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磷酸三丁酯含量对前端聚合双环戊二烯树脂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杨莉玲 宋龙杰 +2 位作者 尹昌平 陈丁丁 唐俊 《宇航材料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8,共9页
以亚磷酸三丁酯(TBP)为抑制剂,系统探究了TBP含量对前端聚合双环戊二烯(DCPD)树脂工艺性能、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CPD与Grubbs二代催化剂(GC2)摩尔比为1×10^(4)∶1时,将TBP的摩尔比由1提高至5,工艺窗口由1876 s... 以亚磷酸三丁酯(TBP)为抑制剂,系统探究了TBP含量对前端聚合双环戊二烯(DCPD)树脂工艺性能、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CPD与Grubbs二代催化剂(GC2)摩尔比为1×10^(4)∶1时,将TBP的摩尔比由1提高至5,工艺窗口由1876 s延长至8104 s,延长了3倍;玻璃化转变温度由121.2℃提高到134.5℃,提高了11%;前端聚合速率从7.14 cm/min降至3.96 cm/min,降低了44%;前端温度由203℃降至173℃,降低了15%。当DCPD与TBP的摩尔比一定时,将GC2的摩尔比由1增加至2,树脂体系凝胶温度和时间均大幅下降,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超过30℃,但前端聚合速率提升约2倍。此外,无论GC2含量为多少,前端聚合DCPD树脂热分解温度和力学性能基本不受抑制剂含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端聚合 环戊二烯 磷酸丁酯 工艺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核苷三磷酸水解酶-Ⅱ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镭 李成朋 +6 位作者 陈弟 赵徐寒晖 蒋凯 林佳鑫 刘阳阳 胡昕 谭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9-521,526,共4页
目的构建弓形虫核苷三磷酸水解酶-Ⅱ(NTPase-Ⅱ)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NTPase-Ⅱ并在COS-7细胞中进行瞬时表达。方法以pBAD-HisB-NTPase-Ⅱ质粒为模板,PCR扩增NTPase-Ⅱ目的基因,将其克隆到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双酶切及... 目的构建弓形虫核苷三磷酸水解酶-Ⅱ(NTPase-Ⅱ)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NTPase-Ⅱ并在COS-7细胞中进行瞬时表达。方法以pBAD-HisB-NTPase-Ⅱ质粒为模板,PCR扩增NTPase-Ⅱ目的基因,将其克隆到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双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阳离子脂质体法转染COS-7细胞并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经鉴定,弓形虫pcDNA3.1(+)-NTPase-Ⅱ核酸疫苗质粒构建成功。以脂质体法转染COS-7细胞后,转染细胞可成功地表达弓形虫NTPase-Ⅱ蛋白。结论证实了弓形虫NTPase-Ⅱ蛋白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为该基因的核酸疫苗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核苷磷酸水解酶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三磷酸核苷水解酶-II的克隆、表达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谭峰 沙丹 +5 位作者 李丽宁 潘长旺 黄慧聪 梁韶晖 诸葛青云 秦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探讨弓形虫RH株速殖子NTPase-II重组蛋白的免疫反应性及其在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通过PCR获得NTPase-II基因,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经酶切与测序鉴定后亚克隆至表达质粒pBAD-HisB,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形... 目的探讨弓形虫RH株速殖子NTPase-II重组蛋白的免疫反应性及其在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通过PCR获得NTPase-II基因,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经酶切与测序鉴定后亚克隆至表达质粒pBAD-HisB,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形式获得高效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蛋白表达产物。用纯化的表达产物作为诊断抗原,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初步建立检测抗NTPase-II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PCR扩增得到特异的弓形虫NT-Pase-II基因序列,经测序鉴定无基因突变。重组质粒诱导表达产物相对分子量约70kD,与理论值相符。经Western-blot证实,重组蛋白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用表达的重组NTPase-II蛋白初步建立了用于NTPase-II抗体检测的间接ELISA方法。结论重组NTPase-II蛋白具有较强免疫原性,可作为诊断抗原用于急性弓形虫感染诊断试剂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RH株 速殖子 磷酸核苷水解酶-Ⅱ原核表达 间接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核苷二磷酸X水解酶21(NUDT21)通过阻断P53/CDK2/Rb通路抑制HCT-116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2
