RVEDV、RVESV的显著增大;RVGLS可作为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右心室功能早期改善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右心室功能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16
6
作者 于蓝 王银荣 +1 位作者 田永梅 李玉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39-744,共6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定量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应用3D-STI技术测量30例AAMI患者左心室纵向应变(LS)、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面积应变(AS)、整体纵向应变(GLS)、...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定量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应用3D-STI技术测量30例AAMI患者左心室纵向应变(LS)、径向应变(RS)、圆周应变(CS)、面积应变(AS)、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并与30例对照组患者非梗死节段应变值相比较,分析各项应变参数诊断心肌梗死的阈值、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病例组左心室12/17节段的LS减低,10/17节段的RS减低,9/17节段的CS减低,11/17节段的AS减低(P<0.05),主要集中在前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前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后间隔心尖段,侧壁中间段、心尖段,心尖部。病例组GLS、GRS、GCS及GAS值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心肌梗死节段LS、RS、CS、AS值较非梗死节段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LS、RS、CS、AS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度分别为89.2%、79.0%、77.9%、85.3%,特异度分别为65.8%、71.0%、66.9%、92.3%;GLS、GRS、GCS、GAS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度分别为91.2%、74.0%、68.9%、85.3%,特异度分别为71.0%、71.0%、76.9%、93.3%。结论 3D-STI技术能够快速、准确检出左心室各节段心肌应变值,判断梗死心肌与非梗死心肌,可为临床评价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变程度提供新的量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预激综合征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宋焱 耿峰 王永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估预激综合征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预激综合征患者35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2D-STI计...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估预激综合征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预激综合征患者35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5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2D-STI计算左心室17节段圆周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cs-SD)、纵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Tls-SD)、圆周应变率达峰时间标准差(Tcsr-SD)、纵向应变率达峰时间标准差(Tlsr-SD)参数水平值。应用RT-3DE记录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17节段左心室容积-时间曲线(VTC),选取16节段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差的标准差(Tmsv16-SD)、16节段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差的最大时间差(Tmsv16-Dif)、校正后的16节段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标准差(Tmsv16-SD%)、校正后的16节段最小收缩末容积时间最大时间差(Tmsv16-Dif%)进行同步记录分析。结果:①病例组Tcs-SD、Tls-SD、Tcsr-SD、Tlsr-SD均高于对照组(P<0.001)。②病例组LVEDV、LVESV均高于对照组(P<0.001),而两组间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病例组Tmsv16-SD、Tmsv16-Dif、Tmsv16-SD%、Tmsv16-Di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预激综合征患者左心室心肌存在收缩不同步运动,RT-3DE及2D-STI能够对预激综合征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进行量化,并且能够对其左心室收缩同步性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左心室收缩同步性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心室心肌功能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何靖怡 夏娟 +1 位作者 潘天浩 马小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131-135,共5页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3D-STE)是近年来随着数字软件发展及超声检查技术的改进出现的新技术,该技术能实时、动态追踪在三维空间内心脏实际运动轨迹,从多个方向对左心室的心肌功能...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3D-STE)是近年来随着数字软件发展及超声检查技术的改进出现的新技术,该技术能实时、动态追踪在三维空间内心脏实际运动轨迹,从多个方向对左心室的心肌功能进行评估,随着对三维应变标准值的进一步探索以及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 心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苓桂气化方改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早期患者左室心肌运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知轩 石玉姣 +3 位作者 刘春秋 杨晨光 乔文博 董国菊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02-707,共6页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成像技术评价苓桂气化方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早期患者左室心肌运动的改善。方法 纳入明确诊断为HFpEF早期且中医辨证为气化不利证见水饮内停的...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成像技术评价苓桂气化方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HFpEF)早期患者左室心肌运动的改善。