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占空比补偿的三相双Buck并网逆变器电流过零畸变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
作者 陆依然 肖岚 +1 位作者 王勤 刘丹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841-2849,共9页
与传统三相桥式逆变器相比,三相双Buck并网逆变器无需加入死区,可避免引入额外的电流低频谐波。通常采用半周期控制,但半周期控制会造成电感电流在过零附近出现断续,使并网电流发生过零畸变。在电流过零附近采用全周期控制可以抑制过零... 与传统三相桥式逆变器相比,三相双Buck并网逆变器无需加入死区,可避免引入额外的电流低频谐波。通常采用半周期控制,但半周期控制会造成电感电流在过零附近出现断续,使并网电流发生过零畸变。在电流过零附近采用全周期控制可以抑制过零畸变,但会使过零处电感电流纹波增大,不利于电感的设计,而且会带来额外的损耗。分析半周期正弦脉宽调制(SPWM)控制的三相双Buck并网逆变器电流过零畸变的原因,改变半周期控制的切换条件,并提出采用占空比补偿的控制方法。详细推导出电感电流断续阶段的理想调制波函数,改变过零附近的占空比,使得电感电流平均值在断续阶段呈正弦变化,从而抑制并网电流的畸变,同时使整个系统的效率得到保障。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双buck并网逆变器 过零畸变 半周期控制 占空比补偿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双Buck并网逆变器SVPWM调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维广 尹斌 +3 位作者 康亚东 李尹泉 沈赋 薛鹏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0-33,66,共5页
双Buck拓扑克服了传统桥式同一桥臂直通的问题,将其用于三相并网逆变器里,可以避免死区信号的加入,带来并网电流谐波含量的增加。针对该电路拓扑文中提出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结合单周期控制的方式,即在一个周期里,将三相交流母线电压均分... 双Buck拓扑克服了传统桥式同一桥臂直通的问题,将其用于三相并网逆变器里,可以避免死区信号的加入,带来并网电流谐波含量的增加。针对该电路拓扑文中提出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结合单周期控制的方式,即在一个周期里,将三相交流母线电压均分成6个60°区间,在每个子区间内使用单周期控制。双Buck并网逆变器使用这种控制方式,开关频率一定,开关损耗较小,可靠性较高。通过Saber仿真验证了矢量控制结合单周期控制策略的正确性。最后制作了一台10k W样机,结果表明该逆变器具有良好的稳态性能,能以高功率因数向电网供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逆变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单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环路反馈的三相逆变器有源阻尼并网控制策略研究
3
作者 李劲松 亓玉帅 +4 位作者 李国锋 吕敬 华浩 杨庆新 李永建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9,184,共15页
作为新能源发电单元与电网之间的能量交换接口,并网逆变器用来将直流电能转换为高质量的交流电能并馈入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LCL滤波器由于其出色的高频谐波抑制能力而广泛应用于并网逆变器输出端,但因其开环传递函数缺... 作为新能源发电单元与电网之间的能量交换接口,并网逆变器用来将直流电能转换为高质量的交流电能并馈入电网,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LCL滤波器由于其出色的高频谐波抑制能力而广泛应用于并网逆变器输出端,但因其开环传递函数缺乏阻尼项而存在谐振尖峰,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鉴于此,提出利用逆变器侧电流进行有源阻尼控制,相比传统电容电流有源阻尼控制策略,在面对电网阻抗变化时,基频增益T fo与截至频率f c仍能保持不变。且从阻尼角度分析,具有更好的稳定裕度和响应速度。为进一步降低电网电压对并网电流的影响,同时引入电网电流反馈,构建双环路以增大输出阻抗。以逆变器电流环消除谐振尖峰,以电网电流环降低谐波分量,最后仿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并网逆变 逆变侧电流 有源阻尼控制 环路反馈 输出阻抗 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谐波注入识别电网阻抗的并网逆变器阻抗重塑策略
4
作者 李志军 王雅欣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232,共11页
弱电网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作用与电网阻抗之间的交互会使并网逆变器相位裕度降低,加剧谐波振荡甚至导致并网系统不稳定。传统并网逆变器阻抗重塑策略可以提升并网系统稳定运行的能力,但随着高比例新能源和新型负荷的接入,电网阻抗呈现... 弱电网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作用与电网阻抗之间的交互会使并网逆变器相位裕度降低,加剧谐波振荡甚至导致并网系统不稳定。传统并网逆变器阻抗重塑策略可以提升并网系统稳定运行的能力,但随着高比例新能源和新型负荷的接入,电网阻抗呈现随机变化特征,使得基于固定场景的传统阻抗重塑策略的性能无法得到保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谐波注入法识别电网阻抗的并网逆变器阻抗重塑策略。首先,采用数学方法推导并建立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等效阻抗模型,并分析在电网阻抗宽范围波动下传统电网电压前馈策略的局限性;然后,通过向并网逆变器注入双谐波扰动信号获取实时准确的电网阻抗信息,根据该信息对传统阻抗重塑策略进行动态调整,保证系统在电网阻抗宽范围波动时仍具有良好的相位裕度,提高了并网逆变器在不同电网工况下的适应性;最后,通过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系统仿真模型,验证所提阻抗重塑策略在弱电网工况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弱电网 阻抗重塑 电网阻抗识别 谐波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非隔离三电平双Buck光伏并网逆变器漏电流抑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怀宝 李建 郭小强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5-229,共5页
