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硝基苯磺酸诱导Balb/c小鼠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袁学勤 王旭丹 +3 位作者 谢鸣 邱泽计 周勇 胥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6-759,共4页
目的建立三硝基苯磺酸(TNBS)小鼠结肠炎模型。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TNBS给♀Balb/c小鼠灌肠后制备结肠炎模型。观察动物的存活率、疾病活动度指数、结肠肉眼观和组织学变化,并检测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力及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 目的建立三硝基苯磺酸(TNBS)小鼠结肠炎模型。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TNBS给♀Balb/c小鼠灌肠后制备结肠炎模型。观察动物的存活率、疾病活动度指数、结肠肉眼观和组织学变化,并检测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力及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随着TNBS剂量的提高,模型组小鼠存活率下降。存活的多数小鼠疾病活动度指数及MPO活力升高,病理切片显示结肠固有层及粘膜下层有大量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以及中性白细胞浸润,伴有肠腺扭曲、减少,杯状细胞丢失,隐窝脓肿,血管增生,肠壁增厚等病理改变,表明均建立了慢性结肠炎模型。结论每只小鼠给予1.5mgTNBS灌肠,动物死亡较少,并能够成功制备小鼠结肠炎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苯磺酸 小鼠 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冰冰 齐越 +3 位作者 贾冬 韦丹 康凯 明彩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34-1836,I0002,共4页
目的建立大鼠2,4,6-三硝基苯磺酸(TBNS)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方法:大鼠经结肠注入不同剂量的2,4,6-三硝基苯磺酸,分别于给药后1、3及7 d处死大鼠取出结肠,肉眼观察后进行组织学切片然后镜下观察。结果:各组大鼠体... 目的建立大鼠2,4,6-三硝基苯磺酸(TBNS)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方法:大鼠经结肠注入不同剂量的2,4,6-三硝基苯磺酸,分别于给药后1、3及7 d处死大鼠取出结肠,肉眼观察后进行组织学切片然后镜下观察。结果:各组大鼠体质量于造模3 d后开始下降,50 mg·kg-1组体质量于7 d后开始出现回升,100 mg·kg-1组和150 mg·kg-1组体质量则没有恢复;造模时间不是影响UC(溃疡性结肠炎)损伤程度的主要因素;病理切片结果表明,50 mg·kg-1组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未出现肠腺肿胀及黏膜脱落现象,符合UC(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特征。结论:TNBS造模7 d内,UC(溃疡性结肠炎)的造模成功与否与给药天数无关,而与剂量密切关联,以50 mg·kg-1的大鼠给药剂量最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大鼠 模型 硝基苯磺酸 HE染色 炎症性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靛玉红缓解三硝基苯磺酸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楠 柳越冬 +2 位作者 王长洪 崔世超 张晓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89-1692,共4页
目的观察靛玉红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48只清洁级SD大鼠,♂,体质量(200±20)g,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靛玉红组、柳氮磺吡啶组。造模并治疗... 目的观察靛玉红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48只清洁级SD大鼠,♂,体质量(200±20)g,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靛玉红组、柳氮磺吡啶组。造模并治疗7 d后,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评分,观察结肠HE染色病理切片,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以及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 ITF)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靛玉红组DAI评分降低,结肠HE染色病理显示炎症细胞明显减少,TGF-β1水平降低,ITF mRNA表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靛玉红可以明显改善UC模型大鼠症状、结肠病理形态,通过降低TGF-β1水平,上调ITF mRNA表达,从而达到抑制炎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靛玉红 溃疡性结肠炎 转化生长因子Β1 叶因子 硝基苯磺酸 炎性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格列汀治疗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靳迺诗 董志 +2 位作者 傅洁民 曾凡新 娄伦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1722-1725,共4页
目的观察DPP-4抑制剂Alogliptin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结肠的MPO值,血清IL-8、TNF-α和GLP-2水平的影响,并探讨Alogliptin对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机制。方法雄性BALB/c小鼠48只,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观察DPP-4抑制剂Alogliptin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结肠的MPO值,血清IL-8、TNF-α和GLP-2水平的影响,并探讨Alogliptin对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机制。方法雄性BALB/c小鼠48只,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治疗组(520 mg/kg),Alogliptin高、中、低剂量组(1、0.3、0.1mg/kg)。