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污染对地下水影响的2种评估方法的应用与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婷婷 钟茂生 +4 位作者 姜林 樊艳玲 姚珏君 夏天翔 贾晓洋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93-799,共7页
以某含1,2-二氯乙烷等10种有机物污染土壤回填项目为例,介绍了2种方法(三相平衡耦合地下水稀释模型和Sesoil耦合地下水稀释模型)在评估土壤污染对地下水影响中的具体应用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US EPA(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推荐的三... 以某含1,2-二氯乙烷等10种有机物污染土壤回填项目为例,介绍了2种方法(三相平衡耦合地下水稀释模型和Sesoil耦合地下水稀释模型)在评估土壤污染对地下水影响中的具体应用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US EPA(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推荐的三相平衡耦合地下水稀释模型预测的地下水中目标污染物浓度高于新泽西州推荐的Sesoil耦合地下水稀释模型的3~10倍,污染物亨利常数及碳水分配系数越高,二者的差异越明显,达到1个数量级.对于多环芳烃类的强疏水性有机污染物,2种方法的评估结论无本质差异.出于保守性及调查成本的考虑,在制订国家或区域范围基于保护地下水的土壤通用筛选值时,建议采用所需参数相对较少的三相平衡耦合地下水稀释模型的方法,以节约调查成本.对于具体评估项目,当污染物浓度超过通用筛选值时,建议进一步对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调查,采用Sesoil耦合地下水稀释模型重新评估并计算该特定场地的筛选值,以节约修复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地下水水质影响 三相平衡模型 Sesoil模型 地下水稀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保护地下水的北京市土壤通用筛选值推导 被引量:4
2
作者 钟茂生 姜林 +4 位作者 贾晓洋 李婷婷 姚珏君 夏天翔 樊艳玲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88-897,共10页
分别采用三相平衡耦合地下水稀释模型(以下称方法1)和SESOIL耦合地下水稀释模型(以下称方法2)对北京市不同水文地质条件(永定河山前冲洪积扇顶部区域、中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下27种VOCs(挥发性有机污染物)、31种SVOCs(半挥发... 分别采用三相平衡耦合地下水稀释模型(以下称方法1)和SESOIL耦合地下水稀释模型(以下称方法2)对北京市不同水文地质条件(永定河山前冲洪积扇顶部区域、中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下27种VOCs(挥发性有机污染物)、31种SVOCs(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11种农药PCBs(多氯联苯)及二英基于保护地下水的土壤通用筛选值进行推导.结果表明,下部区域土壤通用筛选值最保守,顶部区域次之,中上部区域最宽松.采用方法1推导的中上部区域土壤通用筛选值分别是顶部区域和下部区域的1.1-1.4、9.9-34.9倍,顶部区域土壤通用筛选值是下部的10.7-24.9倍;采用方法2推导的中上部区域土壤通用筛选值是下部区域的9.8-49.9倍.对于有连续非饱和带弱水层的中上部区域及下部区域,方法 2推导的结果较方法 1宽松.其中,PAHs(多环芳烃)、PCBs、二英、多数农药及酯类等高Koc(有机碳-水分配系数)污染物均难以穿透清洁非饱和土壤进入地下水;而对于VOCs、酚类等低Koc污染物,方法2推导的中上部区域土壤通用筛选值普遍是方法 1的4.3-18.4倍,下部区域为方法 1的3.0-24.6倍.考虑到土壤通用筛选值应具有风险筛选功能及一定保守性,建议各种污染物以顶部区域方法 1推导结果及中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方法2推导结果中最保守的值作为北京市基于保护地下水的土壤通用筛选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通用筛选值 三相平衡模型 SESOIL模型 地下水稀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al design of auxiliary-teeth to solve circulation current reduction of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被引量:1
3
作者 JANG Ki-bong KIM Jee-hyun +1 位作者 AN Ho-jin KIM Gyu-tak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690-696,共7页
A discontinuity of magnetic circuits according to the end effect is generated in the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PMLSM). Due to the unbalanced back electro-motive force (EMF) and impedance produced,... A discontinuity of magnetic circuits according to the end effect is generated in the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PMLSM). Due to the unbalanced back electro-motive force (EMF) and impedance produced, unbalanced current is generated. The cireulatin8 current, which is caused by a decrease in the thrust, is generated by the unbalanced current. The optimal design of auxiliary-teeth at the end of the mover was carried out to solve the unbalance of phase by using design of experiment (DOE), and compared with the basic model through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 As a result, the auxiliary-teeth model compensates for the decrease of thrust caused by the unbalanced phase. Also, this model is proven to reduce the detent force by the vibration and noise of the PMLSM and copper loss caused by the circulating curr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 auxiliary-teeth circulation current end effect thrust red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