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彬 林承焰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5年第11期120-122,共3页
针对大港GJP地区三维地震解释需要,在常规三维地震解释的基础上,制作精细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层位;应用相干技术准确落实断层展布;同时,应用的井、震联合对比技术不仅有利于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也为测井资料的对比提供了有利的依据,总体上... 针对大港GJP地区三维地震解释需要,在常规三维地震解释的基础上,制作精细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层位;应用相干技术准确落实断层展布;同时,应用的井、震联合对比技术不仅有利于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也为测井资料的对比提供了有利的依据,总体上突出了构造解释的细致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为下一步的油藏评价和投入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 精细合成地震记录 相干技术 震联合对比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技术的应用
2
作者 徐伟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6期223-223,共1页
本文中对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技术在塔里木盆地GJP地区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从总体上来说,该技术在准确性、客观性还有细致性方面都突出了三维地震的构造,为以后的开发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关键词 三维地震 三维地震构造精细解释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动态解释在淮北构造复杂煤矿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利虎 金学良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2期147-151,共5页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地质保障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淮北矿区构造复杂,断层密度大,断层已成为严重制约淮北矿区采区接替和增储保供的主要因素。本文将三维地震动态解释应用于淮北构造复杂煤矿的生产中,在煤矿工作面设...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地质保障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淮北矿区构造复杂,断层密度大,断层已成为严重制约淮北矿区采区接替和增储保供的主要因素。本文将三维地震动态解释应用于淮北构造复杂煤矿的生产中,在煤矿工作面设计、巷道掘进和工作面贯通等多个生产阶段开展地震动态解释,针对大巷掘进过程中地质保障的实际需求开展了地震动态解释工作。应用实践表明,煤矿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的地震动态解释工作将分析对象限定为一个工作面、一条巷道甚至一条断层,研究对象更聚焦,更精准,且时效性强,能够为煤矿工作面生产过程提供较为准确的指导,助力煤矿安全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 地震动态解释技术 构造复杂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资料全三维精细构造解释技术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李勤英 阎育英 赵爱武 《断块油气田》 CAS 2001年第1期16-19,共4页
利用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精细构造解释 ,首先对三维地震数据进行相干处理 ,通过分析相干数据体进行断层的自动与半自动解释 ,理清目标区内的断裂系统 ;其次再利用全三维追踪层位 ,解释目的层 (根据资料品质不同 ,相应采取自动、半自动追... 利用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精细构造解释 ,首先对三维地震数据进行相干处理 ,通过分析相干数据体进行断层的自动与半自动解释 ,理清目标区内的断裂系统 ;其次再利用全三维追踪层位 ,解释目的层 (根据资料品质不同 ,相应采取自动、半自动追踪 ) ;由于地震波传播速度随岩性横向与纵向的变化而变化 ,最后将地震反射层等T0 图转换为深度构造图时 ,使用变速做图技术即得到较准确的地下构造 ,从而为部署井位提供准确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 相干数据体 断层自动解释 三维自动追踪 变速作图 精细构造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高陡复杂构造区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技术 被引量:8
5
作者 徐敏 梁虹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7-202,共6页
四川盆地川东北高陡复杂构造区地表多深沟、陡崖,地下断裂系统异常复杂,基于多轮二维地震解释成果始终不能很好地查清工区构造之间的接触关系及断层的组合规律,导致多口钻井不能顺利钻遇地质目标。为此,开展了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研究:... 四川盆地川东北高陡复杂构造区地表多深沟、陡崖,地下断裂系统异常复杂,基于多轮二维地震解释成果始终不能很好地查清工区构造之间的接触关系及断层的组合规律,导致多口钻井不能顺利钻遇地质目标。为此,开展了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研究:1通过单井和连井精细标定地质层位,充分利用大斜度井的井斜数据,严格按照实钻井轨迹准确标定层位;2在结合地面地质露头剖面进行地震剖面"地质戴帽"的基础上,对钻遇复杂断块的实钻井进行地质剖面恢复,确定其合理构造解释模式,从而对数据体进行三维立体可视化多方位综合解释;3针对不同断块,采用合理的速度场,利用同层或串层层速度模型进行变速成图。基于三维地震解释构造成果部署并钻探了10余口井(大部分为水平井),目前已完钻的8口井均获得高产工业气流,钻探成功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复杂构造 三维地震解释 “地质戴帽” 钻井地质剖面恢复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地区地震资料分析及精细构造解释方法研究
