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通过激活cGAS-STING信号通路调控炎症时相而促进小鼠皮肤伤口愈合
1
作者 殷菱 毛志蓉 +2 位作者 吴俊丽 刘芳 高小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目的:探讨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是否通过激活环磷酸鸟苷-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物(STING)信号通路调控炎症时相从而影响小鼠皮肤伤口愈合。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T3组、cGAS抑制剂RU320521(RU.5... 目的:探讨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是否通过激活环磷酸鸟苷-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物(STING)信号通路调控炎症时相从而影响小鼠皮肤伤口愈合。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T3组、cGAS抑制剂RU320521(RU.521)组和RU.521+T3组,正常组5只,其余4组每组2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制备全层皮肤损伤模型,每日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在伤后第1天,2天,4天,7天和10天分别处死各组小鼠,每组5只。苏木精-伊红(HE)和Masson染色分别观察小鼠皮肤伤口组织病理改变和胶原纤维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GAS、STING、小鼠含表皮生长因子样模体黏蛋白样激素受体样蛋白1(EMR1;又称F4/80)、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和CXCL-10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GAS、STING、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干扰素β(IFN-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在伤后4~7 d,T3组的伤口愈合率和胶原纤维合成显著高于对照组、RU.521+T3组和RU.521组(P<0.05)。T3组的病理变化也较其余3组显著改善。正常组不表达cGAS和STING,RU.521+T3组和RU.521组表达也较少,而T3组和对照组表达较高,但T3组的表达在伤后1~4 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伤后7 d低于对照组(P<0.05)。T3组F4/80的表达在伤后1~7 d显著高于对照组、RU.521+T3组和RU.521组(P<0.05)。此外,T3组的趋化因子CXCL-8、CXCL-10和CCL-2的表达在伤后1~2 d或1~4 d显著高于对照组、RU.521+T3组和RU.521组(P<0.05),在其余时间低于此3组(P<0.05)。除此之外,T3组的促炎细胞因子IFN-β、IL-6、TNF-α和NF-κB含量,在伤后1 d高于对照组、RU.521+T3组和RU.521组(P<0.05),而在伤后2~7 d显著低于这3组(P<0.05)。结论:T3促进小鼠皮肤伤口愈合可能与其在伤后早期加强cGAS-STING信号通路激活,增强趋化因子和促炎因子表达,以及促进巨噬细胞招募,从而调控炎症时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伤口愈合 cGAS-STING通路 炎症 巨噬细胞 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综合征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
2
作者 冯小利 李振华 +2 位作者 陈慧敏 谢文志 陈力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4-852,共9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发生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综合征(LTS)的临床特点及可能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LTS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CHF患者291例,根据患者入院后检测的甲状腺功能,将其分为LTS组107例和非... 【目的】本研究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发生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综合征(LTS)的临床特点及可能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LTS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CHF患者291例,根据患者入院后检测的甲状腺功能,将其分为LTS组107例和非LTS组184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信息资料和生化指标,同时对可能引起LTS的危险因素中的数值变量(除年龄)均采用中位数进行分组。采用卡方检验对各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老年CHF患者合并LTS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采用C指数、校准曲线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估。【结果】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与LTS发生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893、2.356、1.021、1.815,P<0.05),而血清白蛋白(Alb)与LTS呈负相关(OR=0.412,P<0.05),即血清Alb水平越低,LTS越容易发生,将上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引入列线图后,其C指数为0.807[95%CI=(0.757,0.856)];内部验证的校准曲线表明此预测模型的校准度良好;ROC曲线分析显示此预测模型的区分度良好。【结论】老年CHF患者血清Scr、CRP、IL-6、Alb及心功能分级可能是LTS发病的危险因素;血清Alb可能是LTS发病的保护因素。基于以上多种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老年CHF患者发生LTS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准确度,可为临床个体化防治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甲状腺综合征 血清白蛋白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综合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珊瑚 蔡苗 +1 位作者 李雅国 倪姣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93-996,共4页
