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海拉尔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振宽 吴清岭 +3 位作者 吴明华 陈志德 毕民 余钦范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7-331,共5页
本文利用叠前精细预处理、三维剩余速度分析、蒙特卡洛法自动速度拾取和三维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等技术对海拉尔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与常规叠后时间偏移结果相比 ,浅、中层断层成像清楚 ,断面波发育 ,基底成像... 本文利用叠前精细预处理、三维剩余速度分析、蒙特卡洛法自动速度拾取和三维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等技术对海拉尔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与常规叠后时间偏移结果相比 ,浅、中层断层成像清楚 ,断面波发育 ,基底成像效果明显改进 ,深部反射结构清楚 ,地层接触关系清晰 ,为在该地区进一步进行油气勘探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 地震勘探技术 地震数据处理技术 三维地震资料 断层 油气勘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千米桥潜山勘探中的应用与效果 被引量:8
2
作者 祝文亮 刘俊杰 +1 位作者 梁峰 陈树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6-92,共7页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解决地下构造复杂和速度横向变化大的地震资料成像问题的理想技术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关键在于深度域层速度模型的正确建立以及偏移成像效果的客观检验。本文应用 Geo Depth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软件 ,对大港油...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解决地下构造复杂和速度横向变化大的地震资料成像问题的理想技术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关键在于深度域层速度模型的正确建立以及偏移成像效果的客观检验。本文应用 Geo Depth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软件 ,对大港油田千米桥潜山的地震资料进行了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 ,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其处理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在时间偏移剖面上拾取速度层位 ,建立时间域地质模型 ;2用相干反演法与速度转换法相结合 ,逐层求取层速度 ,建立深度域层速度模型 ;3用剩余速度分析与层析成像法迭代修改、优化深度域层速度模型 ;4选用克希霍夫积分求和法来实现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深度偏移 层速度 地震资料 深度偏移技术 偏移成像 时间偏移剖面 勘探 千米桥潜山 大港油田 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江苏CB地区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3
作者 武桂荣 陈俊 +1 位作者 程金星 施善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6-152,122-123+246,共10页
当地下地质构造复杂或介质速度横向变化剧烈时,必须做叠前深度偏移。影响叠前深度偏移效果的两个关键因素是速度—深度模型的精确性及输入道集数据的质量。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本文通过CB地区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的试验和应用研究,建立了... 当地下地质构造复杂或介质速度横向变化剧烈时,必须做叠前深度偏移。影响叠前深度偏移效果的两个关键因素是速度—深度模型的精确性及输入道集数据的质量。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本文通过CB地区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的试验和应用研究,建立了一套适合江苏油田特点的处理流程,总结出了做好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工作的八项技术要点,包括三维建模、前期数据准备、井资料的使用、浅层速度分析、优化速度模型、模型平滑、空间假频抑制及孔径选择等。实际资料处理及钻探的结果均证实这套技术组合及流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深度偏移 地震数据处理 三维走时 三维速度—深度模型 偏移孔径 假频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川中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翠华 何光明 张帆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72-75,共4页
川中地区地下地质情况复杂,高速盐岩层厚度的剧烈变化导致下伏地层构造形态发生畸变,为此对该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本文介绍了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的方法原理,阐述如何建立较准确的深度—层速度模型这一关键技术,... 川中地区地下地质情况复杂,高速盐岩层厚度的剧烈变化导致下伏地层构造形态发生畸变,为此对该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本文介绍了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的方法原理,阐述如何建立较准确的深度—层速度模型这一关键技术,并将叠前深度偏移同叠前时间偏移的成像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三维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能较好地解决川中地区由于盐岩层的影响而不易获得准确的速度模型的难题,消除了速度异常,可使地下构造得到正确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偏移 克希霍夫积分偏移 速度模型 迭代 川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四川盆地川中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翠华 何光明 +5 位作者 张帆 曾旖 何汶礼 李宏伟 肖敏 朱敏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6期86-88,10,共3页