4
作者 罗珍 豆梁丁 +8 位作者 王蕾 刘榕 罗光平 林默 邓子峰 沈颖 傅芷宁 彭书海 张永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7-512,共6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核苷二磷酸X水解酶21(NUDT21)对HCT-116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Gibson组装法构建NUDT21过表达质粒。克隆形成实验、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P53、细胞周... 目的探讨过表达核苷二磷酸X水解酶21(NUDT21)对HCT-116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Gibson组装法构建NUDT21过表达质粒。克隆形成实验、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P53、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2(CDK2)的蛋白水平,以及第780位丝氨酸磷酸化的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Ser780)和p-Rb-Ser608的蛋白水平。结果测序结果提示NUDT21过表达载体构建成功,HCT-116细胞转染NUDT21过表达质粒后,其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量明显升高。过表达NUDT21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过表达NUDT21后,CDK2、p-Rb-Ser608与p-Rb-Ser780蛋白表达量降低,P53蛋白水平增高。结论过表达NUDT21通过阻断P53/CDK2/Rb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磷酸X水解酶21(NUDT21) HCT-116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角血蜱唾液腺中腺苷三磷酸双磷酸酶的纯化及其酶切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程远国 吴厚永 +2 位作者 李德昌 李成文 赵彤言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7-312,共6页
利用染料亲和层析 (CibacornBlue柱 )和离子交换层析 (MacrosphereWCX柱 )对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longicornis唾液腺的腺苷三磷酸双磷酸酶进行纯化 ,经SDS PAGE证实其分子量为 6 6kD。腺苷三磷酸双磷酸酶可以水解ATP和ADP ,但对AMP无... 利用染料亲和层析 (CibacornBlue柱 )和离子交换层析 (MacrosphereWCX柱 )对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longicornis唾液腺的腺苷三磷酸双磷酸酶进行纯化 ,经SDS PAGE证实其分子量为 6 6kD。腺苷三磷酸双磷酸酶可以水解ATP和ADP ,但对AMP无水解作用 ,水解ATP和ADP的Km 值均为 0 2 μmol L ,Vmax值分别为 12 5和 15 6 μmol (min·mg)。腺苷三磷酸双磷酸酶水解ATP的中间产物是ADP ,最终产物是AMP和正磷酸。表明腺苷三磷酸双磷酸酶水解ATP的位点是 5′ 核苷酸的γ 磷酸键 ,水解ADP的位点是 5′ 核苷酸的 β 磷酸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角血蜱 唾液腺 腺苷磷酸磷酸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和腺苷在诊断房室结双径路现象时剂量比较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志军 陶谦民 +2 位作者 郑良荣 陈瑶 沈法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 :研究窦性心律时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 (ATP)或腺苷诱发房室结双径路现象的最小有效剂量。同时比较ATP和腺苷的剂量相关性。方法 :窦性心律下 ,42例患者经外周静脉快速注射ATP和腺苷 ,诱发房室结双径路现象 (相邻 2个心搏之间 ,PR间... 目的 :研究窦性心律时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 (ATP)或腺苷诱发房室结双径路现象的最小有效剂量。同时比较ATP和腺苷的剂量相关性。方法 :窦性心律下 ,42例患者经外周静脉快速注射ATP和腺苷 ,诱发房室结双径路现象 (相邻 2个心搏之间 ,PR间期时限增加或者减少≥ 5 0ms ,出现 1个以上的房室结回波 )或者出现Ⅱ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ATP的起始剂量为10mg ,递增量为 5mg ;腺苷的起始剂量为 6mg ,递增量为 3mg。 