方法 纳入明确诊断为HFpEF早期且中医辨证为气化不利证见水饮内停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试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苓桂气化方颗粒(每袋27.5 g)口服,每日2次,每次1袋,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6 min walking test, 6MWT)测试,并在步行试验结束后立即进行心脏功能相关指标检测:患者运动负荷状态下的常规心脏超声参数[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 LAd)、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um thickness, IV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E)、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间隔侧及侧壁侧运动速度(e′)、计算平均E/e′],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别获取左室心内膜下层、心肌中层和心外膜下层整体纵向心肌应变(GLSendo、GLSmid、GLSepi),计算整体纵向应变跨壁阶差(△GLS=GLSendo-GLSepi)。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6MWT、E、间隔侧e′、侧壁侧e′、GLSendo及△GLS有显著差异(P<0.01),GLSmid、GLSepi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6MWT、E、间隔侧e′、侧壁侧e′、GLSendo有显著差异(P<0.01),GLSmid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6MWT、E、间隔侧e′、GLSendo有统计学差异(P<0.05),△GLS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苓桂气化方可以增加HFpEF早期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成像技术可以更敏感地检测HFpEF早期左室功能的改变,尤其是心内膜下心肌应变值的改变,揭示苓桂气化方是治疗HFpEF早期潜在的有效中药方剂,同时也表明二维斑点追踪超声成像技术是评价HFpEF早期心功能改善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苓桂气化方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左室心肌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结合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的乳头肌功能 被引量:11
10
作者 孟湘 刘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及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乳头肌的功能,并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测IMR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收集合并二尖瓣反流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76例为病例组,同时选取66例健康志愿者为...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STI)及三维超声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乳头肌的功能,并探讨缺血性二尖瓣反流(IMR)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测IMR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收集合并二尖瓣反流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76例为病例组,同时选取66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行超声心动图及2D-STI检查,分别比较前后乳头肌的缩短率(AFS、PFS)、前后乳头肌(APM、PPM)到二尖瓣前瓣环的距离(APM-AMA、PPM-AMA)、二尖瓣瓣叶闭合面积(MLC)、乳头肌间距离(IPMD)、前后乳头肌相对于左心室前壁的角度变化(Ang I、Ang II)、前后乳头肌的纵向峰值应变(ALS、PLS)、纵向应变达峰时间(APT、PPT)及达峰延迟时间(DT)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LVIDD、LVEDV、LVEF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FS、PFS、IPMD、MLC、ALS、PLS及D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S、PLS、AFS、PFS与LVEF呈正相关,与LVEDV呈负相关(P<0.05);MLC、IPMD、DT与LVEF呈负相关(P<0.05)。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与ALS、PLS、MLC、AFS、PFS、IPMD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65、-0.78、0.54、-0.51、-0.57、0.49。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PMD、MLC、PLS、DT与IMR有关联(P<0.05),OR值分别为1.26、1.32、1.37、1.52。结论应用2D-STI技术能够准确评价心肌缺血导致的乳头肌功能障碍,并且IPMD及MLC增加、PLS减低、两组乳头肌运动不同步均为IMR的危险因素,该结果有助于临床预测I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二尖瓣闭锁不全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乳头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检测GLS评价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的价值分析
11
作者 尹然 吕楠 郁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8期37-40,共4页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 STI)检测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评价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的价值。方法 选取117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观察组、102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检查GL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 STI)检测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评价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的价值。方法 选取117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观察组、102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检查GL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分析脓毒性休克患者GLS与LVEF、cTnI、NT-proBNP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LS对心肌损伤的评价价值。结果 观察组GLS绝对值、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性休克患者GLS绝对值与LVEF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cTnI、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P<0.05);心肌损伤患者GLS绝对值[(16.26±2.69)%]低于非心肌损伤患者[(21.78±1.45)%](P<0.001);GLS值诊断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的最佳截断点为-20.259,灵敏度为84.15%,特异度为80.00%,曲线下面积为0.815。