川中地区地下地质情况复杂,高速盐岩层厚度的剧烈变化导致下覆地层构造形态发生畸变,为解决这一问题,对该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文章介绍了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的方法原理,阐述了如何建立较准确的深度-层速度模型... 川中地区地下地质情况复杂,高速盐岩层厚度的剧烈变化导致下覆地层构造形态发生畸变,为解决这一问题,对该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文章介绍了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的方法原理,阐述了如何建立较准确的深度-层速度模型这一关键技术,并将叠前深度偏移同叠前时间偏移的成像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三维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较好地解决了由于盐岩层的影响而不易获得准确的速度模型的难题,消除了速度异常,使地下构造形态得到了正确的成像,为落实地腹构造及圈闭规模、高点位置、断层展布和储层预测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偏移 模型的迭代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潜山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谌艳春 姚盛 +1 位作者 李守济 王立歆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1-276,284,共7页
孤西潜山带地质构造复杂,埋藏深,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准确成像困难。采用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对孤西潜山带的连片常规三维地震资料和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重新处理。对各区块数据在频率、相位、信噪比和覆盖次数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 孤西潜山带地质构造复杂,埋藏深,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准确成像困难。采用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对孤西潜山带的连片常规三维地震资料和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重新处理。对各区块数据在频率、相位、信噪比和覆盖次数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归一化、匹配滤波和剩余能量补偿等处理;基于叠前时间偏移进行了速度分析,参考井速度和合成地震记录,建立了初始速度模型;对偏移参数进行了测试和选取,采用Kirchhoff积分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对资料进行了偏移处理。结果表明,叠前深度偏移提高了地质构造复杂地区的成像质量,断层和潜山内幕反射清晰,层位深度与钻井深度吻合较好,发现了新的有利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偏移 时间偏移 潜山成像 共反射点道集 速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西部复杂地区的应用与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鲁烈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03-708,共6页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解决复杂构造和速度横向变化剧烈地区的地震资料成像问题的理想技术。应用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软件GeoDepth,对我国西部E区的地震资料进行了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其基本思路是:①在...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解决复杂构造和速度横向变化剧烈地区的地震资料成像问题的理想技术。应用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软件GeoDepth,对我国西部E区的地震资料进行了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其基本思路是:①在时间剖面上拾取速度层位,建立时间模型;②用相干反演法和速度转换法相结合逐层求取层速度,建立层速度-深度地质模型;③用剩余速度分析修改和优化地质模型;④选用克希霍夫积分求和法实现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深度偏移 油气勘探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非洲A区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红军 黄川丽 沈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25-129,178+2,共7页
本文针对非洲A区的逆掩推覆体复杂地质构造,利用先验二维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成果,建立了合理的三维地质模型;采用井资料做约束得到了较准确的三维速度模型;利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得到了区内逆掩推覆体的良好成像,并且与钻井深度吻合较好... 本文针对非洲A区的逆掩推覆体复杂地质构造,利用先验二维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成果,建立了合理的三维地质模型;采用井资料做约束得到了较准确的三维速度模型;利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得到了区内逆掩推覆体的良好成像,并且与钻井深度吻合较好。利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对A区逆掩推覆体复杂地质构造解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在深度域对A区进行了详细的构造解释,而且发现了6个有利的圈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模型 速度模型 深度偏移 CRP 标定 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二类切比雪夫多项式直接展开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
9
作者 张琦 李振春 +2 位作者 曲英铭 杨静 张雷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0-717,共8页
第二类切比雪夫展开在数值近似中一直广泛应用,相比于第一类切比雪夫展开,对目标函数的约束更为严格,具有更小的误差累积。因此,从频率域声波波动方程出发,将第二类切比雪夫展开引入傅里叶单程波延拓算子开展波场延拓,通过Born近似理论... 第二类切比雪夫展开在数值近似中一直广泛应用,相比于第一类切比雪夫展开,对目标函数的约束更为严格,具有更小的误差累积。因此,从频率域声波波动方程出发,将第二类切比雪夫展开引入傅里叶单程波延拓算子开展波场延拓,通过Born近似理论和互相关成像条件实现了基于第二类切比雪夫直接展开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在沿着深度传播时使用各个位置的精确速度,相比于使用深度层背景速度加扰动速度模式的常规单程波延拓方法具有更低的误差,使波场延拓算子在强横向速度差异下取得更高精度。通过波场快照分析、模型成像测试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相比常规单程波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具有更高的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波数域 波场延拓 第二类切比雪夫展开 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综合处理技术在冀中油田南孟潜山内幕油藏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俊 徐右平 刘晓虹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7-241,共5页