42例患者分成 2组 :试验组 (n =2 2 )为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为慢—快型房室结双径路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 ,对照组 (n =2 0 )为非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结果 :在试验组中静脉注射ATP或腺苷 ,2 0例患者出现房室结双径路现象。对照组中 2例出现房室结双径路现象。该试验的特异性为 91% ,敏感性为 90 %。诱发房室结双径路现象时ATP最小剂量为 10mg ,最大剂量为 2 0mg ,平均有效剂量为 ( 15 0 0± 4 2 9)mg。腺苷的最小剂量为 6mg ,最大剂量为 18mg ,平均有效剂量为 ( 9 75± 3 62 )mg。诱发房室结双径路现象时ATP和腺苷剂量呈显著相关性 ,但ATP和腺苷剂量与年龄体重没有相关性。结论 :在窦性心律时外周静脉注射ATP和腺苷可以鉴别房室结双径路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腺苷 腺苷 诊断 房室结径路现象 剂量比较 窦性心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的三磷酸核苷酸结合蛋白 被引量:7
7
作者 钟伯雄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8-42,共5页
为探讨家蚕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毒 (BmCPV)结构蛋白的构造及其功能 ,采用α 3 2 P标记的鸟嘌呤三磷酸核苷酸、腺嘌呤三磷酸核苷酸、胞嘧啶三磷酸核苷酸和尿嘧啶三磷酸核苷酸与病毒粒子共浴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VP3能够与鸟嘌呤三磷... 为探讨家蚕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毒 (BmCPV)结构蛋白的构造及其功能 ,采用α 3 2 P标记的鸟嘌呤三磷酸核苷酸、腺嘌呤三磷酸核苷酸、胞嘧啶三磷酸核苷酸和尿嘧啶三磷酸核苷酸与病毒粒子共浴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VP3能够与鸟嘌呤三磷酸核苷酸和尿嘧啶三磷酸核苷酸结合 ,暗示了VP3是BmCPV的三磷酸核苷酸结合蛋白 ,推测其在BmCPV核酸RNA形成mGpppAmpGp帽子结构中起作用 ,具有RNA鸟苷酰转移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CPV 结构蛋白 磷酸核苷酸结合蛋白 RNA鸟苷酰转移酰 家蚕 病毒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诊断房室结双径路和隐匿性旁道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高正山 张清 +4 位作者 刘兵 王海昌 程何祥 李伟 李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45-647,共3页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 (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在窦性心律时诊断房室结双径路 (AVNDP)和隐匿性旁道(AP)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 6 4例拟行射频消融术 (RFCA )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的患者 ,术前在窦律下 ,以初始剂量 0...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 (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在窦性心律时诊断房室结双径路 (AVNDP)和隐匿性旁道(AP)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 6 4例拟行射频消融术 (RFCA )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的患者 ,术前在窦律下 ,以初始剂量 0 .0 5 mg· kg- 1 及每次增加 0 .0 5 m g· kg- 1 的量多次快速静脉注射 ATP,观察到预定的终点 ,并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 RFCA后 ,复行同剂量 ATP试验。 结果 :窦律 ATP试验诊断 AVNDP的灵敏度为 71.4 % ,特异度为 89.7% ,诊断隐匿性AP的灵敏度为 6 9% ,特异度为 94 .3%。 结论 :窦律 ATP试验对 PSVT患者诊断 AVNDP和隐匿性 AP有较高的准确度 ,并可用于 RFCA终点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腺苷 诊断 房室结径路 隐匿性旁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酵母转化次黄嘌呤核苷酸生成三磷酸腺苷的研究
9
作者 常景玲 任敏 张军霞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4-26,共3页
啤酒厂废酵母经培养可转化次黄嘌呤核苷酸(IMP)生成三磷酸腺苷(ATP)。研究了初始葡萄糖、磷酸盐、Mg2+I、MP底物浓度、pH值等主要参数对转化率的影响以及纯化过程中洗脱液的选择。利用酵母体内的酶成功地对IMP进行了转化,结果表明,在优... 啤酒厂废酵母经培养可转化次黄嘌呤核苷酸(IMP)生成三磷酸腺苷(ATP)。研究了初始葡萄糖、磷酸盐、Mg2+I、MP底物浓度、pH值等主要参数对转化率的影响以及纯化过程中洗脱液的选择。利用酵母体内的酶成功地对IMP进行了转化,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ATP转化率稳定在90%以上,含量超过85%,纯度超过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嘌呤核苷 磷酸腺苷 啤酒酵母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抽提酶法快速测定红细胞内还原型三磷酸吡啶核苷
