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规土合一、三线统筹、划管结合——武汉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实践
被引量:
27
1
作者
胡飞
何灵聪
杨昔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1-37,共7页
城市空间增长管理一直是城市规划工作关注的核心课题。城市开发边界经历了从国外城市起源、国内学界引进研究的过程,目前进入到全国试点推广的阶段,并被纳入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政策文件中,正式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城市开发边界作为城...
城市空间增长管理一直是城市规划工作关注的核心课题。城市开发边界经历了从国外城市起源、国内学界引进研究的过程,目前进入到全国试点推广的阶段,并被纳入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政策文件中,正式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城市开发边界作为城市空间治理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被寄予了厚望。武汉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在"规土合一"的基础上,采取开发边界、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和基本生态控制线"三线统筹"划定的方式,形成了开发边界方案。同时,按照"划管结合"的思路,提出了由城市开发边界、生态红线构成的"两线三区"分区分类管控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开发边界
规土合一
三线统筹
划管结合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区三线”统筹划定中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方法与实证
被引量:
21
2
作者
方利
姚敏
+4 位作者
于忠伟
颜世伟
王永
陈民
景宜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42-50,F0003,共10页
科学统筹划定“三区三线”,是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重要举措。针对“三区三线”底版不统一、边界不一致、存在交叉冲突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三区三线”统筹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的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
科学统筹划定“三区三线”,是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重要举措。针对“三区三线”底版不统一、边界不一致、存在交叉冲突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三区三线”统筹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的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技术路线及布局优化原则,构建了永久基本农田生产-生态-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吉林省梅河口市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梅河口市永久基本农田优化后面积为91 680.82 hm^(2),增加1 290.69 hm^(2);质量等别为10级的耕地面积增加3523.99hm^(2)、12级耕地面积减少2324.85hm^(2);耕地连片度提高,平均图斑面积由1.91hm^(2)增至2.61 hm^(2)。优化后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增加、质量提升、布局相对稳定。2)生态保护红线内的20.74 hm^(2)永久基本农田以“开天窗”形式保留,城镇开发边界内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出1 388.47 hm^(2)(主要为零星破碎、生态质量较差、不稳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图斑),对仍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优质永久基本农田,以“开天窗”的形式保留,使三条控制线无交叉无重叠。3)构建的永久基本农田生产-生态-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水环境风险指标作为生态功能评价二级指标,考虑了农业面源对水环境的污染风险,兼顾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调节和保护功能。该方法充分体现了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兼顾城市发展思路,农业、生态、城镇空间布局得到统筹优化,可为新形势下科学开展“三区三线”统筹划定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布局优化
评价
永久基本农田
三区
三线统筹
生态保护红线
城镇开发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三线”统筹的省域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规则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
26
3
作者
陈文广
张青璞
+5 位作者
孔祥斌
段向峰
左旭阳
谭敏
赵晶
董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48-257,共10页
统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来优化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能够更好地保住优质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该研究应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系统梳理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
统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来优化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能够更好地保住优质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该研究应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系统梳理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以下简称“三线”)划定的政策法规,建立了“三线”统筹下的省域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规则,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选择耕地国家利用等和集中连片程度进行了永久基本农田“三线”统筹划定,退出了生态保护红线核心区内所有永久基本农田7413.46 hm^(2),并将5073.05 hm^(2)优质连片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开天窗”的形式保留在了生态保护红线一般区和城镇开发边界内;2)广西全区退出永久基本农田1426540.77 hm^(2),主要是标注为工程恢复和未标注的非耕地,补划了永久基本农田525614.37 hm^(2),主要是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外优质连片的耕地,布局优化后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率高达85.62%;3)布局优化后的永久基本农田全为耕地且与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之间无交叉重叠,集中连片的永久基本农田达到95.08%,无重度和极重度污染损毁、石漠化和25°以上坡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国家利用等提高了0.06等。建立的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规则实现了“保护优先、布局优化、优近劣出、质量提升、三线统筹”的目标,能够为各省份指导市县统筹三条控制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提供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划
布局优化
“
三线
”
统筹
永久基本农田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规土合一、三线统筹、划管结合——武汉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实践
被引量:
27
1
作者
胡飞
何灵聪
杨昔
机构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
出处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1-37,共7页
文摘
