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学生工作中应用Excel的三种境界 被引量:4
1
作者 成必成 胡平建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3期170-171,共2页
Excel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处理功能,又集成了VBA开发环境,支持二次开发。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经常应用Excel做大量事情,但应用Excel的能力有三种境界之分。灵活运用EXCEL内置函数及编写自定义函数是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 学生工作 二次开发 自定义函数 三种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逻辑学习的三个阶段与思维的三种境界——关于逻辑教学的思考
2
作者 李艳霞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09-111,共3页
思维能力是人一切能力的核心,思维是人一生不断进行的一种活动,逻辑知识的获得是人一生不断延续的过程。就人学习逻辑知识来说应该有无形式——有形式——无形式三个阶段,就人的思维来说应该经历自发——自觉——自由三种不同的境界。
关键词 逻辑 思维 个阶段 三种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情教育”的三种境界 被引量:1
3
作者 段云成 《教育视界》 2023年第34期65-66,共2页
在教育管理的培训和学术交流中,“共情”一词被频频提起。现实中,有些教师能将共情运用得活灵活现,学生对他们既亲近又敬重,再难管教的“刺头”也乖乖听话,再难处理的问题也游刃有余。于我个人而言,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共... 在教育管理的培训和学术交流中,“共情”一词被频频提起。现实中,有些教师能将共情运用得活灵活现,学生对他们既亲近又敬重,再难管教的“刺头”也乖乖听话,再难处理的问题也游刃有余。于我个人而言,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共情教育”主要有三种境界。一、共入同一个情境面对出“问题”的学生,不能先入为主,也不能灌输说教,而是要创设一个包容双方的共同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然后与教师达成共识,这是“共情教育”的第一种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教育 达成共识 学术交流 先入为主 三种境界 情境 游刃有余 感同身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兵人要达到三种境界
4
作者 戴成国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战士 部队建设 条令条例 实施管理 基层干部 领导者 新形势 三种境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法规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5
作者 王浩宇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使用)》 2017年第1期24-25,共2页
学习算法,首先要对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与步骤进行分析,体会算法的程序化思想,其次要设计程序框图来表示解决问题的算法,从而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最后能读懂程序框图,正确写出计算结果。一、写出算法,体会程序化思想例1已知... 学习算法,首先要对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与步骤进行分析,体会算法的程序化思想,其次要设计程序框图来表示解决问题的算法,从而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最后能读懂程序框图,正确写出计算结果。一、写出算法,体会程序化思想例1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3,4,利用海伦公式设计一个算法,求出它的面积。解:算法步骤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算法 三种境界 程序框图 逻辑结构 计算结果 海伦公式 程序化 角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功的三种境界
6
作者 刘伟 《成才之路》 2011年第8期I0014-I0014,共1页
偶尔看到一句话:小成靠勤,中成靠智,大成靠德。仔细玩味,觉得颇有深意,因为其不但道出了人生成功的三种境界,更说明了达到这三种境界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 《成功的三种境界 随笔 杂文 杂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菱学诗三境界 被引量:1
7
作者 宫业胜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5-26,共2页
香菱学诗的过程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人们成事业、做学问都象香菱学诗一样,必须经历三种境界:天涯路远不言愁,衣带渐宽终不悔,蓦然回首事竟成。倘若遇难辄止或者好高骛远,那是绝对不行的。
关键词 香菱 学诗 启示 三种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间词话》“三境界”新解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晓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10-111,共2页
笔者对王国维《人间词话》第26则"三种之境界"的解读与阐发首先从"境界"的词源入手,分析《人间词话》之前"境界"的含义,然后对"三种之境界"的雏形文本"三种之阶级"到最后定型文本与... 笔者对王国维《人间词话》第26则"三种之境界"的解读与阐发首先从"境界"的词源入手,分析《人间词话》之前"境界"的含义,然后对"三种之境界"的雏形文本"三种之阶级"到最后定型文本与康德的"纯粹理性之综合"的"三阶级"进行对应分析,认为以"境界"说为审美核心范畴的《人间词话》的审美范畴体系框架与康德美学范畴体系的框架有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词话》 境界 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作的三重境界
9
作者 孙启涛 《政工学刊》 2022年第7期91-91,共1页
关于写作的心得,思来想去用一句话来讲,就是自己对写作的热爱和坚持。王国维论述治学经验讲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 关于写作的心得,思来想去用一句话来讲,就是自己对写作的热爱和坚持。王国维论述治学经验讲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路是人走出来的,大家从事写作,要靠汗水和精力浇灌出来鲜花和果实。这里也有三种境界需要经历:知之、好之、乐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学经验 昨夜西风 蓦然回首 境界 三种境界 王国维 写作 独上高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争鸣三境界
