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步傅立叶波动方程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算法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董伟 徐兆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B08期16-18,共3页
把分步傅立叶波场外推算子推广到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成象,得出频率波数域与空间频率域混合域中运算的三维波场延拓算子,提出一种基于波动方程波场延拓的炮域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算法。用SEG/EAGA盐丘模型标准数据试算,获得了良好的成象效果... 把分步傅立叶波场外推算子推广到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成象,得出频率波数域与空间频率域混合域中运算的三维波场延拓算子,提出一种基于波动方程波场延拓的炮域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算法。用SEG/EAGA盐丘模型标准数据试算,获得了良好的成象效果。对胜利探区埕北地区的海上实际资料进行了试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步傅立叶波动方程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算法 波场廷拓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二类切比雪夫多项式直接展开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
2
作者 张琦 李振春 +2 位作者 曲英铭 杨静 张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0-717,共8页
第二类切比雪夫展开在数值近似中一直广泛应用,相比于第一类切比雪夫展开,对目标函数的约束更为严格,具有更小的误差累积。因此,从频率域声波波动方程出发,将第二类切比雪夫展开引入傅里叶单程波延拓算子开展波场延拓,通过Born近似理论... 第二类切比雪夫展开在数值近似中一直广泛应用,相比于第一类切比雪夫展开,对目标函数的约束更为严格,具有更小的误差累积。因此,从频率域声波波动方程出发,将第二类切比雪夫展开引入傅里叶单程波延拓算子开展波场延拓,通过Born近似理论和互相关成像条件实现了基于第二类切比雪夫直接展开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在沿着深度传播时使用各个位置的精确速度,相比于使用深度层背景速度加扰动速度模式的常规单程波延拓方法具有更低的误差,使波场延拓算子在强横向速度差异下取得更高精度。通过波场快照分析、模型成像测试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相比常规单程波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具有更高的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波数域 波场延拓 第二类切比雪夫展开 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三维隐式叠前深度偏移中矩阵求逆的混合算法 被引量:7
3
作者 罗明秋 朱国同 +1 位作者 刘洪 李幼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84-689,共6页
在深度偏移方法中 ,把二维隐式方法推广到三维 ,就会面对一个分块对角矩阵求逆问题 .通常 ,这种矩阵的求逆将耗费大量计算时间 ,严重制约了三维隐式方法偏移在实际资料处理中的广泛应用 .在螺旋边界条件下 ,该矩阵H具有Toeplitz结构的... 在深度偏移方法中 ,把二维隐式方法推广到三维 ,就会面对一个分块对角矩阵求逆问题 .通常 ,这种矩阵的求逆将耗费大量计算时间 ,严重制约了三维隐式方法偏移在实际资料处理中的广泛应用 .在螺旋边界条件下 ,该矩阵H具有Toeplitz结构的正定厄密矩阵 ,其快速求逆可由谱法LU分解或直解法快速实现 .本文结合谱法LU分解和直接解法方法的优点 ,提出了一种混合算法 .文中采用谱分解方法建立起矩阵列元素的谱分解表 ,并采用直解法的递推公式 ,可以快速给出矩阵的分解 .通过与谱法分解和直解法在分解精度和分解速度两方面的比较表明 ,本文方法与谱法相比 ,在非均匀介质中亥姆霍兹算子矩阵分解时的精度提高 10倍 ;在计算速度方面 ,混合方法比简化后的直解法快 .因此 ,该方法的提出 ,在计算精度许可的条件下 ,最大限度地减少三维隐式差分偏移中矩阵求逆占用的时间 ,从而使得该方法能真正用于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偏移 螺旋边界条件 阵求逆 混合算法 LU分解 谱因式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动方程辛几何算法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流程及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礼农 刘洪 +7 位作者 李幼铭 李建勇 李冰 陈树民 范兴才 张尔华 裴江云 年静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4-140,共7页
简述具有二阶精度的三维波场延拓保辛算子,结合复杂介质地震成像的实施流程,着重阐明:(1 )地震资料的相关预处理;(2 )2 5维叠前深度偏移速度估计;(3)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实现。还给出对SW地区 1 2 6km2 三维地震资料处理的算例。结果... 简述具有二阶精度的三维波场延拓保辛算子,结合复杂介质地震成像的实施流程,着重阐明:(1 )地震资料的相关预处理;(2 )2 5维叠前深度偏移速度估计;(3)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实现。还给出对SW地区 1 2 6km2 三维地震资料处理的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流程实用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几何算法 波动方程三维 深度偏移成像 速度分析 并行计算 地震成像 地质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机群的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并行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进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4年第5期379-382,共4页
