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生产理论在北方荒漠化地区人地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力小 宋豫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1-104,共4页
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的“三种生产”理论 ,对我国北方荒漠化地区的人地系统进行了解析 ,指出人口生产的膨胀、物质生产的低效率和环境生产的萎缩 ,以及由此造成的三种生产系统之间支撑与制约机制的破坏 ,是导致我国北方荒漠化不断扩展的... 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的“三种生产”理论 ,对我国北方荒漠化地区的人地系统进行了解析 ,指出人口生产的膨胀、物质生产的低效率和环境生产的萎缩 ,以及由此造成的三种生产系统之间支撑与制约机制的破坏 ,是导致我国北方荒漠化不断扩展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 荒漠化地区 人地系统 可持续发展 生产理论 中国 环境建设 人口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关系:环境社会系统中的四种关系论 被引量:7
2
作者 甘晖 叶文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6期7-11,共5页
文章主要以中国古代文明为例,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文明演化中存在分裂的现象,并初步论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被分解成两种关系,即人与天的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从系统的整体角度考虑,将涉及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称为... 文章主要以中国古代文明为例,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文明演化中存在分裂的现象,并初步论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被分解成两种关系,即人与天的关系和人与物的关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从系统的整体角度考虑,将涉及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称为人与天的关系;从自然中一个个独立存在的个体角度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人与物的关系。此种分解亦可以作为理解"李约瑟问题"的一种视角。本文将这两种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共四种关系,统一在三种生产理论的框架内。这样的划分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环境管理学都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天的关系 人与物的关系 李约瑟问题 生态文明 三种生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三型”社会: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张耀军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14,共4页
可持续发展是迄今为止人类提出的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类社会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然而,可持续发展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持续发展需要人口均衡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支撑。可以说,人口均衡型社会、... 可持续发展是迄今为止人类提出的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类社会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然而,可持续发展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持续发展需要人口均衡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支撑。可以说,人口均衡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三个支撑点,三者缺一不可。其中最根本的是人口均衡。人口均衡包括人口内部的均衡和人口外部的均衡。人口内部均衡包括人口规模、人口分布、人口结构和人口素质等要素的均衡。人口外部均衡指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相均衡。三型社会需要三种生产理论的指导,三型社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社会 可持续发展 三种生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发展的可持续走向 被引量:4
4
作者 陈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6年第5期25-28,共4页
从三种生产的视角看,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方向是指农村发展趋向于三种生产的和谐运行与环境社会系统的稳定演进,获得“经济-社会-环境”整体高效益。资源环境问题是与一定的发展模式相伴而生的,针对中国农村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通过深入剖... 从三种生产的视角看,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方向是指农村发展趋向于三种生产的和谐运行与环境社会系统的稳定演进,获得“经济-社会-环境”整体高效益。资源环境问题是与一定的发展模式相伴而生的,针对中国农村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通过深入剖析城乡整体、城乡之间以及农村内部三种生产的状况,提出改善中国农村发展状况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问题 中国农村发展 三种生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