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苄基三硫代碳酸酯基丙酸在废旧橡胶再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丛后罗 孙鹏 +2 位作者 徐云慧 王艳秋 臧亚南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45,共4页
合成了苄基三硫代碳酸酯基丙酸(BTPA),采用核磁共振波谱仪表征了BTPA的结构;将其作为再生活性剂应用到全胎低温再生过程中,研究了其用量对再生橡胶溶胶含量、交联密度、门尼黏度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TPA含量的增加,再生... 合成了苄基三硫代碳酸酯基丙酸(BTPA),采用核磁共振波谱仪表征了BTPA的结构;将其作为再生活性剂应用到全胎低温再生过程中,研究了其用量对再生橡胶溶胶含量、交联密度、门尼黏度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TPA含量的增加,再生橡胶的溶胶含量增加,交联密度和门尼黏度降低;BTPA对全胎胶粉的再生有良好的活化作用,能有效降低全胎胶粉的交联密度,达到降解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苄基三硫代碳酸酯基丙酸 再生橡胶 再生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硫代碳酸酯引发的苯乙烯活性自由基光聚合
2
作者 冉蓉 于游 +1 位作者 万涛 王跃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78,共4页
合成了一种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链转移试剂S,S'-二(α,α’-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TRIT).对以TRIT为链转移剂,苯乙烯(St)等单体室温下的紫外光引发聚合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分布比较窄的PSt(Mm/Mn=1.10~... 合成了一种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链转移试剂S,S'-二(α,α’-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TRIT).对以TRIT为链转移剂,苯乙烯(St)等单体室温下的紫外光引发聚合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分布比较窄的PSt(Mm/Mn=1.10~1.14)。研究了St光聚合过程.In[M]0/[M]随聚合时间的延长呈线性增加.分子量随转化率也呈线性增长。用FT—IR、NMR等方法时所得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分子链中舍有三硫代碳酸酯基。以合成的含有三硫代碳酸酯基的PSt—S—C(=S)-S—PSt为大分子引发剂.在相同的光聚合条件下引发丙烯酸丁酯(BA).得到了分子量分布窄的PSt-PBA—PSt三嵌段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硫代碳酸酯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活性聚合 UV光引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二(α,α′-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存在下的热聚合反应及光聚合反应
3
作者 冉蓉 何杰 +1 位作者 于游 王跃川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6-230,共5页
合成了S,S′-二(α,α′-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TRIT),以TRIT为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RAFT)聚合反应的链转移剂,对苯乙烯(S 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的热聚合反应和室温下光引发的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用凝胶渗透色谱、核磁... 合成了S,S′-二(α,α′-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TRIT),以TRIT为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RAFT)聚合反应的链转移剂,对苯乙烯(S 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的热聚合反应和室温下光引发的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用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1H 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热聚合反应和光聚合反应所得聚合物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聚合反应具有明显的活性特征,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相对分子质量随转化率的增加呈线性增加,ln[M]0/[M](M为单体)随聚合反应时间的延长也呈线性增加,聚合物分子链中含有三硫代碳酸酯基。根据1H NMR和FTIR的分析结果,初步提出了光聚合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S′-二(α α′-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 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聚合反应 光聚合反应 热聚合反应 链转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I_2作用下三硫代碳酸酯的合成 被引量:1
4
作者 吕萍 盛荣 +2 位作者 郑永泉 包伟良 张永敏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2期148-150,共3页
本文研究了在二碘化钐作用下S—S键的断裂,并与二硫化碳及卤代烃的反应,合成了三硫代碳酸酯.
关键词 二碘化钐 三硫代碳酸酯 合成 单电子转移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激活自修复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小平 张林 +1 位作者 曹一林 卢艳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74,86,共5页
在石油醚和NaOH溶液两相体系中,以二硫化碳、丙酮、氯仿为原料,季铵盐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出s,s′-二(a,a′-甲基-a′′-乙酸)三硫代碳酸酯(TTC1)。以偶氮二甲酸二乙酯、三苯基膦为催化剂,TTC1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酯化反应合成TTC2。TTC... 在石油醚和NaOH溶液两相体系中,以二硫化碳、丙酮、氯仿为原料,季铵盐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出s,s′-二(a,a′-甲基-a′′-乙酸)三硫代碳酸酯(TTC1)。以偶氮二甲酸二乙酯、三苯基膦为催化剂,TTC1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酯化反应合成TTC2。TTC2与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分别进行活性自由基聚合后得到三硫代碳酸酯类聚合物材料PBA-L和PEA-L。同时以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分别对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进行了自由基聚合,得到聚丙烯酸丁酯(PBA)和聚丙烯酸乙酯(PEA)。用红外、紫外、核磁、元素分析、高效液相色谱、DSC等对TTC1、TTC2、PBA-L、PEA-L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普通自由基聚合的材料PBA、PEA无自修复功能,而通过活性自由基聚合的材料PBA-L、PEA-L具备多次自修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 自修复材料 活性自由基聚合 三硫代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FT聚合制备丙烯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嵌段共聚物及其水解物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1
6
作者 沈江南 蒋婷婷 冯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4-128,共5页
以S,S-二(α,α′-二甲基-α″-丙烯酸)三硫代碳酸酯(BDATC)为链转移剂,甲基丙烯酰胺(MAM)为第一单体,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法合成出链转移剂(PMAM-CTA),以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作为第二单体合成PAM-b-PNVP,再水解得到含... 以S,S-二(α,α′-二甲基-α″-丙烯酸)三硫代碳酸酯(BDATC)为链转移剂,甲基丙烯酰胺(MAM)为第一单体,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法合成出链转移剂(PMAM-CTA),以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作为第二单体合成PAM-b-PNVP,再水解得到含有氨基和羧基的CO2分离固定载体膜材料N-乙烯基-γ-氨基丁酸钠-丙烯酸钠共聚物(VSA-SA)。通过FT-IR、1H-NMR、XRD和DSC对PMAM-CTA、PMAM-b-PNVP和VSA-SA进行表征,采用GPC测定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研究发现,该聚合具有活性可控聚合的特征,聚合动力学呈一级线性关系,得到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可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1.2~1.3)窄的聚合物。与自由基聚合产物相比,水解产物VSA-SA的结晶度减小,载体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 嵌段共聚物 固定载体 S S-二(α α′-二甲基-α″-丙烯酸)三硫代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