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三维室壁运动追踪技术探讨正常心肌三维周向应变值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瑞生 汪芳 +4 位作者 齐欣 李明洲 艾虎 臧为二 王海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应用三维室壁运动追踪(3DT)技术分析正常心肌三维周向应变(3Dcircum strain)值的分布情况。材料和方法:选择健康北京汉族志愿者90例(年龄20~52岁,平均30.7岁),男、女各45例,所有受试者... 目的:应用三维室壁运动追踪(3DT)技术分析正常心肌三维周向应变(3Dcircum strain)值的分布情况。材料和方法:选择健康北京汉族志愿者90例(年龄20~52岁,平均30.7岁),男、女各45例,所有受试者操作步骤如下:使用常规探头采集胸骨旁左室长轴、短轴及心尖四腔心切面等常规心脏检查切面的图像。在心尖四腔心切面上,采用容积探头采集心脏的全容积图像,并存储原始数据。脱机提取全容积图像原始数据并对图像进行17节段划分,应用3DT技术进行收缩期3DCircum Strain值和达峰时间的计算。所采集数据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左心室17个节段的3DCircum Strain峰值分别为:前壁基底段(BA)2.62±5.06;前间隔基底段(BAS)3.92±6.49;室间隔基底段(BS)3.57±6.74;下壁基底段(BI)1.24±3.59;后壁基底段(BP)1.94±4.40;侧壁基底段(BL)2.50±5.12;前壁中段(MA)0.73±2.29;前间隔中段(MAS)1.49±2.76;室间隔中段(MS)2.41±4.35;下壁中段(MI)1.58±4.21; 后壁中段(MP)1.87±3.78;侵0壁中段(ML)1.41±3.59;室间隔心尖段(AS)0.59±1.65;下壁心尖段(AI)1.17±2.55;后壁心尖段(AP)1.66:k3.57;侧壁心尖段(AL)1.29±3.15;心尖部(A)1.06±2.40。3D Circum Strain峰值由心尖部到心底部呈现阶梯性分布,以心底部为高值。心尖和中间段达峰时间早于基底段。结论:这是应用灰阶3DT技术对部分国人进行的心肌正常3D Circum Strain的初步分析结果,可以为以后3DT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三维室壁运动追踪技术 周向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收缩功能和室壁运动同步性 被引量:7
2
作者 李亚飞 张瑞芳 +1 位作者 武丽娜 盛光耀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4-346,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室整体与局部收缩功能及室壁运动同步性的价值。方法:选择36例HCM患者(HCM组)和3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3D-STI测量左室整体峰值面积应变(GPAS)、左室16节段峰值面积...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室整体与局部收缩功能及室壁运动同步性的价值。方法:选择36例HCM患者(HCM组)和3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3D-STI测量左室整体峰值面积应变(GPAS)、左室16节段峰值面积应变(PAS)及左室室壁运动同步性指标面积整体应变达峰时间(A-Max-Ts)、达峰时间标准差(A-Ts-S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M组左室GPAS绝对值降低(t=2.040,P=0.045),大部分左室PAS绝对值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HCM组A-Ts-SD、A-Max-Ts均升高(t=4.980、20.997,P<0.001)。结论:3D-STI检测出HCM患者早期即出现心肌形变能力下降及收缩不同步,为评价左室整体与局部收缩功能及室壁运动同步性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肥厚型心肌病 收缩功能 运动同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室壁运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慎义 陈红天 +3 位作者 龙湘党 刘亮 危安 钟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6-488,共3页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心力衰竭仍是当今世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病死率较高,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的正确的评价对临床诊疗及预后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美国心脏病协会指出:超声心动图不但能够对心力衰竭...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心力衰竭仍是当今世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阶段,病死率较高,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的正确的评价对临床诊疗及预后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美国心脏病协会指出:超声心动图不但能够对心力衰竭患者作出独立诊断,而且能对其预后进行评估。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是新近发展的一项无角度依赖性且重复性好的致力于心功能检测的新技术,能定量评价整体和局部心肌功能,且其在判断室壁运动的敏感性及准确性优于以往相关超声的检查方法,尤其在反映心脏运动情况方面较组织多普勒更真实、更准确,从心肌纤维形变的角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定量评价心脏舒缩功能及扭转的新手段。长期以来对心肌运动力学的检测一直是超声技术的研究重点,且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在此就其对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患者 二维超声 运动 斑点追踪 成像技术 局部心肌功能 美国心脏病协会 流行病学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左室心肌运动功能改变的价值 被引量:18
4
