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离子型三硅氧烷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1
作者 黄良仙 张乐 +3 位作者 李顺琴 李婷 郭家宏 安秋凤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1-25,共5页
在铂催化下,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MDHM)和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F6)经硅氢加成反应制得羟基封端聚醚改性三硅氧烷(HPEMTS),再与马来酸酐(MA)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非离子三硅氧烷双子表面活性剂(NTSGS).用红外光谱(IR... 在铂催化下,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MDHM)和烯丙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F6)经硅氢加成反应制得羟基封端聚醚改性三硅氧烷(HPEMTS),再与马来酸酐(MA)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非离子三硅氧烷双子表面活性剂(NTSGS).用红外光谱(IR)对NTSG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NTSGS的界面性能、发泡力、耐酸碱盐稳定性和在硬水中的稳定性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NTSGS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2.0 g/L,表面张力(γcmc)为25.3 m N/m.质量分数为0.1%的NTSGS水溶液发泡力为1.17,5 min稳泡性为0.200.NTSGS溶液耐酸碱盐等化学稳定性好,在硬水中的稳定性为4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硅氧烷双子表面活性剂 有机硅 界面性能 发泡性能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硅氧烷羧酸钠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
2
作者 余增 陈洪龄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24年第2期48-53,共6页
采用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TSO)和丙烯酸乙酯(EA)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和酯水解反应,合成一种新型三硅氧烷羧酸盐表面活性剂——七甲基三硅氧烷丙酸钠(TSO-SP)。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测试了... 采用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TSO)和丙烯酸乙酯(EA)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和酯水解反应,合成一种新型三硅氧烷羧酸盐表面活性剂——七甲基三硅氧烷丙酸钠(TSO-SP)。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测试了产物的表面张力、泡沫性能、消抑泡性能、乳化性能、接触角和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目标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7.94×10^(-3)mol/L,最低表面张力为26.18 mN/m;2 g/L的TSO-SP溶液的起泡量为2 mL,5 min内稳泡率为25%,TSO-SP对3种起泡液的消抑泡性能由大到小依次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烷基糖苷-0814(APG-0814);TSO-SP对玉米油的乳化效果要远优于液体石蜡、二甲基硅油(350 Pa·s)和环己烷;1 g/L的TSO-SP溶液可以润湿固体石蜡表面,平衡接触角为72°;TSO-SP的热解温度为330℃,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甲基硅氧烷丙酸钠 硅氢加成 羧酸盐 表面活性 丙烯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改性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界面性能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良仙 安秋凤 +2 位作者 杨军胜 任庆海 郝丽芬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22,共4页
在无溶剂条件下,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和单烯丙基聚乙二醇甲基醚在铂催化下经硅氢加成反应制得了聚醚改性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NTS)。通过IR和~1H NMR谱确证了NTS的结构,并通过测定NTS水溶液的平衡表面张力研究了其表面活性。结... 在无溶剂条件下,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和单烯丙基聚乙二醇甲基醚在铂催化下经硅氢加成反应制得了聚醚改性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NTS)。通过IR和~1H NMR谱确证了NTS的结构,并通过测定NTS水溶液的平衡表面张力研究了其表面活性。结果表明,在NTS浓度为6.3×10^(-4)mol/L时,可将水的表面张力降低至23.5 mN/m。饱和吸附量、饱和吸附层中每个NTS分子所占的平均面积和形成胶束的标准自由能分别为5.7×10^(-6)mol/m^2,0.29 nm^2和-28.2 kJ/mol。0.1%NTS(质量分数)水溶液在塑料薄膜上的瞬间接触角为33.9°,15 s时的接触角为17.3°,而纯水在塑料薄膜上的瞬间接触角为69.9°;30 s时的接触角为59.3°,0.1%NTS(质量分数)水溶液铺展面积是水的7.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表面活性 硅氧烷 界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型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8
4
作者 黄良仙 丁洋 +2 位作者 黄洁 高荣 安秋凤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2-726,共5页
在铂催化下,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MDHM)和端烯丙基聚醚(APE)经硅氢加成反应先制得端羟基聚醚三硅氧烷(HPETS),再将其与马来酸酐(MA)进行开环反应合成出一种羧酸型阴离子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ATSS)。用IR对ATS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在铂催化下,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MDHM)和端烯丙基聚醚(APE)经硅氢加成反应先制得端羟基聚醚三硅氧烷(HPETS),再将其与马来酸酐(MA)进行开环反应合成出一种羧酸型阴离子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ATSS)。用IR对ATS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ATSS的界面性能及在农药中的应用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ATSS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3 g/L,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表面张力(γcmc)为24.5 mN/m。在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各1 000倍稀释液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10%的ATSS后,可使3种农药稀释液的表面张力由31.92、55.20和39.66 mN/m分别降低至24.92、25.47和27.13 mN/m;使3种农药稀释液接触野菠菜的瞬间接触角由62.5°、68.0°和57.0°分别降低至37.0°、39.0°和4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 羧酸型 农药助 界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型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界面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黄良仙 安秋凤 +2 位作者 杨军胜 任庆海 郝丽芬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8-40,共3页