结论 2D STI技术中的GLS值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 脓毒性休克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汪彩英 林来红 +2 位作者 张苗 金霞 张才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1期100-103,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分析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整体应变参数,探讨3D-STI评价其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冠心病患者3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年龄、性别和高血压发病率匹配的对照组26例。经胸采集心尖全容积三维图... 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分析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整体应变参数,探讨3D-STI评价其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冠心病患者3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年龄、性别和高血压发病率匹配的对照组26例。经胸采集心尖全容积三维图像,应用三维斑点追踪分析软件测量两组病例左室整体长轴应变值(GLS)、整体圆周应变值(GCS)、整体径向应变值(GRS)及整体面积应变值(GAS)。绘制各参数ROC曲线,确定曲线下面积和最佳截断点。并对各参数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各整体心肌应变参数均明显减低[GRS:(47.72±8.66)比(40.05±8.66),P<0.001;GCS:(-17.88±2.37)比(-14.89±2.61),P<0.001;GLS:(-14.10±2.61)比(-17.04±2.60),P<0.001;GAS:(-30.20±2.57)比(-25.63±3.73),P<0.001]。ROC曲线表明GRS、GCS、GLS、GAS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分别为68.8%、65.6%、78.1%、84.4%,特异性分别为65.2%、65.4%、70.0%、78.3%。相关性结果表明:GLS、GCS、GAS与LVEF之间呈负相关,r分别为-0.674、-0.655、-0.693(P<0.001);GRS与LVEF之间呈正相关,r为0.643(P<0.001)。结论 3D-STI能较敏感地评价冠心病患者早期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变化,其中面积应变较其他指标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冠心病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彦 唐媛 +4 位作者 高峰 杨肖平 江乃宙 林孙英 陈萍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527-532,共6页
目的 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前壁或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 急性前壁或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90例被随机分为3组,A组(接受急诊PCI)、B组(急诊PCI+早期rhBNP治疗)、C组(... 目的 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前壁或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 急性前壁或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90例被随机分为3组,A组(接受急诊PCI)、B组(急诊PCI+早期rhBNP治疗)、C组(急诊PCI+后期rhBNP治疗).分别在入院6h内,术后1周及术后1、3、6个月对患者进行常规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3D-STI技术测量左心室壁17节段长轴应变、径向应变、圆周应变及面积应变.结果 入院6h内各组EF、LVEDV、LVESV值无明显差异;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至1周,以及其后的1、3、6、12个月,B组及C组EF大于A组(P<0.05),LVEDV、LVESV值小于A组,而B组与C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入院6h内各组前降支对应节段长轴应变无明显差异;随着随访时间延长1、6、12个月,B组长轴应变(术后12个月:BA为17.53±3.10,BAS为15.32±4.87,MA为17.37±3.61,MAS为16.21±3.04,AA为15.61±3.42,AS为16.36±3.56,A为16.32±3.48)及C组(术后12个月:BA为16.77±2.85,BAS为17.36±2.78,MA为16.23±2.63,MAS为14.17±2.93,AA为17.30±3.04,AS为15.23±2.75,A为16.75±4.12)小于A组(术后12个月:BA为8.30±2.59,BAS为7.11 ±2.46,MA为9.37±3.83,MAS为10.67±2.52,AA为7.53±2.27,AS为9.92±2.16,A为10.11±2.59),而B组与C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径向应变、圆周应变及面积应变均小于A组,而B组与C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rhBNP干预可以改善局部心肌的应变力,从而提高左心室机械功能,改善心肌重构.在入院6h内或术后开始应用rhBNP,在改善心脏功能、抑制心肌重构方面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超声心动图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心室功能 重组人脑利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蒽环类药物对淋巴瘤患者左室心肌功能损害的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雷 王玲 阮敏 《安徽医学》 2017年第4期408-411,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蒽环类药物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早期左心室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蒽环类药物化疗的DLBCL患者28例,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2、4、...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蒽环类药物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早期左心室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蒽环类药物化疗的DLBCL患者28例,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2、4、6个周期(即累计剂量达100、200、300 mg/m2)后24~48 h内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及3D-STI检查,获取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数值及左心室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AS、GLS在化疗4个周期[(-28.66±2.67)%,(-16.49±1.94)%]及6个周期[(-25.14±2.73)%,(-15.12±1.97)%]时,与化疗前[(-34.86±2.90)%,(-18.36±2.32)%]及化疗2个周期[(-34.05±2.09)%,(-17.75±1.91)%]时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AS与多柔比星累计剂量呈负相关(r=-0.815,P<0.05)。整个化疗进程中,GCS、GRS无明显变化。结论 GAS对DLBCL患者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出现早期左心室功损害的敏感性较高。3D-STI技术可以发现早期蒽环类药物所致的心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淋巴瘤 蒽环类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心衰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价作用 被引量:32
