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区3种护坡植物三维可视化模拟与根系构型参数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旭 姚晨 +4 位作者 杜婷 马志强 朱宏杰 汪艳 杜峰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8-226,共9页
[目的]对植物根系数字化并进行三维实体可视化模拟,对于了解植物根系形态和为水保工程制图提供植物实物图库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方法]逐层挖掘黄土区酸枣、沙棘、狼牙刺3种护坡植物根系,使用3D数字化仪FasTrak获取根系三维点... [目的]对植物根系数字化并进行三维实体可视化模拟,对于了解植物根系形态和为水保工程制图提供植物实物图库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方法]逐层挖掘黄土区酸枣、沙棘、狼牙刺3种护坡植物根系,使用3D数字化仪FasTrak获取根系三维点阵坐标后利用SketchUp软件对根系进行三维建模并提取根系构型参数。为了建立完整的植物地上地下三维实体图库,同时使用FreeScan UE激光扫描仪得到相应地上部点云数据,经Soildworks软件渲染后建立植物地上部三维模型。[结果](1)建立了3种植物的地上地下三维实体模型图;(2)3种植物的根幅/根深均大于1(1.10~3.41),根系在水平方向上占有优势,狼牙刺最小为1.10;(3)3种植物冠幅/根幅分别为酸枣(0.25)、沙棘(0.69)、狼牙刺(0.73),均小于1,植物根系较地上部在水平方向上占优;(4)3种植物Fitter拓扑指数均接近于1,分别为酸枣(0.915)、沙棘(0.802)、狼牙刺(0.771),接近于鱼尾型分支;(5)植物根系总根长、总表面积、总体积在上坡方向占比大于50%,均在上坡方向更有优势。[结论]所建立的植物三维模型图对植物还原度高,为整株植物三维可视化模拟提供了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区 整株植物 三维可视模拟 SKETCHUP 根系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一致激励下城市燃气管网三维动态可视化模拟研究
2
作者 刘敬怡 郭恩栋 +3 位作者 闫培雷 吴厚礼 严檬 李长宏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6年第1期149-157,共9页
为了更直观、准确地表达和展示地震作用下城市燃气管网在实际地理环境中的空间关系及震害评估分析结果,基于VTK库、Adobe After Effects软件及Python语言提出了一种可全历程展示燃气管网在非一致地震激励下应变及破坏状态三维动态的可... 为了更直观、准确地表达和展示地震作用下城市燃气管网在实际地理环境中的空间关系及震害评估分析结果,基于VTK库、Adobe After Effects软件及Python语言提出了一种可全历程展示燃气管网在非一致地震激励下应变及破坏状态三维动态的可视化模型方法。该方法包括3个模块:非一致地震激励下管网的基础数据提取及震害预测、三维可视化模型建立以及三维动态可视化模型建立。以西南某地区埋地燃气管网为例进行三维动态可视化模拟,立体直观展示该市管网在非一致地震激励下不同位置的应变响应及破坏情况,展示了该方法的三维动态可视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三维动态可视模拟 燃气管网 震害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的舰船海上移动轨迹跟踪研究
3
作者 蒋玲玲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4-157,共4页
为实现舰船海上移动轨迹三维可视化呈现,使轨迹跟踪结果更加直观、易于理解,研究基于三维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的舰船海上移动轨迹跟踪方法。通过三维计算机导航系统搭载的多种传感器实时收集舰船和海洋环境的数据,输入到面向可细分对象的... 为实现舰船海上移动轨迹三维可视化呈现,使轨迹跟踪结果更加直观、易于理解,研究基于三维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的舰船海上移动轨迹跟踪方法。通过三维计算机导航系统搭载的多种传感器实时收集舰船和海洋环境的数据,输入到面向可细分对象的数据模型(SOODM)中,生成海上环境三维模型。依据三维计算机导航数据建立舰船运动模型,采用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SCKF)算法实现舰船海上移动轨迹的精准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跟踪舰船在海上的移动轨迹,跟踪点的位置与实际轨迹几乎完全拟合,并可实现舰船海上轨迹跟踪的三维可视化导航,为后续的决策和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计算机导航 舰船模型 轨迹跟踪 三维模型构建 可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的插秧机优化研究
4
作者 权小勤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8-222,共5页
以进一步提升插秧机的作业效率及智能化应用为目标,选取其可视化处理与执行组件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与处理技术展开优化研究。通过分析插秧机的结构组成及作业特征,搭建计算机图像特征处理模型,经内部特征计算匹配,设计了完... 以进一步提升插秧机的作业效率及智能化应用为目标,选取其可视化处理与执行组件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与处理技术展开优化研究。通过分析插秧机的结构组成及作业特征,搭建计算机图像特征处理模型,经内部特征计算匹配,设计了完整、有效的插秧图像分析处理流程。展开计算机图像分析与处理优化下的整机作业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机械特征分析相比,图像识别准确率得到较大提升,插秧均匀率可提升至94.39%,插秧效率相对提升8.30%,满足了插秧机智能化作业需求,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秧机 可视 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液充型过程水模拟计算机可视化技术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忠兴 王松涛 +1 位作者 闻绍玲 翟玉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62-1266,共5页