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和单烯丙基聚乙二醇甲基醚在氯铂酸催化下经硅氢加成反应合成出了非离子型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NTS)。通过红外光谱IR确证了NTS的结构,并通过测定NTS水溶液的平衡表面张力研究了其表面活性。结果表明在NTS... 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和单烯丙基聚乙二醇甲基醚在氯铂酸催化下经硅氢加成反应合成出了非离子型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NTS)。通过红外光谱IR确证了NTS的结构,并通过测定NTS水溶液的平衡表面张力研究了其表面活性。结果表明在NTS浓度为6.3×10-4mol.L-1时,可将水的表面张力降低至23.5mN.m-1。0.1%NTS(质量分数)水溶液在塑料薄膜上的瞬间接触角为33.9°,15s时的接触角为17.3°,而空白水在塑料薄膜上的瞬间接触角为69.9°,30s时的接触角为59.3°;0.1%NTS(质量分数)水溶液铺展面积是水的7.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有机硅 硅氧烷 界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型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5
6
作者 黄良仙 黄洁 +2 位作者 李献起 丁洋 安秋凤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40-43,59,共5页
以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和烯丙基聚醚为原料,在氯铂酸催化下,经硅氢加成反应合成出非离子型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NTS).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探索,结果表明氯铂酸用量(以铂计)占总单体质量分数为4.0×10-5、烯丙基聚醚选用烯... 以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和烯丙基聚醚为原料,在氯铂酸催化下,经硅氢加成反应合成出非离子型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NTS).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探索,结果表明氯铂酸用量(以铂计)占总单体质量分数为4.0×10-5、烯丙基聚醚选用烯丙基聚乙二醇(8)甲基醚(AEM-8)、反应温度为85~90℃、反应时间为4.5~5h条件下可得浅褐色透明高表面活性的NTS,用IR、1H-NMR对NT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表面活性 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酯型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黄良仙 李顺琴 +2 位作者 李婷 贾银银 张乐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71-75,共5页
在H_2PtCl6催化下,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HTSO)和烯丙基聚氧乙烯醚(FAE-10)经硅氢加成反应先制得端羟基聚醚改性三硅氧烷(TPETS),再与H_3PO_4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磷酸酯型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PTSS).用正交试验对其酯化反应... 在H_2PtCl6催化下,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HTSO)和烯丙基聚氧乙烯醚(FAE-10)经硅氢加成反应先制得端羟基聚醚改性三硅氧烷(TPETS),再与H_3PO_4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磷酸酯型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PTSS).用正交试验对其酯化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用红外光谱(IR)对PTS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PTSS的临界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以及在农药中的应用性能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酯化反应的优化条件为n(TPETS)∶n(H_3PO_4)=1∶1.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h.PTS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5.0×10^(-4) g/mL,临界表面张力(γ_(cmc))为21.9 mN/m.在41%草甘麟异丙胺盐水剂和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各1 000倍稀释药液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1%的PTSS后,可使其农药稀释液的表面张力(γ)分别由54.83mN/m和45.48mN/m降至20.38mN/m和17.40mN/m;可使其在银杏树叶、七叶树叶、梧桐叶、塑料薄膜上的铺展面积分别增大4~8倍和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表面活性 磷酸酯型 有机硅 界面性能 农药助 铺展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硅氧烷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表面活性 被引量:4
8
作者 黄良仙 赵洁 +3 位作者 肖波 杨军胜 李献起 安秋凤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6期86-89,共4页
