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甲基氯硅烷对纳米多孔二氧化硅薄膜的修饰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娟 张长瑞 冯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99-1403,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先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旋转涂胶、超临界干燥工艺在硅片上制备了纳米多孔SiO2薄膜.用三甲基氯硅烷(TMCS)对该SiO2薄膜进行了表面修饰,采用FTIR、TG-DTA、AFM和椭偏仪等方法研究了TMCS修饰前后薄膜的结构、形貌、厚... 以正硅酸乙酯为先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旋转涂胶、超临界干燥工艺在硅片上制备了纳米多孔SiO2薄膜.用三甲基氯硅烷(TMCS)对该SiO2薄膜进行了表面修饰,采用FTIR、TG-DTA、AFM和椭偏仪等方法研究了TMCS修饰前后薄膜的结构、形貌、厚度与介电常数等性能.超临界干燥后的SiO2薄膜含有Si-O-Si与Si-OR结构,呈疏水性.在空气中250℃以上热处理后SiO2薄膜因含有Si-OH而呈吸水性.TMCS修饰后的SiO2薄膜在温度不高于450℃时可保持其疏水性和多孔结构.SiO2薄膜经TMCS修饰后基本粒子和孔隙尺寸增大,孔隙率提高,介电常数可降低至2.5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SiO2薄膜 溶胶-凝胶 三甲基氯硅烷 低介电常数(low 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基氯硅烷修饰对HZSM-5沸石环己烯水合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马丙丽 淳远 +3 位作者 周炜 沈振涛 须沁华 董家騄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827-829,共3页
采用三甲基氯硅烷对HZSM-5沸石进行外表面修饰,并进行了骨架IR、真空IR和异丙醇催化分解探针反应表征以及环己烯水合反应性能的考察.改性后试样外表面引入憎水性硅烷基,覆盖了部分外表面酸性位.在环己烯水合反应中搅拌的条件下其活性与... 采用三甲基氯硅烷对HZSM-5沸石进行外表面修饰,并进行了骨架IR、真空IR和异丙醇催化分解探针反应表征以及环己烯水合反应性能的考察.改性后试样外表面引入憎水性硅烷基,覆盖了部分外表面酸性位.在环己烯水合反应中搅拌的条件下其活性与母体沸石相似,但在静置的反应条件下却表现出远优于改性前HZSM-5沸石的催化活性,显示出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ZSM-5沸石 三甲基氯硅烷 表征 环己烯水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基氯硅烷及六甲基二硅氮烷水解产物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吕怡兵 谭丽 +1 位作者 邢冠华 滕恩江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2,共4页
研究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三甲基氯硅烷及六甲基二硅氮烷水解产物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两种物质遇水迅速水解,水解产物均为三甲基硅醇与六甲基二硅氧烷。以该方法测定六甲基二硅氧烷的检出限为0.02ng/ml,精密度为1.3%~10.... 研究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三甲基氯硅烷及六甲基二硅氮烷水解产物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两种物质遇水迅速水解,水解产物均为三甲基硅醇与六甲基二硅氧烷。以该方法测定六甲基二硅氧烷的检出限为0.02ng/ml,精密度为1.3%~10.6%,线性范围为0.05~60ng/ml。水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三甲基氯硅烷及六甲基二硅氮烷水解产物含量随时间减少而降低,强酸、强碱条件下测试未发现生成其他的水解产物。该方法可为同类污染物的应急测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基氯硅烷 甲基二硅氮烷 甲基硅醇 甲基二硅氧烷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基氯硅烷涂层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测定苯甲酸和邻苯二甲酸 被引量:2
4