采用可视观察方法研究了铝液充型过程的二维流动状态,并与水模拟实验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调整水粘度来保证水模拟过程与铝液充型过程的相似性。以PIV技术为基础,运用数字视频处理中的运动补偿技术,选用NCCF准则和三步搜索法对低压铸造... 采用可视观察方法研究了铝液充型过程的二维流动状态,并与水模拟实验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调整水粘度来保证水模拟过程与铝液充型过程的相似性。以PIV技术为基础,运用数字视频处理中的运动补偿技术,选用NCCF准则和三步搜索法对低压铸造浇注系统水模拟充型过程的内部二维流场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运用边缘检测及提取技术,选用Roberts边缘检测算子对低压铸造浇注系统水模拟充型过程的二维表面流场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实现了水模拟过程的量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液充型 模拟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流场 计算机可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系统在计算机作物模拟及可视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蔡振江 刘军 赵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8-101,共4页
介绍了作物生长模拟的发展状况,叙述了计算机中植物模拟常用的生长形态模型的方法,详细介绍了L系统;在作物模拟可视化的应用中,给出了以VC6 0为平台,采用OPENGL技术实现作物形状绘制的程序框图及部分原程序代码。
关键词 L系统 农作物 可视 计算机图形学 生长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推拿基础研究的新思路:计算机模拟与可视化技术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义凯 查和萍 钟世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431-432,共2页
关键词 脊柱推拿 基础研究 计算机模拟 可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可视化音响参数分析方法应用于声乐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黄莺 杨健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0-125,共6页
将音乐教学研究与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相结合是目前国际学术前沿的普遍趋势。在任何参数变量都能够借助计算机进行直观展现的21世纪数字信息时代,将可视化音响参数分析方法逐步运用于音乐研究与表演实践教学具有可行... 将音乐教学研究与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相结合是目前国际学术前沿的普遍趋势。在任何参数变量都能够借助计算机进行直观展现的21世纪数字信息时代,将可视化音响参数分析方法逐步运用于音乐研究与表演实践教学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分析 音响参数 音乐表演 声乐教学 三维频谱 速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的计算机图形可视化显示 被引量:20
9
作者 范彦斌 杨彭基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1995年第1期11-16,共6页
科学计算结果的计算机图形可视化显示是提高计算效率、减少劳动强度、保证设计正确的有效方法。本文将计算机图形可视化技术应用于有限元分析中,开发了一个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可视化显示系统,介绍了该系统所采用的结构、数据管理和实现... 科学计算结果的计算机图形可视化显示是提高计算效率、减少劳动强度、保证设计正确的有效方法。本文将计算机图形可视化技术应用于有限元分析中,开发了一个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可视化显示系统,介绍了该系统所采用的结构、数据管理和实现的功能。重点介绍了有限元分析的网格、计算结果的位移和应力的可视化显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显示 图形显示 有限元分析 计算机图形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分析的计算机辅助可视化教学系统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韩 杨文胜 +2 位作者 韩春明 王勇 王炯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631-635,共5页
该系统是一个高效的应力分析方法的可视化教学演示工具。其特点是集成了传感器信息、光弹测试系统、有限元数值计算程序、计算机图形模拟和多媒体演示程序。系统对应力及其分析方法的概念和原理 ,提供了光弹模拟实验、数值计算分析以及... 该系统是一个高效的应力分析方法的可视化教学演示工具。其特点是集成了传感器信息、光弹测试系统、有限元数值计算程序、计算机图形模拟和多媒体演示程序。系统对应力及其分析方法的概念和原理 ,提供了光弹模拟实验、数值计算分析以及综合两者优点的杂交分析手段 ,并可对相应图形结果进行直观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弹测试 有限元方法 可视 计算机辅助教学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中可视化负载信息的获取及性能分析工具:THPTii 被引量:5
11
作者 时培植 李三立 孟杰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02-906,共5页
