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维人体测量技术的女性乳房形态细分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常丽霞 张欣 齐静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24,共4页
人体体型细分是数字化服装生产和销售的前提,胸部形态结构是影响女装合体性和舒适性的关键因素.针对女性而言,即使是胸围、胸下围尺寸完全一致,胸厚、胸宽、乳房的耸、扁程度也有不同的差异.通过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仪(TecMath)测量... 人体体型细分是数字化服装生产和销售的前提,胸部形态结构是影响女装合体性和舒适性的关键因素.针对女性而言,即使是胸围、胸下围尺寸完全一致,胸厚、胸宽、乳房的耸、扁程度也有不同的差异.通过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仪(TecMath)测量270名中国西部地区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青年女性,对测量项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聚类分析),找到影响青年女性胸部特征的部位,同时将乳房形态细分为9类,为文胸等贴体内衣设计及服装量身定制提供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体测量 服装量身定制 乳房形态 聚类分析 文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人体测量的西部女大学生乳房基本形态 被引量:23
2
作者 梁素贞 张欣 周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5-78,共4页
以三维人体测量为基础,从影响女性乳房形态美的主要因素——乳间距、胸点高出发,将254位年龄在18-25岁的西部女大学生的乳房基本形态分为9类,并对其分布特点及文胸类型选择做了分析,得出青年女性胸身比在0.71左右,乳间距与胸宽比在0.5左... 以三维人体测量为基础,从影响女性乳房形态美的主要因素——乳间距、胸点高出发,将254位年龄在18-25岁的西部女大学生的乳房基本形态分为9类,并对其分布特点及文胸类型选择做了分析,得出青年女性胸身比在0.71左右,乳间距与胸宽比在0.5左右;在文胸穿着上以普通型为主,其次是提胸型和侧收型,较少的人需要穿着同时具有提胸和侧收功能的文胸,此结果能为内衣企业制定文胸生产方案及女性的文胸号型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胸 乳房基本形态 三维人体测量 文胸号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采用单照相机的三维人体测量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方金 任立红 +1 位作者 丁永生 郝矿荣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6-540,587,共6页
非接触式三维人体自动测量是现代化人体测量技术的主要特征,也是今后人体测量的趋势所在.在分析国内外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采用单照相机的三维人体测量方法.首先通过在单照相机前加一套镜面组合系统,进行实时拍照... 非接触式三维人体自动测量是现代化人体测量技术的主要特征,也是今后人体测量的趋势所在.在分析国内外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采用单照相机的三维人体测量方法.首先通过在单照相机前加一套镜面组合系统,进行实时拍照,获得一张同时记录人体的正面和侧面的照片;然后通过基于图像的人体特征区域和特征参数提取得到人体尺寸信息(尺寸、轮廓点和轮廓线).试验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 镜面系统 人体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人体测量的人体体型细分识别的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钱晓农 尹兵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7-111,120,共6页
使用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系统对中国北方青年女性人体进行测量,测量数据包括肩宽、胸围、臀围等部位尺寸,这些尺寸作为特征值构成了人体体型特征向量。不均匀体型的比例愈来愈高,因此更进一步细化对人体体型的分类识别变得十分重要。... 使用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系统对中国北方青年女性人体进行测量,测量数据包括肩宽、胸围、臀围等部位尺寸,这些尺寸作为特征值构成了人体体型特征向量。不均匀体型的比例愈来愈高,因此更进一步细化对人体体型的分类识别变得十分重要。考察了某些特征尺寸的概率分布,然后利用聚类分析将人体体型分为偏瘦、正常、偏胖3类,最后提出使用马氏距离的方法分析体型匀称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所使用的方法可有效实现人体体型的细分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体测量系统 K-mean聚类分析 马氏距离 人体体型细分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栅相移法用于三维人体测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益松 夏明 林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87,共5页
根据光栅相移法的基本原理,通过数字投影仪和数码相机构建了低成本的人体测量实验验证系统。为消除近心交叉光轴系统存在的非线性测量误差,采用平行光轴系统设计并运用投影仪移轴和相机区域拍摄技术,扩大了有效测量区域,同时对系统的标... 根据光栅相移法的基本原理,通过数字投影仪和数码相机构建了低成本的人体测量实验验证系统。为消除近心交叉光轴系统存在的非线性测量误差,采用平行光轴系统设计并运用投影仪移轴和相机区域拍摄技术,扩大了有效测量区域,同时对系统的标定以及投影光栅的设计原则给予详细的描述。阐述了四步相移法测量人台的实验过程,获得的条纹图像通过处理与计算,运用基于二阶差分的区域增长抗噪算法进行相位展开,并且采用阈值平均法对该算法进行优化,较好地避免了噪声对相位解算的影响,最后前后面点云数据进行拼接实现了人台的虚拟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体测量 人体扫描 相移法 投影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人体测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勇 付小莉 尚会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1-263,共3页
