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亚地区春季二氧化硫的输送与转化过程研究 I.模式及其验证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美根 徐永福 +1 位作者 Itsushi Uno Hajime Akimoto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1-329,共9页
结合新近评估的东亚地区污染源资料 ,作者利用一个耦合的区域化学输送模式系统以探讨东亚地区春季期间气象过程、气相与液相化学过程、非均相化学过程、气溶胶过程和干湿沉降过程对二氧化硫输送及转化过程的影响 ,并研究二氧化硫和硫酸... 结合新近评估的东亚地区污染源资料 ,作者利用一个耦合的区域化学输送模式系统以探讨东亚地区春季期间气象过程、气相与液相化学过程、非均相化学过程、气溶胶过程和干湿沉降过程对二氧化硫输送及转化过程的影响 ,并研究二氧化硫和硫酸盐气溶胶的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模拟的二氧化硫和硫酸盐气溶胶的浓度值与 2 0 0 1年春季飞机和地面获取的观测值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显示 ,模拟值与观测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模式系统很好地反映了二氧化硫和硫酸盐气溶胶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再现了许多观测到的重要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气溶胶 三维化学输送模式 长距离输送 气粒转化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地区春季黑碳气溶胶源排放及其浓度分布 被引量:43
2
作者 张美根 徐永福 +1 位作者 张仁健 韩志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51,共6页
本研究收集整理了东亚地区一个黑碳气溶胶的排放源 ,并利用一个三维化学输送模式系统模拟研究了东亚地区春季黑碳气溶胶的输送和演变过程 .黑碳气溶胶浓度的模拟值与地面观测站和观测船获取的监测值相比 ,模拟值与监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 本研究收集整理了东亚地区一个黑碳气溶胶的排放源 ,并利用一个三维化学输送模式系统模拟研究了东亚地区春季黑碳气溶胶的输送和演变过程 .黑碳气溶胶浓度的模拟值与地面观测站和观测船获取的监测值相比 ,模拟值与监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这表明本研究收集整理的黑碳气溶胶的排放量及其分布是基本合理的 ,模式系统较好地反映了黑碳气溶胶浓度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 ,再现了许多观测到的重要特征 .模拟结果表明 ,东亚地区春季间隙性的长距离输送对于西北太平洋海域的黑碳气溶胶浓度分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输送 气溶胶 污染源 三维化学输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地区春季硫氧化物浓度分布及其收支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钟昌琴 张美根 朱凌云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2-127,共6页
利用一个耦合的区域化学输送模式系统,模拟了2001年3~4月间东亚区域二氧化硫(SO2)和硫酸盐(SO4^2-)气溶胶浓度的时空分布,并分析了它们的来源、输送、转化和沉降过程在浓度形成中的作用。为了检验模拟结果的合理性,侧重分析了4... 利用一个耦合的区域化学输送模式系统,模拟了2001年3~4月间东亚区域二氧化硫(SO2)和硫酸盐(SO4^2-)气溶胶浓度的时空分布,并分析了它们的来源、输送、转化和沉降过程在浓度形成中的作用。为了检验模拟结果的合理性,侧重分析了4月9~12日SO2的输送和转化过程。在这一期间,SO2浓度观测资料显示,日本的观测站Happo、Oki和Hedo周围及日本海部分海域先后经历了一次SO2浓度高值。模拟结果表明,日本东京附近的三宅岛火山喷发严重影响了日本列岛和周边海域SO2和SO4^2-气溶胶的分布,是引起观测站周围及日本海部分海域SO2浓度高值的主要原因。3月1日至4月31日间的硫收支分析显示,气相与液相化学过程在SO2的氧化过程中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模拟区域排放的硫氧化物中有约42%(其中约25%为SO2)被输送到模拟区域以外,约57%(约35%为湿沉降)沉积在模拟区域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气溶胶 火山 长距离输送 三维化学输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