6
作者 刁红霞 施兴刚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10期211-213,共3页
SH地区作为油田滚动评价的重点区带潜力巨大。但是该区断层发育,断裂系统复杂,断层组合样式较多,同时受多套火成岩干扰和不整合面影响,成藏因素复杂,明确断层展布存在很大难度。基于此,文章对SH地区地震资料进行了品质分析,对地震资料... SH地区作为油田滚动评价的重点区带潜力巨大。但是该区断层发育,断裂系统复杂,断层组合样式较多,同时受多套火成岩干扰和不整合面影响,成藏因素复杂,明确断层展布存在很大难度。基于此,文章对SH地区地震资料进行了品质分析,对地震资料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分类,并根据影响因素制定了技术对策,进而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在SH地区开展精细构造解释,并利用多手段进行断层识别和组合,识别构造圈闭,落实了多个复杂断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分析 构造精细解释 断层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勘探对煤层顶底板岩性精细解释技术研究与应用
7
作者 韩霞 《煤》 2024年第2期59-61,69,共4页
三维地震技术是矿井常用的地震勘探技术,但是在岩性及构造预测精度上还存在问题。论文构建三维地震勘探精细解释技术方法和模型,结合相干体立体解释的方法并结合钻孔信息,消除地震的调谐效应对于煤层顶底板预测的影响,提高预测精度,并... 三维地震技术是矿井常用的地震勘探技术,但是在岩性及构造预测精度上还存在问题。论文构建三维地震勘探精细解释技术方法和模型,结合相干体立体解释的方法并结合钻孔信息,消除地震的调谐效应对于煤层顶底板预测的影响,提高预测精度,并在寿阳长榆河煤业南六采区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发现(9+10)号煤层在时间剖面上反映为一复合波,反射波能量强、连续性好,整体表现为一西南低、东北高的单斜构造。煤层岩性以煤层顶板为细砂岩和砂质泥岩的组合,底板为砂质泥岩、细砂岩砂质泥岩组合,发育稳定。结合信息融合方法和破碎带发育范围和程度,将破碎带分成两类,一类易破碎带在相干属性和曲率属性上都有异常相应,与构造和断裂系统密切相关;二类易破碎带主要是反映裂缝的发育区,并预测其规模,结果发现预测结果与实际一致,显示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 精细解释技术 煤层 顶底板 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在海南构造带滚动勘探部署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慧卿 张艳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B12期19-21,共3页
运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结合钻井、测井及试油试采等资料,对海南构造带的构造、断裂特征和油藏分布等进行研究。落实了该区的有利合油气圈闭,并提出评价并位部署意见,对海南构造带的下一步勘探开发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三维地震 构造精细解释 有利圈闭 勘探部署 海南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的河南永夏煤矿区李大庄煤矿探区构造精细解释 被引量:3
9
作者 冯校辉 《矿产勘查》 2021年第3期703-709,共7页
河南永夏矿区李大庄矿探区内煤层构造发育。结合区域构造地质背景,在三维地震勘探区开展地层对比追踪、断点解释和组合断层等工作,查明了探区褶皱形态与类型,刻画了断层的数量、密度、性质、断距和展布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探区褶曲及... 河南永夏矿区李大庄矿探区内煤层构造发育。结合区域构造地质背景,在三维地震勘探区开展地层对比追踪、断点解释和组合断层等工作,查明了探区褶皱形态与类型,刻画了断层的数量、密度、性质、断距和展布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探区褶曲及小的波状起伏较多,主要发育有6个褶皱;共组合煤层断层274条,正断层273条,逆断层1条,其中7条为新生代继承性活动断层;断层密度大,平均为22.7条/平方千米;断层展布方向以NNE和近SN向为主,断层落差5~10 m者为主,亦发育落差过百米者。本次三维地震精细解释工作改变了以往勘探区构造简单的认识,深化了对勘探区构造发育特征的认识,给李大庄生产矿井采矿工作面的合理布置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三维地震 断层 褶皱 构造解释 永夏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在饶阳凹陷马西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洪月英 周赏 +3 位作者 王玉柱 李晓恒 李楠 闫文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22-126,196+11-12,共8页
