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规土合一、三线统筹、划管结合——武汉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实践 被引量:27
1
作者 胡飞 何灵聪 杨昔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1-37,共7页
城市空间增长管理一直是城市规划工作关注的核心课题。城市开发边界经历了从国外城市起源、国内学界引进研究的过程,目前进入到全国试点推广的阶段,并被纳入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政策文件中,正式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城市开发边界作为城... 城市空间增长管理一直是城市规划工作关注的核心课题。城市开发边界经历了从国外城市起源、国内学界引进研究的过程,目前进入到全国试点推广的阶段,并被纳入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政策文件中,正式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城市开发边界作为城市空间治理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被寄予了厚望。武汉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在"规土合一"的基础上,采取开发边界、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和基本生态控制线"三线统筹"划定的方式,形成了开发边界方案。同时,按照"划管结合"的思路,提出了由城市开发边界、生态红线构成的"两线三区"分区分类管控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开发边界 规土合一 三线统筹 划管结合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区三线”统筹划定中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方法与实证 被引量:21
2
作者 方利 姚敏 +4 位作者 于忠伟 颜世伟 王永 陈民 景宜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42-50,F0003,共10页
科学统筹划定“三区三线”,是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重要举措。针对“三区三线”底版不统一、边界不一致、存在交叉冲突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三区三线”统筹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的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 科学统筹划定“三区三线”,是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重要举措。针对“三区三线”底版不统一、边界不一致、存在交叉冲突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三区三线”统筹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的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技术路线及布局优化原则,构建了永久基本农田生产-生态-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吉林省梅河口市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梅河口市永久基本农田优化后面积为91 680.82 hm^(2),增加1 290.69 hm^(2);质量等别为10级的耕地面积增加3523.99hm^(2)、12级耕地面积减少2324.85hm^(2);耕地连片度提高,平均图斑面积由1.91hm^(2)增至2.61 hm^(2)。优化后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增加、质量提升、布局相对稳定。2)生态保护红线内的20.74 hm^(2)永久基本农田以“开天窗”形式保留,城镇开发边界内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出1 388.47 hm^(2)(主要为零星破碎、生态质量较差、不稳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图斑),对仍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优质永久基本农田,以“开天窗”的形式保留,使三条控制线无交叉无重叠。3)构建的永久基本农田生产-生态-景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水环境风险指标作为生态功能评价二级指标,考虑了农业面源对水环境的污染风险,兼顾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调节和保护功能。该方法充分体现了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兼顾城市发展思路,农业、生态、城镇空间布局得到统筹优化,可为新形势下科学开展“三区三线”统筹划定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布局优化 评价 永久基本农田 三区三线统筹 生态保护红线 城镇开发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线”统筹的省域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规则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陈文广 张青璞 +5 位作者 孔祥斌 段向峰 左旭阳 谭敏 赵晶 董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48-257,共10页
统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来优化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能够更好地保住优质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该研究应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系统梳理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 统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来优化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能够更好地保住优质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该研究应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系统梳理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以下简称“三线”)划定的政策法规,建立了“三线”统筹下的省域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规则,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选择耕地国家利用等和集中连片程度进行了永久基本农田“三线”统筹划定,退出了生态保护红线核心区内所有永久基本农田7413.46 hm^(2),并将5073.05 hm^(2)优质连片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开天窗”的形式保留在了生态保护红线一般区和城镇开发边界内;2)广西全区退出永久基本农田1426540.77 hm^(2),主要是标注为工程恢复和未标注的非耕地,补划了永久基本农田525614.37 hm^(2),主要是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外优质连片的耕地,布局优化后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率高达85.62%;3)布局优化后的永久基本农田全为耕地且与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之间无交叉重叠,集中连片的永久基本农田达到95.08%,无重度和极重度污染损毁、石漠化和25°以上坡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国家利用等提高了0.06等。建立的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规则实现了“保护优先、布局优化、优近劣出、质量提升、三线统筹”的目标,能够为各省份指导市县统筹三条控制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提供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划 布局优化 三线统筹 永久基本农田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