针对分布式微机群并行系统特点,设计出一个高效实用的并行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算法。使用MPI编程,将该算法在微机群上实现。通过使用合理的优化策略,解决了影响微机群计算效率的输入/输出瓶颈问题。在地质情况十分复杂的CB地区进行的试验表... 针对分布式微机群并行系统特点,设计出一个高效实用的并行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算法。使用MPI编程,将该算法在微机群上实现。通过使用合理的优化策略,解决了影响微机群计算效率的输入/输出瓶颈问题。在地质情况十分复杂的CB地区进行的试验表明,所设计的并行算法具有很高的并行效率和良好的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群 三维深度偏移 地质 并行效率 地区 并行算法 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曲率谱和Siamese网络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
6
作者 首皓 曾庆才 +3 位作者 胡莲莲 丁玲 王彦春 孙鲁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5-1243,共9页
速度建模是叠前深度偏移的重要环节,通常需要在层位约束下对观测点的地层速度进行横向外推,然而在速度建模初期缺乏地震解释层位等格架信息。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谱横向相似性和改进循环结构Siamese网络的速度模型建立方法。Sia... 速度建模是叠前深度偏移的重要环节,通常需要在层位约束下对观测点的地层速度进行横向外推,然而在速度建模初期缺乏地震解释层位等格架信息。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谱横向相似性和改进循环结构Siamese网络的速度模型建立方法。Siamese网络是目前常用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识别和追踪网络,可以快速进行目标图像的相似度对比,而且不需要人工制作标签。曲率谱可以看成反应地层特征和速度信息的二维图像,将速度建模作为横向特征相似性类比问题,通过类比曲率谱可以自动得到地层的格架和速度更新信息。首先,将叠前深度偏移后的道集转换为曲率谱;其次,确定待搜索曲率谱图像及其对应的目标追踪对象,并求取当前追踪对象与目标追踪对象的相似系数;然后,基于相似系数更新参考曲率谱图像和当前追踪对象;最后,在遍历完全部追踪对象时,基于各个追踪对象的层速度及深度建立速度模型。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没有解释资料的条件下快速生成符合地质构造和地层特征的速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率谱 Siamese网络 深度偏移 速度建模 横向相似性 相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计算环境下的三维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混合域并行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一达 赵长海 +3 位作者 李超 张建磊 晏海华 张威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8-486,共9页
三维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KPSDM)面对数据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可编程图形处理器(GPU)的引入,传统的并行策略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的超大规模异构集群的体系架构。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域KPSDM并行算法,从成像空间、输入数据两个维度对偏移... 三维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KPSDM)面对数据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可编程图形处理器(GPU)的引入,传统的并行策略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的超大规模异构集群的体系架构。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域KPSDM并行算法,从成像空间、输入数据两个维度对偏移任务进行拆分,消除了任务之间的依赖性。为了应对异构计算环境,将核心计算部分移植到GPU上,并实现了"动态异步"的任务调度策略,保证了负载均衡;对于KPSDM执行过程中重复访问地震数据与旅行时场带来的巨大I/O开销,利用作业节点的本地存储构建分布式缓存系统,解决KPSDM可扩展性受限于共享存储能力的问题。在256节点的集群上处理实际地震数据,获得了接近线性的加速比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rchhoff深度偏移 并行算法 混合域 GPU 异构集群 分布式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山岩地质条件下三维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建立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志德 陈瑛 +2 位作者 周振兴 何玉前 李慧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5-127,共3页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地质条件复杂,虽然常规叠后时间偏移处理的成果,能够识别区域构造与火山岩的复合发育区基本轮廓,但陡倾角地层的反射成像不清晰,火山岩地层边界模糊,其原因在于断陷地层的速度结构复杂,常规叠后时间偏移不...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地质条件复杂,虽然常规叠后时间偏移处理的成果,能够识别区域构造与火山岩的复合发育区基本轮廓,但陡倾角地层的反射成像不清晰,火山岩地层边界模糊,其原因在于断陷地层的速度结构复杂,常规叠后时间偏移不能使反射波正确归位,只有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才能提高成像精度。分析了兴城地区的地质条件,指出本区准确建立偏移速度模型难点是深层火山岩结构,并给出了基于叠前深度偏移迭代的速度建模对策。结果表明这种速度建模方式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构造 三维深度偏移 偏移速度模型 层析成像 深度剩余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平方根方程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29