目的探讨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综合征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2月入住浙江医院神经内科的首次ACI患者87例,发病时间在24 h内。检测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根据T3水平,将患者分为低T3... 目的探讨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综合征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预后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2月入住浙江医院神经内科的首次ACI患者87例,发病时间在24 h内。检测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根据T3水平,将患者分为低T3组和正常T3组。同时在患者入院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随访30 d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分别进行卒中后躯体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定。结果 87例ACI患者中,低T3组26例(29.9%),正常T3组61例(70.1%);前者入院时NIHSS评分高于后者〔(12.3±5.6)分与(6.2±5.5)分,P<0.05〕,疾病严重程度(轻、中、重度分别为3、17、6例)重于后者(轻、中、重度分别为36、20、5例,P<0.05)。随访30 d后,低T3组mRS评分高于正常T3组〔(3.8±1.3)分与(2.1±1.6)分,P<0.05〕,MMSE评分低于正常T3组〔(24.2±3.3)分与(26.1±3.4)分,P<0.05〕,预后不良、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92.3%(24/26)和58.3%(14/24)〕均高于正常T3组〔42.6%(26/61)和32.8%(20/6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T3水平与ACI患者的预后存在回归关系(P<0.05);年龄、NIHSS评分、T3水平与ACI患者的认知功能存在回归关系(P<0.05)。结论 ACI患者急性期存在较大比例的低T3综合征,T3水平降低是患者预后不良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甲状腺激素类 甲状腺综合征 预后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和添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致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的自由基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向瑞平 孙卫东 +1 位作者 王金勇 王小龙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9-83,共5页
将 2 4 0羽AA商品肉鸡 ,随机分为A ,B ,C组 ,参试鸡 1~ 14日龄常规饲养 ,14日龄后A组鸡仍常规饲养 ,而B和C组的鸡舍温度按每日 1~ 2℃由 2 5℃逐步降至 12℃ ,同时C组日粮中按 1 5mg·kg-1的剂量添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以诱发PH... 将 2 4 0羽AA商品肉鸡 ,随机分为A ,B ,C组 ,参试鸡 1~ 14日龄常规饲养 ,14日龄后A组鸡仍常规饲养 ,而B和C组的鸡舍温度按每日 1~ 2℃由 2 5℃逐步降至 12℃ ,同时C组日粮中按 1 5mg·kg-1的剂量添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以诱发PHS。结果显示 ,低温和添加T3 极显著地增加了肉鸡PHS发病率、血液PCV值及血浆、肺、心和肝组织的MDA值 ,显著增加了心脏指数RV/TV值 ,极显著降低了血浆、肺、心和肝组织的SOD值。表明低温和T3 已成功地诱发了肉鸡PH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肺动脉高压综合征 自由基 甲状腺 低温 营养代谢病 发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降低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薛超 卞玲 +5 位作者 解玉水 许左隽 殷兆芳 陈启稚 张阿莲 王长谦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2期114-119,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2014年ACS住院患者489例,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根据FT3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FT3组和低FT3组,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及主要不良心...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2014年ACS住院患者489例,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根据FT3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FT3组和低FT3组,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低FT3组患者的总胆固醇、载脂蛋白E、空腹血糖及肌酐水平均高于正常FT3组[(6.79±3.17)mmol/L比(4.57±2.92)mmol/L,P<0.01;(4.53±1.47)mmol/L比(4.03±1.06)mmol/L,P<0.01;(6.64±3.82)mmol/L比(5.88±2.24)mmol/L,P<0.01;(116.64±43.20)μmol/L比(97.99±30.85)μmol/L,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正常FT3组[(0.98±0.17)mmol/L比(1.03±0.26)mmol/L,P=0.04]。与正常FT3组患者相比,低FT3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54.74%±10.03%比58.71%±7.96%,P<0.01),脑利钠肽水平更高[739(304,4 922)pg/ml比140(62,462)pg/ml,P<0.01],三支病变的患者比例高(73.3%比43.8%,P<0.01)。1年随访结果显示,低FT3患者的总死亡率(13.1%比5.9%,P=0.03)、再次血运重建率(15.4%比7.6%,P=0.02)及MACE发生率(27.4%比14.0%,P<0.01)均高于FT3正常组。Kaplan-Meier分析显示,低FT3组1年无MACE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正常FT3组(72.6%比86%,log rank 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低FT3是MACE的预测因素(HR=0.010,P=0.01)。结论血清FT3水平降低在ACS患者中常见,FT3降低的ACS患者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球蛋白及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联合甲状腺激素抗体在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37
