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湿-冻融作用下碱渣固化轻质土三维力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杨爱武 周楷文 赵绪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149,共10页
为了研究碱渣固化轻质土在不同干湿冻融循环次数后的强度特性,对不同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碱渣固化轻质土进行了真三轴试验研究。在邓肯-张非线性弹性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三维应力条件下的邓肯-张模型的适用性,并进行了邓肯-张E-μ模... 为了研究碱渣固化轻质土在不同干湿冻融循环次数后的强度特性,对不同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碱渣固化轻质土进行了真三轴试验研究。在邓肯-张非线性弹性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三维应力条件下的邓肯-张模型的适用性,并进行了邓肯-张E-μ模型修正及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循环次数N相同的条件下,碱渣固化轻质土的初始段曲线随着b值的增大其破坏应力增大,在相同b值条件下,土体的应力应变曲线随着N的增大其破坏应力逐渐减小。碱渣固化轻质土的c、φ值随着干湿冻融耦合循环次数增大呈指数型下降趋势,并最终渐趋于稳定。通过分析计算,得出了考虑三维力学和干湿冻融循环作用条件下修正后的邓肯-张模型,对比验证了修正后的邓肯-张双曲线E-B模型的准确性,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相应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渣固化轻质土 干湿冻融耦合 真三轴试验 三维力学特性 邓肯-张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刚度条件下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三维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冯大阔 张嘎 +1 位作者 张建民 侯文峻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71-1577,共7页
运用最新研制的80t三维多功能土工试验机,对工程中常用的粗粒土与人造粗糙钢板构成的接触面在常刚度法向边界条件复杂加载路径下的三维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总结了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在常刚度法向边界条件下的基本规律。试验结... 运用最新研制的80t三维多功能土工试验机,对工程中常用的粗粒土与人造粗糙钢板构成的接触面在常刚度法向边界条件复杂加载路径下的三维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总结了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在常刚度法向边界条件下的基本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接触面受剪切时发生了明显的法向位移,从而直接导致了法向应力和抗剪强度的降低;法向位移可分为遵循不同规律的可逆和不可逆两部分;十字加载路径下的接触面摩擦角略大于圆形加载路径;单向往返和十字加载路径下接触面力学特性较为相似,但与圆形加载路径有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面 常刚度 三维力学特性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城市污泥固化土三维力学特性及其破坏准则 被引量:8
3
作者 杨爱武 徐彩丽 +1 位作者 郎瑞卿 王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63-975,共13页
为了研究城市污泥固化土在经过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强度和变形特性,通过真三轴试验,对CJYT-1型固化剂固化的污泥土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在经过冻融循环次数N=0、1、3、5、8、10后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及强度和变形特性,并分析研究污... 为了研究城市污泥固化土在经过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强度和变形特性,通过真三轴试验,对CJYT-1型固化剂固化的污泥土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在经过冻融循环次数N=0、1、3、5、8、10后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及强度和变形特性,并分析研究污泥固化土的中主应力比b及冻融循环次数N对土体强度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循环试验中,污泥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密度都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在8次循环后变化减缓趋于稳定;黏聚力c’b代及内摩擦角φ’b都表现为随b增大而增大,与b=0相比,b=1时c’1、φ’1/增长率最大分别可达16.77%和12.3%;随着冻融循环次数N的增加,土体的破坏强度逐渐减小,破坏应力比Mb总体呈减小的趋势,试样剪胀现象变化不明显,黏聚力c’b代和内摩擦角φ’b随着冻融循环次数N的增大而减小。基于Lade-Duncan及Matsuoka-Nakai两个常用破坏准则,结合污泥固化土真三轴试验数据,提出并验证了适用于污泥固化土的破坏准则,并根据该准则的φ’b-b关系曲线分析了b值对其的影响。对比提出的破坏准则、Lade-Duncan和Matsuoka-Nakai破坏准则,试验结果更趋近于新提出的破坏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污泥固化 三维力学特性 应力-应变关系 破坏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作用下煤体裂隙发育及三维动力学特性研究