作者 谢建平 任凯 +5 位作者 刘中奎 刘秋艳 邓洪瑞 王晓璐 张亚楠 翟海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22564-22565,22570,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苯甲酸和邻苯二甲酸含量的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涂层新方法。[方法]采用三甲基氯硅烷涂层的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紫外二极管阵列检测的新方法来分离测定饮料中的苯甲酸和实验室废水中的苯甲酸和邻苯二甲酸,考察了波长、pH值... [目的]建立测定苯甲酸和邻苯二甲酸含量的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涂层新方法。[方法]采用三甲基氯硅烷涂层的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紫外二极管阵列检测的新方法来分离测定饮料中的苯甲酸和实验室废水中的苯甲酸和邻苯二甲酸,考察了波长、pH值、缓冲介质和电压等因素对苯甲酸和邻苯二甲酸分离测定的影响。[结果]以20 mmol/L SDS+35 mmol/L硼砂(pH值9.5)为运行缓冲液,在检测波长为210 nm,分离电压为14 kV条件下,苯甲酸和邻苯二甲酸在3 min内实现分离,在2~800μg/L范围内两者峰高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3和0.999 9,迁移时间的RSD分别为2.65%和3.69%,峰高的RSD分别是3.12%和4.52%,检出限分别为0.106 7和0.121 3μg/ml。[结论]该测定方法具有试样用量少、操作简捷、灵敏度和准确性好的特点,为防腐剂的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电动色谱 涂层 苯甲酸 邻苯二甲酸 三甲基氯硅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AlCl_3固体酸催化甲基氯硅烷再分配反应性能与结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谭军 范宏 +1 位作者 卜志扬 李伯耿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865-2870,共6页
以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浸溃蒸发煅烧法制备了负载型AlC13固体酸催化剂,并以甲基三氯硅烷(M1)和三甲基氯硅烷(M3)的再分配反应为模型反应,在φ20mm×800mm的固定床反应器中,310℃、n(M1/M3)=1.0、液时空速1.5h^-1下考察... 以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浸溃蒸发煅烧法制备了负载型AlC13固体酸催化剂,并以甲基三氯硅烷(M1)和三甲基氯硅烷(M3)的再分配反应为模型反应,在φ20mm×800mm的固定床反应器中,310℃、n(M1/M3)=1.0、液时空速1.5h^-1下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对其反应活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考察.运用N2等温吸附-脱附法、XRD、TG-DSC和吡啶吸附Raman光谱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酸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较佳的催化剂制备条件为:活性炭经过2.0mol·L^-1盐酸溶液处理6h,AlC13负载量为1.87mmol·g^-1,450-500℃焙烧活化;催化剂在100h内表现出良好的催化稳定性.催化剂的XRD和TG-DSC表征结果表明,AlCl3负载到活性炭载体上经活化后不再以AlCl3晶相存在,催化剂在485~600℃时活性组分出现分解;吡啶吸附Raman光谱分析表明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Lewis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酸催化剂 活性炭 ALCL3 甲基氯硅烷 三甲基氯硅烷 再分配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溴(氯)-2-氯甲基-3-喹啉甲酸乙酯的合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高文涛 郑宏梅 +3 位作者 兰帅 邢学达 吕明月 李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1-167,共7页
以邻硝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还原和氨基保护合成2-乙酰胺基苯甲醛(1)。应用环境友好的聚乙二醇-400为溶剂,以N-卤代丁二酰亚胺为卤代试剂对化合物2-乙酰胺基苯甲醛(1)进行卤代,制备了5-溴(氯)-2-乙酰胺基苯甲醛(2a,2b)。在三甲基氯硅烷... 以邻硝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还原和氨基保护合成2-乙酰胺基苯甲醛(1)。应用环境友好的聚乙二醇-400为溶剂,以N-卤代丁二酰亚胺为卤代试剂对化合物2-乙酰胺基苯甲醛(1)进行卤代,制备了5-溴(氯)-2-乙酰胺基苯甲醛(2a,2b)。在三甲基氯硅烷(TMSCl)催化作用下,5-溴(氯)-2-乙酰胺基苯甲醛(2a,2b)与4-氯乙酰乙酸乙酯发生Friedlnder缩合反应,合成目标产物6-溴(氯)-2-氯甲基-3-喹啉甲酸乙酯(3a,3b)。其中2a,2b,3a,3b的结构经IR、1H NMR、13C NMR、MS得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溴(氯)-2-氯甲基-3-喹啉甲酸乙酯 卤代 合成 Friedlander缩合反应 三甲基氯硅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甲基化硅胶的热稳定性和吸附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赵振国 邵长生 +3 位作者 覃守风 林壵 林振锟 顾惕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11期1017-1020,共4页