模型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对BALB/c小鼠进行灌肠,制作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经灌胃给予药物治疗后,观察DPP-4酶抑制剂Alogliptin对肠炎小鼠腹泻,组织形态损伤,结肠组织MPO酶活力,血清IL-8、TNF-α和GLP-2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Alogliptin高、中剂量组能够改善肠炎小鼠临床症状,减轻结肠黏膜损伤,显著降低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DAI评分(P<0.01),并且治疗组小鼠结肠组织MPO酶活性、血清IL-8和TNF-α的浓度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而Alogliptin治疗组小鼠血清GLP-2的含量较模型组和正常组都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 DPP-4酶抑制剂Alogliptin能够有效抑制小鼠肠道炎性细胞的浸润,减轻肠黏膜的病理性损伤,对TNBS诱导的肠炎小鼠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OGLIPTIN DPP-4抑制剂 溃疡性结肠炎 硝基苯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不同鼠种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郭瑞敏 荀哲 +2 位作者 范正松 牛亚玲 李雁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87-792,共6页
目的利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C57BL/6小鼠和昆明小鼠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对比2种小鼠的造模效果。方法小鼠经结肠灌注一定剂量的TNBS,评估病情,于72 h后处死小鼠,取出结肠进行组织学切片评分,并用Western blot及RT-PCR方法... 目的利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C57BL/6小鼠和昆明小鼠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对比2种小鼠的造模效果。方法小鼠经结肠灌注一定剂量的TNBS,评估病情,于72 h后处死小鼠,取出结肠进行组织学切片评分,并用Western blot及RT-PCR方法检测炎性因子的表达。结果 C57BL/6小鼠和昆明小鼠的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建立成功,但C57BL/6小鼠肠炎在分子水平和组织水平上均比昆明小鼠更加严重。结论 C57BL/6小鼠比昆明小鼠对TNBS更敏感,组织学上更易观察到病理变化。C57BL/6小鼠比昆明小鼠更适合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C57BL/6小鼠 昆明小鼠 2 4 6-硝基苯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当归多糖前体药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新友 周四元 +5 位作者 程建峰 滕增辉 冉玉华 杨润涛 杨茜 梅其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7期752-755,共4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当归多糖前体药(dexam-ethasone 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 prodrug,DEX-AP)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及副作用。方法:采用TNBS的45%乙醇溶液(50 mg.ml-1)灌...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当归多糖前体药(dexam-ethasone 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 prodrug,DEX-AP)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及副作用。方法:采用TNBS的45%乙醇溶液(50 mg.ml-1)灌肠诱导实验性UC大鼠模型,分别采用0.25μmol.kg-1.d-1地塞米松(DEX)及0.05、0.25、1.25μmol.kg-1.d-1DEX-AP(以地塞米松含量计)灌胃治疗7 d。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数后处死动物,取肾脏、脾脏和结肠称重。计算结肠溃疡面积后,取部分结肠粘膜组织测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部分结肠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后进行光镜观察。结果:TNBS诱导的UC大鼠经0.05、0.25、1.25μmol.kg-1.d-1DEX-AP治疗7 d后,与模型组比较,DEX组结肠重量未见明显变化,而DEX-AP各组结肠重量均明显降低(P<0.05);DEX组与DEX-AP各组的结肠组织MPO酶活性均显著降低,且DEX-AP降低MPO酶活性具有剂量依赖性。0.25μmol.kg-1.d-1DEX使UC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数、胸腺及脾脏重量均显著降低(P<0.01);0.05、0.25μmol.kg-1.d-1DEX-AP对UC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数、胸腺及脾脏重量未见明显影响(P>0.05);1.25μmol.kg-1.d-1DEX-AP对脾脏重量未见明显影响,却使胸腺重量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降低,但仍显著高于0.25μmol.kg-1.d-1DEX组(P<0.01)。UC大鼠经1.25μmol.kg-1.d-1DEX-AP治疗后,结肠粘膜组织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DEX-AP对TNBS诱导的实验性UC大鼠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副作用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硝基苯磺酸 地塞米松前体药 当归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沙拉嗪缓释剂对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李进 邓豫 +5 位作者 李兆明 曹小年 李小兰 陶德定 胡俊波 王晶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7期839-842,共4页