10
作者 张德太 宋斌 +1 位作者 张科 胡丽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936-938,943,共4页
目的:还原型三磷酸吡啶核苷(NADPH)是体内重要的还原当量,测定NADPH可以评估机体的氧化-还原状态,文中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测定外周血红细胞内NADPH的方法。方法:制备红细胞溶血液,谷胱甘肽还原酶(GR)能选择性将NADPH转化成其氧化形... 目的:还原型三磷酸吡啶核苷(NADPH)是体内重要的还原当量,测定NADPH可以评估机体的氧化-还原状态,文中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测定外周血红细胞内NADPH的方法。方法:制备红细胞溶血液,谷胱甘肽还原酶(GR)能选择性将NADPH转化成其氧化形式(NADP^+),而NADPH在340 nm有特异吸收峰,利用GR处理前后吸光度的变化从NADPH标准曲线上即可对还原型NADPH进行定量,在此基础上对建立的方法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该法检测NADPH的灵敏度为0.003mmol/L,批内变异(CV)为6.93%,回收率为97.0%-104.3%,用该法制备的溶血液中NADPH可稳定180m in;随机选择25例体检健康人员用本法与传统方法测定外周血红细胞NADPH水平,结果相关性好(r=0.937 7,P〈0.01),2种方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t=0.390 3,P〉0.05),平均偏差为0.932%,平均NADPH水平为(0.153 6±0.030 6)μmol/gHb。结论:该法简单、方便、快速,可批量用于活细胞内NADPH水平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吡啶核苷 谷胱甘肽还原酶 氧化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清除剂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对实验性矽肺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苏程程 向国安 +4 位作者 马永强 周欣 彭守春 魏路清 姬文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2-797,共6页
目的:观察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apyrase,Apy)对实验性矽肺小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1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矽肺组、Apy组及溶剂组,采用经口咽吸入法给予Si O2悬浊液(50 mg/kg)建立小鼠实验性矽肺模型,对... 目的:观察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apyrase,Apy)对实验性矽肺小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1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矽肺组、Apy组及溶剂组,采用经口咽吸入法给予Si O2悬浊液(50 mg/kg)建立小鼠实验性矽肺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Apy组在造模的同时及造模后4 h采用经口咽吸入法给予Apy(40 mg/kg),溶剂组给予等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3 h、7 d、14 d和28 d处死小鼠,计算各组小鼠肺指数,采用生物发光法检测小鼠肺组织的ATP含量,采用HE染色和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肺组织中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肺泡灌洗液TGF-β1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溶剂对照组小鼠的肺指数和胶原含量明显升高,证明矽肺模型制备成功。Apy组与溶剂组相比,肺组织的ATP含量下降,肺组织炎症表现明显减轻,炎症评分显著下降;同时肺指数、胶原容积分数及ColⅠ和ColⅢ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Apy可以明显下调肺组织中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和肺泡灌洗液中TGF-β1蛋白表达水平。结论:Apy可以明显减轻实验性矽肺小鼠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该作用可能与Apy减少肺组织ATP的浓度、下调TGF-β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磷酸腺苷磷酸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试验非侵入性诊断房室结双径路及对慢径路消融结果的评价
12
作者 何胜虎 单其俊 +7 位作者 曹克将 邹建刚 陈明龙 李闻奇 朱莉 徐日新 屠莉莉 李寿桢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11-315,共5页