本文利用三甲基氯硅烷与硅胶表面羟基反应的方法制备了甲基化硅胶。测定了亲水硅胶和甲基化硅胶的热处理对其自四氯化碳中吸附乙酸的等温线的影响,并配合有热重分析(TG)和红外光谱(IR)的测定。结果表明:(1)甲基化后的硅胶对乙酸的吸附... 本文利用三甲基氯硅烷与硅胶表面羟基反应的方法制备了甲基化硅胶。测定了亲水硅胶和甲基化硅胶的热处理对其自四氯化碳中吸附乙酸的等温线的影响,并配合有热重分析(TG)和红外光谱(IR)的测定。结果表明:(1)甲基化后的硅胶对乙酸的吸附能力大大下降;(2)甲基化硅胶的热处理温度达500℃时吸附能力完全恢复到甲基化前的硅胶的水平,甲基化层明显开始破坏的温度为450℃;(3)甲基化硅胶高温处理后吸附能力得以恢复的主要原因是重新形成表面自由羟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基氯硅烷 甲基 高温处理 四氯化碳 表面羟基 硅胶 吸附性能 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剂三甲基硅酸笼状硫代PEPA酯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贺婧 杨海军 +2 位作者 吴希雯 宁可 王彦林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4-99,共6页
以三甲基氯硅烷(TMCS)和1-硫基磷杂-4-羟甲基-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SPEPA)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阻燃剂三甲基硅酸-1-硫基磷杂-2,6,7-三氧杂双环[2.2.2]辛基-4-甲酯(TMSSPE);探讨了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物料摩尔比(n)等... 以三甲基氯硅烷(TMCS)和1-硫基磷杂-4-羟甲基-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SPEPA)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阻燃剂三甲基硅酸-1-硫基磷杂-2,6,7-三氧杂双环[2.2.2]辛基-4-甲酯(TMSSPE);探讨了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物料摩尔比(n)等对产物产率的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热失重分析仪及极限氧指数测试等对产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MSSPE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以二氧六环为溶剂,n(SPEPA:TMCS)=1.2,在45℃下反应9h,产率为93.2%;产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700℃时的残炭率为25%;其单独应用于阻燃聚丙烯(PP)时,添加20%(质量分数,下同)即可使PP的极限氧指数达到27%,同时其与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或三聚氰胺氰脲酸盐(MCA)复配用于阻燃PP时,也表现出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基氯硅烷 有机硅阻燃剂 笼状阻燃剂 成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甲基硅氧烷薄膜的衬底硅烷化及测试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马文哲 桑胜波 +3 位作者 胡杰 张文栋 李朋伟 李刚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2-145,共4页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薄膜可作为高灵敏生物传感器的敏感单元。为了实现敏感单元的制备,往往需要进行揭膜。采用对衬底硅烷化的方法,研究了PDMS微薄膜的揭膜工艺。通过测试其旋涂衬底:玻璃片、Si片的表面静态接触角,实验证明三甲基氯...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薄膜可作为高灵敏生物传感器的敏感单元。为了实现敏感单元的制备,往往需要进行揭膜。采用对衬底硅烷化的方法,研究了PDMS微薄膜的揭膜工艺。通过测试其旋涂衬底:玻璃片、Si片的表面静态接触角,实验证明三甲基氯硅烷(TMCS)可改善衬底疏水特性,在硅烷化10 min后,PDMS微米级薄膜可从衬底完整揭下。同时,研究表明浓硫酸和过氧化氢混合液可增强玻璃片亲水性并促进硅烷化,以及在氢氟酸处理Si片时,Si片疏水性随浸泡时间先增强后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烷 衬底 静态接触角 三甲基氯硅烷 硅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甲基二硅氧烷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培 王旭 高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2-134,共3页
以三甲基氯硅烷、水和氢氧化钠为原料水解合成六甲基二硅氧烷(MM)。实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钠的加入有利于提升反应收率,提高产品纯度,降低反应要求,以及简化反应后处理过程。MM的收率最高可达到99.95%,产品纯度可达到99.876%。
关键词 甲基二硅氧烷 三甲基氯硅烷 氢氧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对无氟泡沫灭火剂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海珍 王尚彬 +3 位作者 欧红香 薛洪来 毕海普 王钧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01-3309,共9页