6
作者 路娜 冉晓丹 +1 位作者 李永伟 杨玉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究甲状腺球蛋白(Tg)、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4/FT_3)联合甲状腺激素抗体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88例作... 目的探究甲状腺球蛋白(Tg)、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4/FT_3)联合甲状腺激素抗体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88例作为亚甲炎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82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以及在本院就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各类甲状腺毒症患者76例为其他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甲状腺相关指标[包括Tg、FT_4、FT_3、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分析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Tg、FT_4/FT_3与TSH、TgAb、TPOAb、TRAb、TMAb的相关性,Tg、FT_4/FT_3的影响因素,以及Tg、FT_4/FT_3、Tg+FT_4/FT_3、Tg+TPOAb+TRAb、Tg+TPOAb+TMAb、Tg+FT_4/FT_3+TPOAb+TMAb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价值。结果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Tg与TgAb、TMAb呈负相关(P<0.05);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FT_4/FT_3与TSH、TMAb呈负相关(P<0.05)。TgAb、TMAb是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Tg的影响因素(P<0.05)。TMAb、TSH是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FT_4/FT_3的影响因素(P<0.05)。Tg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6,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6.9%、95.0%;FT_4/FT_3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8,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8.2%、84.0%;Tg+TPOAb+TMAb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7%、89.1%。结论 Tg、FT_4/FT_3单独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效能有限,Tg、FT_4/FT_3联合TPOAb、TMAb能显著提高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亚急性 甲状腺球蛋白 甲状腺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对B细胞成熟分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曹欣 陆婷婷 +4 位作者 胡蕴 李国庆 程亮 刘晓梅 毛晓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89-695,共7页
目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升高可促进B细胞成熟分化,浆细胞比例上升,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文章拟通过观察T3对小鼠骨髓,脾以及外周血B细胞活化因子(BAFF)水平和浆细胞比例的影响,探讨T3影响B细胞成熟分化的机制。方法将C57BL/6J鼠随... 目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升高可促进B细胞成熟分化,浆细胞比例上升,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文章拟通过观察T3对小鼠骨髓,脾以及外周血B细胞活化因子(BAFF)水平和浆细胞比例的影响,探讨T3影响B细胞成熟分化的机制。方法将C57BL/6J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T3组(n=50),分别用等渗盐水和T3 5μg/10g体重,1次/d,连续皮下注射6周,记录干预前、后小鼠的体重,饮食及饮水量,6周后检测两组小鼠外周血T3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小鼠脾、骨髓以及外周血B220^+CD138^+浆细胞比例,并检测B细胞表达IgM、IgG和IgD的比例。对小鼠甲状腺、脾组织切片行HE染色;对小鼠脾进行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实时定量PCR研究,观察和检测两组小鼠脾单个核细胞BAFF表达差异;ELISA测定小鼠血浆BAFF水平;免疫组化观察小鼠甲状腺单个核细胞BAFF的表达。结果注射T3 6周后,T3组小鼠血浆T3水平、饮食、饮水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高T3对小鼠脾的影响:T3组小鼠脾单个核细胞BAFF的相对mRNA 以及蛋白表达(2.03±0.52、0.50±0.03)较对照组(1.06±0.19、0.05±0.01)升高(P<0.01);T3组小鼠较对照组小鼠脾重量、体积明显增大,白髓区明显增大,且出现白髓区融合。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T3组小鼠脾浆细胞的数量以及B细胞中表达抗体比例[(3.92±1.55)%、(75.76±8.88)%]较对照组[(2.43±1.18)%、(65.26±8.38)%]增加(P<0.05)。高T3对小鼠脾的影响:T3组小鼠骨髓浆细胞比例[(8.48±3.62)%]以及抗体表达[(40.63±18.96)%]较对照组[(4.96±3.11)%、(22.89±7.32)%]明显增加(P<0.05);外周血浆细胞比例[(8.56±4.27)%]以及抗体表达[(76.15±9.44)%]较对照组[(14.70±4.76)%、(84.20±3.98)%]降低(P<0.05);T3组小鼠外周血BAFF水平[(7.61±1.72) pg/mL]较对照组[(5.98±0.78) pg/mL]明显升高(P<0.01)。高T3对小鼠甲状腺的影响:HE染色结果显示,T3组小鼠甲状腺出现滤泡上皮细胞融合,滤泡内甲状腺球蛋白染色变浅,提示甲状腺球蛋白含量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3组小鼠甲状腺单个核细胞BAFF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增加。结论 T3激活骨髓、脾、外周血及甲状腺单个核细胞BAFF表达,并诱导骨髓及脾B细胞的分化,引起甲状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在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B细胞活化因子 浆细胞 甲状腺素受体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DS^(2)评分联合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预测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姚阳阳 张梦 +2 位作者 仝淑敏 苏旖婕 马联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7期3451-3456,共6页