作者 林勇 胡绚 +4 位作者 张建兴 王侠 宋光辉 吴亚枚 吴焕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87-1790,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及室壁运动积分法(WMS)评价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肌节段收缩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行PCI术40例(冠心病组),健康人40例(健康对照组)。对健康对照组及冠心病组于术前及术后1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STI)及室壁运动积分法(WMS)评价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肌节段收缩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行PCI术40例(冠心病组),健康人40例(健康对照组)。对健康对照组及冠心病组于术前及术后1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室壁运动积分,应用STI获得左室6个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值(SLs)、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SL)、舒张早期纵向峰值应变率(Sr Le)。结果:冠心病组患者术前左室心肌室壁运动指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冠心病组患者术后左室心肌室壁运动指数较术前明显减低(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术前心肌缺血节段SLs、Sr Le及GSL减低(均P<0.05);冠心病组术后1周相应节段的SLs、Sr Le及GSL均较术前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及室壁运动积分法均可评价冠脉狭窄导致心肌局部和整体功能的异常和即刻PCI手术治疗的效果,冠心病患者左室运动功能减退,PCI术后绝大部分缺血心肌节段的局部收缩、舒张功能都得到了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PCI术 二维斑点追踪 运动指数 心肌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室壁运动幅度及舒张功能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学洪 叶雪存 +3 位作者 葛郁芝 崔亮 冯莉莉 王卫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4-277,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冠心病左心室室壁运动异常节段的位移及舒张功能。方法:35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照组;75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回旋支病变,分为50%<狭窄≤70%亚组(n...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冠心病左心室室壁运动异常节段的位移及舒张功能。方法:35例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照组;75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回旋支病变,分为50%<狭窄≤70%亚组(n=62)和狭窄>70%亚组(n=73)。所有研究对象均行RT-3DE检查,应用QLAB定量分析软件,测算动脉相对应区域左心室壁运动异常节段的平均位移(平均位移)、平均充盈率,评价动脉狭窄相对应区域平均位移、平均充盈率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①冠心病组两亚组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回旋支所支配区平均位移、平均充盈率均比正常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狭窄>70%亚组平均位移及平均充盈率均比50%<狭窄≤70%亚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冠心病患者动脉狭窄所支配区域室壁运动幅度改变与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816,P<0.01);冠心病患者动脉狭窄所支配区域平均充盈率改变与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708,P<0.01);冠心病组左室壁运动幅度改变与平均充盈率变化呈正相关(r=0.678,P<0.01)。结论:冠心病组动脉狭窄相应支配区域平均位移及平均充盈率明显减低,与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冠心病患者室壁运动幅度减弱与平均充盈率下降改变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冠心病 运动 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室壁运动技术与多普勒组织成像联合应用诊断心肌梗塞室壁运动异常 被引量:3
6
作者 白旭东 徐惠 +3 位作者 赵丽荣 孙莹 齐宏彬 杨晓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6-148,共3页
目的 :探讨彩色室壁运动技术 (CK)与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联合应用对心肌梗塞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RWMA)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 CK和 DTI技术对 6 7例确诊为心肌梗塞患者和 4 0例正常对照者的左室壁节段运动进行检测。CK指标为收缩期内... 目的 :探讨彩色室壁运动技术 (CK)与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联合应用对心肌梗塞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RWMA)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 CK和 DTI技术对 6 7例确诊为心肌梗塞患者和 4 0例正常对照者的左室壁节段运动进行检测。CK指标为收缩期内心内膜位移 (CK) ,DTI指标包括 :收缩期波峰值 (Vs) ,舒张早期波峰值 (Ve) ,舒张晚期波峰值 (Va)。结果 :心肌梗塞患者 CK检测的室壁运动幅度及 DTI检测的室壁沿长轴运动速度均减低 ,有梗塞节段室壁运动减低更明显 ,单独 CK与 DTI指标诊断室壁运动异常和判定梗塞节段的敏感度均较低 ,CK和 DTI对 RWMA的敏感度分别为 85 .0 7% ,86 .5 6 % ,CK和 DTI对梗塞节段的敏感度分别为 87.6 2 % ,85 .33% ,而 CK与 DTI指标相结合后 ,对 RWMA的敏感性达 99.5 1% ,判定梗塞节段的敏感性达 99.11%。结论 :CK和 DTI联合应用能更准确地诊断心肌梗塞患者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判定梗塞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超声检查 心肌梗塞/诊断 彩色运动技术 多普勒组织成像 局部运动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室壁运动分析技术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对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 被引量:6