目的研究美沙拉嗪缓释剂对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 picrylsulfonic acid,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表达的影响,探讨美沙拉嗪缓释剂的... 目的研究美沙拉嗪缓释剂对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 picrylsulfonic acid,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表达的影响,探讨美沙拉嗪缓释剂的抗炎机制。方法应用TNBS/乙醇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药物治疗组(给予美沙拉嗪溶液100 mg.kg-1.d-1),阳性对照组(给予5-对氨基水杨酸100 mg.kg-1.d-1),每组10只,每天灌胃2次,给药时间从造模后第1天开始至实验结束,共7 d,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index,DAI)、体质量变化及结肠病理学改变,生化法检查大鼠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肠组织TNF-α、IL-1β、IL-6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MPO活性及TNF-α、IL-1β、IL-6mRNA表达量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药物治疗组MPO活性及结肠组织TNF-α、IL-1β、IL-6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沙拉嗪缓释剂对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通过降低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mRNA等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拉嗪缓释剂 结肠炎 溃疡性 2 4 6-硝基苯磺酸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苋菜水提取液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6
8
作者 邓莉 胡晋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5-538,共4页
目的考察铁苋菜水提取液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防治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各10只。利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复制大鼠UC模型,以柳氮磺胺吡啶作为治疗对照药,从大鼠体质量变化、腹泻与便血的动物数、结肠组织... 目的考察铁苋菜水提取液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防治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各10只。利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复制大鼠UC模型,以柳氮磺胺吡啶作为治疗对照药,从大鼠体质量变化、腹泻与便血的动物数、结肠组织形态学改变及组织内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等多方面考察了铁苋菜水提取液高(9.5g/kg)、中(6.5g/kg)、低剂量(2.5g/kg)治疗及中剂量(6.5g/kg)预防给药对UC的防治作用。结果铁苋菜水提取液中、高剂量治疗及中剂量预防给药能够显著改善TNBS模型大鼠体质量的减轻,减少发生腹泻和便血的动物(P<0.05);并且能够显著改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及病理学改变。通过测定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MPO的活性,发现铁苋菜水提取液中、高剂量治疗及中剂量预防给药能够显著降低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及MPO的水平(P<0.05),并且与治疗药柳氮磺胺吡啶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铁苋菜对TNBS诱导的大鼠UC有一定防治作用,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苋菜水提取液 溃疡性结肠炎 硝基苯磺酸 柳氨磺胺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大鼠结肠炎CD4^+T细胞增加 被引量:3
9
作者 刘莉 王志鹏 +1 位作者 梅其炳 李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7-350,共4页
目的:探讨CD4^+ T细胞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发病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blot方法观察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CD4^+ T细胞的数目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 目的:探讨CD4^+ T细胞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发病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blot方法观察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CD4^+ T细胞的数目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外周血和肠黏膜CD4^+ T细胞数目增加,肠系膜淋巴结CD4^+ T细胞蛋白表达升高。结论: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发病过程中CD4^+T细胞明显增加,与人类结肠炎具有相似之处,本模型为研究结肠炎治疗药物提供了新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苯磺酸 结肠炎 溃疡性 CD4阳性T淋巴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对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婷婷 梅银柳 +3 位作者 董万法 王镜勋 金亮 吴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8-205,共8页
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SNase)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小鼠结肠炎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用2.5%TNBS溶液灌肠雌性BALB/c小鼠建立结肠炎模型,并连续6 d灌胃给予以重组乳酸菌为递呈载体的SNase。探究SNase介导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 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SNase)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小鼠结肠炎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用2.5%TNBS溶液灌肠雌性BALB/c小鼠建立结肠炎模型,并连续6 d灌胃给予以重组乳酸菌为递呈载体的SNase。探究SNase介导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的降解对小鼠结肠炎的影响。实验分为正常组、TNBS模型组、NZ9000乳酸菌组、表达SNase的重组乳酸菌组。