人体测量是服装结构设计中正确把握人体特征的必要手段。分析了传统手工人体测量方法的优缺点,阐述了三维人体测量的意义和在当今服装业中开发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三维人体测量的各种方法作比较,提出它们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三维人体测量方法 光电法 光学图像法 服装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人体测量的女性肩部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金花 王宏付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5-97,共3页
肩部作为人体和服装的贴合区,是服装结构设计重要的部位之一,也是服装合体性要求较高的部位之一。为提高服装肩部的合体性,以三维人体测量为基础,获取与肩部相关的部位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首先将肩部相关变量进行归类,根据... 肩部作为人体和服装的贴合区,是服装结构设计重要的部位之一,也是服装合体性要求较高的部位之一。为提高服装肩部的合体性,以三维人体测量为基础,获取与肩部相关的部位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首先将肩部相关变量进行归类,根据特征指标的算法,得出每类的特征部位,确定出肩部的特征部位,即肩宽和右肩倾斜角度。对特征部位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20~24岁青年女性的肩宽、右倾斜角度分布的概论值,即肩宽分布在36.0~38.0 cm之间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84.746%,右肩倾斜角度分布在22.0°~27.3°之间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79.6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体测量 女性 肩部 合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人体测量的江浙女模特体型分类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宁 王宏付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75,共5页
针对现有国家号型中缺少模特体型这一问题,利用三维人体测量技术,对192名18~24岁的江浙女模特进行60项指标测量,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将60多项测量变量压缩到身高、胸围、腰围、臀围、腰高5个方面。然后进行分层聚类分析,得出适... 针对现有国家号型中缺少模特体型这一问题,利用三维人体测量技术,对192名18~24岁的江浙女模特进行60项指标测量,利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将60多项测量变量压缩到身高、胸围、腰围、臀围、腰高5个方面。然后进行分层聚类分析,得出适合K-均值聚类法中的分类数,通过K-均值聚类法得到Y型体的模特号型标准:身高分别为170、175、180 cm;腰高分别为109、112、105 cm;胸围分别为84、87、90 cm;腰围分别为62.5、65.5、68.5 cm,臀围分别为90、92.5、9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体测量 模特 聚类分析 号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人体测量的江浙在职男青年颈部形态 被引量:9
9
作者 王珊珊 王鸿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1-136,共6页
对长期坐位作业的江浙地区在职男性颈部形态特征进行探讨,为男性青年服装的领型设计提供参考。为此,通过三维人体测量的方式提取人体颈部的相关数据,分别从颈部截面形态、颈部围度形态、颈部高度形态、颈部曲度形态、颈部立体形态进行... 对长期坐位作业的江浙地区在职男性颈部形态特征进行探讨,为男性青年服装的领型设计提供参考。为此,通过三维人体测量的方式提取人体颈部的相关数据,分别从颈部截面形态、颈部围度形态、颈部高度形态、颈部曲度形态、颈部立体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颈中横矢比与颈根横矢比基本为一个定值,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颈围有逐渐增粗的趋势;颈中围与颈跟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根据颈曲度变化情况将颈型分为3类;前后颈长呈现较强的线性关系;通过对颈部立体形态的分析,将男性颈部分为4种立体形态,为男性服装领型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男性 领型设计 颈部形态 三维人体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频光栅相位法应用于三维人体测量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益松 吴新侠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6-739,744,共5页
光栅法是非接触三维测量的重要技术,在分析现有光栅法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双频光栅相位法并结合平行光轴系统及移轴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频光栅相位法三维人体测量技术架构.该架构避免了单频光栅法相位展开误差传递问题,解决了近心投... 光栅法是非接触三维测量的重要技术,在分析现有光栅法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双频光栅相位法并结合平行光轴系统及移轴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频光栅相位法三维人体测量技术架构.该架构避免了单频光栅法相位展开误差传递问题,解决了近心投影系统中相位-高度求解过程中的非线形问题,扩大了有效测量区域.对人台的测量和重构表明,该方法实用且测量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体测量 相位轮廓测量 双频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人体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宏付 王永波 柯莹 《服装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492-496,共5页
