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分子结构及热变性中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碧涵 常明 +5 位作者 王倩 孟露 吴梦谣 张勇 于宏伟 徐元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共7页
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的分子结构及热变性。结果表明:温度为303~573 K,随温度升高,PPTA分子酰胺Ⅰ、酰胺Ⅱ、酰胺Ⅲ特征吸收谱带对应的红外吸收频率及强度均明显改变;随温度升高,少量PPTA分子酰胺键断裂,影响其热稳定性。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 三级红外光 分子结构 热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采收季节的红外光谱三级鉴别与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素丽 陈建波 +2 位作者 周群 孙素琴 李守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69-2673,共5页
中药的采收季节与药物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研究不同季节采收药材的差异并对其进行准确识别,对中药药理研究与质量控制意义重大。采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别法,对春季和秋季采收的黄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春季与秋季采收的黄芩红外光谱吸收峰... 中药的采收季节与药物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研究不同季节采收药材的差异并对其进行准确识别,对中药药理研究与质量控制意义重大。采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别法,对春季和秋季采收的黄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春季与秋季采收的黄芩红外光谱吸收峰位置较相似,但是酯类化合物中羰基CO的1 740cm-1特征吸收峰,黄酮类成分1 614cm-1附近特征吸收峰及糖类成分1 071cm-1附近吸收峰的相对峰强度差别显著。通过二者相对峰强度的不同发现春季采收的黄芩药材中黄酮类和酯类成分高于秋季采收的药材。比较二者在1 300~400cm-1波数范围内的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得出其所含糖类物质有所不同。二者的差异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上更加直观显著。对16个批次的春季与秋季采收黄芩药材红外光谱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可以得到准确区分。综上,红外光谱三级鉴别法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可以准确鉴别春季和秋季采收的黄芩,并分析其化学成分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采收季节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红外光三级鉴别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栽培羊肚菌及毛头鬼伞的红外光谱三级鉴别
3
作者 林浩坚 刘刚 +3 位作者 杨卫梅 安冉 欧全宏 时有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4期131-135,共5页
为野生/栽培羊肚菌及毛头鬼伞的开发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野生/栽培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及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进行鉴别。结果表明:野生/栽培羊肚菌... 为野生/栽培羊肚菌及毛头鬼伞的开发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野生/栽培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及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进行鉴别。结果表明:野生/栽培羊肚菌及毛头鬼伞的原始光谱的整体特征基本相同。野生/栽培羊肚菌在1 750~850cm-1区域时和毛头鬼伞在1 700~900cm-1区域时的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均出现差异。野生/栽培羊肚菌在1 694~1 270cm-1、1 240~872cm-1和480~400cm-1区域时的自动峰数目均有差异;野生/栽培毛头鬼伞在1 680~1 380cm-1与1 210~900cm-1区域时的自动峰数目有差异;野生/栽培间的自动峰和交叉峰的强度有差异。红外光谱三级鉴别法能简单、快速、无损地区分野生/栽培羊肚菌及毛头鬼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毛头鬼伞 红外光三级鉴别法 野生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茯苓皮药材红外光谱的识别 被引量:30
4
作者 马芳 张方 +4 位作者 汤进 陈平 陈建波 周群 孙素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6-380,共5页
采用红外光谱、二阶导数光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大别山地区和云南省两大道地主产区的茯苓皮进行鉴别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茯苓皮的红外光谱都有1149,1079和1036 cm -1等表征糖类成分的特征吸收峰,其中大别山产区(湖北省、安徽... 采用红外光谱、二阶导数光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大别山地区和云南省两大道地主产区的茯苓皮进行鉴别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茯苓皮的红外光谱都有1149,1079和1036 cm -1等表征糖类成分的特征吸收峰,其中大别山产区(湖北省、安徽省)的茯苓皮中1619,1315和780 cm -1等表征草酸钙的特征吸收峰比较显著,云南产区的茯苓皮中797,779,537和470 cm -1等表征硅酸盐的特征吸收峰更加明显。比较450~1650 cm-1波数范围内的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可知,两个产区茯苓皮所含糖类物质有所不同。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中,不同产地茯苓皮所含糖类物质的差异更加直观显著。红外光谱法直观、简单、方便、快速,可以作为鉴别不同产地茯苓皮,诠释产地与药效之间关联性的一种有效准确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产地鉴别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二维相关红外光 红外光三级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