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褶菌HJ-18发酵滤液对三线镰刀菌的抑菌机理研究
1
作者 颜宇科 赵吉桃 +6 位作者 何静 王斌 陈伟 李南 李瑞芸 张崇庆 王玉鹏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0,189,共9页
花椒流胶病是危害花椒植株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花椒的品质和产量。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是引起花椒流胶病的主要病原菌。本研究利用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HJ-18的发酵滤液,探讨其对三线镰刀菌生长发育、细胞壁完整... 花椒流胶病是危害花椒植株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花椒的品质和产量。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是引起花椒流胶病的主要病原菌。本研究利用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HJ-18的发酵滤液,探讨其对三线镰刀菌生长发育、细胞壁完整性、细胞膜通透性、活性氧代谢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裂褶菌菌株HJ-18发酵滤液处理后,三线镰刀菌的生物量和产孢量分别显著降低18.84%(第7天)和35.81%(第7天);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几丁质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高73.66%(12 h)和24.63%(12 h);电导率比对照组高1.48倍(36 h),蛋白质和核酸等大分子物质泄漏,在处理36 h时胞外蛋白质和核酸含量比对照组高85.94%和64.54%,处理12 h MDA含量是对照组的1.2倍;此外,处理后期产生O_(2)^(-)能力较对照显著降低39.19%(36 h),H_(2)O_(2)的含量比对照组高88%(36 h);SOD活性比对照组低36.61%(12 h),CAT、POD活性较对照组分别增加55.84%(36 h)和141.7%(36 h)。综上所述,菌株HJ-18发酵滤液抑制三线镰刀菌的机理可能是抑制其生长发育,破坏细胞壁完整性和细胞膜通透性影响活性氧代谢、抗氧化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流胶病 裂褶 三线镰刀菌 生防效果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线镰刀菌M-20液体培养的产毒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匡开源 史士英 张树荣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58-60,共3页
研究了三线镰刀菌M-20液体培养的产毒性。该菌株接种于PSC、GMG和SPM 3种液体培养基,放置在19℃和8℃下静止培养24d后,比较菌丝生长特性、抑制豌豆种子萌发和高效液相色谱鉴定产毒性。结果表明,以葡萄糖、黄豆粉和玉米浆为碳、氮源的GM... 研究了三线镰刀菌M-20液体培养的产毒性。该菌株接种于PSC、GMG和SPM 3种液体培养基,放置在19℃和8℃下静止培养24d后,比较菌丝生长特性、抑制豌豆种子萌发和高效液相色谱鉴定产毒性。结果表明,以葡萄糖、黄豆粉和玉米浆为碳、氮源的GMG培养基中菌丝生长最好,生物毒性强,能检出T-2毒素。M-20菌株具有低温产毒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镰刀菌 液体培养 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苦马豆素真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22
3
作者 马尧 路浩 +6 位作者 赵宝玉 来航线 李蓉 王占新 陈基萍 卢围 荣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1-629,共9页
为探明青海及内蒙古多种疯草类植物及其根际土壤中是否存在产生苦马豆素的真菌,并对其种属进行鉴定,同时测定其苦马豆素产率。本试验拟对采自内蒙古和青海的疯草样品中的内生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进行分离;应用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法分别... 为探明青海及内蒙古多种疯草类植物及其根际土壤中是否存在产生苦马豆素的真菌,并对其种属进行鉴定,同时测定其苦马豆素产率。本试验拟对采自内蒙古和青海的疯草样品中的内生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进行分离;应用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检测菌丝及发酵液中苦马豆素含量,筛选可产生苦马豆素的真菌;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属种进行鉴定。从青海采集的疯草样品中分离并筛选出2株可产苦马豆素真菌,一株为土壤真菌,一株为内生真菌,分别命名为FS-5和EFG-7;菌丝中苦马豆素含量分别为0.773和0.11 mg.g-1,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试验结果,确定这2株真菌分别为裂褶菌属真菌和镰孢菌(霉)属三线镰刀菌。结果显示,我国青海疯草及根际土壤中存在可产生苦马豆素的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马豆素 内生真 裂褶 三线镰刀菌 疯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苜蓿品种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25
4
作者 杨剑锋 张园园 +5 位作者 王娜 刘欢 李昊宇 张键 刘爱萍 赵君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60,共9页
苜蓿根腐病病原菌较为复杂,因此明确不同生态环境下苜蓿根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和优势菌株,对于苜蓿根腐病的防治非常重要。利用柯赫氏法则对采自内蒙古三个不同地点苜蓿田中疑似根腐病的病样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从供试病样中共分... 苜蓿根腐病病原菌较为复杂,因此明确不同生态环境下苜蓿根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和优势菌株,对于苜蓿根腐病的防治非常重要。利用柯赫氏法则对采自内蒙古三个不同地点苜蓿田中疑似根腐病的病样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从供试病样中共分离得到6个不同种的镰刀菌: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锐顶镰刀菌(F.acuminatum)、产黄色镰孢菌(F.thapsinum)、变红镰刀菌(F.incarnatum)、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和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其中,木贼镰刀菌是上述三个供试地点苜蓿根腐病的优势致病菌。在室内条件下,利用优势菌株木贼镰刀菌以及三线镰刀菌对32个苜蓿品种的抗根腐病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品种间对根腐病的抗性水平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品种康赛对两种不同的镰刀菌种表现出最高的抗性水平,其病情指数分别为26.07和26.81;按照抗性水平的划分标准,32份供试材料中对三线镰刀菌呈现中抗水平的品种18份,占供试品种的56.25%;表现为中感水平的品种14份,占43.75%,未见高感品种。对木贼镰刀菌而言,呈现中抗水平的苜蓿品种9份,占28.13%;呈现中感品种14份,占43.74%;呈现高感水平的苜蓿品种9份,占28.13%。本研究中未发现针对上述两种根腐病病原菌呈现免疫和高抗水平的苜蓿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根腐病 木贼镰刀 三线镰刀菌 苜蓿品种 抗性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腺金丝桃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其醇溶物的抑菌活性
5
作者 范东海 赵丽丽 常桂英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103-105,共3页
以多年生乌腺金丝桃为材料,分析其内生真菌的种类,并分析乌腺金丝桃醇溶物的抑菌效果;利用形态学与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其所属种类,抑菌试验采用滤纸片法,观察其抑菌圈的大小。结果表明,采自乌腺金丝桃的1株内生真菌,初步鉴定其为... 以多年生乌腺金丝桃为材料,分析其内生真菌的种类,并分析乌腺金丝桃醇溶物的抑菌效果;利用形态学与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其所属种类,抑菌试验采用滤纸片法,观察其抑菌圈的大小。结果表明,采自乌腺金丝桃的1株内生真菌,初步鉴定其为镰刀菌属,通过分子鉴定其为三线镰刀菌。表明,乌腺金丝桃含有丰富的内生真菌,是开发天然药物的潜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腺金丝桃 内生真 分离 鉴定 活性 三线镰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