背景A^(2)DS^(2)评分是预测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最常用的量表,其指标均基于临床症状。已有研究发现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可以预测卒中后感染的发生,且检测方法简单。FT_(3)是否可以预测SAP的发生、A^(2)DS^(2)评分联合FT_(3)是... 背景A^(2)DS^(2)评分是预测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最常用的量表,其指标均基于临床症状。已有研究发现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可以预测卒中后感染的发生,且检测方法简单。FT_(3)是否可以预测SAP的发生、A^(2)DS^(2)评分联合FT_(3)是否可以提高SAP的预测价值仍有待研究。目的探讨A^(2)DS^(2)评分联合FT_(3)对SA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300例。根据SAP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SAP组和非SAP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并于入院7 d内检测FT_(3)水平和进行A^(2)DS^(2)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IS患者发生SAP的影响因素。绘制A^(2)DS^(2)评分、FT_(3)及A^(2)DS^(2)评分联合FT_(3)预测AIS患者发生SA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比较其预测能力。结果SAP组43例,非SAP组25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OR=4.631,95%CI(1.427,15.031)〕、心房颤动〔OR=3.745,95%CI(1.154,12.153)〕、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1.255,95%CI(1.061,1.486)〕、低FT_(3)〔OR=5.024,95%CI(1.526,16.543)〕、A^(2)DS^(2)评分〔OR=1.781,95%CI(1.182,2.683)〕是S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2)DS^(2)评分预测SA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5〔95%CI(0.803,0.947)〕,最佳截断值为4.5分,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89和0.957。FT_(3)预测SAP的AUC为0.874〔95%CI(0.744,0.903)〕,最佳截断值为3.53 pmol/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44和0.903。A^(2)DS^(2)评分联合FT_(3)预测SAP的AUC为0.932〔95%CI(0.883,0.98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4和0.860。A^(2)DS^(2)评分联合FT_(3)的AUC高于A^(2)DS^(2)评分(Z=2.159,P=0.03)、FT_(3)(Z=2.392,P=0.02)。结论A^(2)DS^(2)评分联合FT_(3)预测SAP价值高,可以早期识别SAP高风险患者,有利于及时干预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相关性肺炎 游离甲状腺 A2DS2评分 ROC曲线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与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安邦 姜成 +2 位作者 尹晗 马欢 耿庆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707-1712,共6页
背景心血管疾病和心理疾病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两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目前冠心病现患人数约1100万,冠心病住院患者与抑郁症共病率可达51%,合并重度抑郁症为3.1%~11.2%。但目前关于甲状腺功能与冠心病患者抑郁状态的相关性研究较少。... 背景心血管疾病和心理疾病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两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目前冠心病现患人数约1100万,冠心病住院患者与抑郁症共病率可达51%,合并重度抑郁症为3.1%~11.2%。但目前关于甲状腺功能与冠心病患者抑郁状态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与其抑郁状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并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561例,采用患者健康问卷-9(PHQ-9)评估患者抑郁状态,按照是否合并抑郁将患者分为冠心病无抑郁组及冠心病合并抑郁组。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合并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急性心肌梗死)情况、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FT_(3)对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冠心病无抑郁组350例(62.4%),冠心病合并抑郁组211例(37.6%),其中轻度抑郁148例(26.4%)、中度抑郁46例(8.2%)、重度抑郁17例(3.0%)。冠心病合并抑郁组的FT_(3)水平低于冠心病无抑郁组(P<0.05),而冠心病合并抑郁组与冠心病无抑郁组FT_(4)、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抑郁组PHQ-9评分与FT_(3)水平呈负相关(r_(s)=-0.114,P<0.05);PHQ-9评分与年龄(r_(s)=0.093)、hs-CRP(r_(s)=0.090)呈正相关(P<0.05)。