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对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婷婷 梅银柳 +3 位作者 董万法 王镜勋 金亮 吴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8-205,共8页
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SNase)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小鼠结肠炎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用2.5%TNBS溶液灌肠雌性BALB/c小鼠建立结肠炎模型,并连续6 d灌胃给予以重组乳酸菌为递呈载体的SNase。探究SNase介导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 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SNase)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小鼠结肠炎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用2.5%TNBS溶液灌肠雌性BALB/c小鼠建立结肠炎模型,并连续6 d灌胃给予以重组乳酸菌为递呈载体的SNase。探究SNase介导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的降解对小鼠结肠炎的影响。实验分为正常组、TNBS模型组、NZ9000乳酸菌组、表达SNase的重组乳酸菌组。每日观测小鼠体质量、粪便性状和粪便隐血情况,观察期结束取结肠组织进行HE病理分析,检测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酶活和促炎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同时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组织中性粒细胞及其NETs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乳酸菌递呈的SNase能缓解TNB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体质量下降,降低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缓解结肠缩短并减轻病理损伤,降低结肠组织MPO酶活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同时改善了血清炎性水平,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结肠组织Ly6G和citH3水平下降。初步机制表明,SNase能够下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降低NETs水平从而缓解小鼠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 乳酸乳球菌 2 4 6-硝基苯磺酸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雏鸡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2
作者 于志强 周英 郑世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86-1691,共6页
为探索动物溃疡性肠炎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以10日龄SPF雏鸡为研究对象,以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为诱导剂,分别根据体重应用50、100、150mg·kg-1的TNBS(50%乙醇稀释)通过灌肠途经建立TNBS诱导的雏鸡溃疡性结肠炎动... 为探索动物溃疡性肠炎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以10日龄SPF雏鸡为研究对象,以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为诱导剂,分别根据体重应用50、100、150mg·kg-1的TNBS(50%乙醇稀释)通过灌肠途经建立TNBS诱导的雏鸡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进而分析TNBS对雏鸡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剂量效应。并对TNBS所致的溃疡性结肠炎雏鸡的临诊症状、眼观和病理组织以及体重等变化进行较全面系统的观察或检测,结果发现,100mg·kg-1 TNBS为制备雏鸡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的理想给药剂量,其能够得到理想的实验动物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同时对雏鸡的损伤在可控范围内,不会造成模型动物的大批死亡。本研究成功建立雏鸡溃疡性结肠炎病理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 6-硝基苯磺酸 雏鸡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蛋白质游离氨基含量测定方法—三硝基苯磺酸法的探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褚千千 韩秋煜 +1 位作者 陈必文 包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5-279,共5页
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rnzen sulfonic acid,TNBS)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游离氨基含量的方法。该文比较了该方法的2种终止反应条件及分析方法,探究了该方法对不同蛋白质(牛血清蛋白、胰蛋白酶、溶菌酶)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的响应... 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rnzen sulfonic acid,TNBS)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游离氨基含量的方法。该文比较了该方法的2种终止反应条件及分析方法,探究了该方法对不同蛋白质(牛血清蛋白、胰蛋白酶、溶菌酶)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的响应值显著高于酸性(P<0.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酶标仪2种测定方法对蛋白质游离氨基含量的测定结果在一定范围内没有显著差异(P>0.0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精确度较高,对浓度变化的响应更灵敏。蛋白质种类不仅影响到该方法的取样浓度,而且蛋白质中的巯基含量会干扰该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氨基 蛋白质 硝基苯磺酸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酶标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三硝基苯磺酸法测定乳基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有效赖氨酸
4