采用三甲基氯硅烷(TMCS)对二氧化硅纳米颗粒(NPs)进行改性得到疏水NPs,并将改性后的NPs添加到无氟泡沫灭火剂中,研究不同改性程度的NPs对无氟泡沫灭火剂性能的影响。利用热重分析(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和... 采用三甲基氯硅烷(TMCS)对二氧化硅纳米颗粒(NPs)进行改性得到疏水NPs,并将改性后的NPs添加到无氟泡沫灭火剂中,研究不同改性程度的NPs对无氟泡沫灭火剂性能的影响。利用热重分析(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和水接触角等对不同TMCS浓度下表面疏水改性的NPs进行表征。TGA、EDX结果证实TMCS实现了对NPs的有效表面改性。水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TMCS的质量分数为16.67%时,NPs的接触角可达150.9°。SEM分析表明NPs的分散性得到改善,改性后的NPs粒径主要分布在60~150nm之间。改性NPs对无氟泡沫溶液的发泡性、稳泡性和灭火有效性的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TMCS的质量分数为13.04%时改性的NPs对泡沫的发泡性能、稳定性能和灭火有效性能有最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基氯硅烷 纳米二氧化硅 疏水改性 无氟泡沫灭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多孔SiO_2薄膜的制备与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娟 张长瑞 +1 位作者 冯坚 杨大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45-1048,共4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 采用溶胶-凝胶法, 结合旋转涂胶、超临界干燥工艺在硅片上制备了纳米多孔SiO2薄膜. XRD表明薄膜为无定形态; SEM显示薄膜具有多孔网络结构, 其SiO2粒子直径为10~20 nm. 利用FTIR研究了薄膜的结构, 纳米多孔SiO2薄... 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 采用溶胶-凝胶法, 结合旋转涂胶、超临界干燥工艺在硅片上制备了纳米多孔SiO2薄膜. XRD表明薄膜为无定形态; SEM显示薄膜具有多孔网络结构, 其SiO2粒子直径为10~20 nm. 利用FTIR研究了薄膜的结构, 纳米多孔SiO2薄膜含有Si-O-Si与Si-OR结构, 呈疏水性; 该SiO2薄膜热处理后因含有Si-OH基团而呈吸水性; 用三甲基氯硅烷对热处理SiO2薄膜进行修饰可使其呈疏水性, 修饰后的薄膜在N2中温度不高于450 ℃可保持其疏水性与多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多孔 SIO2薄膜 三甲基氯硅烷 溶胶-凝胶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化铝催化有机硅单体副产共沸物歧化反应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谭军 欧阳玉霞 +3 位作者 孙萍 刘辉 陈洁 韦晓燕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30-1737,共8页
Al Cl3催化(CH3)3Si Cl和Si Cl4的歧化反应体系中可能存在(CH3)3Si Cl与Si Cl4生成(CH3)2Si Cl2与CH3Si Cl3(反应1),(CH3)2Si Cl2与Si Cl4生成CH3Si Cl3(反应2)和(CH3)3Si Cl与CH3Si Cl3生成(CH3)2Si Cl2(反应3)等反... Al Cl3催化(CH3)3Si Cl和Si Cl4的歧化反应体系中可能存在(CH3)3Si Cl与Si Cl4生成(CH3)2Si Cl2与CH3Si Cl3(反应1),(CH3)2Si Cl2与Si Cl4生成CH3Si Cl3(反应2)和(CH3)3Si Cl与CH3Si Cl3生成(CH3)2Si Cl2(反应3)等反应。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这3种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Al Cl3催化剂上,可能发生CH3Al Cl2中间体生成的分步反应和反应物共吸附反应,对两种情况下3种反应的反应路径均进行了计算,发现3种反应均偏向于以双分子共吸附机理进行。3种反应的能垒排序是反应2〉反应1〉反应3。同时,热力学数据分析发现,在543.15~593.15 K之间,温度变化对反应2的摩尔Gibbs反应能变基本无影响,但在593.15 K时,反应1和反应3的Gibbs自由能变显著减小。这些计算结果显示,如果适当调控反应温度,就能够在保证反应1和3进行的同时,抑制反应2的进行,从而实现歧化产物组成的调控,有利于(CH3)2Si Cl2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基氯硅烷 四氯化硅 三氯化铝 歧化反应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疏水型SiO_2气凝胶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李伟 王霞瑜 +2 位作者 张平 黄舸 贺小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60,共3页
