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玄礼学的体系建构与思想创造
1
作者 张树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8-84,共7页
郑玄经学体系建构的初衷在于回应汉末经学衰微、百家互起的思想史变局,其重整儒家经学的方式是以礼为本,统贯群经。通过对《周礼》《仪礼》《礼记》的注解与整合,郑玄创立了“三礼学”,其基本构型特征是以《周礼》为中心而三礼并举,礼... 郑玄经学体系建构的初衷在于回应汉末经学衰微、百家互起的思想史变局,其重整儒家经学的方式是以礼为本,统贯群经。通过对《周礼》《仪礼》《礼记》的注解与整合,郑玄创立了“三礼学”,其基本构型特征是以《周礼》为中心而三礼并举,礼学由此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郑玄统合三礼的基本方案是首先以经礼、曲礼之分确定《周礼》《仪礼》关系,通过将《周礼》解为“统之于心”的“体”,而将《仪礼》释为“践而行之”的“履”,使礼之制度义与仪式义得以协调。其次是将《礼记》作为礼义诠释文献与《周礼》《仪礼》并行。三礼学体系的建立在经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三礼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江西经学研究之格局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春兰 兰健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50,共7页
宋代江西经学研究风气大开,涌现了许多名家与名作。经学流派各张其帜,疑经派与道统派相互交锋,在诗经学、尚书学、三礼学、春秋学、易经学等研究领域,均有震荡,特色鲜明。赣籍学者于经学各领域中或为担纲,或开宗立派,引类推毂,声气相求... 宋代江西经学研究风气大开,涌现了许多名家与名作。经学流派各张其帜,疑经派与道统派相互交锋,在诗经学、尚书学、三礼学、春秋学、易经学等研究领域,均有震荡,特色鲜明。赣籍学者于经学各领域中或为担纲,或开宗立派,引类推毂,声气相求,使疑古之风趋于成型,推动了宋代经学研究风气的转捩。延及南宋,集大成者朱熹的出现,成为两宋经学研究的高标。赣籍学者前后踵继,共同构筑了宋代学术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诗经 尚书 三礼学 春秋 易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永、方苞京师之会的书写与汉宋之争 被引量:2
3
作者 任雪山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1-39,共9页
乾隆五年,江永尝至京师,与方苞论学三礼,此事后世书写不断,成为清学史上一大公案。汉学家们称方苞为学自负,大折服于江永;桐城派人则认为双方皆畅然满意。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方苞本人未有相关记载,而江永视之为人生大事。对各方观... 乾隆五年,江永尝至京师,与方苞论学三礼,此事后世书写不断,成为清学史上一大公案。汉学家们称方苞为学自负,大折服于江永;桐城派人则认为双方皆畅然满意。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方苞本人未有相关记载,而江永视之为人生大事。对各方观点影响最大者为戴震,其褒汉贬宋之意,或可视为清学史上汉宋之争的滥觞。正是通过持续的历史书写,江永、方苞京师之会彰显出恒久的学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苞 江永 三礼学 桐城派 汉宋之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