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解耦模型预测控制的三相交错并联三电平DC-DC变换器均流控制策略
1
作者 孙曙光 徐永海 +2 位作者 袁敞 宋昕一 陈怡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3-26,共14页
针对三相交错并联三电平DC-DC变换器相间电流易受参数失配影响而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解耦模型预测控制的均流控制策略。基于虚拟电压源对变换器进行拓扑等效,建立了变换器的平均状态方程。在此基础上,引入扩张状态观测器补偿相间... 针对三相交错并联三电平DC-DC变换器相间电流易受参数失配影响而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解耦模型预测控制的均流控制策略。基于虚拟电压源对变换器进行拓扑等效,建立了变换器的平均状态方程。在此基础上,引入扩张状态观测器补偿相间电流差值中的耦合扰动,并基于控制环路的解耦关系提出一种具有间接控制变量与归一化代价函数的解耦模型预测控制。所提均流控制策略通过多控制环节的独立寻优,在实现变换器相间均流的同时可兼顾输入电压均压与平均输出电流跟踪的控制目标。同时,对解耦电流内环进行降阶等效,简化电压外环控制参数设计。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均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交错并联三电平DC-DC变换器 均流 扩张状态观测器 解耦模型预测控制 降阶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交错并联变换器中耦合电感的对称化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玉岗 李龙华 冯本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7-183,共7页
为了提高交错并联变换器的性能,对三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中不对称耦合电感进行分析,推导出等效稳态电感和等效暂态电感的数学表达式。结合现有耦合电感结构进行不对称耦合电感对称化研究,建立了包括磁轭磁阻和绕组外面空气磁阻的精确... 为了提高交错并联变换器的性能,对三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中不对称耦合电感进行分析,推导出等效稳态电感和等效暂态电感的数学表达式。结合现有耦合电感结构进行不对称耦合电感对称化研究,建立了包括磁轭磁阻和绕组外面空气磁阻的精确磁路模型,给出了空气磁阻的计算公式。通过Saber和3D Maxwell软件进行仿真验证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 不对称耦合电感 等效电感 磁路模型 对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集成开关电感交错并联Buck/Boost变换器 被引量:27
3
作者 李洪珠 曹人众 +1 位作者 张垒 李洪璠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95,共9页
为了提高传统Buck/Boost变换器的电压增益、暂态响应速度同时减小电感支路的电流纹波和变换器的体积重量。将磁集成开关电感技术和交错并联技术应用到传统的Buck/Boost变换中,提出了磁集成开关电感交错并联Buck/Boost变换器。通过采用... 为了提高传统Buck/Boost变换器的电压增益、暂态响应速度同时减小电感支路的电流纹波和变换器的体积重量。将磁集成开关电感技术和交错并联技术应用到传统的Buck/Boost变换中,提出了磁集成开关电感交错并联Buck/Boost变换器。通过采用开关电感结构替换传统变换器中的电感的方式,使变换器正向功率变换的电压增益提高为原来的2倍。采用磁集成技术并合理设计耦合电感间的耦合系数能够减小该变换器电感支路的电流纹波、提高系统暂态响应速度、减小变换器的体积重量,进而提高变换器的电气性能。最后通过实验样机的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Boost变换器 开关电感 磁集成 交错并联 电压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并联磁集成Buck变换器本质安全性输出纹波电压的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杨玉岗 祁鳞 李龙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1-188,共8页
为了使Buck变换器以较小的电感达到期望的输出纹波电压指标并满足本质安全要求,将交错并联磁集成技术应用到Buck变换器中,通过合理设置耦合系数,可以增大等效电气电感,同时减小等效本质安全电感,解决了电气指标要求大电感而本质安全特... 为了使Buck变换器以较小的电感达到期望的输出纹波电压指标并满足本质安全要求,将交错并联磁集成技术应用到Buck变换器中,通过合理设置耦合系数,可以增大等效电气电感,同时减小等效本质安全电感,解决了电气指标要求大电感而本质安全特性要求小电感的矛盾。按电感的大小将Buck变换器分为四个工作区域,比较各个区域的最大输出纹波电压,并分析出纹波电压与电感、占空比及负载电阻的关系,得出应在最小占空比与最小负载对应的电感和最小占空比与最大负载对应的电感之间设计变换器。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并联磁集成 本质安全 输出纹波电压 buck DC-DC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相交错并联双向传输CLLLC谐振变换器 被引量:4
5
作者 杨玉岗 侯博译 +1 位作者 付兴武 李恒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1-131,共11页