以正硅酸乙酯 (TEOS)为硅源 ,用三甲基氯硅烷 (TMCS)为疏水试剂 ,通过溶胶 凝胶法在室温下制备出疏水型SiO2 气凝胶。用傅立叶变温红外 (FT IR)、扫描电镜 (SEM)、透射电镜 (TEM)
关键词 SIO2 气凝胶 溶胶-凝胶 二氧化硅 正硅酸乙酯 三甲基氯硅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表面超疏水性薄膜制备 被引量:16
15
作者 赵高扬 郅晓 常慧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34-1036,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三甲基氯硅烷、氢氟硅酸和水为先驱体,在玻璃基片上用提拉法制备出一种含有-CF3强疏水性基团的氟硅烷薄膜。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薄膜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和观察。并用接触角测定仪三甲基氯硅烷和氢氟硅酸...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三甲基氯硅烷、氢氟硅酸和水为先驱体,在玻璃基片上用提拉法制备出一种含有-CF3强疏水性基团的氟硅烷薄膜。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薄膜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和观察。并用接触角测定仪三甲基氯硅烷和氢氟硅酸在不同摩尔配比下薄膜疏水性能。结果表明该薄膜具有高度交联的不规则球状表面结构。当三甲基氯硅烷和氢氟硅酸的摩尔比为2.5∶1时,薄膜具有超疏水性,对水滴的表面接触角可达1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基氯硅烷 氢氟硅酸 超疏水 表面粗糙度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干燥制备疏水性SiO_2气凝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洋 张毅 李东旭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32-5135,共4页
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前驱体,盐酸和氨水作为催化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2醇凝胶,再利用三甲基氯硅烷(TMCS)和正己烷(Hexane)对醇凝胶进行表面改性,最后在常压条件下干燥后制备了疏水性SiO2气凝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SEM... 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前驱体,盐酸和氨水作为催化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2醇凝胶,再利用三甲基氯硅烷(TMCS)和正己烷(Hexane)对醇凝胶进行表面改性,最后在常压条件下干燥后制备了疏水性SiO2气凝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测试(BET)、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方法对所得样品的形貌、结构及化学组成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得SiO2气凝胶比表面积可达900m2/g以上,密度<200kg/m3,并且具有优异的疏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气凝胶 三甲基氯硅烷 疏水性 常压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控亲/疏水可逆转换纳米N-TiO_2-CTMS薄膜的制备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婷 王攀 +4 位作者 孟涛 李伟 王枢 童志平 李学如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28-1331,共4页
以普通玻璃片为基材,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通过氮掺杂可见光改性和三甲基氯硅烷疏水化修饰的方法,制备出一种新颖的表面浸润性受可见光控可逆转换的纳米TiO2薄膜材料(N-TiO2-CTMS)。采用UV-Vis、FE-SEM、接触角测试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以普通玻璃片为基材,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通过氮掺杂可见光改性和三甲基氯硅烷疏水化修饰的方法,制备出一种新颖的表面浸润性受可见光控可逆转换的纳米TiO2薄膜材料(N-TiO2-CTMS)。采用UV-Vis、FE-SEM、接触角测试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掺氮量存在最佳值,20%的样品(20%N-TiO2)在可见光下降解甲基橙活性最高。对20%N-TiO2膜进行疏水化修饰后,接触角达到95°,可见光照射5h产生相对亲水表面(45°),置于黑暗处5h恢复相对疏水(90°),如此转换可于同一样品多次重复,说明样品具有一定的可见光控亲/疏水可逆转换功能。并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初步的机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疏水 氮掺杂 三甲基氯硅烷 可见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分子筛MCM-41的硅烷化改性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健芳 吴晓金 孟长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16-918,共3页
