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3D CE MRA在糖尿病足病外周动脉病变检查中的成像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临床怀疑外周动脉病变的糖尿病足病患者,运用MR 3D FLASH自减影序列行CE MRA检查,检查范围自腹主动脉下段至足背动脉,对靶血管作最大强度投影(MIP)...目的:探讨3D CE MRA在糖尿病足病外周动脉病变检查中的成像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临床怀疑外周动脉病变的糖尿病足病患者,运用MR 3D FLASH自减影序列行CE MRA检查,检查范围自腹主动脉下段至足背动脉,对靶血管作最大强度投影(MIP)重组。另对其中4例小腿及足部动脉单独行二次增强扫描(Gd-DTPA 15ml,2.5ml/s)。对外周动脉进行观察,分析其狭窄情况并分级。结果:所有患者显示目标动脉基本满意,血管解剖形态较清晰,病变显示较明确。正常或轻度狭窄169个节段,中度狭窄94个节段,重度狭窄45个节段,闭塞49个节段。结论:3D CEMRA在糖尿病足病外周动脉病变检查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尚有一定局限性。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n CTPV)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表现和特征,探讨对本病诊断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4例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图像,观察了其特征性的磁共...目的:分析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n CTPV)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表现和特征,探讨对本病诊断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4例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图像,观察了其特征性的磁共振门静脉成像的表现,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实验室及彩超检查,其中14例经手术治疗,2例肝癌门脉主干癌栓伴CTPV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本组24例CTPV以门静脉主干CTPV为主10例,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均受累者8例,单纯左支或右支4例,肠系膜上静脉水平发生者2例。9例门静脉成像清楚地显示,数条迂曲的侧支循环静脉跨过阻塞部位向肝内匐形延伸,其中7例可在网状、管状扩张的门静脉内见细条状、小点状低信号的栓子,6例清楚地显示,门静脉全程多条细小迂曲的侧支循环静脉缠绕在一起,扭曲成网状血管结构的影像,其它15例见离肝性侧支循环静脉走行、分布情况。结论: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能准确地提供CTPV位置、严重程度的信息,可直观地评价CTPV,为临床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提供更多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展开更多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是目前用于早期评价抗血管新生和血管干扰治疗效果的方法。文中综述了T1加权DCE-MRI数据采集及数据分析,以及DCE-MRI在评价肿瘤血管新生以及抗肿瘤...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是目前用于早期评价抗血管新生和血管干扰治疗效果的方法。文中综述了T1加权DCE-MRI数据采集及数据分析,以及DCE-MRI在评价肿瘤血管新生以及抗肿瘤血管新生治疗中的应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3D CE MRA在糖尿病足病外周动脉病变检查中的成像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临床怀疑外周动脉病变的糖尿病足病患者,运用MR 3D FLASH自减影序列行CE MRA检查,检查范围自腹主动脉下段至足背动脉,对靶血管作最大强度投影(MIP)重组。另对其中4例小腿及足部动脉单独行二次增强扫描(Gd-DTPA 15ml,2.5ml/s)。对外周动脉进行观察,分析其狭窄情况并分级。结果:所有患者显示目标动脉基本满意,血管解剖形态较清晰,病变显示较明确。正常或轻度狭窄169个节段,中度狭窄94个节段,重度狭窄45个节段,闭塞49个节段。结论:3D CEMRA在糖尿病足病外周动脉病变检查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尚有一定局限性。
文摘目的探讨增强T2^(*)加权血管成像(enhanced T2 star-weighted angiography,ESWAN)序列中R2^(*)值、相位值、幅度值在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行ESWAN检查、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145例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患者(共145个病灶,恶性病变112个,良性病变33个)的术前MRI图像。在肿瘤最大面积的层面上绘制肿瘤T2WI低信号的感兴趣区。通过Kruskal-Wallis检验、卡方检验对参数进行比较,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联合,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并且绘制其鉴别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采用DeLong检验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R2^(*)值和幅度值鉴别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R2^(*)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9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29~0.937,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7.3%、72.7%;幅度值的AUC为0.869(95%CI:0.803~0.920,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6%、81.8%;相位值的AUC为0.563(95%CI:0.478~0.645,P=0.249),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7.9%、54.6%;R2^(*)值联合幅度值的AUC为0.886(95%CI:0.823~0.933,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7.3%、72.7%;R2^(*)值联合病变长径的AUC为0.894(95%CI:0.832~0.939,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0%、81.8%;幅度值联合病变长径的AUC为0.858(95%CI:0.790~0.910,P<0.0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9%、90.9%。结论R2^(*)值、R2^(*)值联合病变长径、R2^(*)值联合幅度值是鉴别T2WI低信号肾脏病变良恶性的有效方法,R2^(*)值联合病变长径具有更好的诊断性能。
文摘目的:分析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n CTPV)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表现和特征,探讨对本病诊断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4例门静脉海绵样变的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图像,观察了其特征性的磁共振门静脉成像的表现,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实验室及彩超检查,其中14例经手术治疗,2例肝癌门脉主干癌栓伴CTPV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结果:本组24例CTPV以门静脉主干CTPV为主10例,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均受累者8例,单纯左支或右支4例,肠系膜上静脉水平发生者2例。9例门静脉成像清楚地显示,数条迂曲的侧支循环静脉跨过阻塞部位向肝内匐形延伸,其中7例可在网状、管状扩张的门静脉内见细条状、小点状低信号的栓子,6例清楚地显示,门静脉全程多条细小迂曲的侧支循环静脉缠绕在一起,扭曲成网状血管结构的影像,其它15例见离肝性侧支循环静脉走行、分布情况。结论: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能准确地提供CTPV位置、严重程度的信息,可直观地评价CTPV,为临床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提供更多有重要价值的信息。
文摘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是目前用于早期评价抗血管新生和血管干扰治疗效果的方法。文中综述了T1加权DCE-MRI数据采集及数据分析,以及DCE-MRI在评价肿瘤血管新生以及抗肿瘤血管新生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