针对电动汽车OBC(On Board Charger)在进行充放电时,需要DC/DC变换器同时具备大容量和双向功率传输的性能,提出了一种能够双向功率传输的三相Y-Δ型交错并联结构的CLLLC型DC/DC谐振变换器。它兼顾了多相交错并联结构的大容量特性和CLLL... 针对电动汽车OBC(On Board Charger)在进行充放电时,需要DC/DC变换器同时具备大容量和双向功率传输的性能,提出了一种能够双向功率传输的三相Y-Δ型交错并联结构的CLLLC型DC/DC谐振变换器。它兼顾了多相交错并联结构的大容量特性和CLLLC结构的双向功率传输能力。该结构高压侧为Y型交错并联,低压侧为Δ型交错并联,实现较小的变压器原、副边匝比,同时使各相间自动均流。对CLLLC结构在高、低压侧谐振腔不完全对称情况的增益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拓扑的参数设计方法。选取了一组参数,其可以通过变频控制在高压侧得到最高两倍的电压增益。最后通过一台频率200 kHz功率1.5 kW的实验样机进行验证,证明该型拓扑结构和其参数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DC/DC LLC谐振变换器 三相交错并联 基波分析法 自动均流 宽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并联磁集成Buck变换器的本安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玉岗 李龙华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1,61,共6页
对交错并联磁集成变换器的最大电感电流和最大输出短路释放能量进行分析计算。指出采用交错并联磁集成电路能在更好的保证本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变换器输出功率的成倍提高。得出了交错并联磁集成Buck变换器的非爆炸性本质安全判据和使得... 对交错并联磁集成变换器的最大电感电流和最大输出短路释放能量进行分析计算。指出采用交错并联磁集成电路能在更好的保证本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变换器输出功率的成倍提高。得出了交错并联磁集成Buck变换器的非爆炸性本质安全判据和使得其最大输出短路释放能量最小的最佳电感、电容设计参数。实验结果证明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安全 buck变换器 交错并联磁集成 最小点燃放电能量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并联磁集成Buck变换器的输出本质安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娜 杨玉岗 王蕊 《电源学报》 2012年第4期44-48,共5页
为了使电路能以较小的最大输出短路释放能量满足本质安全要求,提出将交错并联磁集成技术应用到传统Buck变换器中,交错并联能有效减小输出总电流纹波,磁集成能有效减小单通道电流纹波。以双通道交错并联磁集成Buck变换器为例进行研究,分... 为了使电路能以较小的最大输出短路释放能量满足本质安全要求,提出将交错并联磁集成技术应用到传统Buck变换器中,交错并联能有效减小输出总电流纹波,磁集成能有效减小单通道电流纹波。以双通道交错并联磁集成Buck变换器为例进行研究,分析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临界电感,CCM和DCM下的电感电流纹波,并进行了输出本质安全判据;最后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证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用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并联磁集成 buck变换器 输出本质安全判据 最大输出短路释放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轻载效率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玉岗 苗怀锦 +1 位作者 许静 关婷婷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19,共5页
为了提高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的轻载效率,在之前通道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轮换型通道控制方案。当变换器工作在满载时,采用PWM控制方式;当变换器工作在轻载时,采用PFM控制方式,减少了因某一通道开关器件长期工作所带来的老化效应,使得变... 为了提高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的轻载效率,在之前通道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轮换型通道控制方案。当变换器工作在满载时,采用PWM控制方式;当变换器工作在轻载时,采用PFM控制方式,减少了因某一通道开关器件长期工作所带来的老化效应,使得变换器在全负载范围内具有更高的效率。以4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为例,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并联 buck变换器 轻载效率 轮换型通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快速瞬态响应和宽稳定范围的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恒流控制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胡文伟 周国华 +2 位作者 冷敏瑞 曹太强 阎铁生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2-161,共10页