目的 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患者在窦性心律时静注三磷酸腺苷 (ATP)非侵入性诊断房室结双径路 (AVNDP)的价值及对射频消融 (RF CA)结果的评价。方法 研究组 (45例 )系自发或能被诱发出持续性AVNRT患者 ;对照组 (37例 )为... 目的 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患者在窦性心律时静注三磷酸腺苷 (ATP)非侵入性诊断房室结双径路 (AVNDP)的价值及对射频消融 (RF CA)结果的评价。方法 研究组 (45例 )系自发或能被诱发出持续性AVNRT患者 ;对照组 (37例 )为成功接受了RFCA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患者。在窦性心律时静注递增剂量的ATP (10~4 0mg) ,出现连续两次心搏之间AH跳跃≥ 5 0ms或诱发出AVNRT者认为存在AVNDP。结果  4例患者 (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2例 )由于不能耐受ATP而被剔除。研究组 4 3例中 ,按心内电生理标准诊断AVNDP者 38例 (88%) ,静注ATP后出现AVNDP者 36例 (84 %) ;对照组 35例静注ATP后仅有 1例(3%)出现AVNDP (P <0 .0 1)。从体表心电图记录分析的结果与心内电图记录分析的结果一致。对成功地接受RFCA的 2 8例患者重复了ATP试验 ,结果AVNDP消失者在慢径路消融的 2 0例患者中有 19例(95 %) ;在慢径路改良的 8例患者中仅有 3例(38%) ,(P <0 .0 1)。结论 ATP试验是诊断AVNDP的一个有价值的非侵入性床旁试验方法 ,也是判断慢径路消融结果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腺苷 心动过速 房室结径路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孢布拉氏霉乳清酸核苷-5’-单磷酸脱羧酶基因的PCR扩增与序列分析
13
作者 高建峰 宋冬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9-423,共5页
根据对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布氏须霉PPhycomyces blakesleeanu、雪白根霉Rhizopus niveu、少根根霉Rhizo pus arrhizus和微小根毛霉Rhizomucor pusillus的乳清酸核苷-5'-单磷酸脱羧酶基因核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在第3个... 根据对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布氏须霉PPhycomyces blakesleeanu、雪白根霉Rhizopus niveu、少根根霉Rhizo pus arrhizus和微小根毛霉Rhizomucor pusillus的乳清酸核苷-5'-单磷酸脱羧酶基因核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在第3个外显子内根据卷枝毛霉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以三孢布拉氏霉Blakeslea trispora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1个长度约为500 bp的产物。经过同源性分析证明该产物为三孢布拉氏霉乳清酸核苷-5'-单磷酸脱羧酶基因片段。在此基础上,采用抑制性PCR扩增技术,进行染色体步行,分别克隆染色体上相邻的DNA片段,测定了基因的全序列,并对该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外显子区域核酸序列与卷枝毛霉、少根根霉和微小根毛霉的同源率分别为82%,81%和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布拉氏霉 乳清酸核苷-5’-单磷酸脱羧酶 基因 PCR 核酸 同源性 染色体 DNA 类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基因R219K多态与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丽芳 陈彪 +3 位作者 杜彦辉 孔繁元 方向华 冯秀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脂代谢相关基因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BCA1)的R219K多态与脑梗死及血脂的关系。方法收集国内8家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77例(脑梗死组),另选健康体检者234例(对照组)。全部患者经过头颅MRI或CT确诊,生化指标经全自动... 目的探讨脂代谢相关基因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BCA1)的R219K多态与脑梗死及血脂的关系。方法收集国内8家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77例(脑梗死组),另选健康体检者234例(对照组)。全部患者经过头颅MRI或CT确诊,生化指标经全自动生化仪统一测定,用PCR-RFLP方法分析R219K多态。结果ABCA1基因R219K基因型分布为RR 20.20%、RK 52.55%、KK 27.25%。ABCA1基因R219K多态R等位基因频率为46.47%,K等位基因频率为53.53%。ABCA1基因的R219K多态RR型及R等位基因在脑梗死组分布较对照组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分层后比较发现,男性R219K多态RR型及R等位基因在脑梗死组分布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脑梗死患者R219K多态RR型及R等位基因较女性脑梗死患者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种差异在脑梗死组女性与对照组女性中不存在。