4
作者 王磊 廖志鹏 +3 位作者 陈礼鹏 杨震宇 吴雨轩 李伟利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5-146,共12页
为研究CO_(2)吸附对煤体裂隙及其三维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高压气体吸附解吸系统和CT扫描系统分别对煤样开展了CO_(2)吸附试验和扫描试验,实现了对吸附前后煤样内部裂隙的精准提取及数字化定量表征,并结合自主研发的高温高压含气煤岩... 为研究CO_(2)吸附对煤体裂隙及其三维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高压气体吸附解吸系统和CT扫描系统分别对煤样开展了CO_(2)吸附试验和扫描试验,实现了对吸附前后煤样内部裂隙的精准提取及数字化定量表征,并结合自主研发的高温高压含气煤岩动静组合加载系统对煤样开展了不同CO_(2)压力和围压作用下三维动态冲击试验,分析了煤样的动态力学参数,最后从数值模拟角度探讨了煤体裂隙发育与强度劣化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吸附CO_(2)会促进煤体内部裂隙扩展并伴随新生裂隙的萌发,导致裂隙网络更加复杂,且作用效果随CO_(2)压力升高而加剧;不同CO_(2)压力作用下,煤体三维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趋势大致相同,CO_(2)压力和围压均会影响煤体的动力学特性,CO_(2)会弱化煤体的动态强度和动态弹性模量,而围压作用会使煤体的动态强度和动态弹性模量增加;CO_(2)压力的增大会导致煤体孔隙率不断增大,减小煤体有效承载体积,进而导致煤体宏观力学特性的劣化,同时围压的存在会限制煤样环向变形,且围压越大,限制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吸附 CT扫描 裂隙发育 三维力学特性 COMSOL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加载条件下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冯大阔 张建民 侯文峻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4-161,共8页
运用最新研制的80吨三维多功能土工试验机对工程中常用的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三维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接触面产生了明显的剪切体变;在往返型路径下可以分为可逆和不可逆两部分;(2)切向应力应变关系呈现... 运用最新研制的80吨三维多功能土工试验机对工程中常用的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三维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接触面产生了明显的剪切体变;在往返型路径下可以分为可逆和不可逆两部分;(2)切向应力应变关系呈现显著的非线性特征,接触面在循环剪切时不断剪切硬化;(3)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用摩尔-库伦准则描述;(4)法向应力、法向边界条件、切向控制方式、加载幅值、剪切路径等对接触面力学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面 粗粒土 三维力学特性 影响因素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向刚度对土与结构接触面三维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冯大阔 张建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929-3936,3948,共9页
运用80 t大型三维接触面试验机,对不同法向刚度下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三维静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重点分析了法向刚度对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法向常刚度条件下,接触面在单调剪切时均先剪缩再剪胀、法向应力先减小后增大;循环... 运用80 t大型三维接触面试验机,对不同法向刚度下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三维静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重点分析了法向刚度对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法向常刚度条件下,接触面在单调剪切时均先剪缩再剪胀、法向应力先减小后增大;循环剪切时接触面不可逆性剪切体变呈单调增长、可逆性剪切体变峰值逐渐减小后趋于稳定,切向应力峰值不断减小,抗剪强度逐渐减小,主应力比峰值则基本保持不变。法向刚度主要影响剪切体变、可逆性剪切体变、切向应力、主剪应力等接触面力学性能参数的大小;法向刚度越大,单调剪切时法向应力变化越大、切向应力峰值越大、剪缩和剪胀量越小;循环剪切时不可逆性剪切体变增长越慢、最终值越小,抗剪强度减小越快、达到0时对应的循环周次越少。法向刚度对剪切体变、可逆性剪切体变、主剪应力、主应力比等性能参数与切向位移的关系形式及接触面摩擦角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面 粗粒土 三维力学特性 法向刚度 直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