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黄河三角洲“三生”用水配置模拟与调控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佳炜 韩美 +3 位作者 孔祥伦 孔凡彪 魏帆 孙金欣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9-378,共10页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人口增加,经济社会发展,但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进行“三生”用水配置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矛盾,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人口、经济、生态等影响因子,对黄河三角洲“三生”用水配置...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人口增加,经济社会发展,但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进行“三生”用水配置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矛盾,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人口、经济、生态等影响因子,对黄河三角洲“三生”用水配置进行模拟仿真,在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设置了三种配置情景:(1)基准情景根据研究区过去十年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预期发展趋势进行设定;(2)生态优先情景以每年完成一定面积,至2030年完成100万亩湿地的生态修复,并且保持生活用水量不受影响为目标;(3)节水情景通过增加节水灌溉面积、提高中水回用率等多种节水措施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最后提出研究区“三生”用水配置的建议。结果表明:(1)在基准情景下,2020—2030年水资源供需比不断缩小,2030年生产用水量约为生活用水量和生态用水量之和的4倍;(2)在生态优先情景下,生态用水量平均每年增加0.31亿m^(3),每年约52.1%的生产用水无法得到满足,2030年水资源供需比达到0.69∶1,供水能力严重不足;(3)在节水情景下,供水系统比基准情景能多提供共3.6亿m^(3)水量,但仍不能弥补生态建设需水缺口。在实施节水政策的基础上,仍需增加黄河分水和其他跨流域调水才能实现黄河三角洲“三生”用水协调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用水 资源配置 黄河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及其过程与维度 被引量:38
2
作者 邓铭江 黄强 +2 位作者 畅建霞 黄生志 郭爱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5-792,共18页
总结中国工程水利、环境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发展沿革,分析国内外生态水利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及其特点,指出生态水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生态文明时代水资源利用的一种新途径和方式,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开发水利、发展经济,... 总结中国工程水利、环境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发展沿革,分析国内外生态水利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及其特点,指出生态水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生态文明时代水资源利用的一种新途径和方式,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开发水利、发展经济,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阐述了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定义和发展模式及其过程和维度,并提出以下结论和观点:①生态水利将水资源和水循环调控作为重要生态要素,从流域生态系统能量交换、生物链接、结构平衡、循环转化全视角开展研究,探索既能满足人类社会需求,又能兼顾水生态系统健康和良性发展的生态水利措施和方法。②建立了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行调度”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特别是将生态调度纳入水利工程全“服役期”,其中“后坝工时代”实施全流域大尺度生态调度,是生态保护和恢复最有效的措施。③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水循环调控”三个维度,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治理体系中,科学把控生态水利的空间定位,促进“三生空间”优化布局,保障“三生用水”合理配置,优化“三生关系”耦合协调,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水利事业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调度 空间 三生用水 后坝工时代 空间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