为提高三维人体测量技术的普及率、促进其在服装相关领域的应用,简单对比分析了三维人体测量和手工测量技术的优劣,并采用文献查阅的方法,总结了三维人体测量技术的应用现状,剖析了现有三维人体测量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其测量过程改善建... 为提高三维人体测量技术的普及率、促进其在服装相关领域的应用,简单对比分析了三维人体测量和手工测量技术的优劣,并采用文献查阅的方法,总结了三维人体测量技术的应用现状,剖析了现有三维人体测量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其测量过程改善建议,并展望测量智能化与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体测量 体型分类 量身定制 虚拟试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批量定制中的三维人体测量技术 被引量:13
12
作者 项铃铃 李云台 《现代纺织技术》 2007年第4期46-49,共4页
针对服装批量定制中的关键技术,文章介绍了三维人体测量的主要过程、各类测量方法的原理和特点,以及这一先进技术在服装批量定制中的应用概况。同时就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维人体测量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三维人体测量 服装批量定制 原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VC模式三维人体测量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实现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新民 孟灵灵 张欣 《现代纺织技术》 2013年第3期17-20,共4页
研究面向电子化量身定制的三维人体测量数据库。系统以实体关系(E-R)模型设计数据模式,建立了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并实现基于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Controller)的MVC模式三维人体测量数据MIS系统。该系统提供基于三维人体... 研究面向电子化量身定制的三维人体测量数据库。系统以实体关系(E-R)模型设计数据模式,建立了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并实现基于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Controller)的MVC模式三维人体测量数据MIS系统。该系统提供基于三维人体测量数据库的应用平台,实现了包括背景信息、测量数据及扫描信息的录入,以及系统维护、权限管理等功能。可以为企业、研究者和个人用户提供在线获取信息及其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体测量数据 管理信息系统 M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人体测量的福建地区男性大学生体型特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梁素贞 《服装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52-156,共5页
随机选取福建地区19-25周岁在校男性大学生106名,采用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仪进行人体数据采集,提取21个主要测量项目为分析目标。通过SPSS软件统计分析和BMI体型分类,结果表明福建地区男性大学生体型分布集中在Y、A、B 3种体型,与20几... 随机选取福建地区19-25周岁在校男性大学生106名,采用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仪进行人体数据采集,提取21个主要测量项目为分析目标。通过SPSS软件统计分析和BMI体型分类,结果表明福建地区男性大学生体型分布集中在Y、A、B 3种体型,与20几年前的人体测量数据相比,福建地区男性大学生体型比较高瘦,三围落差更加明显,大部分人BMI值在胖瘦正常范围,只有少数人偏胖或偏瘦。通过回归分析,建立测量项目关于身高、胸围、腰围、臀围的线性回归方程,方便获取难以测量部位的数据,可为服装结构设计过程中一些经验公式的推导提供人体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体测量 男性大学生 体型特征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人体测量的穿戴式工业产品造型适配性设计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靳文奎 何人可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究三维人体测量技术在穿戴式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在介绍适配性概念的基础上,针对穿戴式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实践中遇到的人体数据挑战,分析了三维人体测量技术与穿戴式产品设计结合的新特点,并归纳了基于三维人体测量的产品... 目的探究三维人体测量技术在穿戴式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在介绍适配性概念的基础上,针对穿戴式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实践中遇到的人体数据挑战,分析了三维人体测量技术与穿戴式产品设计结合的新特点,并归纳了基于三维人体测量的产品适配性设计策略。结论通过三维人体测量技术获取了人体更加细致的数据、信息与知识,提高了可穿戴产品设计的适配性,更好地阐释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体测量 适配性 穿戴式产品 造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人体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晓菲 王燕珍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6-111,共6页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的需求,针对服装企业需要在传统的人体测量学基础上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才能获取精确的生理数据,建立完整三维数字化人体模型的问题。