由于并行应用程序的运行效率往往很低 ,如何帮助程序员提高性能就成为高性能计算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 MPI的性能评价工具 ,它可以在应用程序运行的同时收集系统负载信息 ,跟踪程序流程 ,根据硬件资源情况对处理机进行分组 ... 由于并行应用程序的运行效率往往很低 ,如何帮助程序员提高性能就成为高性能计算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 MPI的性能评价工具 ,它可以在应用程序运行的同时收集系统负载信息 ,跟踪程序流程 ,根据硬件资源情况对处理机进行分组 ,并将负载信息和程序流程同时以图形方式展示 .程序员可以藉此对并行应用程序运行情况进行监测 ,分析算法执行过程和系统负载的关系 ,找出性能瓶颈 ,发掘应用程序的潜力 ,最终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可视负载信息 性能分析工具 THPTii CP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看得见的好声音——计算机可视化辅助声乐教学之案例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莺 杨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29-134,162,共6页
将音乐教学研究与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相结合是目前国际学术前沿的普遍趋势。本文以"我亲爱的爸爸"、"偷洒一滴泪"和"笑之歌"等作品为例,试图说明计算机可视化分析方法所具有的独特优... 将音乐教学研究与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相结合是目前国际学术前沿的普遍趋势。本文以"我亲爱的爸爸"、"偷洒一滴泪"和"笑之歌"等作品为例,试图说明计算机可视化分析方法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以及与传统声乐教学模式相辅相成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分析 音响参数 音乐表演 声乐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三维电磁辐射场的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汉国 余海涛 +1 位作者 胡瑞安 杨叔子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4期57-64,共8页
本文对计算机信息电磁辐射模型计算及实测产生的3D数据集进行可视化处理,生成其矢量场的可视化图象,有助于人们理解与分析辐射场的分布情况,发现通常通过数值信息发现不了的现象,帮助人们摆脱直接面对大量抽象数字组合成的复杂形... 本文对计算机信息电磁辐射模型计算及实测产生的3D数据集进行可视化处理,生成其矢量场的可视化图象,有助于人们理解与分析辐射场的分布情况,发现通常通过数值信息发现不了的现象,帮助人们摆脱直接面对大量抽象数字组合成的复杂形态,而很难发现其内在本质的局面,提高研究水平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场 三维 计算机 电磁辐射 可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计算机模拟与煤矿井底煤仓容量的核定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卢宗华 卢国志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1期73-75,共3页
提出了可视化计算机模拟 (VCS)的概念 ,并以煤矿井底煤仓容量的核定为案例 ,介绍了可视化计算机模拟的优点 ,这为计算机模拟方法的应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可视 计算机模拟 煤仓 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三维电磁辐射场可视化系统
15
作者 崔汉国 胡瑞安 +1 位作者 金端峰 杨叔子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1996年第2期121-126,共6页
计算机三维电磁辐射场可视化系统由三维电磁辐射场造型、场强空间向颜色空间的映射、视觉模型的建立、图象合成计算、图象增强处理、等位面提取、磁力线模型求取、辐射源模型立体图生成、场整体分布图象生成、场在任意截面上分布图象生... 计算机三维电磁辐射场可视化系统由三维电磁辐射场造型、场强空间向颜色空间的映射、视觉模型的建立、图象合成计算、图象增强处理、等位面提取、磁力线模型求取、辐射源模型立体图生成、场整体分布图象生成、场在任意截面上分布图象生成以及场在特征球面上最大场强的动态采样与在特征球面上分布状况的动态显示、频率──场强特性曲线的生成等模块组成。本文就其系统结构、各模块功能及特点作了介绍。该系统对电磁辐射场整体及局部分布特征均具有良好的表现力,生成图象的层次及细节丰富,具有较强的交互功能,静态、动态显示功能及友好的用户界面。系统在SGIINDIGO图形工作站上用C语言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场 可视 计算机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yOpenGL的虚拟小麦生长模拟及可视化系统
16
作者 雷嘉诚 张婧婧 +1 位作者 韩博 鲁子翱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9-618,共10页
【目的】基于小麦虚拟生长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定量化研究小麦生长规律,为玉米、棉花等作物的可视化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积累。【方法】应用PyOpenGL构建小麦虚拟生长三维可视化系统,呈现虚拟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颜色的变化及对光照环... 【目的】基于小麦虚拟生长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定量化研究小麦生长规律,为玉米、棉花等作物的可视化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积累。【方法】应用PyOpenGL构建小麦虚拟生长三维可视化系统,呈现虚拟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颜色的变化及对光照环境的感知,将形态数据与构建模型、纹理映射、光照与阴影技术融合,用以实现小麦动态的生长变化及其田间环境的模拟,并结合Pyside6用户界面开发工具,设计可视化系统的交互与信息显示功能。【结果】研究依据真实小麦的形态特征与实测数据,完成了虚拟小麦生长三维可视化系统的构建,可动态展示小麦生长的变化,实时显示当前小麦的信息描述与周边环境的模拟。【结论】该系统能够直观且连贯的展示小麦生长过程,同时具有较高的参数化和扩展性,可通过修改基础数据及参数快速生成对应的生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三维可视 PyOpenGL 生长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虚拟仿真系统在插秧可视化作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志忱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206,共5页