渤海湾盆地冀中拗陷饶阳凹陷北部马西地区是潜山、地层岩性和构造等复式油气藏聚集区。本文基于该区三块三维地震资料,分析了进行精细解释的难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了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运作模式、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精细层位标定... 渤海湾盆地冀中拗陷饶阳凹陷北部马西地区是潜山、地层岩性和构造等复式油气藏聚集区。本文基于该区三块三维地震资料,分析了进行精细解释的难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了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运作模式、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精细层位标定技术、变速时深转换技术、复杂断块精细解释技术、平衡剖面技术、高精度层序地层技术、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储层反演技术及低幅度小面积深潜山识别技术等,完成了对该区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解释 复式油气藏 三维地震资料 深潜山勘探 地层岩性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震属性提取解释三维地震勘探中的构造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湖钢 张晓英 《陕西煤炭》 2010年第3期102-103,共2页
阐述了地震属性的概念,及其经过数学变换而导出的有关地震波的特征,以及利用地震属性的提取及优化,揭示出地震资料中的构造异常,提高地震资料对构造解释的精度。
关键词 地震属性 构造解释 三维 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X区块须家河组三维地震构造解释 被引量:1
12
作者 陶正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56,共3页
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基础上,对川西坳陷西部龙门山前缘X区块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断层和褶皱构造的特征及构造样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X区块须家河组构造变形较复杂,断层按走向主要有北东和北北东或近南北向两组,分别形成于印支早中期和燕... 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基础上,对川西坳陷西部龙门山前缘X区块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断层和褶皱构造的特征及构造样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X区块须家河组构造变形较复杂,断层按走向主要有北东和北北东或近南北向两组,分别形成于印支早中期和燕山期。褶皱的发育受断层控制,多为断层相关褶皱。须家河组构造样式主要有滑脱褶皱、铲形逆断层及其上盘断层褶皱组合、断展褶皱、对冲—背冲断层组合、冲起构造、断弯褶皱等六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 晚三叠世 断层 褶皱 构造样式 三维地震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神矿区三维地震节点检波器应用及采空区解释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步逊 王磊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55-61,共7页
本文针对榆神矿区风积沙地区煤矿勘探开发的需求,总结了一套满足榆神矿区风积沙地区煤矿勘探开发需求的宽方位、高覆盖三维节点高效采集应用方式。该技术突破了风积沙地区高密度三维节点接收规模化应用的技术瓶颈,实现了风积沙地区高密... 本文针对榆神矿区风积沙地区煤矿勘探开发的需求,总结了一套满足榆神矿区风积沙地区煤矿勘探开发需求的宽方位、高覆盖三维节点高效采集应用方式。该技术突破了风积沙地区高密度三维节点接收规模化应用的技术瓶颈,实现了风积沙地区高密度三维节点检波器采集应用,经过后期资料精细化处理,以及室内采空区解释效果,有效解决了风积沙地表下地质目标探查的需求,为同类条件下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提供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沙地区 节点采集 精细解释 采空区解释 高密度三维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技术在吐哈丘陵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魏小东 涂小仙 +6 位作者 曹丽丽 桑廷义 王亚楠 王贵艳 朱建玲 庞雪燕 李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92-97,195+10,共8页
丘陵油田是吐哈盆地最大的油田,也是地质特征最为复杂、油田开发问题最为突出的油田之一。经过10余年的开发,油田进入开发调整阶段,在油田开发调整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应用井筒资料、开发资料无法解决的地质难题。鉴于此,在丘陵油田实... 丘陵油田是吐哈盆地最大的油田,也是地质特征最为复杂、油田开发问题最为突出的油田之一。经过10余年的开发,油田进入开发调整阶段,在油田开发调整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应用井筒资料、开发资料无法解决的地质难题。鉴于此,在丘陵油田实施了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重点介绍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过程中应用新地质理论、新技术取得的地质效果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三维地震 精细解释 油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资料精细处理与解释在济宁二号煤矿的应用
15
作者 杨文钦 周广华 周玉华 《山东煤炭科技》 2007年第4期8-8,10,共2页
采用在现有三维地震处理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小波变换等处理手段,进一步提高地震资料的频率,提高分辨率,尽可能将3上与3下煤层处于薄互层组的范围缩小,从而减少薄互层组造成的混淆现象。
关键词 三维地震 误差原因分析 精细处理与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北地区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俊庆 魏小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145-149,共5页