9
作者 程玖兵 王华忠 马在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76-683,共8页
从双平方根 (DSR)形式的波动方程出发 ,基于沉降观测概念和地震波扰动理论 ,介绍了深度域的DSR全偏移算子及共成像道集的生成方法 .根据三维地震数据的方位角特征 ,通过对全偏移算子的稳相近似 ,依次导出了适应于零方位角道集、Cross l... 从双平方根 (DSR)形式的波动方程出发 ,基于沉降观测概念和地震波扰动理论 ,介绍了深度域的DSR全偏移算子及共成像道集的生成方法 .根据三维地震数据的方位角特征 ,通过对全偏移算子的稳相近似 ,依次导出了适应于零方位角道集、Cross line共偏移距道集以及共偏移距矢量道集的偏移算子 .理论分析与合成数据的数值试验表明 ,DSR全偏移算子、共方位角偏移算子对介质速度变化的适应性很强 ,而其余两种偏移算子仅适用于缓变速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平方根 三维深度偏移 共方位角 Cross-line共偏移 偏移距矢量 共成像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千米桥潜山勘探中的应用与效果 被引量:8
10
作者 祝文亮 刘俊杰 +1 位作者 梁峰 陈树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6-92,共7页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解决地下构造复杂和速度横向变化大的地震资料成像问题的理想技术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关键在于深度域层速度模型的正确建立以及偏移成像效果的客观检验。本文应用 Geo Depth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软件 ,对大港油...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解决地下构造复杂和速度横向变化大的地震资料成像问题的理想技术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关键在于深度域层速度模型的正确建立以及偏移成像效果的客观检验。本文应用 Geo Depth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软件 ,对大港油田千米桥潜山的地震资料进行了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 ,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其处理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在时间偏移剖面上拾取速度层位 ,建立时间域地质模型 ;2用相干反演法与速度转换法相结合 ,逐层求取层速度 ,建立深度域层速度模型 ;3用剩余速度分析与层析成像法迭代修改、优化深度域层速度模型 ;4选用克希霍夫积分求和法来实现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深度偏移 层速度 地震资料 深度偏移技术 偏移成像 时间偏移剖面 勘探 千米桥潜山 大港油田 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三维地震数据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及其并行实现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华忠 刘少勇 +2 位作者 孔祥宁 蔡杰雄 方伍宝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4-410,355+518,共7页
本文提出了基于共炮检距数据体的适用于大规模三维地震数据体的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PSDM)并行实现方案。其基本思路为:①利用任意介质中的动态规划法三维旅行时计算方法提供旅行时场;②按照炮检距组织数据;③根据机器物理内存大小分... 本文提出了基于共炮检距数据体的适用于大规模三维地震数据体的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PSDM)并行实现方案。其基本思路为:①利用任意介质中的动态规划法三维旅行时计算方法提供旅行时场;②按照炮检距组织数据;③根据机器物理内存大小分配成像深度段;④对共炮检距数据分深度段进行基于消息传递接口(MPI)的进程并行处理;⑤对单进程作业进一步利用OpenMp并行同时实现多个单道的成像处理。此方案可充分利用节点内存,减少数据输入/输出(I/O)量。该方案是将单个炮检距的某个深度段的成像空间和需要的所有炮的对应深度段的旅行时场调入内存中,每一深度层的成像均在内存中进行,而且Inline和Crossline方向的偏移孔径可以自适应地根据偏移速度和成像深度进行选择,并采用空变反假频技术,可较大地提高成像精度。成像结果按体偏移形式输出,同时也可以输出成像道集。该方案在内存利用、数据I/O量和计算效率上达到最佳平衡。并行方式充分采用MPI+OpenMp混合编程模式,可高效、高精度地处理大规模三维地震数据。理论和实际数据的偏移成像结果均证明了本文方案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地震数据体 Kirchhoff深度偏移 三维旅行时计算 并行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海拉尔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振宽 吴清岭 +3 位作者 吴明华 陈志德 毕民 余钦范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7-331,共5页
本文利用叠前精细预处理、三维剩余速度分析、蒙特卡洛法自动速度拾取和三维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等技术对海拉尔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与常规叠后时间偏移结果相比 ,浅、中层断层成像清楚 ,断面波发育 ,基底成像... 本文利用叠前精细预处理、三维剩余速度分析、蒙特卡洛法自动速度拾取和三维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等技术对海拉尔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与常规叠后时间偏移结果相比 ,浅、中层断层成像清楚 ,断面波发育 ,基底成像效果明显改进 ,深部反射结构清楚 ,地层接触关系清晰 ,为在该地区进一步进行油气勘探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深度偏移技术 地震勘探技术 地震数据处理技术 三维地震资料 断层 油气勘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G/EAGE盐丘和推覆体模型的波动方程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成像 被引量:27