人工操控插秧机作业时,操控不当即出现插秧机作业轨迹的偏离,由此造成人工和秧苗的浪费。为此,基于三维虚拟仿真系统设计了自动智能插秧机,主要组成包括插秧机、控制中心、数据采集系统、通信装置、远程监控系统、虚拟仿真系统和数据库... 人工操控插秧机作业时,操控不当即出现插秧机作业轨迹的偏离,由此造成人工和秧苗的浪费。为此,基于三维虚拟仿真系统设计了自动智能插秧机,主要组成包括插秧机、控制中心、数据采集系统、通信装置、远程监控系统、虚拟仿真系统和数据库。为了保证插秧机的结构合理性和性能,重点针对插秧机的核心部件——推秧装置进行了三维虚拟仿真设计,并从插秧机关键部件的运动规律入手,进行装置的动力学模型设计和计算,同时利用ANSYS软件对关键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以准确地实现插秧机的三维虚拟仿真。为了验证该插秧机的性能,对其进行分插机构的强度分析试验和虚拟仿真联合作业试验,结果表明:插秧机的强度符合设备要求,虚拟仿真试验能够代表真实的插秧机,结果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虚拟仿真 插秧可视 推秧装置 有限元分析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可视化的计算机辅助痛风诊断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颜民 李彬 +1 位作者 柏瑞 田联房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9-195,共7页
为方便骨科医生更为准确地对痛风性关节炎进行诊断,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的计算机辅助痛风诊断方法,实现区域分割、三维重建及指标评估分析三大功能。以双能量CT序列为输入,利用阈值分割、区域增长及逻辑回归等算法对骨质和尿酸盐结晶... 为方便骨科医生更为准确地对痛风性关节炎进行诊断,提出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的计算机辅助痛风诊断方法,实现区域分割、三维重建及指标评估分析三大功能。以双能量CT序列为输入,利用阈值分割、区域增长及逻辑回归等算法对骨质和尿酸盐结晶(monosodium urate,MSU)区域进行分割,以统计相应指标和对分割后区域进行三维重建的方式进行辅助诊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精确地统计痛风诊断相应指标,并可在二维和三维空间显示定位相应的骨质及尿酸盐结晶区域,有效辅助医生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诊断 计算机辅助 逻辑回归 三维重建 三维可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三维地质模型的岩土工程设计与可视分析——评《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艳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I0003-I0003,共1页
计算机1维地质模型的建立为岩土工程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便利,直观展示岩土的相关信息,为工程建设的准确分析和科学评价提供现实依据,提高了岩土工程智能化决策水平。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岩土工程朝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计算机三... 计算机1维地质模型的建立为岩土工程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便利,直观展示岩土的相关信息,为工程建设的准确分析和科学评价提供现实依据,提高了岩土工程智能化决策水平。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岩土工程朝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计算机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和可视分析技术成为岩土工程信息化发展的风向标。所以,岩土工程设计中必须要充分发挥计算机三维地质模型和可视分析的作用,提高岩土工程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由高大钊著,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第1版(2010年11月1日),以答疑的形式对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展开论述,系统全面的解答了岩土工程中的疑难问题,致力于岩土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岩土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现实指导,岩土工程设计要依托计算机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与可视分析,有效实现工程信息化科学管理,提高岩土工程的智能化水平。该书不仅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而且意义深远,科学性和实用性都很强,以下对该书的三大特点做简要分析,旨在为岩土工程设计与可视分析奠定基础,推动岩土工程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设计 三维地质模型 可视分析 计算机 信息管理 决策水平 持续健康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铸件凝固过程温度场变化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18
20
作者 谭建荣 吴培宁 +2 位作者 张树有 赵越 陈洪亮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针对复杂、薄壁压铸件 ,研究提出了对其实体模型进行计算机自动网格划分及对温度场变化进行计算机模拟的物理建模方法、计算方法及判定算法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可视化。
关键词 压铸件 计算机模拟 温度场 可视 凝固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