15
作者 董珊珊 芦桂林 +2 位作者 张盼盼 张彩云 黄磊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心衰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取心力衰竭患者39例(观察组)和查体健康者43例(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并采用GE Echo PAC超声工作站内的二维应变分析软件进行脱机分析。测量并...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心衰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取心力衰竭患者39例(观察组)和查体健康者43例(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并采用GE Echo PAC超声工作站内的二维应变分析软件进行脱机分析。测量并记录两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二维应变参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长轴整体收缩期最大峰值应变(GLS)、左心室轴向整体收缩期最大峰值应变(GCS)、左心室整体扭转度(ROT)、心脏整体收缩期应变率(GSRs)、舒张早期应变率(GSRe)、舒张晚期应变率(GSRa)。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LAD、LVDd、LVDs、LVEF、LVFS GLS、GCS、GSRs、ROT、GSRe、GSR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GLS、GCS与LVEF呈负相关(r分别为-0.849、-0.732,P均<0.01),ROT与LVEF呈正相关(r=0.786,P<0.01)。结论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能反映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变化,对患者左心功能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左室射血分数 应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心肌应变特征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亚西 汪海飞 +2 位作者 刘柳 曹礼庭 顾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5期754-758,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应用,评价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3例心肌梗死患者均行3D-STI和2D-STI检查,比较两种测得的不同部位心梗左室心肌纵向、径向、圆周应变均值...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应用,评价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3例心肌梗死患者均行3D-STI和2D-STI检查,比较两种测得的不同部位心梗左室心肌纵向、径向、圆周应变均值,对比测出的左室舒张(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射血分数(LVEF),左室心肌应变和功能以及图像进行分析。结果下壁心梗患者3D-STI检查与2D-STI相比,前者的LS更低、RS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方法所测前壁心梗患者各方向的应变均值无明显差异(P>0.05)。3D-STI技术对前壁心梗患者所测的EDV比2D-STI低,差异显著(P<0.05),两种方法测出的下壁心梗患者EDV、ESV和LVEF均无明显差别(P>0.05),3D-STI采集和分析图像的平均时间显著低于2D-STI(P<0.05)。结论3D-STI较2D-STI评价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的应变更为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心肌梗死 左室心肌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10
17
作者 马兰 章蓉 +2 位作者 李文 李英涛 刘伟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85-689,共5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不同阶段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变化。资料与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医疗中心就诊的26例轻度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CKD2~3期组)、20例中-重度慢性肾功...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不同阶段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变化。资料与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医疗中心就诊的26例轻度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CKD2~3期组)、20例中-重度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CKD4~5期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并比较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厚度(LVPWTd),同时行3D-STI分析并比较舒张末期左心室容积(LVEDV)、收缩末期左心室容积(LVESV)、左心室三维射血分数(3D-LVEF)、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径向应变(GRS)、圆周应变(GCS)等指标;通过ROC曲线分析比较GLS、GCS、GRS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的检验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KD2~3期组血肌酐、三酰甘油增高(t=22.152、2.655),肾小球滤过率(GFR)、血红蛋白含量降低(t=-36.527、-19.610),IVSTd增大(t=6.035),3D-LVEF、GLS、GRS、GCS减小(t=-2.958、-5.336、-9.552、-4.384);与对照组相比,CKD4~5期组收缩压、血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增高(t=15.060、29.461、8.210、6.512),GFR、血红蛋白含量降低(t=-67.557、-28.071),IVSTd增大(t=10.959),3D-LVEF、GLS、GRS、GCS减小(t=-7.315、-7.460、-17.99、-6.052);与CKD2~3期组相比,CKD4~5期组收缩压、血肌酐、总胆固醇升高(t=14.551、28.902、8.555),GFR、血红蛋白降低(t=-18.455、-16.832),IVSTd增大(t=7.331),3D-LVEF、GRS、GCS、GLS减小(t=-4.977、-3.847、-4.929、-2.553);以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分别采用GLS、GCS、GRS判定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异常时,当GLS以17.80%为截断值时,其灵敏度最高(88.89%),约登指数为0.673;当GCS以14.70%为截断值时,其特异度最高(89.47%),约登指数为0.561。