作者 李君艳 仇凯 +4 位作者 钟其顶 于晓瑾 丁福强 熊正河 张泽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6-160,共5页
采用三硝基苯磺酸法建立了乳基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有效赖氨酸的测定方法,研究了乙醚用量、水解时间以及三硝基苯磺酸的孵化时间对水解液吸光度的影响。方法线性范围为0.02~0.12 mg/mL,相关系数r2=0.999 3,检出限为3.72μg/mL,定量限为10... 采用三硝基苯磺酸法建立了乳基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有效赖氨酸的测定方法,研究了乙醚用量、水解时间以及三硝基苯磺酸的孵化时间对水解液吸光度的影响。方法线性范围为0.02~0.12 mg/mL,相关系数r2=0.999 3,检出限为3.72μg/mL,定量限为10.23μg/mL,样品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5%~5.57%,回收率为86%~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配方奶粉 硝基苯磺酸(tnbs) 有效赖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5-三硝基苯在高岭石表面吸附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幸 钱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601-2608,共8页
构造了高岭石硅氧层和铝氧层的团簇模型(分别为Si13O37H22和Al6O24H30),并分别在B3LYP/6-31G(d),MP2/6-31G(d)//B3LYP/6-31G(d)和B3LYP/6-311++G(d,p)//B3LYP/6-31G(d)理论水平上对1,3,5-三硝基苯(TNB)在高岭石表面的吸附性质(如优化的... 构造了高岭石硅氧层和铝氧层的团簇模型(分别为Si13O37H22和Al6O24H30),并分别在B3LYP/6-31G(d),MP2/6-31G(d)//B3LYP/6-31G(d)和B3LYP/6-311++G(d,p)//B3LYP/6-31G(d)理论水平上对1,3,5-三硝基苯(TNB)在高岭石表面的吸附性质(如优化的几何构型、结构参数、吸附能、振动频率、静电势和分子轨道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NB和硅氧层表面间的相互作用以静电和范德华相互作用为主;TNB与铝氧层间的相互作用以氢键为主,且TNB和铝氧层间相互作用的能量更低,结构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 5 硝基苯(tnb) 高岭石 吸附 氢键 分子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肠温中方对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石磊 郭一 +6 位作者 韩亚飞 丁庞华 孙中美 原文静 陈晨 谭祥 李军祥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1208-1211,共4页
目的研究清肠温中方对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均用5%TNBS/无水... 目的研究清肠温中方对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均用5%TNBS/无水乙醇保留灌肠3天复制UC模型,造模后分别用蒸馏水、清肠温中方高、中、低剂量、美沙拉秦缓释颗粒和乌梅丸颗粒剂灌胃干预10天,测量称取大鼠结肠长度、湿重,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和结肠组织中SOD、GSH-px、MDA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湿重明显增加(P<0.01),长度明显缩短(P<0.01);血清及结肠组织SOD、GSH-px明显降低(P<0.01),MDA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肠温中方中剂量、美沙拉秦和乌梅丸组结肠湿重减轻(P<0.05);美沙拉秦结肠长度明显增加(P<0.01),乌梅丸组长度增加(P<0.05);血清及结肠组织指标综合比较,清肠温中方中剂量和美沙拉秦组SOD、GSH-px活性增加(P<0.05),MDA含量减少(P<0.05)。结论清肠温中方可以使TNBS诱导的UC大鼠抗氧化作用增强、氧化作用降低,改善氧化/抗氧化失衡,起到治疗UC大鼠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2 4 6-硝基苯磺酸 清肠温中方 氧化应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苓健脾胶囊对TNBS诱导的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梓琪 李剑 +1 位作者 刘丹 吴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7-114,共8页
探讨术苓健脾胶囊(术苓)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其机制。采用2.5%TNBS灌肠制备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肠炎宁(180 mg/kg)组以及术苓低剂量(40 mg/kg)、高剂量(120 mg/... 探讨术苓健脾胶囊(术苓)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其机制。采用2.5%TNBS灌肠制备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肠炎宁(180 mg/kg)组以及术苓低剂量(40 mg/kg)、高剂量(120 mg/kg)组。造模后药物治疗7 d后处死大鼠。其间每日记录大鼠体重,观察大鼠疾病活动状态。实验结束后,取结肠组织进行HE病理学分析、检测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酶活、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炎性细胞因子(IL-6、IL-1β、IFN-γ、IL-10)及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的表达水平,并检测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6、IL-1β)的含量。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术苓给药显著缓解了TNBS造模引起的体重下降、疾病活动指数(DAI)升高,缓解了结肠组织的缩短、水肿以及病理学损伤,减少了炎性细胞浸润、隐窝的破坏与杯状细胞的丢失,降低了结肠组织MPO酶活性、iNOS与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增加了结肠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同时降低了血清中的炎性因子的含量。结果表明,术苓通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增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改善TNBS诱导的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本研究为术苓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苓健脾胶囊 中药复方 2 4 6-硝基苯磺酸 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毛虫细胞外囊泡对TNB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初步干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蕾 杨勇 +4 位作者 高欣 刘晓雷 刘明远 徐凝 白雪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73,共7页