针对传统三相中点钳位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存在桥臂直通影响系统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三相三电平双Buck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该拓扑不存在传统中点钳位三电平逆变器桥臂直通问题,运行过程中开关无需加入死区时间,提高了系统可靠... 针对传统三相中点钳位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器存在桥臂直通影响系统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三相三电平双Buck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该拓扑不存在传统中点钳位三电平逆变器桥臂直通问题,运行过程中开关无需加入死区时间,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在新型逆变器拓扑基础上,分析了系统工作原理及其共模特性,并提出一种新型载波调制策略,有效地消除了系统漏电流。最后对提出的拓扑及调制策略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验证了提出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 三电平buck逆变 共模电压 漏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漏电流高效可靠三电平双Buck并网逆变器 被引量:11
6
作者 洪峰 刘周成 +3 位作者 万运强 尹培培 赵鑫 王成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27-1336,共10页
漏电流降低了非隔离型并网逆变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有研究通过将双极性调制全桥逆变器或半桥逆变器三电平化解决该问题。提出基于三电平双Buck逆变器的新思路,并重点研究其中的三电平双Buck全桥电路。该拓扑是将双Buck半桥逆变器... 漏电流降低了非隔离型并网逆变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有研究通过将双极性调制全桥逆变器或半桥逆变器三电平化解决该问题。提出基于三电平双Buck逆变器的新思路,并重点研究其中的三电平双Buck全桥电路。该拓扑是将双Buck半桥逆变器中的输入均压电容用一个工频开关的桥臂取代得到,使得对地寄生电容电压在半周期内保持不变,有效地抑制漏电流至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同时,该拓扑保持了双Buck电路无桥臂直通、体二极管不工作等特点,又降低了器件电压应力,使得桥臂输出变为单极性调制波。通过与各种无漏电流结构的综合比较可知,该拓扑除在器件总量上比H5结构多一个功率管外,在有源器件数量、通态电流经过器件数量、高频开关器件数量、是否需要均压控制等方面,均有一定优势,有助于降低系统复杂度,提高可靠性与变换效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上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漏电流 多电平 降压式逆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L型三相并网逆变器双闭环解耦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30
7
作者 彭秋波 盘宏斌 +1 位作者 刘勇 向礼丹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3-110,共8页
在带LCL滤波器的三相并网逆变器电流双闭环有源阻尼方案中,精确设计控制器参数有助于提高系统控制性能。本文针对其具体拓扑结构,建立了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对dq两轴进行解耦控制。研究基于期望频率特性的电流双闭环控制器的... 在带LCL滤波器的三相并网逆变器电流双闭环有源阻尼方案中,精确设计控制器参数有助于提高系统控制性能。本文针对其具体拓扑结构,建立了dq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对dq两轴进行解耦控制。研究基于期望频率特性的电流双闭环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重点分析当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该设计方法在已知系统参数的情况下,可以准确地计算出内外环的控制器参数,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同时获得一定的系统鲁棒性。仿真和样机实验结果都表明,该控制器设计方法可以使带LCL滤波器的三相并网逆变器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并获得高质量的并网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滤波 并网逆变 解耦控制 闭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量模式单周控制的三相双降压式并网逆变器 被引量:15
8
作者 侯世英 庹元科 +1 位作者 房勇 曾建兴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8-132,共5页
提出一种新颖的三相双降压式并网逆变器,该逆变电路克服了传统逆变器的直通问题。采用空间矢量算法与单周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将三相母线交流电压划分为6个区间,在每个区间建立单周控制模型。采用这种控制器的三相双降压式并网逆变器具有... 提出一种新颖的三相双降压式并网逆变器,该逆变电路克服了传统逆变器的直通问题。采用空间矢量算法与单周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将三相母线交流电压划分为6个区间,在每个区间建立单周控制模型。采用这种控制器的三相双降压式并网逆变器具有效率高、开关频率固定和可靠性高等优点。在分析、建模的基础上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逆变器具有良好的动、稳态性能,能以单位功率因数向电网输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压式并网逆变 空间矢量算法 单周控制 可再生能源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Buck并网逆变器及其双二阶滑模控制 被引量:7
