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孜东矿三维地震反射波异常区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廉法宪 杜少能 王和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193-198,共6页
口孜东矿地面三维地震勘探发现井田内存在7个疑似陷落柱的三维地震反射波异常区,先期13-1煤层开采受3号三维地震反射波异常区影响。综合三维地震资料二次处理精细解释和井上下钻探探查验证成果,分析研究认为3号三维地震反射波异常区范... 口孜东矿地面三维地震勘探发现井田内存在7个疑似陷落柱的三维地震反射波异常区,先期13-1煤层开采受3号三维地震反射波异常区影响。综合三维地震资料二次处理精细解释和井上下钻探探查验证成果,分析研究认为3号三维地震反射波异常区范围内有发育的陷落柱。与典型的华北型岩溶陷落柱不同,该陷落柱表现为受深部岩溶塌陷活动影响形成的损伤破坏区,柱体范围内岩层层序较好,岩石胶结程度高,未见空腔、空洞及富水区。在此研究基础上,合理确定13-1煤层安全煤柱和安全开采评价标准,保障了矿井安全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反射波异常区 定性研究 陷落柱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波超前地质预报及其应用效果
2
作者 蔡盛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5年第8期193-202,共10页
【目的】针对传统隧道地震反射波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受限于二维观测系统几何局限导致的异常体空间定位偏差问题,建立基于实际隧道几何结构的三维地震波超前预报方法。【方法】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程验证”技术路径,解决了三维探... 【目的】针对传统隧道地震反射波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受限于二维观测系统几何局限导致的异常体空间定位偏差问题,建立基于实际隧道几何结构的三维地震波超前预报方法。【方法】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程验证”技术路径,解决了三维探测系统的波场重构、空间建模、偏移成像等关键技术难题。基于几何地震学原理论证了三维观测对异常体探测范围及定位精度的提升效应;应用旋转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实现了隧道全空间TTI介质三维波场正演,引入通量校正传输技术(FCT)抑制数值频散;结合快速行进法(fast marching method,FMM)计算波前走时,采用改进型Kirchhoff积分算法实现了三维偏移成像。【结果】鄂西铁路隧道现场试验表明:三维方法在掌子面前方20 m(里程412 m)处精准探测到密集裂隙发育带;异常体定位范围较二维预报方法缩小20%;三维预报成果图可多角度展示异常体空间形态。【结论】三维地震反射波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提升了地质异常体的空间定位能力与解释直观性,为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防控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超前地质预报 三维地震反射波 TTI介质正演 快速行进法 Kirchhoff偏移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