文章通过介绍传统人体测量技术的局限性,分析三维人体测量技术的工作原理及...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的需求,针对服装企业需要在传统的人体测量学基础上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才能获取精确的生理数据,建立完整三维数字化人体模型的问题。文章通过介绍传统人体测量技术的局限性,分析三维人体测量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论述了三维人体测量技术在服装号型标准、人体数据库、量身定制系统、电子商务、虚拟试衣以及服装快速反应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得出发展三维人体测量技术可以解决我国当前相关数据缺失、陈旧的问题,网络信息技术与三维人体测量技术的完美结合将成为今后服装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体测量 非接触式 量身定制 电子商务 虚拟试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人体测量的青年男性肩部形态分类 被引量:4
17
作者 阮婷 袁惠芬 +1 位作者 韦玉辉 夏威 《服装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488-492,共5页
为提高青年男性服装肩部的合体度,采用三维人体测量获取前肩宽、左肩斜度、胸背宽比等10个肩部相关数据,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肩部变量进行变量聚类及相关指数计算,提取前肩宽、左肩斜度和胸背宽比作为肩部形态典型指标,采用... 为提高青年男性服装肩部的合体度,采用三维人体测量获取前肩宽、左肩斜度、胸背宽比等10个肩部相关数据,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肩部变量进行变量聚类及相关指数计算,提取前肩宽、左肩斜度和胸背宽比作为肩部形态典型指标,采用典型指标对样本进行K-means聚类,组合形成27类肩部形态。分析得出,在反身肩型时,肩宽对肩型的影响不明显,肩斜对肩型的影响较明显;在平直肩型和屈身肩型时,肩宽和肩斜对肩型均有一定影响。肩斜度居中时,胸背宽比对肩型的影响较明显;在平肩和斜肩时,胸背宽比对肩型影响较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体测量 青年男性肩部 变量聚类 K-MEANS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人体表面轮廓测量系统中的“景深”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增朴 王永强 +1 位作者 于德敏 林佩谕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14-17,共4页
对三维人体表面轮廓进行测量时,CCD摄像机镜头具有一定的景深范围,若拍摄的光栅图像在非聚焦面上,则会造成相位及表面轮廓高度测量的误差.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推导、证明了景深与相位测量误差的关系,并利用这一关系,给出了系统允... 对三维人体表面轮廓进行测量时,CCD摄像机镜头具有一定的景深范围,若拍摄的光栅图像在非聚焦面上,则会造成相位及表面轮廓高度测量的误差.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推导、证明了景深与相位测量误差的关系,并利用这一关系,给出了系统允许最大相位误差时所对应的测量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体测量 景深 相位测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散乱点云的三维人体自动测量 被引量:9
19
作者 鲍陈 缪永伟 +1 位作者 孙瑜亮 张旭东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为解决Kinect深度相机三维人体扫描重建中人体特征尺寸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散乱点云的三维人体自动测量方案。首先,对采集三维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经点云降采样、离群点滤波和表面重建,以及点云坐标转换,进而识别出人体正背面;然后... 为解决Kinect深度相机三维人体扫描重建中人体特征尺寸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散乱点云的三维人体自动测量方案。首先,对采集三维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经点云降采样、离群点滤波和表面重建,以及点云坐标转换,进而识别出人体正背面;然后,利用人体几何形状分析法,自动提取人体特征点和特征截面点云;最后,对得到的特征截面点云提取特征边界点,再通过基于凸壳的轮廓线提取算法得到特征边界线,通过三次B样条曲线拟合计算围度、弧长尺寸,利用坐标差值和欧氏距离计算长度尺寸,从而完成对三维人体点云模型的特征尺寸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案受人体体型因素影响较小,所提出的尺寸信息的自动提取方案有效,并符合相关标准中测量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乱点云 点云分割 人体特征点 三维人体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人体自动测量技术综述 被引量:24
20
作者 彭三城 孙星明 +1 位作者 刘国华 阳爱民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详细介绍了有关三维人体自动测量的现状、主要过程、应用、分类及各种测量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并讨论了各种测量方法的利弊,指出了目前制约三维人体测量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三维人体自动测量下一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三维人体自动测量 摄像机定标 图像采集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