13
作者 刘礼农 刘洪 李幼铭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2-320,T006,共10页
三维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是复杂介质中进行构造成像、弹性参数反演的重要环节 .由于其技术实现不仅涉及波场延拓理论的创新 ,而且需要大规模计算 ,因而研究难度较大 .本文以实验效果的取得为目的 ,完整地实现了SEG EAEG盐丘和推覆体模... 三维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是复杂介质中进行构造成像、弹性参数反演的重要环节 .由于其技术实现不仅涉及波场延拓理论的创新 ,而且需要大规模计算 ,因而研究难度较大 .本文以实验效果的取得为目的 ,完整地实现了SEG EAEG盐丘和推覆体模型的三维波动方程辛几何算法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计算 .文中详细考察了所研制的波动方程三维叠前深度偏移软件系统及其对复杂地质构造的成像能力 .具体包括 :1)对于盐丘模型 ,文中讨论了成像参数的选择、地震子波对成像精度的影响、完成二维及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的比较 ;2 )对推覆体模型 ,文中进行了脉冲响应测试 ;3)由两个模型的成像结果可见本文的波动方程三维叠前深度偏移软件系统已具有适应强速度横向变化、复杂构造的成像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丘模型 推覆体模型 波动方程 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江苏CB地区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4
作者 武桂荣 陈俊 +1 位作者 程金星 施善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6-152,122-123+246,共10页
当地下地质构造复杂或介质速度横向变化剧烈时,必须做叠前深度偏移。影响叠前深度偏移效果的两个关键因素是速度—深度模型的精确性及输入道集数据的质量。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本文通过CB地区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的试验和应用研究,建立了... 当地下地质构造复杂或介质速度横向变化剧烈时,必须做叠前深度偏移。影响叠前深度偏移效果的两个关键因素是速度—深度模型的精确性及输入道集数据的质量。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本文通过CB地区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的试验和应用研究,建立了一套适合江苏油田特点的处理流程,总结出了做好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工作的八项技术要点,包括三维建模、前期数据准备、井资料的使用、浅层速度分析、优化速度模型、模型平滑、空间假频抑制及孔径选择等。实际资料处理及钻探的结果均证实这套技术组合及流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深度偏移 地震数据处理 三维走时 三维速度—深度模型 偏移孔径 假频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田三维地震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高远 王琦 +1 位作者 董守华 于鹏飞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73,共3页
三维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可实现反射点的正确空间归位和真正的共反射点叠加,减小菲涅尔带的影响范围,大大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论述了三维地震叠前深度偏移的成像原理和关键技术,并应用于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中。结果显示,小断点显示较叠... 三维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可实现反射点的正确空间归位和真正的共反射点叠加,减小菲涅尔带的影响范围,大大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论述了三维地震叠前深度偏移的成像原理和关键技术,并应用于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中。结果显示,小断点显示较叠前时间偏移剖面更为清晰,提高了煤田三维地震探测细微构造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 三维地震 深度偏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铜钵庙南地区三维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处理 被引量:6
16
作者 何玉前 陈志德 +2 位作者 周振兴 王丽艳 金建庆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0-92,共3页
海拉尔盆地铜钵庙南地区构造破碎、断块发育、地层倾角大、速度横向变化大,导致地震成像难度大,储层纵横向变化快、油水关系复杂,在常规地震资料处理结果上难以准确识别构造,无法满足解释要求,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成为提高该地区地震... 海拉尔盆地铜钵庙南地区构造破碎、断块发育、地层倾角大、速度横向变化大,导致地震成像难度大,储层纵横向变化快、油水关系复杂,在常规地震资料处理结果上难以准确识别构造,无法满足解释要求,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成为提高该地区地震资料成像精度的首选技术。分析了该区域的地质特征及勘探面临的问题及地震资料的特点和成像难点,并给出相应技术对策,即剩余静校正技术、偏移速度模型建立技术及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的参数选取,展示了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三维地震资料深度成像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地震成像质量,有利于构造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构造 三维深度偏移 剩余静校正 偏移速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东投影法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12
