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刷油墨中三环及以上芳烃矿物油的检测方法研究
1
作者 李婷 李冰宁 +4 位作者 刘玲玲 安浩月 王胜楠 赵崇妍 武彦文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94-2000,共7页
针对油墨中三环及以上芳烃矿物油(3P-MOAH)检测方法缺失及基质干扰严重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多步净化与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联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溶剂提取、硅胶柱和氨基柱净化技术,有效去除油墨中烷烃矿物油... 针对油墨中三环及以上芳烃矿物油(3P-MOAH)检测方法缺失及基质干扰严重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多步净化与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联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溶剂提取、硅胶柱和氨基柱净化技术,有效去除油墨中烷烃矿物油、1~2环芳烃矿物油及烯烃干扰组分。优化后的氨基柱梯度洗脱程序(正己烷/二氯甲烷体系)实现了3P-MOAH的在线分离。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定量下限达1.0 mg/kg,回收率为82.3%~10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7.6%~9.7%。该研究为油墨中三环及以上芳烃矿物油的定量检测提供了实用化解决方案,可为油墨及食品接触材料安全评估提供可靠的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油墨 液相色谱-气相色谱 三环及以上芳烃矿物油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殖煤三环萜烷类化合物差异影响与分布模式——来自芳香烃化合物的证据 被引量:1
2
作者 林舒敏 张敏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16,共15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中生界煤系烃源岩广泛发育,腐殖煤饱和烃三环萜烷相对丰度高,三环萜烷(TT)分布模式、绝对浓度及不同碳数化合物比值存在差异。采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和色谱—质谱分析技术,研究28个腐殖煤...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中生界煤系烃源岩广泛发育,腐殖煤饱和烃三环萜烷相对丰度高,三环萜烷(TT)分布模式、绝对浓度及不同碳数化合物比值存在差异。采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和色谱—质谱分析技术,研究28个腐殖煤样品的宏观地球化学特征、饱和烃和芳烃生物标志物组成,探讨芳烃成熟度、沉积环境、成烃母质对三环萜烷差异影响及分布模式。结果表明:腐殖煤样品分为两种类型,Ⅰ类腐殖煤以C_(19)TT为主峰,Pr/Ph高,C_(24)四环萜烷(C_(24)TeT)相对丰度较高;Ⅱ类腐殖煤以C_(23)TT为主峰,Pr/Ph较低,C_(24)TeT相对丰度低。C_(19)TT/C_(23)TT与芳烃成熟度参数(F1、F2、4-MDBT/1-MDBT)无明显相关关系,不同类型腐殖煤三环萜烷分布模式受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影响较小。C_(19)TT/C_(23)TT与沉积环境相关的芳烃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揭示Ⅰ类和Ⅱ类腐殖煤样品存在明显的分区性,Ⅱ类腐殖煤沉积环境的还原性强于Ⅰ类腐殖煤的。海水作用导致沉积环境改变,微生物对高等植物改造使Ⅱ类腐殖煤的成烃母质与以原始高等植物为生烃母质的Ⅰ类腐殖煤不同。该结果为生物标志化合物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地球化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环萜烷 主控因素 沉积环境 海水作用 芳烃 饱和烃 腐殖煤 鄂尔多斯盆地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烃和芳烃的高压液相色谱法精细分离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汇彤 游建昌 +1 位作者 王培荣 张大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21-224,共4页
该文介绍了用高压液相色谱对族组分中的饱和烃、单环芳烃、二环芳烃及三环以上芳烃的精细分离方法。用二级活度的氧化铝除去非烃和沥青质,用正己烷和二氯甲烷依次淋洗出(硅胶)色谱柱上的饱和烃、单环芳烃、二环芳烃及三环以上芳烃。该... 该文介绍了用高压液相色谱对族组分中的饱和烃、单环芳烃、二环芳烃及三环以上芳烃的精细分离方法。用二级活度的氧化铝除去非烃和沥青质,用正己烷和二氯甲烷依次淋洗出(硅胶)色谱柱上的饱和烃、单环芳烃、二环芳烃及三环以上芳烃。该方法同国外方法相比具有快速、节省试剂的优点,色质谱图显示各组分有较高的分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液相色谱 饱和烃 单环芳烃 二环芳烃 三环芳烃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测定4类食品接触材料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溶出暴露水平 被引量:2
4
作者 黎绍学 秦俊莲 +3 位作者 曾莹 陈嘉琪 罗尔伦 彭密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94-199,共6页
建立了食品接触材料中16种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溶出暴露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样品以异辛烷为模拟物,按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模拟浸泡实验,所得浸泡液用GC-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食品接触材料中4种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萘、菲、荧... 建立了食品接触材料中16种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溶出暴露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样品以异辛烷为模拟物,按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模拟浸泡实验,所得浸泡液用GC-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食品接触材料中4种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萘、菲、荧蒽和芘)存在一定程度的溶出暴露水平,检出率分别为萘24.3%、菲77.1%、荧蒽48.6%、芘44.3%。其中部分食品用容器多环芳烃的溶出水平最高达33545 ng/kg(萘)、46296 ng/kg(菲)、17739 ng/kg(荧蒽)、15594 ng/kg(芘),并发现常规项目蒸发残渣(正己烷)的溶出与多环芳烃的溶出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萘、菲、荧蒽、芘等四项多环芳烃的方法平均回收率为76.5%~100.7%,相对标准偏差为1.0%~3.5%,本研究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迁移浸泡 蒸发残渣 矿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族组成对柴油储存安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任连岭 徐鹏 葛锐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6-182,共7页
针对柴油储存过程中质量衰变问题,利用典型柴油样品,开展烃化合物对中国成品柴油储存安定性影响规律研究。烃组成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柴油中总芳烃和链烷烃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0)。综合采用相关分析、逐步线性回归等方法,... 针对柴油储存过程中质量衰变问题,利用典型柴油样品,开展烃化合物对中国成品柴油储存安定性影响规律研究。烃组成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柴油中总芳烃和链烷烃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0)。综合采用相关分析、逐步线性回归等方法,建立了安定性指标与烃组成的关联模型,拟合验证表明模型可靠,可以直接用于柴油储存安定性预测;研究确定了柴油储存安定性的主要影响物质,按照对储存安定性指标影响的严重程度将烃类物质分为三个等级,其中苊烯和三环芳烃对柴油质量衰变影响最大,链烷烃对十六烷值和热值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储存安定性 烃组成 回归分析法 苊烯 三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指纹技术在废酸油渣来源鉴别中的应用
6
作者 梁柳玲 杨肖娜 +4 位作者 刘珂 王鑫平 黄宁 王锦 邓敏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9-145,共7页
该文研究了废酸油渣样品中的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多环芳烃、萜烷和甾烷类化合物的指纹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来源一致的废酸油渣样品的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萜烷类化合物和甾烷类化合物符合风化规律,而多环芳烃组分大多不符合风化规... 该文研究了废酸油渣样品中的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多环芳烃、萜烷和甾烷类化合物的指纹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来源一致的废酸油渣样品的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萜烷类化合物和甾烷类化合物符合风化规律,而多环芳烃组分大多不符合风化规律,且部分多环芳烃诊断比值存在差异。为研究废酸油渣油指纹的变化规律,采用浓硫酸对市售润滑油进行磺化模拟实验。磺化模拟实验揭示了多环芳烃风化曲线和诊断比值的变化规律,浓硫酸的加入使得多环芳烃风化曲线发生明显变化,但仍有9个多环芳烃的诊断比值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这些诊断比值可用于酸性废矿物油的来源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油 生物标识物 多环芳烃 油指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