每日观测小鼠体质量、粪便性状和粪便隐血情况,观察期结束取结肠组织进行HE病理分析,检测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酶活和促炎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同时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组织中性粒细胞及其NETs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乳酸菌递呈的SNase能缓解TNB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体质量下降,降低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缓解结肠缩短并减轻病理损伤,降低结肠组织MPO酶活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同时改善了血清炎性水平,免疫组化结果表明结肠组织Ly6G和citH3水平下降。初步机制表明,SNase能够下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降低NETs水平从而缓解小鼠结肠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 乳酸乳球菌 2 4 6-硝基苯磺酸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雏鸡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志强 周英 郑世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86-1691,共6页
为探索动物溃疡性肠炎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以10日龄SPF雏鸡为研究对象,以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为诱导剂,分别根据体重应用50、100、150mg·kg-1的TNBS(50%乙醇稀释)通过灌肠途经建立TNBS诱导的雏鸡溃疡性结肠炎动... 为探索动物溃疡性肠炎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以10日龄SPF雏鸡为研究对象,以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为诱导剂,分别根据体重应用50、100、150mg·kg-1的TNBS(50%乙醇稀释)通过灌肠途经建立TNBS诱导的雏鸡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进而分析TNBS对雏鸡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剂量效应。并对TNBS所致的溃疡性结肠炎雏鸡的临诊症状、眼观和病理组织以及体重等变化进行较全面系统的观察或检测,结果发现,100mg·kg-1 TNBS为制备雏鸡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的理想给药剂量,其能够得到理想的实验动物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同时对雏鸡的损伤在可控范围内,不会造成模型动物的大批死亡。本研究成功建立雏鸡溃疡性结肠炎病理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 6-硝基苯磺酸 雏鸡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氟米特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大鼠结肠炎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霞 吴正祥 +4 位作者 吴强 杨枫 丁向东 葛相栓 杨彩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8-671,共4页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Lef)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5-ASA100mg/kg,ig,qd×14d)及Lef低剂量、中剂...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Lef)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5-ASA100mg/kg,ig,qd×14d)及Lef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组(1.0、2.0、4.0mg/kg,ig,qd×14d)。每天观察疾病活动指数(DAI),2周后处死大鼠,并取出结肠组织进行大体形态及组织学评分。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组织核因子NF-κBp65、TNF-α的表达,Elisa法测外周血IL-10的含量。结果与TNBS模型组相比,Lef组大鼠的DAI、大体形态、组织学评分及肠黏膜组织内NF-κBp65和TNF-α表达显著降低(P<0.01);大鼠结肠黏膜组织NF-κBp65在模型组以胞核表达为主,相反正常对照组及治疗组NF-κBp65以胞质表达为主;外周血中IL-10含量显著增加(均P<0.01)。结论Lef对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抗炎细胞因子的水平,抑制NF-κB核结合活性,进而降低致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药物疗法 硝基苯磺酸 NF—kappaB 肿瘤 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艳红 蒲君峰 +1 位作者 李红玲 冯铁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1081-1087,共7页
目的:研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MnSODm)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SASP,500 mg/kg)组和MnSODm低(10 mg/kg)、中(20 mg/kg)、高剂... 目的:研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MnSODm)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SASP,500 mg/kg)组和MnSODm低(10 mg/kg)、中(20 mg/kg)、高剂量(40 mg/kg)组。大鼠直肠给予100 mg/kg TNBS-50%乙醇溶液建立UC模型,分别用SASP及不同剂量的MnSODm对其进行治疗。连续灌胃给药7 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取结肠标本用于评价结肠湿重指数及评估结肠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检测结肠组织与血清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用试剂盒检测结肠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一氧化氮合酶(i NOS)活力及谷胱甘肽(GSH)和NO含量。ELISA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TNF-α、IL-4及IL-10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结肠黏膜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及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Mn SODm能改善大鼠一般状况,显著降低DAI、大鼠结肠湿重指数、病理学损伤评分及结肠组织与血清中MPO活力(P<0.05或P<0.01);此外,MnSODm能显著降低大鼠结肠组织中i NOS、NO、TNF-α含量及PI3K、p-AKT表达水平,同时显著增加GSH-Px、GSH、IL-4和IL-10含量(P<0.05或P<0.01)。结论:Mn SODm对大鼠UC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这种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抗氧化损伤、清除自由基、调节致炎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阻断炎症过程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 2 4 6-硝基苯磺酸 溃疡性结肠炎 抗炎作用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环丙沙星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小鼠肠炎的影响
