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校学生工作中应用Excel的三种境界 |
成必成
胡平建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10 |
4
|
|
2
|
逻辑学习的三个阶段与思维的三种境界——关于逻辑教学的思考 |
李艳霞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0 |
|
3
|
“共情教育”的三种境界 |
段云成
|
《教育视界》
|
2023 |
1
|
|
4
|
带兵人要达到三种境界 |
戴成国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5
|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
王浩宇
|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使用)》
|
2017 |
0 |
|
6
|
成功的三种境界 |
刘伟
|
《成才之路》
|
2011 |
0 |
|
7
|
香菱学诗三境界 |
宫业胜
|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1
|
|
8
|
《人间词话》“三境界”新解 |
李晓华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9
|
写作的三重境界 |
孙启涛
|
《政工学刊》
|
2022 |
0 |
|
10
|
争鸣三境界 |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8 |
0 |
|
11
|
读书当具备的三种状态 |
潘源
|
《政工学刊》
|
2020 |
0 |
|
12
|
作文构思“三境界” |
邱泽
|
《语文学刊》
|
2016 |
0 |
|
13
|
读书的境界 |
杨建
|
《政工学刊》
|
2024 |
0 |
|
14
|
关于当前小说发展态势的一种描述 |
吴秉杰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15
|
先秦儒家道德自由思想的当代价值 |
谭培文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6
|
蒲菁《人间词话补笺》研究——《人间词话》百年学术史研究之二 |
彭玉平
|
《中国韵文学刊》
|
2008 |
5
|
|
17
|
刘勰与王国维对作家修养问题的比较研究 |
刘小平
治丹丹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8
|
文学与宗教 |
胡家才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1
|
|
19
|
关于古代文论中的灵感问题 |
吴调公
|
《文艺理论研究》
|
1983 |
1
|
|
20
|
流水浮灯 |
孙丽雪
|
《戏剧之家》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