9
作者 侯世英 邹学伟 +1 位作者 孙韬 唐荣波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13,共7页
为了解决双Buck逆变器直流输入利用率低、磁件体积重量大的缺陷,提出一种新型双Buck全桥并网逆变器拓扑,所用器件较少,结构简单;且为使该新型拓扑输出高质量的并网电压和电流,采取以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双二阶的滑模控制策略。分析新型... 为了解决双Buck逆变器直流输入利用率低、磁件体积重量大的缺陷,提出一种新型双Buck全桥并网逆变器拓扑,所用器件较少,结构简单;且为使该新型拓扑输出高质量的并网电压和电流,采取以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双二阶的滑模控制策略。分析新型拓扑的工作模式和等效电路,给出双二阶滑模控制器的设计过程。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双二阶滑模控制策略下的新型双Buck全桥并网逆变器能够具有很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且输出的并网电压谐波畸变率小,对直流输入和电网电压扰动的抑制能力强,适应于新能源发电的并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逆变 并网 滑模控制 二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小功率可再生能源的单相高频双Buck全桥并网逆变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孟准 王议锋 杨良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20-228,共9页
提出一种适合小功率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应用的单相高频双Buck全桥并网逆变器。基于全碳化硅(Si C)功率器件,逆变器工作频率可达100k Hz,有效减小了电感体积,同时使并网电流纹波降低。进一步分析逆变器的控制策略:采用电压电流双环控制,... 提出一种适合小功率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应用的单相高频双Buck全桥并网逆变器。基于全碳化硅(Si C)功率器件,逆变器工作频率可达100k Hz,有效减小了电感体积,同时使并网电流纹波降低。进一步分析逆变器的控制策略:采用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在电流环利用一种三极点三零点(3P3Z)控制器使得受控并网电流快速跟踪电压环产生的电流给定,并采用一种简单线性化算法快速产生控制占空比信号,实现高频变换;电压环采用双极点双零点(2P2Z)控制器,在产生电流内环给定幅值的同时,控制输入侧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在电压给定值,使得逆变器能够向电网传输能量的同时维持母线电压恒定;逆变器采用一种二阶广义积分软件锁相环(SOGISPLL)产生与电网电压相位相同的相位信号。最后,通过实验样机对逆变器理论分析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功率 并网发电 buck逆变 高频变换 软件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双Buck逆变器过零畸变问题与解决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昕昕 肖岚 +1 位作者 田洋天 张方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37-1344,共8页
双Buck拓扑克服了传统桥式拓扑上下桥臂的直通问题,将其应用于三相并网逆变器,能够避免驱动信号死区引入的低次谐波,从而降低进网电流谐波含量,且外接快恢复二极管续流,减小了反向恢复损耗。然而,为消除电感的偏置电流以及提高逆变器效... 双Buck拓扑克服了传统桥式拓扑上下桥臂的直通问题,将其应用于三相并网逆变器,能够避免驱动信号死区引入的低次谐波,从而降低进网电流谐波含量,且外接快恢复二极管续流,减小了反向恢复损耗。然而,为消除电感的偏置电流以及提高逆变器效率,双Buck逆变器需采用半周期控制策略,导致了进网电流的过零畸变。针对带LCL滤波器的三相双Buck逆变器,分析半周期控制所导致过零畸变的原因,提出带纹波电流负反馈的半周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SVPWM)控制方法,通过在过零点处改变空间电压矢量的基准,有效地消除了进网电流过零畸变,并讨论新型控制算法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逆变 半周期控制 过零畸变 LCL滤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并网/独立双模式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蒋冀 段善旭 陈仲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2-58,共7页
提出了一种使三相并网/独立双模式逆变器(TDMI)在复杂电网故障情况下能够平滑切换和电网正常时具有很好并网性能的控制策略。针对采用LC型滤波器的三相并网/独立双模式逆变器,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abc坐标系控制的切换方法,有效减小了基... 提出了一种使三相并网/独立双模式逆变器(TDMI)在复杂电网故障情况下能够平滑切换和电网正常时具有很好并网性能的控制策略。针对采用LC型滤波器的三相并网/独立双模式逆变器,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abc坐标系控制的切换方法,有效减小了基于dq坐标系控制的切换过程易产生电压电流冲击的问题,对于严重电网故障也具有良好的切换性能,实现了双模式运行的平滑切换;采用了并网模式下引入电容电流补偿的电感电流闭环控制和独立模式下采用电容电压外环电感电流内环的控制方案,保证了逆变器在并网模式和独立模式下都具有很好的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和切换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并网/独立模式逆变 电容电流补偿 基于abc坐标系控制的切换方法 平滑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新型单相双Buck并网逆变器双闭环并网电流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颖娜 董张卓 马昭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4-119,共6页