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FT_(3)对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FT_(3)每增加1个标准差,冠心病患者发生抑郁的风险降低20%〔OR=0.8,95%CI(0.67,0.96)〕。FT_(3)五分组分层分析也观察到类似结果,其中FT_(3)第四分位组(4.98~5.34 pmol/L)时冠心病患者发生抑郁的风险最低,且单因素分析(未调整)时FT_(3)各五分位数组间OR值下降趋势性检验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抑郁的患者血清FT_(3)水平较无抑郁患者低,且重度抑郁亚组患者FT_(3)的下降水平更为显著。FT_(3)可能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发生抑郁的一种潜在生物标志物,建议冠心病合并抑郁的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抑郁 甲状腺功能 游离甲状腺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碘甲腺原氨酸对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在心肌保护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群清 陈燕春 +2 位作者 孙耀昌 胡惠民 徐志飞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07-509,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三碘甲腺原氨酸(T3)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T3在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将实验大鼠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A组)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B组)组,两组又随机分成空白... 目的 研究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三碘甲腺原氨酸(T3)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T3在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方法 将实验大鼠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A组)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B组)组,两组又随机分成空白缺血组、单纯灌注液组、T3灌注液组;建立离体心工作模型;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心肌细胞ATP、ADP、AMP含量。结果 甲减状态心肌细胞ATP、ADP、AMP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I/R过程中,A、B两组ATP、ADP、AMP含量均大幅度下降,然而,T3灌注液组ATP含量显著高于单纯灌注液组:A组(1.03±0.02)vs(0.62±0.02)(mol/g,B组(0.85±0.02)vs(0.40±0.01)(mol/g,P<0.01。结论 甲减或I/R损伤使心肌细胞的能量合成及利用受到严重损害,T3可明显增加心肌细胞ATP的合成量与储备量,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腺 能量代谢 心肌保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FITC系统建立非均衡竞争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化学发光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孔海霞 刘萍 +3 位作者 田云霞 宋启超 王世鑫 翁亚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制备抗人T3多克隆抗体,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FITC)系统开发新型非均衡竞争技术,建立一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的方法。方法以T3-牛血清白蛋白(bovin serum ... 目的制备抗人T3多克隆抗体,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FITC)系统开发新型非均衡竞争技术,建立一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的方法。方法以T3-牛血清白蛋白(bovin serum albumin,BSA)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人T3多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法纯化并联接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 radish peroxidase,HRP)。用FITC标记T3-类似物。采用抗FITC抗体包被发光板,FITC-T3类似物与抗FITC抗体结合形成固相抗原,通过非均衡竞争法原理,固相抗原与血清中FT3竞争结合抗T3抗体-HRP,通过标准曲线计算FT3浓度,建立方法学评价并与直接用T3-牛血清γ球蛋白(Bovine serum gamma globulin,BGG)包被(非FITC系统)的检测系统相比较。将本方法应用于临床120份血清标本的检测,定量结果与德国罗氏2010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Elec-sys 2010)定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抗体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证明对T3、具有高度特异性。应用FITC系统建立的非均衡竞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标准曲线的线性R>0.99,线性范围0.25~50 pg/ml,分析灵敏度为0.25 pg/ml,精密度测试批内、批间变异系数CV<5%,检测结果优于非FITC系统的检测。对于临床血清标本的检测,其定量结果与德国Elecsys2010定量试剂盒的定量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62 2,两者的测定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制备的抗人T3多克隆抗体特异性强,以FITC系统为平台建立的非均衡竞争FT3检测化学发光法具有精密性好、灵敏度高、稳定性强,有良好的准确性,达到临床测定的需求,可代替进口化学发光产品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荧光素 非均衡竞争 游离甲腺 类似物 多克隆抗体 化学发光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碘甲腺原氨酸对心肌细胞肌浆网钙-ATP酶活性的影响及对心肌功能的调控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群清 陈燕春 +1 位作者 孙耀昌 徐志飞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1-423,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缺血再灌注(I/R)过程中心肌细胞肌浆网钙-ATP酶(SR·Ca2+-ATPase,    SERCA)活性的变化及三碘甲腺原氨酸(T3)对其变化的影响,同时探讨心肌功能的调控。