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MRI F LAIR序列高信号血管征(hyperintense v essel s ign,HVS)表现为大脑中动脉近端点状或条状,外侧裂远端线形或蛇形的高信号影。HVS的形成与颅内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所致侧支循环血液顺向或逆向缓慢流动有关。目前研究认为HVS...头颅MRI F LAIR序列高信号血管征(hyperintense v essel s ign,HVS)表现为大脑中动脉近端点状或条状,外侧裂远端线形或蛇形的高信号影。HVS的形成与颅内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所致侧支循环血液顺向或逆向缓慢流动有关。目前研究认为HVS可以作为颅内大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标志物,且提示患者存在良好的脑侧支循环。另外,基线HVS-DWI不匹配可以用来筛选能从再灌注治疗中获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对于未进行再灌注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HVS与其预后的关系目前存在较大争议。多种临床因素,特别是发病至影像检查的时间都能影响HVS的显像,应结合临床特点对其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总结常规M RI序列(T1WI、T2W I、F L A I R、D W I)对C T阴性的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19年10月30日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CT结...目的分析总结常规M RI序列(T1WI、T2W I、F L A I R、D W I)对C T阴性的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19年10月30日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CT结果为阴性但腰椎穿刺证实为SAH,且进行了头颅MRI辅助诊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共入组5例患者,男性3例(60.0%),年龄范围14~53岁。基于临床表现,最初诊断高度怀疑SAH 1例(20.0%),不除外出血3例(60.0%),怀疑非出血性疾病1例(20.0%)。MRI假阴性1例(20.0%)、误报转移瘤1例(20.0%);在FLAI R、DWI、T2WI、T1WI序列上显示SAH阳性的例数分别为4例(80.0%)、1例(20.0%)、0例、0例。出血病因分析中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20.0%),不明原因型4例(80.0%),5例患者出院时均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结论常规MRI检查在CT阴性的不典型SAH中有良好的显示率,其中FLAIR序列阳性率最高。神经科或影像科医师需要重视MRI在SAH中的诊断价值,并能正确识别其异常信号。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5.0 T超高场MRI中T2加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weighted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T2W-FLAIR)在可疑脑血管病患者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检测中的图像质量优势及病灶可视化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23年11月至2024年9月73例因疑似或确诊脑缺血事件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5.0 T及3.0 T头颅MRI检查。由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采用Likert 5分量表法评估两种场强下T2W-FLAIR序列的图像质量,并定量计算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对比度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比较同一患者相同脑区的WMH病灶面积及数量。统计学分析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及配对χ^(2)检验。结果相较于3.0 T T2W-FLAIR,5.0 T T2W-FLAIR的图像质量评分(5.0 vs.4.5)、SNR(2.44 vs.1.97)、CNR(1.43 vs.0.97)更高,且WMH检出效果更好。此外,同一患者相同区域5.0 T T2W-FLAIR显示的WMH病灶面积更大(P<0.001)、数量更多(P<0.001),尤其是对微小病灶的检测能力提升显著。结论5.0 T T2W-FLAIR在WMH的显示上优于3.0 T T2W-FLAIR,尤其在图像清晰度、微小病灶检出方面更具优势,有助于脑内小缺血灶的早期诊断及准确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文摘头颅MRI F LAIR序列高信号血管征(hyperintense v essel s ign,HVS)表现为大脑中动脉近端点状或条状,外侧裂远端线形或蛇形的高信号影。HVS的形成与颅内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所致侧支循环血液顺向或逆向缓慢流动有关。目前研究认为HVS可以作为颅内大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标志物,且提示患者存在良好的脑侧支循环。另外,基线HVS-DWI不匹配可以用来筛选能从再灌注治疗中获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对于未进行再灌注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HVS与其预后的关系目前存在较大争议。多种临床因素,特别是发病至影像检查的时间都能影响HVS的显像,应结合临床特点对其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文摘目的分析总结常规M RI序列(T1WI、T2W I、F L A I R、D W I)对C T阴性的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19年10月30日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CT结果为阴性但腰椎穿刺证实为SAH,且进行了头颅MRI辅助诊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共入组5例患者,男性3例(60.0%),年龄范围14~53岁。基于临床表现,最初诊断高度怀疑SAH 1例(20.0%),不除外出血3例(60.0%),怀疑非出血性疾病1例(20.0%)。MRI假阴性1例(20.0%)、误报转移瘤1例(20.0%);在FLAI R、DWI、T2WI、T1WI序列上显示SAH阳性的例数分别为4例(80.0%)、1例(20.0%)、0例、0例。出血病因分析中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20.0%),不明原因型4例(80.0%),5例患者出院时均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结论常规MRI检查在CT阴性的不典型SAH中有良好的显示率,其中FLAIR序列阳性率最高。神经科或影像科医师需要重视MRI在SAH中的诊断价值,并能正确识别其异常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