14
作者 周俊 薛如意 +2 位作者 江捷 周康 张顺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8-382,共5页
目的评价口服环丙沙星在小鼠三硝基苯磺酸(TNBS)肠炎模型中的作用,探讨Toll样受体4 (TLR4)在肠炎发生中的作用。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0只);TNBS肠炎组(2t)只);环丙沙星干预组(10只)。评价下列指标:小鼠一般情况,肠... 目的评价口服环丙沙星在小鼠三硝基苯磺酸(TNBS)肠炎模型中的作用,探讨Toll样受体4 (TLR4)在肠炎发生中的作用。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0只);TNBS肠炎组(2t)只);环丙沙星干预组(10只)。评价下列指标:小鼠一般情况,肠黏膜病理学改变,远段结肠内容物细菌培养,结肠黏膜TLR4表达(免疫组化和RT-PCR法)和血清TNF-α(ELISA法)水平。结果环丙沙星干预组小鼠死亡率、肠道炎症(Ameho criteria结肠组织学评分)明显减轻,低于了NBS肠炎组(70%vs 20%,4.21±0.61 vs 1.54±0.71,P<0.01)。菌落计数(×109 CFU/mL)环丙沙星组低于正常组及TNBS肠炎组(1.36±0.23 vs 1.83±0.28 vs 2.54±0.42,P<0.01)。结肠TLR4表达情况(tlr4/β-actin光密度比值):TNBS肠炎组>环丙沙星干预组>正常对照组(0.76±0.05 vs 0.40±0.03 vs 0.24±0.02,P<0.01)。小鼠血清TNF-α水平(pg/mL):TNBS组>对照组(40.50±12.48 vs 20.41±2.11,P<0.01),环丙沙星干预组<TNBS组(27.85±16.71 vs 40.50±12.48,P>0.05)。结论环丙沙星可以减轻小鼠TNBS肠炎,机制可能与其减少肠道细菌、下调结肠TLR4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硝基苯磺酸 TLR4受体 环丙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蛋白质游离氨基含量测定方法—三硝基苯磺酸法的探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褚千千 韩秋煜 +1 位作者 陈必文 包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5-279,共5页
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rnzen sulfonic acid,TNBS)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游离氨基含量的方法。该文比较了该方法的2种终止反应条件及分析方法,探究了该方法对不同蛋白质(牛血清蛋白、胰蛋白酶、溶菌酶)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的响应... 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rnzen sulfonic acid,TNBS)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游离氨基含量的方法。该文比较了该方法的2种终止反应条件及分析方法,探究了该方法对不同蛋白质(牛血清蛋白、胰蛋白酶、溶菌酶)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的响应值显著高于酸性(P<0.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酶标仪2种测定方法对蛋白质游离氨基含量的测定结果在一定范围内没有显著差异(P>0.0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精确度较高,对浓度变化的响应更灵敏。蛋白质种类不仅影响到该方法的取样浓度,而且蛋白质中的巯基含量会干扰该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氨基 蛋白质 硝基苯磺酸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酶标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6-三硝基苯磺酸致肠炎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电生理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双平 卢占英 +2 位作者 李星宇 刘彬 马蓓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1-475,共5页
目的研究2,4,6一三硝基苯磺酸(TNBS)致肠炎大鼠的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电生理特性,为更全面地了解炎症性肠病(IBD)提供借鉴。方法SD大鼠(雄性,体质量160~200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5)给予30%TNBS溶液(剂... 目的研究2,4,6一三硝基苯磺酸(TNBS)致肠炎大鼠的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电生理特性,为更全面地了解炎症性肠病(IBD)提供借鉴。方法SD大鼠(雄性,体质量160~200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5)给予30%TNBS溶液(剂量40mg/kg)灌肠,对照组(n=5)给予等效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肠。在灌肠的第8天(炎症急性期)处死大鼠,对其结肠进行H—E染色,以确定造模是否成功;取其DRG神经元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析其电生理特性。结呆实验组大鼠体质量降低(P〈0.001),H—E染色示肠黏膜腺体结构严重破坏,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表明造模成功。TNBS致肠炎后大鼠DRG神经元动作电位的阈电流降低(P〈0.05)。结论TNBS致肠炎后大鼠DRG神经元兴奋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疾病 结肠炎 硝基苯磺酸 背根神经节 电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陶磊 陈金虎 +5 位作者 张汉超 刘彬 陈莹 万苹 何苗 杨志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89-1894,共6页