依托信息数字技术,提出信息化新型单相双Buck并网逆变器双闭环并网电流控制方法设计。采用智能电频强度控制技术(VNDS)、波强保护算法(BVUS)与动态脉宽控制技术(BDZT),对传统双Buck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仿真实验... 依托信息数字技术,提出信息化新型单相双Buck并网逆变器双闭环并网电流控制方法设计。采用智能电频强度控制技术(VNDS)、波强保护算法(BVUS)与动态脉宽控制技术(BDZT),对传统双Buck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仿真实验证明,提出的信息化新型单相双Buck并网逆变器双闭环并网电流控制方法各项测试数值优于传统双Buck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buck并网逆变 闭环 逆变滤波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补偿函数观测器的三相并网逆变器无模型预测功率控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田田 于新红 +2 位作者 苏畅 谭绍林 汪凤翔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5-92,共8页
针对三相并网逆变器受参数变化等因素引起的未知扰动导致系统控制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补偿函数观测器的无模型预测功率控制算法。首先,以超局部模型代替原有的逆变器模型,降低对系统模型的依赖,提升系统鲁棒性;其次,设计补偿函... 针对三相并网逆变器受参数变化等因素引起的未知扰动导致系统控制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补偿函数观测器的无模型预测功率控制算法。首先,以超局部模型代替原有的逆变器模型,降低对系统模型的依赖,提升系统鲁棒性;其次,设计补偿函数观测器,估计超局部模型中的集总扰动,利用含补偿函数的信号跟踪器补偿传统观测器的估计残差,提高系统对扰动的估计精度;最后,设计无差拍代价函数,实现系统的无差跟踪。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更好的动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并网逆变 补偿函数观测 无模型预测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三相并网逆变器的比例双谐振控制器 被引量:32
15
作者 刘红 张晓忠 李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26-2032,共7页
电流环是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对其性能改进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用于三相并网逆变器的电流控制算法,称为比例双谐振(proportional dual-resonant,PDR)控制器。作为普通比例谐振控制器的一种改进,该控制器也在两相静止坐... 电流环是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对其性能改进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用于三相并网逆变器的电流控制算法,称为比例双谐振(proportional dual-resonant,PDR)控制器。作为普通比例谐振控制器的一种改进,该控制器也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实现。它的2个谐振项,即正序谐振项和负序谐振项,分别通过以逆时针和顺时针旋转矩阵为系数矩阵的离散二阶状态方程实现。该离散实现方法避免了双线性变换等其它离散化方法带来的实际谐振频率和相移偏离期望值的现象。因而,所提出的PDR控制器具有稳态误差小、总谐波畸变率低以及电网适应性强等优点。对比实验说明了所提算法具有很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 比例谐振 比例谐振 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控制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40
16
作者 朱炜锋 窦伟 +2 位作者 徐正国 彭燕昌 许洪华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5-58,共4页
分析了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电路拓扑和系统的控制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基于PI控制的电流控制器设计方案。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系统建模与仿真,并构建了实验样机进行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 分析了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电路拓扑和系统的控制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基于PI控制的电流控制器设计方案。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了系统建模与仿真,并构建了实验样机进行实验研究。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方案的正确性,即采用PI控制可以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实现对指令进行无静差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 并网逆变 PI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锁相环对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小扰动建模影响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7
17
作者 杨苓 陈燕东 +6 位作者 周乐明 陈智勇 周小平 伍文华 黄旭程 谢志为 罗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792-3804,共13页