为探讨旋毛虫细胞外囊泡(Trichinella spiralis extracellular vesicles,Ts-EVs)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初步干预作用,通过超速离心法获得Ts-EV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进行鉴定。随后将30只Balb/c... 为探讨旋毛虫细胞外囊泡(Trichinella spiralis extracellular vesicles,Ts-EVs)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初步干预作用,通过超速离心法获得Ts-EV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进行鉴定。随后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NBS模型组和TNBS+Ts-EVs干预组。通过测定各组小鼠肠道疾病活动指数(DAI)、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结肠病理组织学变化等指标评价Ts-EVs对结肠炎的干预效果;进一步用ELISA检测外周血血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TEM结果显示,EVs具有膜结构,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平均直径为30nm^150nm;评估Ts-EVs对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干预效果表明,TNBS+Ts-EVs干预组小鼠的结肠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炎症指标均明显降低;与TNBS模型组相比,TNBS+Ts-EVs干预组小鼠的Th1细胞因子(IL-1β、IFN-γ)和Th17细胞因子(IL-17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而Treg细胞因子(IL-10、TGF-β)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研究结果表明Ts-EVs可有效干预TNB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此干预作用可能与调节Th细胞免疫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细胞外囊泡 2 4 6-硝基苯磺酸 实验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5-ASA的尤特奇S100包衣氧化铁-壳聚糖纳米复合物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9
作者 张丹丹 王燕 +1 位作者 赵冉 谭学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目的 探讨载5-氨基水杨酸(5-ASA)的尤特奇S100包衣氧化铁-壳聚糖纳米复合物(ES-IOCS/5-ASA)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三硝基苯磺酸(TNBS)模型组、5-ASA组和ES-IOCS/5-AS... 目的 探讨载5-氨基水杨酸(5-ASA)的尤特奇S100包衣氧化铁-壳聚糖纳米复合物(ES-IOCS/5-ASA)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三硝基苯磺酸(TNBS)模型组、5-ASA组和ES-IOCS/5-ASA组。通过TNBS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5-ASA组和ES-IOCS/5-ASA组于TNBS造模后进行灌胃给药,连续灌胃7 d。7 d后处死小鼠,评估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取小鼠肠道组织进行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Western blot法检测肠道组织含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凋亡相关斑点(ASC)和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NBS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明显下降(P<0.001),DAI评分显著升高(P<0.001),结肠长度明显缩短(P<0.001),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增加(P<0.001),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显著升高(P<0.05),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01)。与TNBS模型组相比,ES-IOCS/5-ASA组小鼠DAI评分显著降低(P<0.001),肠道缩短被抑制(P<0.001),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下降(P<0.001),血清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表达降低(P<0.05),但两组间血清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P<0.001)。5-ASA对小鼠肠道炎症无明显缓解作用。结论 ES-IOCS/5-ASA可能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来改善TNB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水杨酸 硝基苯磺酸 溃疡性结肠炎 NLRP3炎症小体 纳米复合物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B/1,4⁃DNI共晶炸药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乔申 杨宗伟 +3 位作者 李洪珍 于雁武 刘玉存 王建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82-1185,共4页