方... 目的 研究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缺血再灌注(I/R)过程中心肌细胞肌浆网钙-ATP酶(SR·Ca2+-ATPase,    SERCA)活性的变化及三碘甲腺原氨酸(T3)对其变化的影响,同时探讨心肌功能的调控。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甲状腺    功能正常(A组)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B组)两组,每组又分别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组、单纯灌注液组、T3灌注液    组;建立高体心工作模型;测定各组心肌细胞SERCA活性。结果甲减状态下大鼠心肌细胞SERCA活性下降43.2%    (P<0.01)。缺血30min时,A、B两组的SERCA活性均显著降低,并随着复灌进一步下降。但在复灌20min时,T3 灌注    液组的酶活性较单纯灌组显著提高,A组分别为(11.20±1.07)和(7.33±0.56)μmol·mg-1·h-1(P<0.01) ;B组分别为    (6.89±0.52)和(5.23±0.71)μmol.mg-1·h-1(P<0.05),甚至高于缺血组。结论甲减状态及I/R过程中,心肌细胞SERCA活    性受到严重损害,可导致胞浆中Ca2+超负荷。T3可显著提高SERCA活性,降低胞浆中C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腺 甲状腺功能减退 肌浆网 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 钙离子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碘甲腺原氨酸对离体大鼠缺血后心肌左心功能的恢复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旭 刘迎龙 +2 位作者 陈霞 张家俊 萧明第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67-369,共3页
目的 :观察三碘甲腺原氨酸 (T3)对缺血后心肌左心功能的恢复作用。  方法 :制作离体大鼠心脏常温缺血模型 ,应用 KH液灌流 30分待心脏活动稳定后 ,分为未缺血组 (n=6 ) ,未缺血 +T3组 (n=6 ) ,缺血再灌注组 (n=7) ,缺血再灌注 + T3组 ... 目的 :观察三碘甲腺原氨酸 (T3)对缺血后心肌左心功能的恢复作用。  方法 :制作离体大鼠心脏常温缺血模型 ,应用 KH液灌流 30分待心脏活动稳定后 ,分为未缺血组 (n=6 ) ,未缺血 +T3组 (n=6 ) ,缺血再灌注组 (n=7) ,缺血再灌注 + T3组 (n=7)。比较缺血再灌注组与缺血再灌注 + T3组心功能指标。  结果 :对缺血心肌加入 T3灌流 30分后 ,左心室压差与心率乘积 [(L VSP- L VDP)× HR]、收缩期左心室内压上升速度峰值 (+ dp/ dtmax)和舒张期左心室内压下降速度峰值 (- dp/ dtmax)恢复百分率均明显改善。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腺 缺血后心肌 左心功能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三碘甲腺原氨酸综合征与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毛晓薇 侯媌媌 +3 位作者 王宗文 李占肖 毕晓莹 蒋建明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76-1281,共6页
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出现低三碘甲腺原氨酸(T3)综合征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32例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出现低三碘甲腺原氨酸(T3)综合征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32例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首次测定的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将患者分为低T3综合征组及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临床特征等。根据患者发病后2~4周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3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Pearson双变量相关分析探究低T3综合征与抗NMDAR脑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32例患者中有14例(43.75%)出现低T3综合征。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相比,低T3综合征组患者的意识障碍发生率、入院时mRS评分、癫痫发作率、并发肺部感染率、头颅MRI异常率、死亡率均较高(P均<0.05)。预后不良组合并低T3综合征、癫痫持续状态、发热、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T3水平与mRS评分呈负相关(r=-0.514,P=0.003)。结论抗NMDAR脑炎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可能与体内自我保护机制有关,可能是一种潜在的重症抗NMDAR脑炎患者不良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常规监测FT3水平对抗NMDAR脑炎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腺综合征 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 抗N-甲基-D-天冬受体脑炎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激活Nrf2信号通路减轻H_(2)O_(2)诱导的HaCaT细胞损伤
15
作者 吴俊丽 刘芳 +2 位作者 毛志蓉 高小青 杜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32-1137,共6页
