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碳系导电油墨的制备及其在柔性电发热器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胡秋晨 史为骞 +4 位作者 杨建军 吴明元 吴庆云 刘久逸 张建安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4-61,共8页
目的探究一锅法制备“点、线、面”-炭黑/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三维立体导电网络碳系水性油墨的影响因素及其在柔性电发热器件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法,对碳系浆料的研磨时间、油墨的颜基比及油墨厚度、柔性电发热器件面积、电压... 目的探究一锅法制备“点、线、面”-炭黑/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三维立体导电网络碳系水性油墨的影响因素及其在柔性电发热器件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法,对碳系浆料的研磨时间、油墨的颜基比及油墨厚度、柔性电发热器件面积、电压对电发热器件发热性能的影响等因素进行探讨,从而确定油墨最佳配比和柔性电发热器件的制备条件。结果当研磨时间为5.5 h、油墨颜基比为2.5∶1.0、丝网印刷层数为2时,油墨最低电阻率为2.813Ω·cm,柔性电发热器件经500次弯曲折叠后电阻变化率<3%。当外接电压为12 V的安全电压时,仅需20 s左右便可达到稳定温度170℃。结论通过搭建三维立体导电网络以及确定适宜的研磨时间、油墨的颜基比和丝网印刷层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导电颗粒空隙,降低渗流阈值,提高油墨的导电性。这一碳系导电油墨为大规模生产柔性电子器件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系水性电热油墨 丝网印刷 柔性电发热器件 三维导电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IF-8@ZIF-67衍生的Co_(3)O_(4)-GN-CNT网络用作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舜喆 陈玉洁 +1 位作者 李华 刘河洲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5-2021,共7页
Co_(3)O_(4)由于较高的理论容量近年来被视为锂离子电池新型负极材料的热门候选之一,然而其较差的电导率和循环性能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以ZIF-8@ZIF-67为自模板,三聚氰胺和g-C_(3)N_(4)为碳源,通过碳化和氧化处理制备了碳纳米管和石墨... Co_(3)O_(4)由于较高的理论容量近年来被视为锂离子电池新型负极材料的热门候选之一,然而其较差的电导率和循环性能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以ZIF-8@ZIF-67为自模板,三聚氰胺和g-C_(3)N_(4)为碳源,通过碳化和氧化处理制备了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作为导电桥梁和外壳的Co_(3)O_(4)/C三维导电网络。颗粒纳米化的策略和锌的高温挥发造孔使其在0.5、2 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200、800圈后仍具有1 139.7、1 002.1 mAh/g的比容量,从0.2 A/g逐渐增大充放电的电流密度至10 A/g又恢复到0.2 A/g后比容量仍有初始容量的94.9%。该网络结构和同类材料相比表现出较为优异的循环和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F-67 Co_(3)O_(4) 三维导电网络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纤维/脲醛树脂复合膜片的导电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卢克阳 傅峰 +1 位作者 蔡智勇 张恩玖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9-174,共6页
Conductive sheets consisting of copper fibers,urea formaldehyde resins and decorative papers were prepared by hot press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heet resistance of composites had mutations with the increasing o... Conductive sheets consisting of copper fibers,urea formaldehyde resins and decorative papers were prepared by hot press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heet resistance of composites had mutation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copper fiber filling ratio.The sheets exhibited percolation threshold effect.The threshold of sheets filled with 5 mm copper fibers was about 16% and the threshold of sheets filled with 10 mm or 15 mm copper fibers were about 8.7%.Meanwhile,the sheets showed piezoresis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nductive structure of sheets have been gradually developped into "three-dimensional conductive network" from "two-dimensional conductive network".Moreover,the length of copper fibers showed strong effects to the conductivity.Under the same fiber filling ratio,the larger length of fiber was,the higher conductivity and the lower percolation threshold could b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纤维 脲醛树脂 导电膜片 渗滤效应 三维导电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纳米硅/多孔碳的储锂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罗金华 倪伟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28-331,共4页