ABCA1基因的R219K多态在人群中和脑梗死患者中各基因型间血脂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BCA1基因的R219K多态RR型可能是男性患脑梗死的易感基因,其机制可能与血脂水平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多态性 核苷 基因表达 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消化性甘薯淀粉磷酸双酯制备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光磊 崔世锋 +1 位作者 庞玲玲 孙俊良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8-43,共6页
优化了三偏磷酸钠制备抗消化性甘薯淀粉磷酸双酯的工艺条件。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试验设计,分析了三偏磷酸钠、pH值、酯化温度以及酯化时间对甘薯淀粉磷酸双酯抗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佳制备工艺为:三偏磷酸钠添加量3.6%(以... 优化了三偏磷酸钠制备抗消化性甘薯淀粉磷酸双酯的工艺条件。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试验设计,分析了三偏磷酸钠、pH值、酯化温度以及酯化时间对甘薯淀粉磷酸双酯抗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佳制备工艺为:三偏磷酸钠添加量3.6%(以甘薯淀粉计),pH 10.5,酯化反应温度50℃,酯化时间2.1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甘薯淀粉磷酸双酯淀粉抗消化性为(58.73±0.04)%。经DSC和RVA扫描分析表明甘薯淀粉磷酸双酯仍具有与甘薯原淀粉相似的糊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淀粉磷酸 抗消化性 磷酸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2-氯乙基)-1,2-亚乙基双磷酸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炜 王丹 +2 位作者 张士磊 周浩 杨锦飞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60,共5页
以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为原料,在钠石灰作用下合成了四(2-氯乙基)-1,2-亚乙基双磷酸酯.当反应温度为190℃,反应时间为3.0h,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0.7%时,该产品收率可达到88.2%.本文还对四(2-氯乙基)-1,2-亚乙基双磷酸酯的合成方... 以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为原料,在钠石灰作用下合成了四(2-氯乙基)-1,2-亚乙基双磷酸酯.当反应温度为190℃,反应时间为3.0h,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0.7%时,该产品收率可达到88.2%.本文还对四(2-氯乙基)-1,2-亚乙基双磷酸酯的合成方法和TCEP的缩合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2-氯乙基)酯(TCEP) 阻燃剂 四(2-氯乙基)-1 2-亚乙基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基三氯化锡催化合成抗氧剂618的工艺
17
作者 汤善普 袁诚威 苏畅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3,共6页
为进一步改善抗氧剂618的合成工艺条件,从有机锡催化剂当中选择出综合性能较好的催化剂,并对其催化合成抗氧剂618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而后进一步探究化合物的结构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丁基三氯化锡的综合性能最好,其优化后所... 为进一步改善抗氧剂618的合成工艺条件,从有机锡催化剂当中选择出综合性能较好的催化剂,并对其催化合成抗氧剂618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而后进一步探究化合物的结构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丁基三氯化锡的综合性能最好,其优化后所得最佳工艺条件为n(季戊四醇)∶n(亚磷酸三乙酯)∶n(十八醇)的投料摩尔比为1∶2.15∶2;催化剂的添加量是季戊四醇质量的4%,第1步的反应温度为120℃,第2步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总时间为5h。丁基三氯化锡作为反应的催化剂,氯原子的吸电子效应使得中心锡原子所处位置的电子云密度较低,其Lewis酸性较强,催化活性较高。且氯化锡类化合物当中取代基团的吸电子效应越强,其化合物的Lewis酸性越强,相应的催化性能越好;同时取代基的空间位阻越小,其催化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剂 有机锡 丁基氯化锡 LEWIS酸 季戊四醇二亚磷酸十八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核糖对疲劳小鼠骨骼肌组织内高能磷酸物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丁岩 吴丹 +5 位作者 贾占红 李丹丹 魏芸 阮金新 张硕峰 孙毅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16-1920,共5页