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获得1,3,5⁃三硝基苯/1,4⁃二硝基咪唑(TNB/1,4⁃DNI)共晶炸药,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共晶结构,其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2_(1)2_(1)2_(1)空间群,晶胞参数:a=6.4068(5)Å,b=10.4569(8)Å,c=20.7164(17)Å,α=β=... 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获得1,3,5⁃三硝基苯/1,4⁃二硝基咪唑(TNB/1,4⁃DNI)共晶炸药,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共晶结构,其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2_(1)2_(1)2_(1)空间群,晶胞参数:a=6.4068(5)Å,b=10.4569(8)Å,c=20.7164(17)Å,α=β=γ=90°,ρ=1.776 g·cm^(-3),Z=4。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其热性能,结果表明其熔点为84.4℃,明显低于单组份TNB(123.5℃)和1,4⁃DNI(91℃)的熔点,且TNB/1,4⁃DNI共晶炸药经熔融冷却能够重新形成纯共晶炸药。采用经验氮当量法计算得到TNB/1,4⁃DNI共晶炸药的爆速为7704 m·s^(-1),爆压为26.08 GPa,明显优于常用熔铸炸药TNT的爆轰性能。因此,TNB/1,4⁃DNI共晶炸药可作为一种新型熔铸炸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晶炸药 1 3 5⁃硝基苯(tnb) 1 4⁃二硝基咪唑(1 4⁃DNI) 制备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林9号桉叶多酚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俊亮 肖苏尧 +3 位作者 陈运娇 陈雪香 汤杰 曹庸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24,共5页
采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广林9号桉叶提取物进行系统萃取分离,用福林-酚法测定各组分的总酚含量,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还原能力3种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测定了桉叶各组分... 采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广林9号桉叶提取物进行系统萃取分离,用福林-酚法测定各组分的总酚含量,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还原能力3种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测定了桉叶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萃取组分中,乙酸乙酯组分总酚含量最高,达到502.67mg/g;其对DPPH自由基和ABTS+.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也最强,优于阳性对照物茶多酚,其清除两种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97mg/mL和0.034mg/mL;通过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比较发现,其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成正相关,由此判断桉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成分主要为多酚类物质;桉叶粗提物中多酚含量达到30%以上,与茶叶粗提物中多酚含量相当,具有开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叶 多酚 抗氧化能力 1 1-二苯基-2-硝基苯肼(DPPH) 2 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7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吕飞 卢光新 杜勇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三硝基苯磺酸/乙醇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17水平,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实验性UC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n=10):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3组用2.5%三硝基苯... 目的通过检测三硝基苯磺酸/乙醇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17水平,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实验性UC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n=10):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3组用2.5%三硝基苯磺酸钠/乙醇溶液灌肠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肠3天后处死,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每日用复方甘草酸苷溶液灌肠,40mg.kg-1.d-1,连续灌肠7天后处死;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组每日用SASP溶液灌肠,0.5g.kg-1.d-1,连续灌肠7天后处死。经不同处理和治疗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4、IL-17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4明显降低,IL-17明显升高,IL-4(81.52±8.21)ng/L vs(90.82±7.35)ng/L(P<0.01),IL-17(172.43±23.55)ng/L vs(135.26±27.86)ng/L(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SASP治疗组IL-4水平明显升高,IL-17水平明显降低,IL-4(88.45±8.58)ng/L、(87.53±7.65)ng/L vs(81.52±8.21)ng/L(P<0.01);IL-17(140.35±22.78)ng/L、(142.11±21.56)ng/L vs(172.43±23.55)ng/L(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升高实验性UC大鼠血清IL-4的表达水平,降低IL-17的表达水平,可能通过调控这两个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发挥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硝基苯磺酸 乙醇 复方甘草酸苷 白细胞介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蜂花粉油脂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何伟 徐响 +4 位作者 孙丽萍 庞杰 穆雪峰 黄兰 沈新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14-117,共4页