10
《文艺理论研究》 1988年第5期92-93,共2页
汤学智在《争鸣三境界》(《文汇报》88年7月8日)一文中指出: 就论者的争鸣观念和态度来说,我以为可以划分为三种境界——其一:“斗争”境界。这一境界的论者,在思想深处依然把学术争鸣理解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即无产阶级世界观同... 汤学智在《争鸣三境界》(《文汇报》88年7月8日)一文中指出: 就论者的争鸣观念和态度来说,我以为可以划分为三种境界——其一:“斗争”境界。这一境界的论者,在思想深处依然把学术争鸣理解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即无产阶级世界观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斗争、唯物论同唯心论的斗争、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乃至社会主义同反社会主义的斗争,因此,他们毅然高举“坚持”和“捍卫”的大旗,以一种相当严肃虔诚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三种境界 学术争鸣 唯心论 无产阶级世界观 阶级斗争 意识形态领域 资产阶级 唯物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书当具备的三种状态
11
作者 潘源 《政工学刊》 2020年第11期96-96,共1页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治学有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习主席强调:"先...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论述治学有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习主席强调:"先贤们的思想结晶,许多人的智慧和成功的经验都在书里,只有愚蠢的人才不读书。"当前,基层一线带兵人大都是年轻干部,正处于打基础、练筋骨、强能力的"黄金时期",各级应当既要让他们勇于在实践的风雨中摔打锤炼,又要让他们善于在学以修身、学以增智、学以提能、学以致用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反观当下,一些同志对读书"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昨夜西风 蓦然回首 思想结晶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种境界 基层一线 学以致用 年轻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文构思“三境界”
12
作者 邱泽 《语文学刊》 2016年第17期167-167,174,共2页
作文构思也有规可依,即王国维的"三境界"。构思时应有新意,注重立意的标杆,立意的高远境界。一个人思维品质的高下决定了他作文境界的高低。好的构思能使作文脱颖而出,从而进入最高境界,即王国维所说的"第三境界":&... 作文构思也有规可依,即王国维的"三境界"。构思时应有新意,注重立意的标杆,立意的高远境界。一个人思维品质的高下决定了他作文境界的高低。好的构思能使作文脱颖而出,从而进入最高境界,即王国维所说的"第三境界":"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立意的角度,基本能定位出作文质量的优劣高下,依据就是作文立意境界的高低。立意是作文之魂,立意低了,即使结构再精巧,语言再漂亮,也难以掩盖其思想的贫弱与苍白。审题立意,努力提高立意境界,是写作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构思 三种境界 立意高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书的境界
13
作者 杨建 《政工学刊》 2024年第11期85-85,共1页
有人曾经将读书总结为吞、啃、品三种境界——泛读为吞、精读为啃、细嚼为品,亦谓之“吞文字、啃深意、品韵致”。倘若一个人读书能从吞文字上升到品韵致的境界,算得上是高人了。不过,我觉得读书读到最高境界还应该包括读空白——读懂... 有人曾经将读书总结为吞、啃、品三种境界——泛读为吞、精读为啃、细嚼为品,亦谓之“吞文字、啃深意、品韵致”。倘若一个人读书能从吞文字上升到品韵致的境界,算得上是高人了。不过,我觉得读书读到最高境界还应该包括读空白——读懂书中之空白,妙解书中空白处。一本书,只要有文字的地方,阅读者只要下功夫,总有可能读得通,读得明白;但书中的空白处,就是文字没有到达的地方,就是那种“尽在不言中”之处,就不一定都读得懂看得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尽在不言中 空白处 读书 三种境界 细嚼 阅读者 文字 韵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当前小说发展态势的一种描述
14
作者 吴秉杰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5-39,共5页
需要说明的是,把当前小说探索的潮流与成果、主体的艺术追求及结晶区分为三种境界,这并不是唯一的划分。着眼点或参照系的不同,使得一个时代的文学在各种选定的统一性的眼光下,可能产生种种不同的组合。而在对创作的任何一种综合中,又... 需要说明的是,把当前小说探索的潮流与成果、主体的艺术追求及结晶区分为三种境界,这并不是唯一的划分。着眼点或参照系的不同,使得一个时代的文学在各种选定的统一性的眼光下,可能产生种种不同的组合。而在对创作的任何一种综合中,又必然要舍弃一部分内容,才能获得一定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前小说 张承志 先锋小说 三种境界 韩少功 作品 艺术追求 参照系 艺术境界 小说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儒家道德自由思想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谭培文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70,共7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由观念并非完全空白。我国先秦儒家自由意志道德自由思想是新时代社会主义自由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因。先秦儒家自由思想核心命题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即自由意志的道德自由。通过该命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由观念并非完全空白。我国先秦儒家自由意志道德自由思想是新时代社会主义自由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因。先秦儒家自由思想核心命题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即自由意志的道德自由。通过该命题的系统论述,提出了自由与"矩"的限制的思想,揭示出自由的四种类型、三种境界,并认识到自由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先秦儒家自由思想的启示是:要探索"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文化内涵,明确自由与限制的辩证关系;要重视"欲"的人性基础,探索自由的实现路径;要理解"不逾矩"的自由底线与"仁""圣"终极关怀的层次关系,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自由思想 类型 三种境界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菁《人间词话补笺》研究——《人间词话》百年学术史研究之二 被引量:5