7
作者 雍永宏 陆凤翔 +4 位作者 顾翔 许迪 陈莉 杨志健 马根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 :为评估彩色室壁运动 (CK)分析技术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 (CK- DES)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HD)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 CK- DSE检测 5 0例可疑 CHD患者 ,分别于静息 ,多巴酚丁胺低剂量 ,峰剂量及停药... 目的 :为评估彩色室壁运动 (CK)分析技术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 (CK- DES)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HD)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 CK- DSE检测 5 0例可疑 CHD患者 ,分别于静息 ,多巴酚丁胺低剂量 ,峰剂量及停药后5 min时获取 CK图像 ,每个时间段 4个标准切面 16个节段的 CK图像进行分析 ,室壁运动异常以静息和负荷试验期间出现的室壁运动减弱为标志 ,并与冠状动脉造影 (CAG)结果相对照。结果 :显示 CK- DES诊断 CHD的敏感性为 92 .6 % ,特异性为 78.3% ,准确性为 86 .0 % ,试验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彩色运动技术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室壁运动分析技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岚 郭瑞强 孙有刚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88-289,291,共3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彩色运动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室壁运动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9
作者 夏红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11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彩色运动技术 临床应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左心房收缩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梦梦 滑少华 +4 位作者 孙梦娇 李莉锦 李真 李鹏歌 刘松岩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5-100,共6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评价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左心房收缩功能。方法:选取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运动员组)和健康青年男性(对照组)各30例,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前后径(LAD)、心率(HR)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3D-...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评价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左心房收缩功能。方法:选取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运动员组)和健康青年男性(对照组)各30例,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前后径(LAD)、心率(HR)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3D-STE测量左心房储蓄期长轴应变(LASr)及圆周应变(LASr_c),左心房导管期长轴应变(LAScd)及圆周应变(LAScd_c),左心房辅泵期长轴应变(LASct)、圆周应变(LASct_c)以及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re-A)、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左心房排空率(LAEV)及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并计算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及被动射血分数(LApEF)。分析以上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运动员组HR、LAEF、LAaEF、LASr、LASr_c、LAScd、LAScd_c、LASct、LASct_c降低,LAD、LAVmax、LAVmin、LAVpre-A、LAVI、LAEV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pEF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STE可早期发现青年男性力量型运动员左心房收缩功能的亚临床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心房功能 应变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显像对冠心病患者左室运动功能评价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洁舲 孙书菊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5期442-446,共5页