在弱电网中,由于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PLL)的PI控制器的动态性能,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在小扰动情况下控制dq坐标系和系统dq坐标系不再重合,给系统建模与稳定性分析带来困难。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导纳模型的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小... 在弱电网中,由于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PLL)的PI控制器的动态性能,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在小扰动情况下控制dq坐标系和系统dq坐标系不再重合,给系统建模与稳定性分析带来困难。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导纳模型的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小扰动建模方法。首先,通过旋转矩阵,将系统dq坐标系下参数变换到控制dq坐标系,建立双dq坐标系之间的交互关系,解决了考虑PLL影响的三相LCL型并网逆变器建模难题。其次,深入研究并网逆变器的输出导纳特性。然后,分析PLL、电网阻抗和LCL滤波器参数在系统dq坐标系下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随着PLL带宽和电网阻抗的增大,系统由稳定变为不稳定。当系统处于稳态时,有源阻尼系数越大,系统的相角裕度越大,表明系统稳定性提高。逆变器侧电感的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很小。滤波电容和网侧电感的增大,导致系统的相角裕度减小,系统稳定性降低。最后,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发电 弱电网 三相LCL型并网逆变 小扰动导纳建模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并网逆变器比例复数积分电流控制技术 被引量:78
18
作者 郭小强 邬伟扬 +1 位作者 赵清林 王立乔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8-14,共7页
传统PI控制无法消除并网交流电流稳态误差,但关于稳态误差存在的根本原因相关文献描述较少。为揭示其本质,首先建立并网电流控制模型,然后通过叠加定理和频域分析得出结论:并网交流电流零稳态误差控制条件为:系统控制器在并网电流频率... 传统PI控制无法消除并网交流电流稳态误差,但关于稳态误差存在的根本原因相关文献描述较少。为揭示其本质,首先建立并网电流控制模型,然后通过叠加定理和频域分析得出结论:并网交流电流零稳态误差控制条件为:系统控制器在并网电流频率处具有无穷大增益,而PI控制不具有该特性。在该结论基础上,提出一种可消除并网交流电流稳态误差的比例复数积分(proportional complex integral,PCI)控制,给出一套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并采用TMS320F2812 DSP实现系统的数字化控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仿真和实验研究,通过与PI控制对比验证PCI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并网逆变 电流控制 稳态误差分析 比例复数积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并网逆变器直接功率控制和直接功率预测控制的对比 被引量:47
19
作者 赵方平 杨勇 +1 位作者 阮毅 赵春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2-220,共9页
根据三相并网逆变器的动态数学模型,详细推导和分析并网逆变器各电压矢量对有功功率变化和无功功率变化的影响。根据有功功率变化与无功功率变化的曲线去选择最佳的电压矢量,使三相并网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脉动较小。在此基... 根据三相并网逆变器的动态数学模型,详细推导和分析并网逆变器各电压矢量对有功功率变化和无功功率变化的影响。根据有功功率变化与无功功率变化的曲线去选择最佳的电压矢量,使三相并网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脉动较小。在此基础上,提了一种基于新开关表的直接功率控制。同时,采用一种新的直接功率预测控制,该控制策略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相结合,实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与功率因数任意可调。最后对直接功率控制和直接功率预测控制进行对比实验。实验表明了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并网逆变 开关表 直接功率控制 直接功率预测控制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有源滤波的三相四开关光伏并网逆变器 被引量:31
20
作者 谭兴国 冯高明 +1 位作者 王辉 张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590-3596,共7页
为提升光伏并网逆变设备的利用率和并网电能质量主动补偿能力、减少装置成本,结合有源滤波技术和光伏并网技术,提出了一种三相四开关并网逆变方案。该方案依据实际光伏发电情况和电网谐波污染程度,设计了可工作在并网发电模式、有源滤... 为提升光伏并网逆变设备的利用率和并网电能质量主动补偿能力、减少装置成本,结合有源滤波技术和光伏并网技术,提出了一种三相四开关并网逆变方案。该方案依据实际光伏发电情况和电网谐波污染程度,设计了可工作在并网发电模式、有源滤波模式以及兼容模式下的三相四开关并网逆变器,并推导得到各模式下其指令电流的计算方法;并利用电流直接跟踪技术,有效地实现各模式间的自适应切换;针对方案中三相四开关拓扑的直流中点电位偏移问题,给出了直流母线电容电压差值前馈的补偿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准确跟踪接入点电网变化的条件下,该方案可有效抑制因电容参数差异及内部交流负载电流变化引起的输出不平衡现象;而所提出的基于周期积分的单相软件锁相方法以周期累加的方法取代2次谐波低通滤波,实现了对电网变化的准确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 三相四开关 有源滤波 前馈补偿 周期积分锁相法 逆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