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山地表三维模型实时重建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晓青 任凤玉 张国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4-106,116,共4页
由于地表数据量庞大,矿山地表模型的实时重建是个难题。本文根据矿山开采的特点,通过数据简化、分块、闭合多边形提取和闭合多边形三角化等步骤,较好地解决了矿山大规模复杂虚拟地表模型的动态生成问题。研究和实验表明,该方法简单、快... 由于地表数据量庞大,矿山地表模型的实时重建是个难题。本文根据矿山开采的特点,通过数据简化、分块、闭合多边形提取和闭合多边形三角化等步骤,较好地解决了矿山大规模复杂虚拟地表模型的动态生成问题。研究和实验表明,该方法简单、快捷,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虚拟现实技术 地表三维模型 实时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卫星影像的断层构造识别及三维地质建模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盼盼 陈国旭 +3 位作者 刘盛东 李忠城 薛志亮 卢牧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80-687,共8页
文章针对高分一号(GF-1)卫星遥感影像地质构造特征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借助遥感影像精细空间特征快速识别地表断层构造,运用三维地表模型、三维地质模型辅助断层三维空间精确定位的新方案。以山西沁水盆地柿庄南部地区为试验区,通过综... 文章针对高分一号(GF-1)卫星遥感影像地质构造特征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借助遥感影像精细空间特征快速识别地表断层构造,运用三维地表模型、三维地质模型辅助断层三维空间精确定位的新方案。以山西沁水盆地柿庄南部地区为试验区,通过综合运用差值与比值运算、混合彩色比值合成等图像增强算法突出断层构造的形状、大小、纹理等精细空间特征,结合解译标志快速提取地表断层;依据地质勘查成果、三维地表模型对识别结果进行验证对比、优化综合及空间变换,并结合地下断层构造分布,实现地表、地下一体的三维断层对比连接及地学模型集成。实验结果表明,GF-1卫星影像在断层构造特征识别方面应用潜力较好,提出的断层构造遥感快速解译及三维空间精确定位新方案可为三维断层模型精细化、快速化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卫星影像 遥感图像增强 断层构造识别 三维地表模型 三维断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列图像的土壤表面三维重建及粗糙度测量 被引量:1
3
作者 缪盾 王铭浩 徐明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3-175,182,共4页
土壤的表面粗糙度是精准农业所需的重要信息,通过序列图像重建地表三维模型来自动测量任意位置和区域的土壤粗糙度。对试验田土壤进行序列图像采集,由Agisoft PhotoScan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并得到三维点云数据。在Matlab平台对点云进行... 土壤的表面粗糙度是精准农业所需的重要信息,通过序列图像重建地表三维模型来自动测量任意位置和区域的土壤粗糙度。对试验田土壤进行序列图像采集,由Agisoft PhotoScan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并得到三维点云数据。在Matlab平台对点云进行表面拟合和全域粗糙度求解。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任意选取的4个方向的二维粗糙度测量值与传统方法测量值的相对误差在6%以下。因此,基于序列图像的土壤表面三维重建及粗糙度测量是一种可行、快速、自动化程度高而成本低的粗糙度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图像 土壤表面 三维重建 粗糙度 地表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正射影像结合LiDAR数据在山区测绘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严慧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5-119,共5页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现代水利测绘已经由传统测绘向信息化测绘发展,无人机技术应用于测绘行业推进了信息化测绘进程。本文探讨了如何有效利用无人机技术解决测绘领域在山区遇到的问题。固定翼无人机能及时获取地面数字正射影像数据,...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现代水利测绘已经由传统测绘向信息化测绘发展,无人机技术应用于测绘行业推进了信息化测绘进程。本文探讨了如何有效利用无人机技术解决测绘领域在山区遇到的问题。固定翼无人机能及时获取地面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捕获裸露地面的平面和高程,但是无法获取植被覆盖下的地表高程信息,因此,本文通过机载激光雷达获取植被覆盖下的Li DAR点云数据;将二者数据相结合,再通过EPS软件生成三维地表模型,可以快速获取任何测区地物和地形数据,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外业劳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正射影像数据 LI DAR数据 三维地表模型 信息化测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航空遥感地质解译在岩石地层单元识别中的应用——以1∶50000西南岩溶区填图试点为例 被引量:8
5
作者 山克强 潘明 林宇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33-942,共10页
不同基岩组合形成的微地貌形态特征的获取是大比例尺遥感解译岩石地层单元的基础,关键是提高遥感影像及地形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在西南岩溶区填图试点项目中,通过无人机航空遥感平台(UAV)获取了工作区0.2 m分辨率的高精度遥感影像、高密... 不同基岩组合形成的微地貌形态特征的获取是大比例尺遥感解译岩石地层单元的基础,关键是提高遥感影像及地形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在西南岩溶区填图试点项目中,通过无人机航空遥感平台(UAV)获取了工作区0.2 m分辨率的高精度遥感影像、高密度的点云数据以及0.5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影像与DEM叠加建立工作区三维地表模型,实现了区内微地貌形态的高清晰度真三维再现,真实客观地描述了区域地表微地貌特征,促进了不同基岩上形成的微地貌特征的精细化研究,提高了遥感数据的解译程度。解译过程中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建立工作区不同岩石地层单元的微地貌、颜色及植被等方面的解译标志,基于三维地表模型实现了对工作区岩石地层单元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DEM 地表三维模型 微地貌 岩石地层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