采用ABTS.+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磷钼络合物法3种体外抗氧化方法,以天然抗氧化剂VE(α-生育酚)作为对照,评价并比较五味子、芝麻、玉米和蚕豆蜂花粉油脂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4种蜂花粉油脂对ABTS.+和DPPH自由基均具有清除能力,但... 采用ABTS.+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磷钼络合物法3种体外抗氧化方法,以天然抗氧化剂VE(α-生育酚)作为对照,评价并比较五味子、芝麻、玉米和蚕豆蜂花粉油脂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4种蜂花粉油脂对ABTS.+和DPPH自由基均具有清除能力,但清除能力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IC50值分别在0.029~0.708mg/mL和0.059~2.203mg/mL之间;在磷钼络合物法中,抗氧化活性为五味子>玉米、蚕豆>芝麻。在3种抗氧化方法中五味子蜂花粉油脂的抗氧化能力最强,与天然抗氧化剂VE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花粉油脂 抗氧化活性 2 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 1 1-二苯基-2-硝基苯肼(DPPH) 磷钼络合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蜂花粉及其蜂粮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牛德芳 王波 +4 位作者 张静 殷玲 刘萍 战旭梅 陈玉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2-46,共5页
以油菜蜂花粉及其同种植物源的蜂粮为原料,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 以油菜蜂花粉及其同种植物源的蜂粮为原料,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自由基清除两种体外抗氧化方法,评价并比较油菜蜂花粉及其蜂粮水提物和醇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4种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ABTS+·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依次为蜂花粉醇提物、蜂粮醇提物>蜂粮水提物>蜂花粉水提物,其中蜂花粉及其蜂粮醇提物清除能力最强,IC50值分别为0.204 mg/mL~0.290 mg/mL和0.094 mg/mL~0.167 mg/mL,二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2种醇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蜂粮水提物、蜂花粉水提物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果进一步证实蜂花粉及其蜂粮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其在抗氧化功能性食品等领域的开发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花粉 蜂粮 抗氧化活性 1 1-二苯基-2-硝基苯 2 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补体C5a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亚妮 雷献文 宋云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索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IBD)发病机制中补体C5a的作用。方法选择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60只,鼠龄6~8周,体质量180~220 g。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TNBS IBD组、TNBS+抗C5a单克隆抗体干预组(简称... 目的探索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炎症性肠病(IBD)发病机制中补体C5a的作用。方法选择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60只,鼠龄6~8周,体质量180~220 g。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TNBS IBD组、TNBS+抗C5a单克隆抗体干预组(简称治疗组)。IBD大鼠建模方法采用TNBS联合乙醇诱导灌肠法。治疗组在建模后立即每只腹腔注射抗C5a单克隆抗体1.5 mg干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段大鼠血清中炎性介质C5a和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另给予C5a拮抗剂后,再次检测大鼠血清中IL-6、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C5a、IL-6、TNF-α伴随着炎症的进展而增高,伴随炎症的转归出现下降趋势,即血清中C5a、IL-6、TNF-α的变化趋势与炎症反应程度呈正向相关性;给予C5a拮抗剂后,TNBS IBD组与治疗组相比,IL-6、TNF-α的表达水平有明显下调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判断抗C5a单克隆抗体可能通过抑制IL-6、TNF-α的表达,有效地降低了IBD炎症反应,提示C5a在IBD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5a单克隆抗体 2 4 6-硝基苯磺酸(tnbs) 炎症性肠病 白细胞介素6(IL-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玫瑰花苞抗自由基能力的检测 被引量:5
16
作者 樊琛 胥慧贞 +3 位作者 刘桂芹 曾庆华 李燕 孙小凡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8-81,共4页
对玫瑰花苞抗多种自由基能力进行检测。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溶剂浓度、料液比、处理时间以及提取温度等对玫瑰花苞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玫瑰花苞浸出液对DPPH·(2,2-二苯代苦味酰基苯肼)、ABTS+·(2,2-联氮-二(3-... 对玫瑰花苞抗多种自由基能力进行检测。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溶剂浓度、料液比、处理时间以及提取温度等对玫瑰花苞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玫瑰花苞浸出液对DPPH·(2,2-二苯代苦味酰基苯肼)、ABTS+·(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的清除率可达90%以上,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随处理条件变化明显,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低于10%。对4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ABTS+·、DPPH·、O2-·、·OH。玫瑰花苞提取物对各种自由基具有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花苞 1 1-二苯基-2-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 2 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姜抗自由基能力的检测 被引量:5
17
作者 樊琛 曾庆华 +3 位作者 赵娜娜 程霜 李燕 刘桂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4-28,共5页