将电荷控制与4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相结合,应用于恒流输出场合,拓宽了变换器的稳定范围,提高了变换器的瞬态响应速度;将其与峰值电流控制的4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进行对比,建立并统一了两者的小信号模型。在统一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2... 将电荷控制与4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相结合,应用于恒流输出场合,拓宽了变换器的稳定范围,提高了变换器的瞬态响应速度;将其与峰值电流控制的4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进行对比,建立并统一了两者的小信号模型。在统一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2种控制方法下变换器的稳定性和瞬态性能,从理论上证明了在没有添加斜坡补偿的条件下,电荷控制比峰值电流控制具有更宽的稳定范围和更优的瞬态性能。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 小信号模型 电荷控制 峰值电流控制 稳定性 瞬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超螺旋滑模观测器的Buck变换器无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南振 于新红 +2 位作者 许立斌 江田田 汪凤翔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针对三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在外部干扰下影响系统鲁棒性和动态性能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超螺旋滑模观测器的无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建立超局部模型代替原有的数学模型,设计自适应超螺旋滑模观测器估计超局部模型中的动态... 针对三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在外部干扰下影响系统鲁棒性和动态性能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超螺旋滑模观测器的无模型预测控制策略。首先,建立超局部模型代替原有的数学模型,设计自适应超螺旋滑模观测器估计超局部模型中的动态部分。然后,引入最小二乘法预测电流误差趋势,动态调整观测器增益矩阵。最后,构建离散方程,设计代价函数,实现无模型预测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可以有效抑制因外部扰动产生的稳态误差,且相较于传统无模型预测控制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 超螺旋滑模观测器 无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动态休眠控制策略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朝强 曹太强 +1 位作者 郭筱瑛 韩鹤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3214-3223,共10页
飞机地面静变电源系统中三相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具有较高的额定功率和直流母线电压,对开关器件匹配的要求极高。针对变换器工作时开关器件长时间处于导通关断的状态导致其工作寿命缩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相应的动态休眠控制策略。... 飞机地面静变电源系统中三相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具有较高的额定功率和直流母线电压,对开关器件匹配的要求极高。针对变换器工作时开关器件长时间处于导通关断的状态导致其工作寿命缩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相应的动态休眠控制策略。该文对三相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加入电流环动态休眠控制环节,制定动态休眠双闭环控制策略,相比传统双闭环控制策略,各个开关器件均处于动态休眠状态,有效地延长了开关器件和变换器工作寿命。最后搭建了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和30kW实验样机,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中变换器的所有开关器件均实现了动态休眠且轻载条件下开关次数仅为传统双闭环控制策略的1/3,其工作寿命提高了200%;半载条件下开关次数为传统双闭环控制策略的2/3,其工作寿命提高了50%;满载条件下开关次数与传统双闭环控制策略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三相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 动态休眠 工作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并联三绕组耦合Buck变换器设计
12
作者 张培彦 余泽通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6-49,共4页
针对传统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存在占空比小的问题,将三绕组耦合电感引入反激变换器,设计了一种交错并联三绕组耦合Buck变换器。分析了该变换器中开关管和输出二极管的电压应力,进而得到该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增益,并对该变换器拓扑进行了优... 针对传统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存在占空比小的问题,将三绕组耦合电感引入反激变换器,设计了一种交错并联三绕组耦合Buck变换器。分析了该变换器中开关管和输出二极管的电压应力,进而得到该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增益,并对该变换器拓扑进行了优化。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优化拓扑可有效抑制开关管两端的电压波动,降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变换器 反激变换器 占空比 三绕组耦合电感 交错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单电流传感器均流控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山 付明朝 +1 位作者 郭强 李晋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7-194,共8页