目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具有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能力,但其作用机制需要深入探讨。文中旨在探讨T_(3)对H_(2)O_(2)诱导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核转录因子类红细胞-2因子(Nr2)信号通路的关系。... 目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具有促进皮肤伤口愈合的能力,但其作用机制需要深入探讨。文中旨在探讨T_(3)对H_(2)O_(2)诱导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核转录因子类红细胞-2因子(Nr2)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aCaT细胞,采用500μmol/LH_(2)O_(2)处理HaCaT细胞2h以诱导氧化损伤,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T_(3)(1、0.5、0.1 nmol/L)和(或)Nrf2抑制剂ML385干预,将细胞分为9组:正常组(未进行任何干预)、H_(2)O_(2)组(仅用H_(2)O_(2)造模)、MIL385组(在用H_(2)O_(2)诱导细胞前,先用含20μmol/L ML385处理细胞2 h)、1 nmol/L T_(3)组(H_(2)O_(2)诱导2h后,在含1 nmol/L T培养液内培养24 h)、0.5nmol/L T_(3)组(H_(2)O_(2)诱导2h后,在含0.5 nmol/L T_(3)培养液内培养24 h)、0.1 nmol/L T_(3)组(H,O,诱导2h后,在含0.1 nmol/L T_(3)培养液内培养)、ML385+1 nmol/L T_(3)组(20 umol/L ML385诱导+1 nmol/L T_(3))、ML385+0.5 nmol/L T_(3)组(20 umol/L ML385诱导+0.5 nmol/L T_(3))、ML385+0.1 nmol/L T_(3)组(20μmol/L MIL385诱导+0.1 nmol/LT)。应用MITT法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活性和面积修复率;ELISA法和比色法检测细胞上清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MDA、R0S、CSH、CAT和SOD)和炎症相关因子(IL-6和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rl2和H0-1蛋白表达。结果1 nmol/L T_(3)组.0.5 nmol/L T_(3)组和0.1 nmol/L T_(3)组的细胞活性明显高于H_(2)O_(2)组(P<0.05)。ML385+I nmol/L T_(3)组细胞活性较Inmol/L T_(3)组明显降低(P<0.05),MIL385+0.5 nmol/L T_(3)组细胞活性较0.5nmol/L T_(3)组明显降低(P<0.05),ML385+0.1 nmol/L T_(3)组细胞活性较0.1 nmol/L T_(3)组明显降低(P<0.05)。细胞划痕实验所示,培养20 h,H_(2)O_(2)组和MIL385组的面积修复率[(28.99±3.86)%.(26.27±2.00)%]显著低于正常组[(89.67±1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nmol/L T组.0.5 nmol/L T_(3)组和0.1.nmol/L T_(3)组面积修复率较H_(2)0,组明显增高(P<0.05);ML385+1 nmol/L T_(3)组较1 nmol/L T_(3)组、ML385+0.5 nmol/L T组较0.5 nmol/L T_(3)组、ML385+0.1 nmol/L T_(3)组较0.1 nmol/L T_(3)组面积修复率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H_(2)O_(2)组MDA、ROS水平及炎症因子IL-6和TNF-a水平升高(P<0.05),而抗氧化物GSH CAT和SOD水平降低(P<0.05)。MIL385+1 nmol/L T_(3)组较1 nmol/L T_(3)组、ML385+0.5 nmol/L T_(3)组较0.5 nmol/L T_(3)组、ML385+0.1 nmol/L T_(3)组较0.1 nmol/L T_(3)组MDA.ROS JL-6和TNF-a水平明显升高(P<0.05),GSH、CAT和SOD水平降低(P<0.05)。结论T_(3)减轻了H_(2)O_(2)诱导的氧化及炎性损伤,可能是通过激活Nr2介导的抗氧化信号通路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Nrf2信号通路 H_(2)O_(2) 氧化应激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2在三碘甲状腺氨酸调节大鼠室管膜前下区神经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16
作者 罗雪 陈兴书 +2 位作者 蔡其燕 钟善传 姚忠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4-397,共4页
目的探讨三碘甲状腺氨酸(triiodothyronine,T3)对大鼠室管膜前下区(anterior subventricular zone,SVZa)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的影响及转录因子Id2的表达变化。方法离体培养新生大鼠SVZa来源的NSCs,应... 目的探讨三碘甲状腺氨酸(triiodothyronine,T3)对大鼠室管膜前下区(anterior subventricular zone,SVZa)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的影响及转录因子Id2的表达变化。方法离体培养新生大鼠SVZa来源的NSCs,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加入T3后对NSCs分化细胞种类、比例的影响,以及不同分化时间Id2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正常自然培养的未分化NSCs中Id2表达较强,分化2h和12h时表达较弱,随后逐渐增强。加入T3后,细胞分化加速,Id2表达较对照组高(P<0.05),但此时少突胶质细胞数量增多,而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减少。结论T3可能通过增加Id2的表达从而促进体外培养的SVZa NSCs向少突胶质细胞分化,而抑制其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甲状腺 ID2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反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耿直 乐忠宏 +4 位作者 崔婷婷 薛焕霞 王晓春 汤小姣 张洁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4期107-111,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反三碘甲腺原氨酸(reverse triiodothyronine,rT_2)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为老年住院患者预后的早期评估提供参考指标。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304例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患者血清...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反三碘甲腺原氨酸(reverse triiodothyronine,rT_2)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为老年住院患者预后的早期评估提供参考指标。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304例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清蛋白、胆固醇水平,并按照rT_3水平进行分组,比较不同rT_3水平,不同清蛋白、胆固醇水平患者一般资料、死亡率、病情、血清学指标差异,分析rT_3水平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304例老年住院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137例(45.07%)。