刘俊 ,徐右平 ,刘晓虹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综合处理技术在冀中油田南孟潜山内幕油藏研究中的应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2 37~ 2 4 1  冀中油田南孟潜山断裂构造复杂 ,以往所采用的时间偏移方法的地震成像精度不高。本... 刘俊 ,徐右平 ,刘晓虹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综合处理技术在冀中油田南孟潜山内幕油藏研究中的应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2 37~ 2 4 1  冀中油田南孟潜山断裂构造复杂 ,以往所采用的时间偏移方法的地震成像精度不高。本文应用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对南孟潜山地震资料进行了重新处理 ,处理流程包括 :常规三维处理、建立时间域地质模型、精细速度分析及建立速度场、最终偏移成像、修饰等。根据重新处理的叠前深度偏移资料 ,落实了府君山、长龙山、雾迷山构造 ,并在长龙山组砂岩油藏中获得高产商业油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 地震资料处理 地质模型 速度场 油气勘探 断裂构造 地震成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田三维地震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远 王琦 +1 位作者 董守华 于鹏飞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73,共3页
三维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可实现反射点的正确空间归位和真正的共反射点叠加,减小菲涅尔带的影响范围,大大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论述了三维地震叠前深度偏移的成像原理和关键技术,并应用于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中。结果显示,小断点显示较叠... 三维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可实现反射点的正确空间归位和真正的共反射点叠加,减小菲涅尔带的影响范围,大大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论述了三维地震叠前深度偏移的成像原理和关键技术,并应用于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中。结果显示,小断点显示较叠前时间偏移剖面更为清晰,提高了煤田三维地震探测细微构造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 三维地震 深度偏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大北构造带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解释技术 被引量:13
12
作者 梁向豪 李书君 +3 位作者 吴超 刘永雷 段文胜 方勇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1年第5期8-13,171,共6页
叠前深度偏移已成为解决复杂地区地震成像的有力工具,但与叠前时间偏移相比其速度敏感性较强,这是制约其应用的技术瓶颈。库车大北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西段,地表结构和地下构造的双重复杂使得该区地震成像难度很大... 叠前深度偏移已成为解决复杂地区地震成像的有力工具,但与叠前时间偏移相比其速度敏感性较强,这是制约其应用的技术瓶颈。库车大北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西段,地表结构和地下构造的双重复杂使得该区地震成像难度很大。介绍了处理解释结合,多重约束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方法,通过表层调查、层析反演、井资料约束、非地震资料等多信息的融合应用,建立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场,采用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该区复杂构造成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约束速度建模 各向异性分析 深度偏移 库车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的CRP道集速度扫描分析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棣 匡斌 +2 位作者 孟祥宾 何英 胡中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5-619,共5页
三维共反射点 (CRP)道集百分比扫描技术 ,是一种基于剥层法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分析方法。通过对层速度模型做均匀扫描 ,得到不同速度下克希霍夫深度偏移后的 CRP道集 ,从道集中直接观察和拾取使同相轴拉平的正确速度和深度 ,就可以对原... 三维共反射点 (CRP)道集百分比扫描技术 ,是一种基于剥层法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分析方法。通过对层速度模型做均匀扫描 ,得到不同速度下克希霍夫深度偏移后的 CRP道集 ,从道集中直接观察和拾取使同相轴拉平的正确速度和深度 ,就可以对原来的速度—深度模型进行修正。这种方法不受地下构造复杂程度和任何假设条件的限制 ,分析速度快 ,精度高 ,在胜利油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深度偏移 CRP道集 速度扫描分析技术 应用 速度百分比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的建模技术 被引量:37
14
作者 方伍宝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年第2期132-135,共4页
在三维叠前深度偏移过程中 ,速度模型建立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它直接关系到偏移成像的效果。目前 ,已提出的建模方法很多 ,但实用化的并不多见 ,叠前深度偏移的建模技术仍处于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为此 ,以实用为前提 ,研究了一种三维建... 在三维叠前深度偏移过程中 ,速度模型建立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它直接关系到偏移成像的效果。目前 ,已提出的建模方法很多 ,但实用化的并不多见 ,叠前深度偏移的建模技术仍处于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为此 ,以实用为前提 ,研究了一种三维建模技术 ,并从该技术基于的方法理论、初始模型的建立、模型的修改与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深度偏移 建模技术 模型显示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曲率谱和Siamese网络的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
15
作者 首皓 曾庆才 +3 位作者 胡莲莲 丁玲 王彦春 孙鲁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5-1243,共9页