Silane-modified MCM-41 with organic functional group on the inner and outer surface of the host is synthesized by directly reacting with trimethylchlorosilane.The adsorptive property to water and benzene is investigat... Silane-modified MCM-41 with organic functional group on the inner and outer surface of the host is synthesized by directly reacting with trimethylchlorosilane.The adsorptive property to water and benzene i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of MCM-41 is maintained after the modification.The benzene adsorption ability reduce slightly,however the water adsoption ability reduce notab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 三甲基氯硅烷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微米SiO_2微球的制备与改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翟晓瑜 张秋禹 +2 位作者 王小强 徐庶 王纪霞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75,85,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氨水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通过一种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粒径在400—1000 nm的SiO2微球。为使其在油介质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用三甲基氯硅烷(TMSCl)对所制备的SiO2微球表面进行改性,测定了改性SiO2微球...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氨水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通过一种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粒径在400—1000 nm的SiO2微球。为使其在油介质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用三甲基氯硅烷(TMSCl)对所制备的SiO2微球表面进行改性,测定了改性SiO2微球的疏水程度、活化指数及亲水亲油性。扫描电镜及显微分析结果表明:未改性的SiO2微球具有良好的单分散性及球形度,但在润滑油中的分散效果不理想;改性SiO2微球表面疏水程度明显增强,活化指数增大,且在润滑油中分散性良好;并且改性剂三甲基氯硅烷的用量和改性时间对改性效果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表面改性 三甲基氯硅烷 疏水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SiO_2气凝胶对废水中Fe^(3+)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建军 姜德立 +1 位作者 魏巍 谢吉民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3-555,共3页
制备了改性SiO2气凝胶,考察了经不同类型、不同配比的改性剂改性的SiO2气凝胶对模拟含Fe3+废水的吸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改性SiO2气凝胶的最佳制备条件为三甲基氯硅烷(TMCS)作改性剂,V(TMCS)∶V(正己烷)=1∶5;当改性SiO2气凝胶加... 制备了改性SiO2气凝胶,考察了经不同类型、不同配比的改性剂改性的SiO2气凝胶对模拟含Fe3+废水的吸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改性SiO2气凝胶的最佳制备条件为三甲基氯硅烷(TMCS)作改性剂,V(TMCS)∶V(正己烷)=1∶5;当改性SiO2气凝胶加入量为75 g/L、吸附时间为4 h、Fe3+质量浓度为10 mg/L时,模拟含Fe3+废水的Fe3+去除率为98.32%,剩余Fe3+质量浓度为0.168 mg/L;采用改性SiO2气凝胶动态吸附处理流量为420 mL/h、Fe3+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模拟含Fe3+废水,吸附后废水中剩余Fe3+质量浓度仅为0.196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 三甲基氯硅烷 改性 铁离子 吸附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