17
作者 黄新武 吴律 宋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21-326,共6页
对地下地质构造进行正确成像是地震勘探的最终目的 ,由于三维地震资料采集不可能都沿垂直构造走向的方向进行 ,为地震资料的三维处理带来了许多困难 .本文将三维叠后拉东投影偏移思想应用于三维叠前处理中 ,提出了三维叠前投影偏移算法 ... 对地下地质构造进行正确成像是地震勘探的最终目的 ,由于三维地震资料采集不可能都沿垂直构造走向的方向进行 ,为地震资料的三维处理带来了许多困难 .本文将三维叠后拉东投影偏移思想应用于三维叠前处理中 ,提出了三维叠前投影偏移算法 .利用拉东投影变换的原理 ,将整个三维叠前数据体投影到一系列各方向的径向线上 ,各方位角的构造都包含在其中某条或多条径向剖面上 .投影完成后 ,形成一系列的独立的二维叠前测线 ,可采用二维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来实现各径向线的叠前偏移 ,当各径向剖面偏移完成后 ,在时间切片上进行反投影 ,从而最终形成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结果 .实际应用表明 ,用本方法进行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时 ,深度偏移剖面对横向分辨率有所提高 ,对陡地层和小断层的成像效果有所改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东投影法 深度偏移 地震偏移 径向剖面 反投影 地下地质构造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叠前深度偏移的并行算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真理 杨长春 +4 位作者 张洪宙 张得顺 符基昕 匡兵 王建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84-788,817,共6页
王真理,杨长春,张洪审,张得顺,符基昕,匡兵,王建立.二维叠前深度偏移的并行算法.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7,32(6):784~788,817鉴于PVM软件是一种几乎能够在所有流行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上运行的并行环境,本文提出了单程序多... 王真理,杨长春,张洪审,张得顺,符基昕,匡兵,王建立.二维叠前深度偏移的并行算法.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7,32(6):784~788,817鉴于PVM软件是一种几乎能够在所有流行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上运行的并行环境,本文提出了单程序多数据流(SPMD)方式的二维叠前深度偏移的并行其法,即走时表计算采用炮点循环并行方式,成像过程采用炮检距并行算法。采用PVM并行环境提供的消息传递方式进行进程间通讯,在SGIPowerChallenge和IBMSP2两种并行机上实现了其二维叠前深度偏移的并行其法。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的二维叠前深度偏移并行化算法效率是比较高的,在SGIPowerChallenge机上,当CPU数为4时,测得的加速比达3.91,并行效率达到0.98;在IBMSP2机上,当书点数为3时,测得的加速比为2.94,效率达到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偏移 并行算法 地质体 区域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的三维起伏地表单程波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8
19
作者 段心标 王华忠 +3 位作者 白英哲 王立歆 张慧宇 何英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3-230,共8页
相对于双程波逆时偏移,单程波叠前深度偏移具有计算效率高、高频信息保持好且易于提取成像道集等优势,适用于我国陆上高陡构造不甚发育探区。为满足陆上复杂地表三维探区海量地震数据成像的需求,发展了基于GPU平台的三维起伏地表裂步傅... 相对于双程波逆时偏移,单程波叠前深度偏移具有计算效率高、高频信息保持好且易于提取成像道集等优势,适用于我国陆上高陡构造不甚发育探区。为满足陆上复杂地表三维探区海量地震数据成像的需求,发展了基于GPU平台的三维起伏地表裂步傅里叶(Split-Step Fourier,SSF)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并引入了单程波偏移的相位校正技术以及基于分布式炮域成像结果的偏移距域道集并行提取技术。陆上复杂断块及缝洞探区实际资料成像试处理表明:基于GPU的三维起伏地表单程波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不仅计算效率高,而且能较为准确地刻画复杂断块及缝洞储集体,在横向变速不太剧烈及陡倾构造不甚发育的探区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程波偏移 偏移距道集 裂步傅里叶算子 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共享存储的叠前深度偏移并行算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建江 舒继武 +2 位作者 王鼎兴 郑纬民 王有新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231-2237,共7页
为了解决叠前深度偏移计算量巨大这个问题,人们投入了很大精力来开发高效的并行算法.就此,在对一些相关并行算法进行分析之后,根据三维叠前Kirchhoff深度偏移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共享存储的简化并行算法.其中Slave进程直接存储和读取... 为了解决叠前深度偏移计算量巨大这个问题,人们投入了很大精力来开发高效的并行算法.就此,在对一些相关并行算法进行分析之后,根据三维叠前Kirchhoff深度偏移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共享存储的简化并行算法.其中Slave进程直接存储和读取射线旅行时,消息传递总量显著减少;同时合理地结合“任务池”技术与粗粒度级并行,前者确保动态负载平衡,后者使得Slave与Master之间的通信开销尽可能小.实际教据的测试结果表明,此并行算法高效且可扩展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存储 并行算法 深度偏移技术 计算机 石油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