目的研究三维斑点追踪显像(3D-STI)技术对冠心病(CHD)患者左室运功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确诊的CHD患者127例,均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并行Gensini评分,按其积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 目的研究三维斑点追踪显像(3D-STI)技术对冠心病(CHD)患者左室运功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确诊的CHD患者127例,均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并行Gensini评分,按其积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另选取年龄、性别类似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超声心动图取3组受检者心尖两腔和左室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短轴位图像并进行分析,比较3组心功能、左室扭转运动及应变指标。结果3组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及既往病史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轻度组和重度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逐渐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三维峰值位移(P3DD)逐渐降低,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重度组的整体扭转角度峰值(PGT)、基底段扭转角度峰值(PBT)、中间段扭转角度峰值(PMT)和心尖段扭转角度峰值(PAT)均低于对照组,且PBT、PMT和PAT低于轻度组,轻度组PMT和PA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此外,对照组、轻度组和重度组的3D整体面积应变(GAS)、3D整体纵向应变(GLS)、3D整体径向应变(GRS)和3D整体圆周应变(GCS)逐渐降低,且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GAS、GLS、GRS和GCS与P3DD、LVEF、PMT及PAT均呈显著正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3D-STI技术可用于准确测量CHD患者左室整体及各节段扭转运动状态和心肌应变参数变化,为评价心功能和CHD病情进展提供参考依据,且无须注射造影剂等有创性操作,具有良好效果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三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 扭转运动 心肌应变 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右心室起搏室壁收缩功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何安霞 许迪 +2 位作者 雍永宏 陈晓栋 曹克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82-1085,F0003,共5页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检测组织运动速度、应变与应变率等参数,评价其在右室心尖起搏(VVI)与房室顺序起搏(DDD)的改变规律对节段性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安装永久起搏器行VVI起搏的患者30例归入VVI组,房室顺序起搏...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检测组织运动速度、应变与应变率等参数,评价其在右室心尖起搏(VVI)与房室顺序起搏(DDD)的改变规律对节段性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安装永久起搏器行VVI起搏的患者30例归入VVI组,房室顺序起搏的患者32例归入DDD组,年龄匹配的正常人32例归入对照组,分析3组之间TDI指标的变化及其变化规律。结果:正常组、DDD组及VVI组各节段的PSV、PSS及PSSR测值均依次降低,但PSSR在3组之间无显著性下降,而PSV与PSS显著下降的节段数多为右心室壁节段。起搏组左心室节段PSVT、PSST及PSSRT显著延长,右心室壁则显著缩短。结论:TDI可以作为起搏后早期评价患者节段心肌收缩运动的无创指标。起搏后患者心肌运动速度与应变下降早于应变率下降。早期的右心室心尖起搏,左室节段收缩功能较正常并无显著性差异;而VVI起搏患者的右心室壁节段收缩功能较正常及房室顺序起搏显著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 起搏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室壁动力技术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检测冬眠心肌与病理学检查对比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王良玉 张志华 +4 位作者 柯斌 谢明星 王新房 蔡志雄 蓝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室壁动力技术(CK)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CK DSE)检测冬眠心肌(HM)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 2只犬结扎冠状动脉造成实验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动物模型。应用CK DSE检测动物模型的心肌梗塞区心内膜运动幅度/非梗塞区... 目的:探讨彩色室壁动力技术(CK)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CK DSE)检测冬眠心肌(HM)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 2只犬结扎冠状动脉造成实验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动物模型。应用CK DSE检测动物模型的心肌梗塞区心内膜运动幅度/非梗塞区心内膜运动幅度比值(AMI/ANMI) ,与病理组织切片显示冬眠心肌面积/梗塞区总面积的比值(ATAM/ATIM)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实验成功地建立1 1只实验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动物模型,CK DSE检测冬眠心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 %、80 %和83%。CK DSE检测AMI/ANMI比值,与ATAM/ATIM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r=0 .75)。结论:CK DSE能准确地检出心肌梗死后存活的冬眠心肌,是定量检测梗塞区内冬眠心肌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动力技术 冬眠心肌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 小剂量 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 实验研究 CK-DSE 病理学 心肌缺血损伤 查对 动物模型 病理组织切片 运动幅度 冠状动脉造 梗塞区 对比分析 相关关系 定量检测 实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背向散射对比传统室壁运动分析方法的优势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峻 郭瑞强 孙有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7期691-692,共2页