目的探究美洲大蠊提取物对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方法建立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UC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300 mg/kg)、肠炎宁组(600 mg/kg)及美洲大蠊提取物低、中、高... 目的探究美洲大蠊提取物对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方法建立2,4,6-三硝基苯磺酸诱导UC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300 mg/kg)、肠炎宁组(600 mg/kg)及美洲大蠊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于UC模型建立第8天进行相应药物灌胃治疗,1次/d,连续14 d。实验期间对大鼠进行DAI、CMDI、HS评分,检测血清IL-4、IL-17、TNF-α、IFN-γ水平和结肠组织TGF-β1、EGF、MPO水平。结果以DAI评分为依据,将轻中度炎症大鼠纳入实验,占造模大鼠比率为93.75%。与模型组比较,美洲大蠊提取物可降低DAI评分、HS评分(P<0.01),下调血清IL-17、TNF-α、IFN-γ及结肠组织MPO水平(P<0.01),降低结肠指数和CMDI评分(P<0.05,P<0.01),增加血清IL-4及结肠组织TGF-β1、EGF水平(P<0.01)。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对UC大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IL-4、EGF、TGF-β1水平,下调TNF-α、IL-17、MPO、IFN-γ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提取物 溃疡性结肠炎 2 4 6-硝基苯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改善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诱导的结肠炎肠黏膜屏障损伤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蒋廷媛 岳源 李芳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31-938,共8页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GABA)改善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诱导的结肠炎肠黏膜屏障损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NBS-乙醇溶液模型对照组,造模后GABA 200,100,50 mg·kg-1治疗组。造模后连续14 d,观察记录体质量... 目的探讨γ-氨基丁酸(GABA)改善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诱导的结肠炎肠黏膜屏障损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NBS-乙醇溶液模型对照组,造模后GABA 200,100,50 mg·kg-1治疗组。造模后连续14 d,观察记录体质量变化、疾病活动指数(DAI);造模第15天,每组取5只,进行伊文思蓝染色。大鼠取结肠,组织学损伤评分,同时量取结肠长度、称重。通过WB法观察实验性结肠炎各组大鼠肠黏膜屏障连接蛋白及LC3表达情况。结果 GABA增加Caco-2细胞单层模型细胞电阻,减少FD4的渗透,降低单层模型通透性。GABA改善实验性结肠炎引起的体质量下降,增加DAI,降低结肠指数。另外,GABA降低实验性结肠炎大鼠伊文思蓝渗透性及结肠病理变化,显著提高大鼠Occludin、Claudin-4、ZO-1蛋白表达。实验性结肠炎大鼠肠细胞出现过度自噬,GABA抑制过度自噬。结论GABA通过改善肠黏膜屏障损伤,缓解TNBS-乙醇溶液诱导的实验性结肠炎,故改善肠黏膜屏障损伤可能是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2 4 6-硝基苯磺酸 炎症性肠病 肠黏膜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三硝基苯磺酸法测定乳基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有效赖氨酸
19
作者 李君艳 仇凯 +4 位作者 钟其顶 于晓瑾 丁福强 熊正河 张泽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6-160,共5页
采用三硝基苯磺酸法建立了乳基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有效赖氨酸的测定方法,研究了乙醚用量、水解时间以及三硝基苯磺酸的孵化时间对水解液吸光度的影响。方法线性范围为0.02~0.12 mg/mL,相关系数r2=0.999 3,检出限为3.72μg/mL,定量限为10... 采用三硝基苯磺酸法建立了乳基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有效赖氨酸的测定方法,研究了乙醚用量、水解时间以及三硝基苯磺酸的孵化时间对水解液吸光度的影响。方法线性范围为0.02~0.12 mg/mL,相关系数r2=0.999 3,检出限为3.72μg/mL,定量限为10.23μg/mL,样品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5%~5.57%,回收率为86%~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配方奶粉 硝基苯磺酸(TNBS) 有效赖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新液缓解三硝基苯磺酸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汉超 王朋川 +5 位作者 刘衡 耿福能 马秀英 何苗 张成桂 李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6-501,共6页
目的研究康复新液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和康复新液低、中、高剂量组,以三硝基苯磺酸灌肠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 目的研究康复新液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和康复新液低、中、高剂量组,以三硝基苯磺酸灌肠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和病理组织学评分(HS),测定脏器指数、血清IL-4、IL-17,结肠黏膜MPO、EGF、TGF-β1的表达水平等。结果 DAI结果提示造模成功,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4、IL-17、EGF、TGF-β1均明显降低,而CMDI、HS、结肠指数及结肠黏膜MPO均明显升高。康复新液各组DAI、CMDI、HS、结肠黏膜MPO均降低(P<0.05或P<0.01),IL-4、IL-17、EGF、TGF-β1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康复新液灌肠能够有效缓解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PO表达,上调IL-4、IL-17、EGF和TGF-β1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康复新液 2 4 6-硝基苯磺酸 作用机制 柳氮磺胺吡啶 灌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