城市空间增长管理一直是城市规划工作关注的核心课题。城市开发边界经历了从国外城市起源、国内学界引进研究的过程,目前进入到全国试点推广的阶段,并被纳入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政策文件中,正式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城市开发边界作为城市空间治理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被寄予了厚望。武汉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在"规土合一"的基础上,采取开发边界、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和基本生态控制线"三线统筹"划定的方式,形成了开发边界方案。同时,按照"划管结合"的思路,提出了由城市开发边界、生态红线构成的"两线三区"分区分类管控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城市开发边界
规土合一
三线统筹
划管结合
武汉
Keywords
Urban development boundary
Urban planning and land use plan integration
Three lines coordina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combination
Wuhan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区三线”统筹划定中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方法与实证
被引量:
21
2
作者
方利
姚敏
于忠伟
颜世伟
王永
陈民
景宜然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
梅河口市自然资源局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42-50,F0003,共10页
基金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和法治建设”项目(121101000000180052)
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建设项目(CKCEST-2021-2-11)。
文摘
科学统筹划定“三区三线”,是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重要举措。针对“三区三线”底版不统一、边界不一致、存在交叉冲突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三区三线”统筹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的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技术路线及布局优化原则,构建了永久基本农田生产-生态-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吉林省梅河口市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梅河口市永久基本农田优化后面积为91 680.82 hm^(2),增加1 290.69 hm^(2);质量等别为10级的耕地面积增加3523.99hm^(2)、12级耕地面积减少2324.85hm^(2);耕地连片度提高,平均图斑面积由1.91hm^(2)增至2.61 hm^(2)。优化后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增加、质量提升、布局相对稳定。2)生态保护红线内的20.74 hm^(2)永久基本农田以“开天窗”形式保留,城镇开发边界内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出1 388.47 hm^(2)(主要为零星破碎、生态质量较差、不稳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图斑),对仍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优质永久基本农田,以“开天窗”的形式保留,使三条控制线无交叉无重叠。3)构建的永久基本农田生产-生态-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水环境风险指标作为生态功能评价二级指标,考虑了农业面源对水环境的污染风险,兼顾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调节和保护功能。该方法充分体现了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兼顾城市发展思路,农业、生态、城镇空间布局得到统筹优化,可为新形势下科学开展“三区三线”统筹划定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方法借鉴。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布局优化
评价
永久基本农田
三区
三线统筹
生态保护红线
城镇开发边界
Keywords
land use
layout optimization
evaluation
permanent basic farmland
overall delimitation of“three land spaces and three control lines”
ecological red lines
urban development boundary
分类号
F32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三线”统筹的省域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规则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
26
3
作者
陈文广
张青璞
孔祥斌
段向峰
左旭阳
谭敏
赵晶
董涛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生态修复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行政审批办公室
北京方圆大地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48-257,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096)。
文摘
统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来优化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能够更好地保住优质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该研究应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系统梳理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以下简称“三线”)划定的政策法规,建立了“三线”统筹下的省域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规则,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选择耕地国家利用等和集中连片程度进行了永久基本农田“三线”统筹划定,退出了生态保护红线核心区内所有永久基本农田7413.46 hm^(2),并将5073.05 hm^(2)优质连片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开天窗”的形式保留在了生态保护红线一般区和城镇开发边界内;2)广西全区退出永久基本农田1426540.77 hm^(2),主要是标注为工程恢复和未标注的非耕地,补划了永久基本农田525614.37 hm^(2),主要是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外优质连片的耕地,布局优化后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率高达85.62%;3)布局优化后的永久基本农田全为耕地且与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之间无交叉重叠,集中连片的永久基本农田达到95.08%,无重度和极重度污染损毁、石漠化和25°以上坡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国家利用等提高了0.06等。建立的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规则实现了“保护优先、布局优化、优近劣出、质量提升、三线统筹”的目标,能够为各省份指导市县统筹三条控制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划
布局优化
“
三线
”
统筹
永久基本农田
广西壮族自治区
Keywords
land use
zoning
layout optimization
“Three Lines”coordination
permanent basic farmland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分类号
F32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规土合一、三线统筹、划管结合——武汉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实践
胡飞
何灵聪
杨昔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区三线”统筹划定中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方法与实证
方利
姚敏
于忠伟
颜世伟
王永
陈民
景宜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三线”统筹的省域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规则与实证研究
陈文广
张青璞
孔祥斌
段向峰
左旭阳
谭敏
赵晶
董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