速度建模是叠前深度偏移的重要环节,通常需要在层位约束下对观测点的地层速度进行横向外推,然而在速度建模初期缺乏地震解释层位等格架信息。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谱横向相似性和改进循环结构Siamese网络的速度模型建立方法。Sia... 速度建模是叠前深度偏移的重要环节,通常需要在层位约束下对观测点的地层速度进行横向外推,然而在速度建模初期缺乏地震解释层位等格架信息。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谱横向相似性和改进循环结构Siamese网络的速度模型建立方法。Siamese网络是目前常用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识别和追踪网络,可以快速进行目标图像的相似度对比,而且不需要人工制作标签。曲率谱可以看成反应地层特征和速度信息的二维图像,将速度建模作为横向特征相似性类比问题,通过类比曲率谱可以自动得到地层的格架和速度更新信息。首先,将叠前深度偏移后的道集转换为曲率谱;其次,确定待搜索曲率谱图像及其对应的目标追踪对象,并求取当前追踪对象与目标追踪对象的相似系数;然后,基于相似系数更新参考曲率谱图像和当前追踪对象;最后,在遍历完全部追踪对象时,基于各个追踪对象的层速度及深度建立速度模型。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没有解释资料的条件下快速生成符合地质构造和地层特征的速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率谱 Siamese网络 深度偏移 速度建模 横向相似性 相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TI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应用研究——以JZ工区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玲芝 王克斌 戴晓云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1-205,12,共5页
实际地下介质广泛存在各向异性,采用各向同性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成像精度较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一套VTI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流程,即在各向同性叠前深度偏移的基础上,求取VTI各向异性参数,进行VTI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将... 实际地下介质广泛存在各向异性,采用各向同性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成像精度较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一套VTI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流程,即在各向同性叠前深度偏移的基础上,求取VTI各向异性参数,进行VTI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将该流程应用于JZ工区实际资料处理中,并与各向同性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VTI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提高复杂构造的成像精度、改善成像效果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同性 各向异性 深度偏移 成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连片叠前深度偏移相关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红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19-25,共7页
三维连片数据处理已成为若干相邻分区块三维资料进行统一地质解释的最佳选择。本文主要针对复杂地表区和复杂地质构造地区存在的静校正,速度横向变化造成的低信噪比地震资料,讨论了振幅补偿、叠前去噪、层析静校正、叠前时间偏移、叠前... 三维连片数据处理已成为若干相邻分区块三维资料进行统一地质解释的最佳选择。本文主要针对复杂地表区和复杂地质构造地区存在的静校正,速度横向变化造成的低信噪比地震资料,讨论了振幅补偿、叠前去噪、层析静校正、叠前时间偏移、叠前深度偏移等与三维连片叠前偏移相关的一些技术,旨在为处理人员更好地运用这些技术解决复杂地表和复杂地质构造地区的地震资料的成像及提高资料的信噪比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连片处理 共反射点道集 三维时间偏移 三维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山岩地质条件下三维叠前深度偏移速度模型建立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志德 陈瑛 +2 位作者 周振兴 何玉前 李慧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5-127,共3页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地质条件复杂,虽然常规叠后时间偏移处理的成果,能够识别区域构造与火山岩的复合发育区基本轮廓,但陡倾角地层的反射成像不清晰,火山岩地层边界模糊,其原因在于断陷地层的速度结构复杂,常规叠后时间偏移不...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深层地质条件复杂,虽然常规叠后时间偏移处理的成果,能够识别区域构造与火山岩的复合发育区基本轮廓,但陡倾角地层的反射成像不清晰,火山岩地层边界模糊,其原因在于断陷地层的速度结构复杂,常规叠后时间偏移不能使反射波正确归位,只有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才能提高成像精度。分析了兴城地区的地质条件,指出本区准确建立偏移速度模型难点是深层火山岩结构,并给出了基于叠前深度偏移迭代的速度建模对策。结果表明这种速度建模方式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构造 三维深度偏移 偏移速度模型 层析成像 深度剩余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平方根方程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被引量:29
19
作者 程玖兵 王华忠 马在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76-683,共8页
从双平方根 (DSR)形式的波动方程出发 ,基于沉降观测概念和地震波扰动理论 ,介绍了深度域的DSR全偏移算子及共成像道集的生成方法 .根据三维地震数据的方位角特征 ,通过对全偏移算子的稳相近似 ,依次导出了适应于零方位角道集、Cross l... 从双平方根 (DSR)形式的波动方程出发 ,基于沉降观测概念和地震波扰动理论 ,介绍了深度域的DSR全偏移算子及共成像道集的生成方法 .根据三维地震数据的方位角特征 ,通过对全偏移算子的稳相近似 ,依次导出了适应于零方位角道集、Cross line共偏移距道集以及共偏移距矢量道集的偏移算子 .理论分析与合成数据的数值试验表明 ,DSR全偏移算子、共方位角偏移算子对介质速度变化的适应性很强 ,而其余两种偏移算子仅适用于缓变速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平方根 三维深度偏移 共方位角 Cross-line共偏移 偏移距矢量 共成像道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层析速度反演技术在齐古背斜叠前深度偏移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20
作者 肖艳玲 范旭 +2 位作者 王晓涛 张龙 蒋立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98-103,共6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背斜主体构造复杂、地层倾角较大、基于层位的速度建模方法在该区精度较低的难点,采用网格层析速度反演方法,建立工区准确的速度模型。该方法通过共成像点道集上的残余深度差全局更新速度模型,更适应于山前带深... 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背斜主体构造复杂、地层倾角较大、基于层位的速度建模方法在该区精度较低的难点,采用网格层析速度反演方法,建立工区准确的速度模型。该方法通过共成像点道集上的残余深度差全局更新速度模型,更适应于山前带深度域模型的迭代更新。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提高速度模型精度,改善复杂构造区地震成像效果,验证了网格层析速度反演在复杂构造区叠前深度偏移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齐古背斜 深度偏移 网格层析 速度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