目的:研究D-核糖对疲劳小鼠骨骼肌组织内高能磷酸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小鼠负重游泳的方法造疲劳模型,将疲劳小鼠用对位分组法分为模型组、核糖组、咖啡因组以及核糖咖啡因组,灌胃给药,3次/日,并继续游泳3天,记录游泳时间,游泳结束... 目的:研究D-核糖对疲劳小鼠骨骼肌组织内高能磷酸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小鼠负重游泳的方法造疲劳模型,将疲劳小鼠用对位分组法分为模型组、核糖组、咖啡因组以及核糖咖啡因组,灌胃给药,3次/日,并继续游泳3天,记录游泳时间,游泳结束后,除即刻取材的小鼠外,其他小鼠继续给药,继续给药3天后取材。分别取小鼠腓肠肌,高效液相测腓肠肌内的ATP、ADP、AMP、IMP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核糖组、核咖组小鼠游泳时间明显延长,恢复3天后核糖组小鼠腓肠肌内ATP、AMP、IMP的含量显著增加,核咖组小鼠腓肠肌内ATP、AMP、ADP的含量显著增加,咖啡因组小鼠无明显差异。结论:D-核糖进入机体参与骨骼肌组织内高能磷酸物质代谢,可促进疲劳小鼠腓肠肌中ATP含量的恢复,延长疲劳小鼠游泳时间,具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核糖 磷酸腺苷 腺苷二磷酸 腺苷酸 次黄嘌呤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孢蘑菇中核苷酸的测定及酶解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小红 张卫明 +2 位作者 钱骅 赵伯涛 黄晓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1-174,共4页
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测定双孢蘑菇核酸提取液中的四种核苷酸(胞苷酸、尿苷酸、鸟苷酸、腺苷酸)的方法。采用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60nm;色谱柱为EclipseXDB-C18,柱温为25℃,流动相为:超纯水:甲醇:冰乙酸:四丁基氢氧化铵(TBA... 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测定双孢蘑菇核酸提取液中的四种核苷酸(胞苷酸、尿苷酸、鸟苷酸、腺苷酸)的方法。采用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60nm;色谱柱为EclipseXDB-C18,柱温为25℃,流动相为:超纯水:甲醇:冰乙酸:四丁基氢氧化铵(TBAOH,10%)=894·5:100:5:0·5;流速为1·0mL/min;四种核苷酸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均达到0·999。利用5′-磷酸二酯酶酶解双孢蘑菇中提取制得的核酸制品,为获得酶解的最适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在底物浓度为2mg/mL的条件下,对其酶解条件:时间、温度、pH和酶底比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酶解的最适工艺条件:时间为3h、温度为40℃、pH为5·8、酶底比为1300U/g核酸,在该条件下核酸酶解率为6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核苷 孢蘑菇 5′-磷酸二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锅法合成O-(3-薯蓣甙元)-O′-[5′-(3′-叠氮-3′-脱氧胸苷)]-氢亚磷酸酯 被引量:1
20
作者 肖强 巨勇 赵玉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427-1429,共3页
Azido-3′-deoxythymidine(AZT) was the first clinically approved drug against HIV infection, despite its undesirable side reactions, such as bone marrow suppression. In our aim to develop new chemical entity of anti-tu... Azido-3′-deoxythymidine(AZT) was the first clinically approved drug against HIV infection, despite its undesirable side reactions, such as bone marrow suppression. In our aim to develop new chemical entity of anti-tumor and anti-HIV, the H-phosphonate 6 of AZT conjugate with diosgenin was synthesized by a tandem transesterification reaction for the first time. There are the merits of easy operation and high yield in the reported method. It could be extended to synthesize other diosgenin phosphonate conjugates such as carbohydrate and pept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锅法 合成 O-(3-薯蓣甙元)-O'-[5’-(3’-叠氮-3’-脱氧胸苷)]-氢亚磷酸 HIV感染 脱氧核苷类药物 3’- 叠氮-3’-脱氧胸苷 转酯化反应 磷酰化 薯蓣甙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