关键词 心肌背向散射技术 心肌缺心 运动分析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负荷状态下心肌运动和形变特点——人体超声三维斑点追踪应变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臧峰 汪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99-605,共7页
目的: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探究健康男性青年在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左心室心肌运动和形变的特点和规律,初步评价在心脏几何形变和心肌力学状态发生变化时的心肌收缩功能储备。方法:研究对象为15名健康男性青年,年龄26.1±6.3... 目的: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探究健康男性青年在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左心室心肌运动和形变的特点和规律,初步评价在心脏几何形变和心肌力学状态发生变化时的心肌收缩功能储备。方法:研究对象为15名健康男性青年,年龄26.1±6.3岁,身高174.4±4.8 cm,体重72.0±8.2 kg。受试者以平卧位姿势蹬踏功率自行车,强度为50 W起步,每3 min递增25 W,最高达到125 W,蹬车频率始终保持在60转/分钟。在静息状态和每级负荷1 min后以及运动后3 min分别采集心脏常规超声指标、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指标,全程监测心率和血压。获取的指标包括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心脏基础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等心脏常规超声功能指标;左心室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整体旋转角度峰值(Rotation)、整体扭力(Tortion)和左心室心肌16节段纵向应变等3D-STE相关指标。结果:在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HR、SBP、DBP、LVEF、SV、CO等指标随负荷强度的增强而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GLS、GCS、GAS绝对值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显著性变化(P<0.01),表现为在运动开始后增加,GLS、GAS在运动负荷为75 W时达到最高,GCS在运动负荷为100 W时达到最高,然后均出现降低趋势,但始终高于静息状态;运动后3 min基本恢复。Rotation、Tortion在运动过程中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心肌节段中心尖部纵向应变值最大、中间段次之、基底部最小。其中心尖部前侧壁、下壁,中间段下壁、后间隔的纵向应变绝对值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初步评价运动负荷状态下心肌储备功能,在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运动负荷状态下心脏泵血功能增强,左心室心肌形变幅度随着运动负荷的递增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始终高于静息状态,主要以心尖部和中间段收缩增强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负荷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心脏功能 心肌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R对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谦 邱红艳 +8 位作者 邓燕 肖秋雨 刘家开 李景 周春美 吴垠 曾卓华 徐可 邓楠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8-712,共5页
目的:探讨舒张早期纵向峰值应变率(e′SR)对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CHD患者183例,根据Gensini积分法分为低危组(n=84)和高危... 目的:探讨舒张早期纵向峰值应变率(e′SR)对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CHD患者183例,根据Gensini积分法分为低危组(n=84)和高危组(n=99),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收缩末期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房最大容积(LAV)、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E/A、e′、E/e′、e′SR、E/e′SR以及收缩期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采用ROC曲线分析e′SR预测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价值。结果:高危组LAV、LAVI高于对照组(P<0.05);高危组e′低于对照组和低危组,E/e′高于对照组和低危组;高危组e′SR、GLS低于对照组和低危组,E/e′SR高于对照组和低危组,且低危组e′SR、GLS低于对照组(P<0.05),E/e′SR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e′SR预测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AUC为0.769(95%CI 0.697~0.841)。