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HMTS)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在铂催化下经硅氢加成反应制得环氧基三硅氧烷(ETS),再将其和四甲基乙二胺(TMDEA)进行开环反应制得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三硅氧烷季铵盐表面活性剂(TQAS).用IR对TQAS的结... 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HMTS)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在铂催化下经硅氢加成反应制得环氧基三硅氧烷(ETS),再将其和四甲基乙二胺(TMDEA)进行开环反应制得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三硅氧烷季铵盐表面活性剂(TQAS).用IR对TQA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TQAS的界面性能和发泡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QAS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7g·L-1,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表面张力(γCMC)为26.4mN·m-1.质量分数为0.1%的TQAS水溶液的发泡力为2.20,5min的稳泡性为0.167,TQAS产生泡沫后泡沫易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有机硅 硅氧烷季铵盐 界面性能 发泡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阳离子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表面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温福山 孔祥双 +3 位作者 王维 胡松青 夏政 张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16-1221,共6页
以1,2-环氧-9癸烯(ED)和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MDHM)为原料,在氯铂酸催化下,经硅氢加成反应先制得烷基环氧基三硅氧烷(AETS),再将AETS与二乙醇胺(DEA)进行开环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阳离子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CTSS)。通... 以1,2-环氧-9癸烯(ED)和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MDHM)为原料,在氯铂酸催化下,经硅氢加成反应先制得烷基环氧基三硅氧烷(AETS),再将AETS与二乙醇胺(DEA)进行开环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阳离子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CTSS)。通过IR和1H NMR对CTS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CTSS的表面张力、润湿性和对pH值的稳定性。同时对AETS及CTSS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合成AETS的最佳条件为n(ED)∶n(MDHM)(n为物质的量)为1.1∶1,催化剂用量为n(MDHM)的0.075%,反应时间为5 h,反应温度为80℃;合成CTSS的最佳条件为n(AETS)∶n(DEA)=1∶1.05,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80℃。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TSS在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3×10-3mol/L时,可以将水的表面张力降低至20.0 mN/m,同时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另外,CTSS在pH值为6.5~8.0时稳定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 表面活性 表面张力 润湿性 乳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型有机硅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界面性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良仙 张乐 +3 位作者 李婷 李顺琴 尤龙飞 安秋凤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16,共4页
以α,ω-含氢硅油(α,ω-PHMS)和烯丙基环氧基聚醚(APEE)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在铂催化下,通过硅氢加成合成环氧基聚醚聚硅氧烷(EPEPS),再与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DMA12)进行开环反应,制得一种新型季铵盐型有机硅双子表面活性剂(QSG... 以α,ω-含氢硅油(α,ω-PHMS)和烯丙基环氧基聚醚(APEE)为原料,无水乙醇为溶剂,在铂催化下,通过硅氢加成合成环氧基聚醚聚硅氧烷(EPEPS),再与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DMA12)进行开环反应,制得一种新型季铵盐型有机硅双子表面活性剂(QSGS).用红外光谱(IR)对QSGS和EPEP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QSG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表面张力、发泡力、耐酸碱盐稳定性和在硬水中的稳定性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QSGS水溶液的cmc为1.6 g/L,cmc处表面张力(γcmc)为25.5 m N/m.质量分数为0.5%的QSGS水溶液发泡力为1.63,5 min稳泡性为0.158,在硬水中的稳定性为5级.QSGS溶液具有很好的耐酸、耐碱、耐盐等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双子表面活性 季铵盐型 硅氧烷 表面活性 发泡性能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增溶性能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硕 潘忠稳 +1 位作者 周杨 张振伟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4-48,共5页
以四氢苯酐、十四胺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双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Y-14,研究了温度、无机盐阳离子价态以及小分子醇对其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影响;以1,2,4-三氯苯为增溶对象,研究了Y-14、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 以四氢苯酐、十四胺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双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Y-14,研究了温度、无机盐阳离子价态以及小分子醇对其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影响;以1,2,4-三氯苯为增溶对象,研究了Y-14、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的增溶效果以及添加聚乙二醇400(PEG-400)对增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温度、无机盐正电荷减小、醇的碳链增长,其CMC均增大;对1,2,4-三氯苯增溶能力顺序为:Y-14>OP-10>DTAB>SDS,添加PEG-400对Y-14、DTAB有增效作用,对SDS影响不明显,而OP-10的增溶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4-氯苯 双子表面活性 增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子表面活性剂界面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素俊 孙玉海 +2 位作者 冯茜 马天态 杨景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82-986,共5页