以纳米硅粉为活性材料,乙炔为碳源,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一步法原位制得核壳结构可控的三维硅/多孔碳纳米复合材料。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热重分析(TGA)结果表明,制备了厚度可控的无定形碳包覆纳米硅颗粒核壳结构,并形成串珠状三维导... 以纳米硅粉为活性材料,乙炔为碳源,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一步法原位制得核壳结构可控的三维硅/多孔碳纳米复合材料。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热重分析(TGA)结果表明,制备了厚度可控的无定形碳包覆纳米硅颗粒核壳结构,并形成串珠状三维导电网络。以200 m A/g在0.01~1.00 V循环100次,复合材料中硅的可逆比容量保持在1 270 m Ah/g。这主要是因为:原位生成的无定形碳可缓冲纳米硅颗粒的体积变化,Li+扩散通道更好;三维网络改善了电子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碳复合材料 三维导电网络 化学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和N共掺杂的一体化膜电极用于锂硫电池
5
作者 姜福林 李祥村 +4 位作者 初众 姜晓滨 肖武 吴雪梅 贺高红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0,共10页
采用相转化法构建了电极膜-隔膜一体化膜,并进一步通过Mo单质的掺杂制得MoNCNTs/CNTs-PAN,用以简化电池结构,提升电池性能.Mo、N共掺杂的正极膜层可以吸附并催化多硫化物转化,有效抑制“穿梭效应”.膜层内部交错的三维多孔网络和良好的... 采用相转化法构建了电极膜-隔膜一体化膜,并进一步通过Mo单质的掺杂制得MoNCNTs/CNTs-PAN,用以简化电池结构,提升电池性能.Mo、N共掺杂的正极膜层可以吸附并催化多硫化物转化,有效抑制“穿梭效应”.膜层内部交错的三维多孔网络和良好的孔隙结构,在增强导电性的同时能有效缓冲活性物质的体积膨胀.一体化膜电极应用于锂硫电池时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较低载硫量0.6~0.8mg/cm^(2)时,在0.5C电流密度下经过100圈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927.2mAh/g,库伦效率为98.9%,在高载硫量4.0mg/cm^(2)时,在0.2C电流密度下经过100圈循环后仍保持530.1mAh/g的放电比容量,平均每圈容量衰减率仅为0.09%.结果表明,一体化膜在锂硫电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转化法 一体化膜电极 催化作用 三维导电网络 锂硫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锰铁锂复合三元体系及对复合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贺志龙 田爽 +2 位作者 刘兆平 杜强 蒋亚北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45-1748,共4页
将LiMn0.75Fe0.25PO4与LiNi0.6Co0.2Mn0.2O2以常规搅拌方式制成复合正极,搭配常规人造石墨及陶瓷隔膜,所组装的电池表现出与三元电池相似的电压平台和能量密度,更优的低温性能(-20℃低温放电容量相当于常温容量的74.5%)以及更长的循环寿... 将LiMn0.75Fe0.25PO4与LiNi0.6Co0.2Mn0.2O2以常规搅拌方式制成复合正极,搭配常规人造石墨及陶瓷隔膜,所组装的电池表现出与三元电池相似的电压平台和能量密度,更优的低温性能(-20℃低温放电容量相当于常温容量的74.5%)以及更长的循环寿命(常温循环寿命为3 672次@86.7%),并且能够通过针刺安全测试。而先将LiMn0.75Fe0.25PO4包覆在LiNi0.6Co0.2Mn0.2O2上,再正常合浆的正极,对比常规搅拌方式得到的正极在针刺安全性方面略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锰铁锂 NCM 复合方式 三维导电网络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MnO_(2)纳米片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何欣健 贾金柱 +4 位作者 吴忠辉 杨雄智 孙菱浩 杨小兰 周俊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4-80,共7页
采用两步界面组装法制备石墨烯/MnO_(2)纳米片(GMTF)三维复合薄膜电极,研究了复合薄膜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MnO_(2)的赝电容和石墨烯的双电层电容相互协调,使得GMTF复合薄膜材料比单一的MnO_(2)纳米片或者石墨烯材料具有更佳的电化... 采用两步界面组装法制备石墨烯/MnO_(2)纳米片(GMTF)三维复合薄膜电极,研究了复合薄膜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MnO_(2)的赝电容和石墨烯的双电层电容相互协调,使得GMTF复合薄膜材料比单一的MnO_(2)纳米片或者石墨烯材料具有更佳的电化学性能。在三电极体系中,GMTF电极的比电容在5mV/s时达156.54mF/cm^(2),远高于石墨烯(40.24mF/cm^(2))和MnO_(2)纳米片(69.03mF/cm^(2))。此外,在两电极体系中,基于GMTF复合薄膜的固态超级电容器也显示出较高的面积比电容(120.49mF/cm^(2))和质量比电容(204.22F/g)、优良的循环性能。在功率密度为39mW/cm3时,能量密度能够达到1.735mWh/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导电网络 复合薄膜 柔性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