结论:e′SR对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张期应变率 斑点追踪成像 冠心病 节段性运动异常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慧 王禹 +6 位作者 王秋霜 张梅青 姬冬冬 孟娟娟 张丽伟 沈东 张春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对于不同部位心肌梗死,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判断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及心脏整体收缩功能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二维超声记录左室长轴和短轴切面高帧频图像,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室心肌各节段纵向、径向、圆周应... 目的探讨对于不同部位心肌梗死,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判断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及心脏整体收缩功能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二维超声记录左室长轴和短轴切面高帧频图像,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室心肌各节段纵向、径向、圆周应变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前壁心肌梗死组左室16/17节段的纵向应变值、11/18节段的径向应变值、12/18节段的圆周应变值减低,其中前、侧壁、室间隔及心尖部应变值减低较其余节段更为显著(P<0.05);下壁心肌梗死组左室15/17节段的纵向应变值、5/18节段的径向应变值、10/18节段的圆周应变值减低,其中下、后壁应变值减低较其余节段更为显著(P<0.05)。前壁心肌梗死组平均纵向应变、平均圆周应变及平均径向应变值均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值显著相关(r=-0.74,r=-0.78,P<0.001;r=0.69,P<0.05),下壁心肌梗死组仅平均纵向应变值与LVEF值显著相关(r=-0.82,P<0.05)。结论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是准确、定量评价心脏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及整体收缩功能新的无创方法。纵向应变值可能是全面、准确、定量评价心功能的指标,而圆周及径向应变值的作用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应变 节段性运动异常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3D-STI监测乳癌术后蒽环类药物致左室扭转运动及心肌应变的改变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莉莉 郑慧 +4 位作者 许芳芳 周旺 陈娜 李朝密 杨筱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8-292,共5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监测乳癌术后患者蒽环类化疗药物致左室扭转运动及心肌应变的改变。方法选择47例乳癌术后行蒽环类药物化疗的患者,分别于累积剂量达0、120、240、360 mg/m^24个时点获取左室扭转及应变参数:左心室扭转角度...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监测乳癌术后患者蒽环类化疗药物致左室扭转运动及心肌应变的改变。方法选择47例乳癌术后行蒽环类药物化疗的患者,分别于累积剂量达0、120、240、360 mg/m^24个时点获取左室扭转及应变参数: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Ptw)、左心室扭矩(Tor)、整体纵向应变、整体圆周应变、整体径向应变,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参数对于评价左室运动功能早期改变的价值。选取22例女性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蒽环类化疗药物累积剂量达120 mg/m^2时,Ptw、Tor明显低于0 mg/m^2及对照组(P<0.05)。分析ROC曲线得出:Ptw的ROC曲线下面积为95.8%,截断值为11.0°,此时判断发生心肌毒性的特异性为85.1%,敏感性为93.6%;To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89.6%,截断值为1.3°/cm,此时判断发生心肌毒性的特异性为80.0%,敏感性为89.4%。结论 Ptw、Tor可作为监测蒽环类化疗药物对心室功能早期损害的敏感参数,对指导临床及时调整用药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蒽环类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扭转运动 心肌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重建超声组织多普勒成像测量左室功能:活体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慧芳 Xiaokui Li +4 位作者 David J Sahn Michael Jones Crispin H Davies Rosemary A Rusk Arthur D Zetts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2期1224-1226,共3页
目的 用三维重建超声组织多普勒成像 ( 3DTDI)方法 ,研究左室壁运动特点及左室不同部分的射血分数(EF)。方法 用重建的 3DTDI的方法 ,对 8只心尖部心肌梗死的活体羊模型在四种不同的血流状态下进行左室壁运动的测定和左室不同部分的E... 目的 用三维重建超声组织多普勒成像 ( 3DTDI)方法 ,研究左室壁运动特点及左室不同部分的射血分数(EF)。方法 用重建的 3DTDI的方法 ,对 8只心尖部心肌梗死的活体羊模型在四种不同的血流状态下进行左室壁运动的测定和左室不同部分的EF测量。结果 在四种不同的血流状态下 ,左室梗塞区域的室壁运动振幅明显低于正常部分 (P<0 .0 0 1) ,整个左室、左室正常部分的EF明显高于梗塞部分 (P <0 .0 0 1) ,左室正常部分的EF明显高于整个左室 ( 0 .0 0 0 1<P <0 .0 3 9)。结论 重建的 3DTDI提供了一系列动态空间组织多普勒数据确定室壁异常运动区 ,并能测量左室不同部分的EF ,在缺血性心脏疾病中 ,它有助于非侵入性心脏功能的估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超声组织多普勒成像 功能 活体动物实验 三维超声心动图 缺血性心脏病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在肥厚型心肌病中的应用
20
作者 李秀兰 邓又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6期779-780,共2页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肥厚型心肌病 运动 组织多普勒成像 临床价值 DTI 评价 技术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