在葡北地区 12 0 km2 三维工区范围内 ,针对侏罗系三间房组、七克台组及西山窑组油层进行了精细的构造解释 ,落实小断块 ,同时兼顾岩性—构造复合型圈闭及其成藏条件的分析 ;开展精细的速度场研究 ,建立本区高精度速度场 ,提供准确的油... 在葡北地区 12 0 km2 三维工区范围内 ,针对侏罗系三间房组、七克台组及西山窑组油层进行了精细的构造解释 ,落实小断块 ,同时兼顾岩性—构造复合型圈闭及其成藏条件的分析 ;开展精细的速度场研究 ,建立本区高精度速度场 ,提供准确的油层顶面构造图 ;通过波阻抗反演及储层横向预测 ,对本区主要储集层储集性能的平面变化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对本区及邻区的古构造演化进行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北地区 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 油气勘探 叠后处理 反演模型 储层横向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田三维地震精细解释中叠加速度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美玲 郭秀娟 《山西煤炭》 2016年第5期42-44,共3页
为提高在煤田勘探区内钻孔较少、或钻孔多但分布不均匀地区的勘探精度,通过对叠加速度进行时深转换的理论研究,并在研究区分别利用钻孔处平均速度内插计算得到的底板等高线,和叠加速度与钻孔资料相结合求出的平均速度计算得到的底板等高... 为提高在煤田勘探区内钻孔较少、或钻孔多但分布不均匀地区的勘探精度,通过对叠加速度进行时深转换的理论研究,并在研究区分别利用钻孔处平均速度内插计算得到的底板等高线,和叠加速度与钻孔资料相结合求出的平均速度计算得到的底板等高线,在研究区不同地点有巷道揭露煤层底板标高的点,对这两种成图方法解释的底板标高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叠加速度成图技术与钻孔反算速度相结合的方法,求取的时深转化速度更符合地质规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提高了构造成图的解释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 精细解释 叠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资料精细处理解释技术在济宁煤田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叶红星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2-55,共4页
针对煤矿应用三维地震勘探成果的现状,分析了地震勘探技术在矿井采掘过程中应用的局限性,提出了动态使用三维地震勘探资料的思路。应用济宁三号煤矿的三维地震老资料作为实例,阐述了动态使用三维地震资料的方法,验证结果表明精细处理与... 针对煤矿应用三维地震勘探成果的现状,分析了地震勘探技术在矿井采掘过程中应用的局限性,提出了动态使用三维地震勘探资料的思路。应用济宁三号煤矿的三维地震老资料作为实例,阐述了动态使用三维地震资料的方法,验证结果表明精细处理与解释技术能有效提高煤矿采区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 采掘勘探 探采对比 精细处理 精细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区三维地震勘探资料精细处理解释在P2煤矿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玉琛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1年第6期155-158,共4页
P2煤矿在采掘过程中,发现原地震资料解释的地质成果与实际揭露情况存在误差。浅部主采煤层断层位置误差较大,深部主采煤层A煤组与下伏太灰顶界面距离约为40m,煤层及灰岩构造发育情况不明确,存在断层导水隐患。因此,利用先进的层析静校... P2煤矿在采掘过程中,发现原地震资料解释的地质成果与实际揭露情况存在误差。浅部主采煤层断层位置误差较大,深部主采煤层A煤组与下伏太灰顶界面距离约为40m,煤层及灰岩构造发育情况不明确,存在断层导水隐患。因此,利用先进的层析静校正、叠前偏移技术处理技术,可以使空间成像更准确、断点收敛更清晰;精细解释利用多种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可全方位观测断裂的展布;蚂蚁体融合技术解释细小构造发育情况及其它异常现象;目标处理有利于解释深部煤层及灰岩顶界面赋存构造形态,特别是与巷道揭露的地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高了地震勘探的精度和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资料精细处理解释非常必要。从精细处理及解释两个方面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深度掘潜了潜在的地震地质信息,论述了精细解释的成果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处理 目标处理 精细构造解释 地震 精细处理解释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某煤田三维地震勘查资料精细解释技术研究
20
作者 张艳娟 吴加和 +1 位作者 姬生跃 王秀娟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0年第3期20-22,共3页
以山东某煤田三维地震勘查资料精细解释达到高精度为原则,通过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等层位标定、波组对比、瞬时振幅、连井时间剖面、等时水平切片、方差体等解释技术,重点抓住小褶曲、小断点等地质现象的识别、分析和解释,可靠地控制了主... 以山东某煤田三维地震勘查资料精细解释达到高精度为原则,通过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等层位标定、波组对比、瞬时振幅、连井时间剖面、等时水平切片、方差体等解释技术,重点抓住小褶曲、小断点等地质现象的识别、分析和解释,可靠地控制了主要煤层等目的层的赋存及断裂构造的发育情况,为煤矿的设计和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三维地震勘查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区 煤田 三维地震勘查 资料精细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