rT_3水平升高87例(28.62%),其余217例(7I.38&%名)患者rT_3水平正常。rT_3水平升高组与rT_3水平正常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rT_3水平升高组患者死亡率、急性重症疾病构成比均显著高于rT_3水平正常组,血清清蛋白、胆固醇、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水平均显著低于rT_3水平正常组(P<0.05)。随着rT_3水平升高程度的增加,患者死亡率显著上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示,rT_3水平与患者死亡率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719,P<0.05)。低清蛋白、胆固醇水平患者游离甲状腺素(FT_4)、FT_3水平均显著低于高清蛋白、胆固醇水平患者,rT_3水平显著高于高清蛋白、胆固醇水平患者(P<0.05):不同清蛋白、胆固醇表达水平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rT_3水平升高提示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态差、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应加强对老年住院患者rT_3水平的定期监测,为制订治疗方案与评估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住院患者 甲腺 预后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血浆三碘甲腺原氨酸与屠体性状的相关性
18
作者 徐日福 孙宪如 《山东畜牧兽医》 1998年第5期5-6,共2页
关键词 肉鸡 甲腺 血浆 屠体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人工抗原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印晓梅 于海涛 王小龙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81-1284,共4页
利用快速、温和的"Click Chemistry(点击化学)"反应,在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的羧基上引入一个带有三唑环的羧基"间接臂",生成半抗原(FT3C)。再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酯法,将半抗原(FT3C)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 利用快速、温和的"Click Chemistry(点击化学)"反应,在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的羧基上引入一个带有三唑环的羧基"间接臂",生成半抗原(FT3C)。再用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酯法,将半抗原(FT3C)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钥孔戚血蓝素(KLH)偶联,合成了免疫抗原(FT3C-BSA)和包被抗原(FT3CKLH)。免疫抗原(FT3C-BSA)的紫外吸收光谱相对于FT3C和BSA有明显差异,表明成功实现了偶联,经计算得到偶联比为7∶1;用FT3C-BSA免疫Balb/c小鼠,获得高效价的抗FT3血清。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的IC50值为0.37 mg/L,抗血清效价可达6.24×104,是制备FT3人工抗原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甲腺 点击化学 半抗 人工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游离三甲碘状腺原氨酸水平预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剑 陈煜 段钟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三甲碘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90 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122例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确诊后90 d预后分为生存...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三甲碘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90 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9月—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122例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确诊后90 d预后分为生存组(n=77)和死亡组(n=45)。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FT3水平,比较FT3水平在两组间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建立FT3相关预测模型,采用预测概率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预测模型的区分度,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评估校准度。采用AUC比较模型与MELD评分预测预后价值的差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死亡组FT3显著低于生存组[(2.27±0.38)pmol/L vs(2.69±0.55)pmol/L,t=4.526,P<0.001],FT3(OR=0.534,95%CI:0.300~0.950,P=0.013)是影响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年龄(OR=1.047,95%CI:1.013~1.082,P=0.007)、TBil(OR=1.096,95%CI:1.059~1.134,P<0.001)、INR(OR=1.101,95%CI:1.029~1.178,P<0.005)、Cr(OR=4.583,95%CI:2.102~7.992,P<0.001)是独立危险因素。FT3相关预测模型区分度的AUC为0.869(95%CI:0.831~0.907),P<0.001;校准能力R^(2)=0.340,P=0.268。FT3相关公式预测预后的价值显著好于MELD评分(P<0.05)。结论FT3是HBV-ACLF患者90 d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与年龄、TBil、INR、Cr联合建立的FT3相关预测模型对患者90 d预后评估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甲状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