用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的注入水配制不同含量的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研究了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与临盘原油间的界面活性;并与传统表面活性剂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进行了界面活性对比;考察了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疏水烷基长度和联结基长... 用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的注入水配制不同含量的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研究了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与临盘原油间的界面活性;并与传统表面活性剂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进行了界面活性对比;考察了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疏水烷基长度和联结基长度、溶液中表面活性剂含量和温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并对比了不同双子表面活性剂与不同原油间的界面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三亚甲基-1,3-双(十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14-3-14)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活性明显优于TTAB;当14-3-14双子表面活性剂含量一定时,其溶液与临盘原油间存在最低界面张力;14-3-14双子表面活性剂可在较低含量下将其与临盘原油间的界面张力降至10^(-3)mN/m数量级;14-3-14双子表面活性剂适用于临盘原油,二亚甲基-1,2-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双子表面活性剂适用于孤岛原油,并为下一步现场应用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 原油 亚甲基-1 3-双(十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 十四烷基甲基溴化铵 界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接枝硅氧烷类表面活性剂的制备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浩杰 王玉林 +7 位作者 周佳丽 陶晓红 陈剑君 蔡青青 胡晨洁 楼文雅 马琴燕 吕亮 《皮革与化工》 CAS 2014年第5期6-9,共4页
选用甲氧基封端的烯丙基聚醚进行接枝,在高效铂络合物催化剂作用下,通过无溶剂界面聚合,在氮气保护下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制备聚醚接枝硅氧烷类表面活性剂。对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的表面张力影响进行了深入... 选用甲氧基封端的烯丙基聚醚进行接枝,在高效铂络合物催化剂作用下,通过无溶剂界面聚合,在氮气保护下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制备聚醚接枝硅氧烷类表面活性剂。对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物的表面张力影响进行了深入考察。结果表明,在m(聚醚)/m(硅)为2.5,催化剂用量为20滴(HMX-8用量的1%)、140℃下反应5 h所得聚醚改性硅氧烷表面活性剂性能最佳,其0.5%的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低至18.83 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基聚醚 七甲基硅氧烷 表面活性 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型双子表面活性剂在有机硅乳液聚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先坤 张高奇 孟卫东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6-69,共4页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原料,磺酸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兼催化剂),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硅乳液.考察了反应温度、乳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对乳液体系的粒径、D4的转化率、黏均分子量和力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体滴加法,...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原料,磺酸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兼催化剂),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硅乳液.考察了反应温度、乳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对乳液体系的粒径、D4的转化率、黏均分子量和力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体滴加法,在85℃高温聚合8h,然后25℃低温聚合12h,乳化剂用量为单体用量的1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产品为微透明且具有优异稳定性能的乳液,D4转化率较高,该乳液经破乳后得到的聚硅氧烷(PDMS)黏均分子量达到2.38×105g/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乳液聚合 有机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章瑶 戴志成 陈洪龄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22年第4期33-38,共6页
以生物质腰果酚为原料,合成2种磺酸盐表面活性剂:腰果酚磺酸盐和腰果酚七甲基三硅氧烷磺酸盐。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在(25±0.2)℃下对2种物质进行表面张力性能测定。考察质量浓度为1 g/L时2种表... 以生物质腰果酚为原料,合成2种磺酸盐表面活性剂:腰果酚磺酸盐和腰果酚七甲基三硅氧烷磺酸盐。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在(25±0.2)℃下对2种物质进行表面张力性能测定。考察质量浓度为1 g/L时2种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性以及不同浓度下2种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泡沫、乳化、增溶性能。结果表明:腰果酚磺酸盐具有较好的水溶性、较低的起泡性和较强的增溶性,腰果酚七甲基三硅氧烷磺酸盐对玉米油的乳化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果酚 磺酸盐表面活性 硅氢加成 七甲基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菊粉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16
作者 孙凤霞 陈洪龄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22年第6期38-42,共5页