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且随着病情进展,心功能逐渐减低3D-STI能准确评价不同阶段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慢性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斑点追踪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乳腺癌患者蒽环类药物化疗后的心脏功能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帅 徐晓红 +2 位作者 张慷 刘丽娟 谢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45-748,753,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乳腺癌患者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心脏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追踪观察32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前(A组)、化疗2个周期后(B组)、化疗4个周期后(C组)的心脏三维超声心动图表现,比较3组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乳腺癌患者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心脏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追踪观察32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前(A组)、化疗2个周期后(B组)、化疗4个周期后(C组)的心脏三维超声心动图表现,比较3组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舒张早期整体面积应变率(EASR)、舒张早期三维速度(3DVe)的差异,并分析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三维斑点追踪成像参数中,C组GCS、GAS、EASR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5、3.692、3.590,P<0.01),B组EASR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0,P<0.05);3组GLS、GRS、3DV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05、1.957、1.205,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ASR与等容舒张时间(IVRT)呈负相关(r=-0.44,P<0.01),与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峰值及舒张早期、晚期峰值比呈正相关(r=0.49、0.32,P<0.01);GRS与组织多普勒收缩期峰值呈正相关(r=0.21,P<0.05)。结论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敏感地反映乳腺癌患者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心脏早期舒张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外科手术 药物疗法 蒽环类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尿毒症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晓燕 戴敏 +4 位作者 张志坚 郁志明 陆娟 李嘉萍 王如兴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定量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价值。方法选取50例尿毒症患者,根据患者是否行血透治疗分为透析组30例及未透析组20例;另选取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2D-STI分别测量各...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定量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左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价值。方法选取50例尿毒症患者,根据患者是否行血透治疗分为透析组30例及未透析组20例;另选取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2D-STI分别测量各组左心室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径向以及环向峰值应变和左心室各节段纵向、径向以及环向应变达峰时间;计算左心室整体纵向、径向以及环向应变的收缩峰值(GLS、GRS、GCS)、各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Tssl-SD、Tssr-SD、Tssc-SD)以及各节段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ssl-Dif、Tssr-Dif、Tssc-Dif)。结果尿毒症患者GLS较对照组下降(P<0.05),未透析组GRS较对照组和透析组降低(P均<0.05)、三组间GCS无统计学差异(P>0.05);透析组和未透析组Tssl-SD、Tssr-SD、Tssl-Dif、Tssr-Dif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均<0.05)、且未透析组Tssr-SD、Tssr-Dif较透析组显著延长(P均<0.05),三组间Tssc-SD、Tssc-Dif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存在整体纵向、径向收缩功能和同步性下降,未透析患者的径向收缩功能和同步性较血透患者进一步下降,血透可改善尿毒症患者径向收缩功能与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左心室收缩功能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左心室收缩同步性 左心室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轻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15
20
作者 高帅 孙志丹 +1 位作者 徐静 李碧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18,23,共4页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脏受损较多,且多数无明显症状。本研究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轻型SLE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以更早地诊断轻型SLE患者心脏功能改变。资料与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36例轻型SLE患者,并以40例健康志愿者...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脏受损较多,且多数无明显症状。本研究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轻型SLE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以更早地诊断轻型SLE患者心脏功能改变。资料与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36例轻型SLE患者,并以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3D-STI检查,比较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左心室整体圆周应变(GCS)、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GRS)及左心室整体面积应变(GAS)。结果研究组GLS、GCS、GRS、GAS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VEDd、LVEDs、IVSd、LVPWd、LVEDV、LVESV、LV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STI可以对轻型SLE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改变做出客观的评价,为临床监测心脏功能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