16
作者 彭玉平 《中国韵文学刊》 2008年第3期72-78,共7页
靳德峻《人间词话笺证》是有关《人间词话》的最早笺证本,以征引诗词文献为主,略释书中所涉及人物之生平及著述情况。蒲菁的补笺略后于靳德峻原笺,为其补笺所涉人物的传记出处和所涉作品的版本来源,并对原笺或补其未足,或正其谬误。补... 靳德峻《人间词话笺证》是有关《人间词话》的最早笺证本,以征引诗词文献为主,略释书中所涉及人物之生平及著述情况。蒲菁的补笺略后于靳德峻原笺,为其补笺所涉人物的传记出处和所涉作品的版本来源,并对原笺或补其未足,或正其谬误。补笺的重点是引录相关材料阐释理论概念,颇参己见。补笺注重诗词曲之间文体嬗变,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裁断其理论的价值和地位。补笺引录王国维自释"三种境界"之说,则为读者了解王国维晚年心境提供了重要参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菁 《人间词话》 靳德峻 原笺 补笺 三种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勰与王国维对作家修养问题的比较研究
17
作者 刘小平 治丹丹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X期43-44,共2页
刘勰、王国维皆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大家,在作家修养问题上,刘勰的很多优良传统被王国维所承继。对两者的比较研究,综观国内外学术界相关研究寥寥。由此入手,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对两者承继关系、异同点做一探究,得出王国维对刘勰优... 刘勰、王国维皆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大家,在作家修养问题上,刘勰的很多优良传统被王国维所承继。对两者的比较研究,综观国内外学术界相关研究寥寥。由此入手,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对两者承继关系、异同点做一探究,得出王国维对刘勰优良观念加以继承,但又有差异。这种比较研究,既可以古鉴今,又对于深层次系统研究刘勰、王国维文学理论乃至中国文学理论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王国维 作家修养 “出”“入”自如 三种境界 “真” 全局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与宗教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家才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15-22,共8页
一切事物的特性,只有在相互联系、相互比较中,才能较为全面地显露出来。文学也是这样,只有把它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来考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它的本质而不致被某些固定的模式所局囿。在文学与其他意识形态的联系中,它与宗教... 一切事物的特性,只有在相互联系、相互比较中,才能较为全面地显露出来。文学也是这样,只有把它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来考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它的本质而不致被某些固定的模式所局囿。在文学与其他意识形态的联系中,它与宗教的关系尤为悠久和密切。文学和宗教的关系最主要最深刻的是它们的基本性质相象,对人生的影响作用,思维方法等方面更为接近,至于题材、体裁、语言、结构、方法的影响倒在其次。探讨文学和宗教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文化背景 曹雪芹 象征 最高境界 红楼梦 神秘性 禅宗 文学家 三种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古代文论中的灵感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调公 《文艺理论研究》 1983年第2期53-62,共10页
灵感,这一个过去在文艺理论中曾经被认为是创作的宝贵动力的概念,在西方文论中早就明确地提出来了。我国古代文论中虽说并没有正式出现过这一个术语,然而事实上却经常触及到它,并曾展开过许多精辟、生动的阐述。灵感,长期以来,好象是一... 灵感,这一个过去在文艺理论中曾经被认为是创作的宝贵动力的概念,在西方文论中早就明确地提出来了。我国古代文论中虽说并没有正式出现过这一个术语,然而事实上却经常触及到它,并曾展开过许多精辟、生动的阐述。灵感,长期以来,好象是一位披着羽纱的仙子,被一些古代作家看成好象是云车风马、来去无从、“远引若至,临之已非”的东西。在西方是如此,在中国也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论 王士祯 古代作家 妙悟 司空图 艺术构思 意象 三种境界 艺术素养 王国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水浮灯
20
作者 孙丽雪 《戏剧之家》 2013年第7期315-315,共1页
人生,一曲寂寞之歌。默默流水,袅袅浮灯。花落花开,人去人来,我们从寂寞中走来,又在寂寞中成熟。——题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提到,人的一生有三种境界。三者之中,无论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立志境界,还是"... 人生,一曲寂寞之歌。默默流水,袅袅浮灯。花落花开,人去人来,我们从寂寞中走来,又在寂寞中成熟。——题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提到,人的一生有三种境界。三者之中,无论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立志境界,还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求索境界,抑或那"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偶得境界,无一不是清冷寂寥的景象。人生便是孤独寂寞的旅途,我们都在寂寞中慢慢成熟,成熟的滋味便是寂寞的滋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种境界 流水 王国维 人间词话 人生境界 孤独 滋味 成熟 题记 落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