为解决多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均流控制中存在的控制环路多等问题,探讨了一种单电流传感器均流控制策略。基于三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通过输入电流重新构建每相电流,探究采样周期内重构相电流和平均电流的关系,利用占空比补偿原理,解... 为解决多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均流控制中存在的控制环路多等问题,探讨了一种单电流传感器均流控制策略。基于三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通过输入电流重新构建每相电流,探究采样周期内重构相电流和平均电流的关系,利用占空比补偿原理,解决相电流失衡问题。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输出电压与不同负载情况下,利用单电流传感器均流控制策略可以实现稳定的电压输出和良好的均流性能,验证了新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 单电流传感器 相电流重构 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堆叠交错并联制氢变换器控制策略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理 韩民晓 范溢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85-495,共11页
制氢变换器的效率和输出纹波等指标在氢能应用中至关重要。多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MPIBC)输出纹波的减小需要以增加并联支路、开关频率和滤波电感为代价,这将导致成本和损耗的提高。为此该文提出多相堆叠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MPSIBC),MP... 制氢变换器的效率和输出纹波等指标在氢能应用中至关重要。多相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MPIBC)输出纹波的减小需要以增加并联支路、开关频率和滤波电感为代价,这将导致成本和损耗的提高。为此该文提出多相堆叠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MPSIBC),MPSIBC在MPIBC基础上增加纹波补偿并联支路。补偿支路采用具有补偿特性的PWM控制,输出交流电流与MPIBC输出电流纹波波形互补。MPSIBC利用输出补偿思想使得变换器输出纹波的消除不依赖开关频率等因素。该文从理论上对MPSIBC拓扑和纹波补偿原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PSIM仿真和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MPSIBC具有显著纹波抑制效果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开关频率和滤波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氢变换器 堆叠交错并联buck 输出纹波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ck-Boost双向变换器无过零检测TCM控制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孝峰 周杨 +2 位作者 马永正 李午英 王宝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28-1837,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变频控制的TCM模式实现方案,其在简化传统控制方案的同时,更易实现多模块的交错并联。首先对TCM模式实现软开关的原理进行分析,然后对TCM模式下电感电流的频率特性进行研究。在对频率特性进行分析之后,通过构建频率和占空... 提出一种基于变频控制的TCM模式实现方案,其在简化传统控制方案的同时,更易实现多模块的交错并联。首先对TCM模式实现软开关的原理进行分析,然后对TCM模式下电感电流的频率特性进行研究。在对频率特性进行分析之后,通过构建频率和占空比两个控制器,据此提出一种变率控制实现TCM模式的方案。最后搭建实验500 W的样机,通过实验验证新方案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 buck—Boost双向变换器 三角形电流模式(TCM) 多模块交错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块间移相的三相半桥LLC变换器均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6
作者 石林 刘邦银 段善旭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4551-4558,共8页
在多个LLC模块并联的系统中,各个模块之间常因参数的偏差存在电流均衡的问题。该文针对三相半桥型LLC变换器提出了一种电流均衡控制策略。所提策略基于交错并联控制下模块间移相的调制方式和三相半桥结构公共点(中点)悬浮的硬件结构,通... 在多个LLC模块并联的系统中,各个模块之间常因参数的偏差存在电流均衡的问题。该文针对三相半桥型LLC变换器提出了一种电流均衡控制策略。所提策略基于交错并联控制下模块间移相的调制方式和三相半桥结构公共点(中点)悬浮的硬件结构,通过调节悬浮中点电压的幅值和相位以实现三相电流的均衡。首先分析了模块间移相调制方式对中点电压的影响;其次给出能够实现三相电流平衡的控制策略,主要分析了加入平衡控制环路后控制结果如何转化为实际的驱动信号移相角。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LLC变换器 电流平衡 交错并联 移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高轻载效率的PWM Buck变换器
17