利用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七甲基三硅氧烷(MDHM)和菊粉(GFn)分别进行醚化、硅氢加成反应,得到有机硅改性菊粉表面活性剂(Si-GFn)。改变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七甲基三硅氧烷投料摩尔比得到3种有机硅改性菊粉表面活性剂,分别为Si-GFn1(AG... 利用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七甲基三硅氧烷(MDHM)和菊粉(GFn)分别进行醚化、硅氢加成反应,得到有机硅改性菊粉表面活性剂(Si-GFn)。改变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七甲基三硅氧烷投料摩尔比得到3种有机硅改性菊粉表面活性剂,分别为Si-GFn1(AGE、MDHM、GFn的摩尔比为1∶0.8∶1)、Si-GFn2(AGE、MDHM、GFn的摩尔比为2∶1.6∶1)和Si-GFn3(AGE、MDHM、GFn的摩尔比为3∶2.4∶1)。对改性产物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征,研究不同原料配比对改性产物表面张力、接触角、溶解性、二甲基硅油乳化及起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GFn2溶液具有最低的表面张力、最小的接触角和最佳乳化效果,达到临界胶束浓度(CMC)时表面张力约为22 mN/m,平衡后接触角约为32°;Si-GFn1的水溶液起泡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粉 有机硅表面活性 乳化 有机硅改性菊粉 烯丙基缩水甘油醚 七甲基硅氧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大分子化学)
17
作者 陆华清 《精细石油化工文摘》 CAS 1995年第2期22-26,共5页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 大分子化学 硅氧烷 嵌段共聚物 聚琥珀酰亚胺 聚合物 复配物 去污性 纺织品 防水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氨基改性三硅氧烷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良仙 李顺琴 +2 位作者 李婷 张勃兴 安秋凤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25,共5页
将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HMTS)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在氯铂酸催化下,经硅氢加成反应制得环氧基改性三硅氧烷(ETS),再将其和聚醚胺(ED900)进行开环反应制得了一种新型聚醚氨基改性三硅氧烷(PEATS).用IR对ETS和PEATS的结构进... 将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HMTS)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在氯铂酸催化下,经硅氢加成反应制得环氧基改性三硅氧烷(ETS),再将其和聚醚胺(ED900)进行开环反应制得了一种新型聚醚氨基改性三硅氧烷(PEATS).用IR对ETS和PEAT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PEATS的界面性能、发泡性能、在硬水中的稳定性和在织物整理中的应用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EATS溶液的最低表面张力(γcmc)为26.2 mN/m,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9 g/L;质量分数为0.1%的PEATS水溶液的发泡力为1.47,5 min的稳泡性为0.57;在硬水中的稳定性为5级.随着整理浴液中PEATS用量的增加,被整理织物的柔软性提高,白度降低,但对吸湿性影响不大,和空白布样的吸湿性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氨基改性硅氧烷 表面活性 界面性能 发泡性能 织物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化三硅氧烷的制备及其应用性能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良仙 肖波 +2 位作者 杨军胜 何绍德 安秋凤 《印染》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共4页
在氯铂酸催化下,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HMTS)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经硅氢加成反应制得环氧基三硅氧烷(ETS),再与四甲基乙二胺(TMDEA)进行开环加成反应,制得一种新型季铵化三硅氧烷(QATS)。用IR对QATS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QAT... 在氯铂酸催化下,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HMTS)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经硅氢加成反应制得环氧基三硅氧烷(ETS),再与四甲基乙二胺(TMDEA)进行开环加成反应,制得一种新型季铵化三硅氧烷(QATS)。用IR对QATS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QATS的界面性能、发泡性能和在织物整理中的应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QATS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7 g/L,此时的表面张力(γcmc)为26.4 mN/m。质量分数为0.1%的QATS水溶液的发泡力为2.20,5 min的稳泡性为0.167,QATS产生泡沫后泡沫易消失。与市售氨基硅整理剂(ASO)相比,QATS整理织物的柔软性比ASO稍差,但白度和吸湿性比ASO好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整理 整理 有机硅 季铵化硅氧烷 表面活性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型聚醚改性三硅氧烷的合成与性能测试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顺琴 黄良仙 +2 位作者 李婷 张乐 李丹杰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28,共5页
以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HTSO)和烯丙基环氧基聚醚(APEE)为原料,在氯铂酸催化下,经硅氢加成反应先制得环氧基聚醚改性三硅氧烷(ETS),ETS再与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DMA12)进行开环反应合成一类新型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型聚醚... 以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HTSO)和烯丙基环氧基聚醚(APEE)为原料,在氯铂酸催化下,经硅氢加成反应先制得环氧基聚醚改性三硅氧烷(ETS),ETS再与N,N-二甲基十二烷基叔胺(DMA12)进行开环反应合成一类新型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型聚醚改性三硅氧烷(QATS)。通过IR和1HNMR对QAT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QATS的表面张力、发泡性、乳化力进行了测试。同时对QATS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最佳合成条件为:n(ETS)∶n(DMA12)=1∶1.05,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80℃。性能测试结果表明:QATS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0 g/L,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表面张力(γcmc)为21.08 m N/m;质量分数为0.1%的QATS发泡力为1.93,5 min时的稳泡力为0.857;质量分数为0.5%的QATS对汽油、乙酸乙酯、异戊醇和苯的乳化力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烷 表面活性 表面张力 泡沫性能 乳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