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油15核不育三系制种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石华娟 董云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12-15,共4页
油菜显性核不育杂合型不育系8702AB及其转育的纯合型不育系38AB和全不育系38AC的不育株在苗期长势长相相似,物侯期基本一致,株型和花器官形态无明显差异,可恢性未发生变化。杂合型不育系8702AB及其纯合型不育系38AB的不育株率为50%左右... 油菜显性核不育杂合型不育系8702AB及其转育的纯合型不育系38AB和全不育系38AC的不育株在苗期长势长相相似,物侯期基本一致,株型和花器官形态无明显差异,可恢性未发生变化。杂合型不育系8702AB及其纯合型不育系38AB的不育株率为50%左右,而全不育系38AC的不育株率为100%。不育系8702AB和38AC与同一恢复系(T1082)组配的杂交一代种在植株形态、花器官、恢复率、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上无明显差异,全不育系38AC的制种产量显著高于杂合型不育系8702AB,提高制种产量76 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显性核不育 川油15 三系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杂交稻三系制种结实率的主要制约因素及调节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卢炳茂 《福建农业科技》 2004年第3期2-3,共2页
杂交水稻三系制种结实率受不育系本身生理特性及多种栽培因素的影响。从花遇程度、花粉密度 ,天气状况 ,割叶、喷施“92 0” ,授粉方式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认知三系制种结实率问题实质是栽培技术问题 ,提出相应的调节措施 ,改进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杂交稻 三系制种 结实率 花期相遇 花粉密度 柱头外露率 气候因素 调节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显性核不育三系法制种 被引量:29
3
作者 李树林 周志疆 周熙荣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21-26,共6页
油菜显性核不育三系法制种,是用纯合两型系(基因型:不育株MsMsrfrf,可育株MsMsRfrf)、临保系(基因型msmsrfrf)、恢复系(基因型__RfRf)三系配套制种的新技术。其做法是,先用纯合两型系与临保系... 油菜显性核不育三系法制种,是用纯合两型系(基因型:不育株MsMsrfrf,可育株MsMsRfrf)、临保系(基因型msmsrfrf)、恢复系(基因型__RfRf)三系配套制种的新技术。其做法是,先用纯合两型系与临保系按核不育油菜二系制种法生产全不育系(基因型Msmsrfrf);再用全不育系与恢复系配制杂交种。纯合两型系育性分离比例稳定在1∶1,繁殖时每公顷产两型系种子580.5千克;临保系的保持株率(全不育系)在99.5%~100%,全不育系的繁殖每公顷产种414~585千克;恢复系的恢复株(F1)率达到98.0%~100%,F1制种每公顷产杂交种子876千克。已筛选到一批强优势杂交组合,其中(6CA×村青)F1已在生产上试种1万公顷以上,并收到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性核不育 油菜 临保 三系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杀雄剂对油菜三系杂交制种母本微粉控制试验简报 被引量:13
4
作者 付云龙 戚永明 赵汉红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3-73,共1页
三系杂交油菜制种母本微粉的产生是影响 F1 代种子纯度的关键因素。秋播油菜三系制种通过“旱、薄、迟、密”等农艺措施很难消除母本微粉的产生。微粉的产生量与油菜花期天气的好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笔者通过近 5年系统试验 ,明确了... 三系杂交油菜制种母本微粉的产生是影响 F1 代种子纯度的关键因素。秋播油菜三系制种通过“旱、薄、迟、密”等农艺措施很难消除母本微粉的产生。微粉的产生量与油菜花期天气的好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笔者通过近 5年系统试验 ,明确了化学杀雄剂对陕 2 A微粉控制效果 ;选配了复配型化学杀雄剂在现蕾期处理母本、控制微粉效果均在 80 %以上 ;F1 代种子纯度较 ck均能提高 10个百分点以上 ;种子纯度均在 83%以上。从而探索了一条三系杂交油菜制种微粉的控制由“天控”向“人控”的转变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杀雄剂 油菜 三系制种 母本微粉 种子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对三系杂交棉制种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玉娟 韩秋成 +3 位作者 任爱民 马卫军 尹国 崔明晖 《河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4期12-14,共3页
适宜的母本种植密度是三系杂交制种高产的必要条件。为明确三系杂交制种获得高产的母本最佳种植密度,以转单价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邯杂301的母本邯750A为试验材料,设母本种植密度22 500、37 500、45 000、52 500和67 500株/hm2共5个处理... 适宜的母本种植密度是三系杂交制种高产的必要条件。为明确三系杂交制种获得高产的母本最佳种植密度,以转单价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邯杂301的母本邯750A为试验材料,设母本种植密度22 500、37 500、45 000、52 500和67 500株/hm2共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母本种植密度对三系杂交棉叶片光合速率以及制种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三系杂交棉籽棉高产的母本种植密度为37 500~45 000株/hm2。该种植密度下,棉花叶片光合速率最高[19.3~19.6 mmol/(m2·s)],单株铃数(22.5~23.1个/株)和果枝数(13.0~13.2个/株)较多,单铃重(5.1~5.2 g)较大,最终籽棉产量达到了3 922.5~4 027.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杂交制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系配套辣椒制种壁蜂授粉技术应用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郑宇宇 罗爱玉 +7 位作者 刘芳军 宋秀秀 吕彦妮 张建华 丁耀宏 谢宗江 张红宾 常有凯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8-41,共4页
2016~2017年以人工授粉作为对照,进行了三系配套辣椒制种壁蜂授粉试验。结果表明:三系配套辣椒制种壁蜂授粉时父母本的最佳配比为1∶3,父本、母本相间栽培。壁蜂在温室中的适应性较好,辣椒坐果率、单株结果数、种子千粒重及制种产量均... 2016~2017年以人工授粉作为对照,进行了三系配套辣椒制种壁蜂授粉试验。结果表明:三系配套辣椒制种壁蜂授粉时父母本的最佳配比为1∶3,父本、母本相间栽培。壁蜂在温室中的适应性较好,辣椒坐果率、单株结果数、种子千粒重及制种产量均高于人工授粉,并大幅度降低了制种成本,每个温室成本降低86.7%。壁蜂授粉技术的应用在三系辣椒制种中具有可行性,且制种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蜂 配套辣椒制种 制种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系法杂交稻制种种子纯度田间定量评估鉴定方法
7
作者 周继龙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1期126-128,共3页
杂交稻种制种纯度高低是制种工作成败的关键。为了提高杂交稻制种的种子纯度和田间验收水平,必须在田间验收时进行充分符合实际的定量评估,本文介绍了三系法杂交稻种制种纯度田间验收定量评估鉴定方法。
关键词 法杂交稻制种 种子纯度 种子杂种率 田间验收 评估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