作者 刘南 梁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10313-10317,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轻载工作环境下依然高效的PWM DC/DC buck变换器。该变换器由TSMC 1.8/3.3 V 0.18μm CMOS技术设计而成。通过DCM操作,不仅能在满载时达到高效率,而且在不利用任何PFM技术的情况下大大提升轻载下的效率。这种变换器轻...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轻载工作环境下依然高效的PWM DC/DC buck变换器。该变换器由TSMC 1.8/3.3 V 0.18μm CMOS技术设计而成。通过DCM操作,不仅能在满载时达到高效率,而且在不利用任何PFM技术的情况下大大提升轻载下的效率。这种变换器轻载时的输出精确性和输出纹波都优于PFM变换器,而在满载时与普通的PWM变换器同样稳定、高效,通过Saber仿真与电路实验验证了变换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M控制 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 CMOS技术 轻载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倍流整流ZVS PWM三相全桥直流变换器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畅 金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9-166,共8页
为了解决大功率电源中开关管电流应力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的三倍流整流零电压开关(zero voltage switching,ZVS)三相全桥直流变换器。该变换器原边采用三相全桥型结构,副边采用三倍流整流... 为了解决大功率电源中开关管电流应力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的三倍流整流零电压开关(zero voltage switching,ZVS)三相全桥直流变换器。该变换器原边采用三相全桥型结构,副边采用三倍流整流电路,尤为适合于高压输入、低压大电流输出的大功率电源场合。由于采用了三相交错并联的结构,不仅开关管的电流应力可以降低,而且输入输出电流脉动频率提高至开关频率的3倍,进而可以大大减小滤波器的体积。基于PWM控制,所有开关管可以实现ZVS。桥臂下管实现ZVS的能量来自于滤波电感,非常容易实现ZVS;桥臂上管实现ZVS的能量来自于两相变压器的漏感,相比于移相全桥变换器滞后桥臂容易实现ZVS。该文试制一台360 V输入、48 V/42 A输出的原理样机,并给出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直流变换器 零电压开关 三倍流整流 Y-Δ连接变压器 交错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Buck变换器的动态演化控制仿真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宬 黄亮 +2 位作者 卢叶 全书海 谢长君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11期1490-1494,1512,共6页
针对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的工作优化问题,对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和输出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控制方法—动态演化控制,并将其应用于具体设计的燃料电池两相交错并联同步Buck变换器中,论述了该变换器的动态演化控制设计步... 针对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的工作优化问题,对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和输出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控制方法—动态演化控制,并将其应用于具体设计的燃料电池两相交错并联同步Buck变换器中,论述了该变换器的动态演化控制设计步骤,通过对变换器的特征方程以及动态演化路径进行分析,建立了控制占空比与动态演化方程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对该变换器进行动态演化控制。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两相交错并联同步Buck变换器仿真模型分别在动态演化控制和传统PI控制下的负载突变输出性能进行了仿真测试。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动态演化控制具备快速的动态响应能力和良好的抗干扰性能,比传统PI控制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交错并联同步buck变换器 MATLAB-SIMULINK 动态演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削减直流偏磁集成磁件在DC/DC变换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52
20
作者 杨玉岗 李洪珠 +1 位作者 王建林 卞松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0-54,共5页
在开关电源中存储和传递直流功率,会在磁件铁心中产生较大的直流偏磁,限制了磁件铁心利用率和电源性能的提高。该文依据削减和消除直流偏磁的思想,提出一种用于两通道交错并联型Buck变换器的可削减直流偏磁的集成磁件结构,建立了集成磁... 在开关电源中存储和传递直流功率,会在磁件铁心中产生较大的直流偏磁,限制了磁件铁心利用率和电源性能的提高。该文依据削减和消除直流偏磁的思想,提出一种用于两通道交错并联型Buck变换器的可削减直流偏磁的集成磁件结构,建立了集成磁件的等效磁路和电路模型,分析了集成磁件的交、直流磁通分布及其对变换器动态响应速度、稳态电流纹波和输出电流波形的影响,给出了集成磁件的设计公式,完成了采用这种集成磁件的两通道交错并联型Buck变换器原理样机设计,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该文提出的可削减直流偏磁的集成磁件结构与现有结构相比具有诸多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磁件 直流偏磁 DC/DC变换器 削减 buck变换器 应用 动态响应速度 直流功率 开关电源 电源性能 电路模型 等效磁路 磁通分布 电流波形 电流纹波 设计公式 样机设计 实验证明 并联 两通道 利用率 结构 铁心 交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