对生姜抗多种自由基能力进行检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不同辅助处理方式(微波、超声、普通浸提)、溶剂种类、溶剂浓度、料液比、处理时间以及提取温度等对生姜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生姜提取物均对... 对生姜抗多种自由基能力进行检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不同辅助处理方式(微波、超声、普通浸提)、溶剂种类、溶剂浓度、料液比、处理时间以及提取温度等对生姜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生姜提取物均对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对羟基自由基(HO·)的清除作用较小,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几乎没有清除作用。并且有机浸提溶剂对羟基自由基及超氧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生姜提取物对各种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大小依次为:ABTS+·﹥DPPH·﹥H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1 1-二苯基-2-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 2 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抗自由基能力的检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樊琛 杜晓 +3 位作者 程霜 李燕 刘桂芹 曾庆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34-137,共4页
对金银花抗多种自由基能力进行检测。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溶剂浓度、料液比、处理时间以及提取温度等对金银花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影响。不同处理的金银花提取物均对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1,1... 对金银花抗多种自由基能力进行检测。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溶剂浓度、料液比、处理时间以及提取温度等对金银花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影响。不同处理的金银花提取物均对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对羟基自由基(HO·)的清除作用较小。金银花提取物对各种自由基具有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1 1-二苯基-2-硝基苯肼(DPPH) 自由基 2 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 二铵盐(ABTS)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油对SD大鼠乙酸性结肠炎的影响
19
作者 贺显晶 孙东波 武瑞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35-38,共4页
通过复制SD大鼠乙酸型结肠炎模型,探讨鱼油对SD大鼠结肠炎炎症的影响。利用10%乙酸灌肠复制大鼠结肠炎模型,实验分为鱼油饲喂组Ⅰ组、鱼油预饲组Ⅱ组、鱼油治疗组Ⅲ组和模型对照组Ⅳ组,试验期为56 d,试验结束后评价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 通过复制SD大鼠乙酸型结肠炎模型,探讨鱼油对SD大鼠结肠炎炎症的影响。利用10%乙酸灌肠复制大鼠结肠炎模型,实验分为鱼油饲喂组Ⅰ组、鱼油预饲组Ⅱ组、鱼油治疗组Ⅲ组和模型对照组Ⅳ组,试验期为56 d,试验结束后评价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黏膜损伤和结肠组织学损伤程度,评价鱼油对乙酸性结肠炎大鼠炎症的影响。Ⅰ组、Ⅱ组、Ⅲ组在试验期,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黏膜损伤和结肠组织学损伤均较Ⅳ组有明显改善(p<0.05),且Ⅰ组效果最佳(p<0.01)。鱼油可降低大鼠乙酸性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炎症反应程度,结肠黏膜损伤指数,对乙酸性结肠炎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 硝基苯磺酸 溃疡性结肠炎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抗炎作用及其对肠黏膜IL-23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廖辉 曾昭静 +2 位作者 吕小平 詹灵凌 陈兰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3期31-34,共4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IL-23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姜黄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姜黄素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每组均为20只。模型组、姜黄素组、SASP组...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IL-23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姜黄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姜黄素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每组均为20只。模型组、姜黄素组、SASP组大鼠分别以100 mg/kg TNBS乙醇溶液灌肠制备大鼠结肠炎模型。正常对照组予相同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灌肠;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每日予相同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姜黄素组、SASP组自造模第2天起每日分别予100 mg/kg姜黄素溶液及SASP溶液灌胃。造模第8天处死大鼠,采集大鼠结肠标本备检。评价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变化,光镜下观察大鼠肠黏膜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病理学评分,评价各组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及组织学损伤情况(HS);采用RT-PCR方法测定肠黏膜组织IL-23 mRNA水平;Western blot测定肠组织IL-2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DAI、CMDI、HS评分及IL-23蛋白、mRNA的表达均有明显降低(P均<0.05),与SASP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姜黄素能显著抑制IL-23的表达,对实验性大鼠结肠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硝基苯磺酸 白细胞介素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