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距离选通激光成像系统的三维图像重构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柏娜 高煜妤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54,共5页
传统三维重构方法通过阵列图像重构三维图像,未分析目标同成像系统间的动态变化性,且没有对二者间的距离信息进行补偿,导致重构效果和效率差,为此提出基于距离选通激光成像系统的三维图像重构方法。首先通过距离选通三维成像原理获取各... 传统三维重构方法通过阵列图像重构三维图像,未分析目标同成像系统间的动态变化性,且没有对二者间的距离信息进行补偿,导致重构效果和效率差,为此提出基于距离选通激光成像系统的三维图像重构方法。首先通过距离选通三维成像原理获取各帧图像相对间距,使用二值化算法求解目标图像距离值,并采用质心算法弥补选通门宽较高或激光脉冲较大时距离信息不精确的缺点,获取精确距离信息;然后使用运动补偿对距离信息实施运算,运算距离信息实现三维图像重构,最后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完成静态目标三维图像重构时的结果与实际距离值一致,平均差异约为0.045m;动态目标三维重构的平均差错率为10.32%、平均重构时间为1.31s,表明该方法进行三维图像重构耗时短,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选通 激光成像系统 三维图像重构 二值化 质心算法 运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电影产业中三维图像重构技术改进 被引量:1
2
作者 甘霖 李雪 王保存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04-106,共3页
数字电影中图像具有动态性和帧分布随机性,导致图像重构的逼真度不好。传统方法采用小波重构方法,受到小波尺度选择准确性影响较大。为了改善数字电影画面重构的视觉效果,提出一种基于相邻帧补偿和电子稳像技术的数字电影产业中三维图... 数字电影中图像具有动态性和帧分布随机性,导致图像重构的逼真度不好。传统方法采用小波重构方法,受到小波尺度选择准确性影响较大。为了改善数字电影画面重构的视觉效果,提出一种基于相邻帧补偿和电子稳像技术的数字电影产业中三维图像重构技术。对数字电影的图像画面进行像素特征点扫描,对扫描输出的特征点采用相邻帧差补偿方法进行模板匹配和边缘轮廓特征提取,提取数字电影图像中动态跳频特征点,对提取的特征点通过SIFT算法进行电子稳像处理,提高图像重构的画质。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数字电影的三维图像重构,具有较好的图像画面输出效果,在3D和4D影像设计中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电影 三维图像重构 稳像 帧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视点调节相机模型的水下图像三维重构 被引量:2
3
作者 魏迎梅 康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17-2022,共6页
水下图像成像过程中,每个场景点所对应的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均经过多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因此水下图像会产生折射变形,导致传统基于单视点相机模型的水下图像三维重构方法精度极大降低.在理论分析一个新的单视点调节模型对水下图像折射变... 水下图像成像过程中,每个场景点所对应的光线在传播过程中均经过多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因此水下图像会产生折射变形,导致传统基于单视点相机模型的水下图像三维重构方法精度极大降低.在理论分析一个新的单视点调节模型对水下图像折射变形的补偿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高效、自动的水下图像三维重构及其非线性优化方法.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性能,利用合成数据和真实图像对其进行测试,并依据重构有效性、重构误差等定量指标考察分析了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多视图水下三维重构方法可有效补偿水下场景成像空间变形,进而显著提高传统基于单视点相机模型的水下三维重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图像三维重构 折射变形 单视点调节相机模型 非线性优化 空间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传达技术的舰船三维图像自动重构系统 被引量:4
4
作者 高阳 吴维 苏静怡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61-164,共4页
为提高舰船监测质量,获取更多的监测信息,进行舰船三维图像重构是必要的。基于该背景,设计视觉传达技术的舰船三维图像自动重构系统。在结合B/S三层架构的基础上,设计系统框架结构,包括前端硬件采集层,后台软件运行层,二者之间通过无线... 为提高舰船监测质量,获取更多的监测信息,进行舰船三维图像重构是必要的。基于该背景,设计视觉传达技术的舰船三维图像自动重构系统。在结合B/S三层架构的基础上,设计系统框架结构,包括前端硬件采集层,后台软件运行层,二者之间通过无线通信系统连接,在前者完成数据采集之后传输到后者。利用激光雷达采集舰船点云数据,利用CCD相机采集舰船纹理数据,完成舰船视觉图像采集传输单元设计。基于视觉传达设计后台软件处理单元,包括点云数据处理子程序、关键点云提取子程序、点云配准子程序以及三维视觉传达模型构建子程序。结果表明:本文系统应用下,重构的舰船三维图像信噪比达到最大值(26.32 dB),X,Y,Z三个方向上的平均误差值达到最小值(0.021 m、0.018 m、0.017 m),由此说明本文系统重构的三维图像更加清晰,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技术 舰船 激光雷达 点云数据 三维图像重构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图像三维重构计算机系统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马斌荣 魏秉璋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用C语言编程在386微机上实现医学图像三维重构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系统。该系统具有如下功能:①图像输入(能输入CT、X光片、电镜照片等图像);②层间插入;③三维重构;④任意旋转角度的表面及剖面显示。
关键词 医学图像三维重构 图像处理 计算机应用 应用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舱集控室三维虚拟仿真系统
6
作者 丰焕亭 任敏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87-189,共3页
集控室内仪表类型多、交叉作业繁杂,这给工作人员业务操作带来极大难度和挑战。在此背景下,为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设计一种船舱集控室三维虚拟仿真系统,帮助人员进行虚拟训练。该系统首先利用TOF相机采集船舱集控室深度图像,然后在STM... 集控室内仪表类型多、交叉作业繁杂,这给工作人员业务操作带来极大难度和挑战。在此背景下,为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设计一种船舱集控室三维虚拟仿真系统,帮助人员进行虚拟训练。该系统首先利用TOF相机采集船舱集控室深度图像,然后在STM32F042F6P6 TSSOP-20 32位微处理器芯片上运行三维重建程序,建立船舱集控室三维虚拟场景。最后通过VR眼镜和交互体感设备实现虚拟操作训练,完成虚拟交互。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应用下,测试人员利用VR眼镜和交互体感设备完成了集控台虚拟操控任务,并通过了应用效果测试,说明系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舱集控室 三维虚拟 三维图像重构 仿真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约束的自适应相位解包裹算法 被引量:5
7
作者 李雯 蔡宁 +1 位作者 林斌 曹向群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2-99,共8页
提出一种通过相机和投影仪的空间几何约束来展开相位包裹的方法,只需要对结构光投影测量系统进行标定,不需要进行传统的时间或空间相位展开.通过投影单周期条纹得到物体的大致高度信息以确定虚拟深度平面,在虚拟平面z0min处,根据结构光... 提出一种通过相机和投影仪的空间几何约束来展开相位包裹的方法,只需要对结构光投影测量系统进行标定,不需要进行传统的时间或空间相位展开.通过投影单周期条纹得到物体的大致高度信息以确定虚拟深度平面,在虚拟平面z0min处,根据结构光系统的标定参数创建最小绝对相位图,物体的包裹相位逐像素与进行比较,即确定条纹级数,实现相位解包裹.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对硬件要求低,采集图像少并且不需要额外的物体来获得z0min,能够实现自适应动态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与传统时间相位展开方法相比,该方法的相对误差降低了14.33%,同时简化了测量方法,能够有效实现物体的三维形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解包裹 自适应测量 相移法 三维图像重构 结构光 标定 几何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圆周SAR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安道祥 陈乐平 +2 位作者 冯东 黄晓涛 周智敏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1-242,共22页
机载圆周合成孔径雷达(CSAR)作为一种新兴的成像模式,具有全方位观测、高空间分辨率和可三维成像等优点。随着CSAR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已逐渐成为对重点区域实施精确观测的有效手段之一。该文重点阐述了作者所在研究团队近年来在机载C... 机载圆周合成孔径雷达(CSAR)作为一种新兴的成像模式,具有全方位观测、高空间分辨率和可三维成像等优点。随着CSAR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已逐渐成为对重点区域实施精确观测的有效手段之一。该文重点阐述了作者所在研究团队近年来在机载CSAR成像技术方面完成的研究工作,包括机载CSAR成像模型,空间分辨率评估,CSAR二维成像,基于单圆周CSAR的目标三维图像重构和多基线CSAR(HoloSAR)三维成像等技术,并给出了P,X两个频段机载CSAR的实测数据处理结果。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证明了机载CSAR成像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该文主要内容基于作者2019年8月16日在"雷达学报第五届青年科学家论坛"上的学术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周合成孔径雷达 全方位观测 二维成像 三维图像重构 全息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