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点弯曲试验的坝体模型材料研究
1
作者 黄冠 涂劲 钟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3,191,共5页
我国西南西北强地震区建设有多座高混凝土坝,采取适宜的抗震措施可有效改善大坝的抗震性能。纤维混凝土为混凝土坝抗震加固措施之一,为研究纤维混凝土模型材料的抗弯性能随纤维掺量的变化,按照质量掺量,设计1组对照组(0%)和6组试验组(0.... 我国西南西北强地震区建设有多座高混凝土坝,采取适宜的抗震措施可有效改善大坝的抗震性能。纤维混凝土为混凝土坝抗震加固措施之一,为研究纤维混凝土模型材料的抗弯性能随纤维掺量的变化,按照质量掺量,设计1组对照组(0%)和6组试验组(0.17%、0.33%、0.67%、1.00%、1.33%、1.67%),采用三点弯曲试验测试了纤维混凝土的抗弯性能。结果表明,纤维掺量对材料的强度和变形性能影响均很大;随着纤维掺量的提高,材料的抗弯强度先略有降低之后明显提高,掺量为1.00%时,试块的弯拉强度最大,之后随着掺量提高强度不再增长;峰值荷载位移与纤维掺量大体上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坝模型材料 麻纤维 纤维混凝土 三点弯曲试验 弯拉强度 峰值荷载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三点弯曲试验的近场动力学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2
作者 薛彦卓 陆锡奎 +2 位作者 王庆 白晓龙 李志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7-613,共7页
为了研究近场动力学对冰受力变形至破坏过程数值模拟的可行性,本文依据近场动力学理论并引入自适应动态松弛法,给出了近场动力学求解动态问题和准静态问题的数值算法,建立了冰材料的近场动力学弹脆性本构模型,对三点弯曲试验进行了数值... 为了研究近场动力学对冰受力变形至破坏过程数值模拟的可行性,本文依据近场动力学理论并引入自适应动态松弛法,给出了近场动力学求解动态问题和准静态问题的数值算法,建立了冰材料的近场动力学弹脆性本构模型,对三点弯曲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近场动力学方法在破坏问题模拟上具有优势,并且对准静态问题的求解具有非常好的准确性;将三点弯曲试验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变形过程相对误差小于5%,裂纹产生位置、试样折断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说明近场动力学适用于冰材料受力变形至破坏过程的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弯曲试验 变形$破坏 近场动力学 准静态 自适应动态松弛法 弹脆性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三点弯曲试验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7
3
作者 朱万成 王述红 唐春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33-534,共2页
根据混凝土试件三点弯曲试验的物理模型,用MFPA 数值模拟系统对砂浆和混凝土三点弯曲试件中预裂纹的扩展直至试件宏观破裂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计算机模拟给出了试件的载荷加载步曲线和混凝土试件的破坏过程的应力分布... 根据混凝土试件三点弯曲试验的物理模型,用MFPA 数值模拟系统对砂浆和混凝土三点弯曲试件中预裂纹的扩展直至试件宏观破裂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计算机模拟给出了试件的载荷加载步曲线和混凝土试件的破坏过程的应力分布图·最后,对试件的破坏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裂纹尖端的拉应力是裂纹扩展的动力,指出了混凝土组成材料的非均匀性是造成裂纹扩展路径曲折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计算机模拟 混凝土 三点弯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接头强度不等组配试样的三点弯曲试验 被引量:6
4
作者 薛河 吕涛 史耀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08-110,共3页
利用模拟焊接接头试样三点弯曲试验的方式,就焊接接头强度组配对其断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焊接接头强度组配的不同对其断裂韧性和裂纹扩展驱动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裂纹扩展 断裂韧性 焊接接头 强度 三点弯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音岩水电站混凝土梁三点弯曲试验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5
作者 马悦 戴峰 +2 位作者 徐奴文 沙椿 何刚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17,25,共5页
以观音岩水电站现场切割的坝体混凝土梁为物理模型,利用真实破坏过程分析软件RFPA3D对该混凝土梁进行三点弯试验的数值模拟,观察并分析混凝土裂缝的起裂、扩展直至试件宏观破坏的整个过程,将数值模拟得到的混凝土梁不同开裂过程对应的... 以观音岩水电站现场切割的坝体混凝土梁为物理模型,利用真实破坏过程分析软件RFPA3D对该混凝土梁进行三点弯试验的数值模拟,观察并分析混凝土裂缝的起裂、扩展直至试件宏观破坏的整个过程,将数值模拟得到的混凝土梁不同开裂过程对应的声发射、抗弯强度以及断裂破坏模式与现场物理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发现混凝土梁的三点弯曲数值试验得到的破坏特征与现场试验结果基本吻合。研究结果表明该数值模型的实用性,为进一步研究观音岩水电站坝体裂缝形成机理和揭示坝体裂纹扩展规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弯曲试验 混凝土 数值模拟 微震监测 观音岩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点弯曲试验的聚丙烯纤维桥接应力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梁宁慧 曹郭俊 +2 位作者 刘新荣 代继飞 缪庆旭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53-2158,共6页
为研究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纤维在混凝土开裂过程中桥接应力的变化规律,选用两种尺寸的聚丙烯细纤维和一种尺寸的聚丙烯粗纤维制备纤维增强混凝土试件,在试件上进行单边缺口梁三点弯曲试验,获得各组试件的荷载-裂缝切口位移曲线和... 为研究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纤维在混凝土开裂过程中桥接应力的变化规律,选用两种尺寸的聚丙烯细纤维和一种尺寸的聚丙烯粗纤维制备纤维增强混凝土试件,在试件上进行单边缺口梁三点弯曲试验,获得各组试件的荷载-裂缝切口位移曲线和荷载-位移曲线。基于试验结果,采用合成纤维细观拉拔模型,拟合PP纤维桥接应力曲线,并与实测纤维桥接应力曲线作对比,确定对应的PP纤维模型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细纤维的桥接应力峰值为0.20~0.22 MPa,聚丙烯粗纤维的桥接应力峰值为0.56 MPa,纤维桥接应力随裂缝宽度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通过细观拉拔模型中的参数P0、k0、k1,计算PP纤维在混凝土基体中的桥接应力;粗纤维具有较强的桥接应力,在混凝土开裂后表现尤为突出,能有效抑制宏观裂缝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三点弯曲试验 细观模型 桥接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A50锻铝三点弯曲试验与高分辨率CT成像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敖波 邓翠贞 邬冠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6,共4页
采用高频疲劳试验机对2A50锻铝缺口试样进行了三点弯曲试验,获得了含裂纹的CT检测试样。对疲劳试样进行了高分辨率CT三维重建,分析了裂纹CT图像的损伤特点;引入了参考平面,将不同层的裂纹CT图像映射到参考平面定义了截面损伤危险度因子... 采用高频疲劳试验机对2A50锻铝缺口试样进行了三点弯曲试验,获得了含裂纹的CT检测试样。对疲劳试样进行了高分辨率CT三维重建,分析了裂纹CT图像的损伤特点;引入了参考平面,将不同层的裂纹CT图像映射到参考平面定义了截面损伤危险度因子。CT分析结果表明:裂纹扩展过程中不同部位的疲劳损伤不均匀,三维可视化结果直观显示了裂纹的三维形态;截面损伤危险度因子约为0.34,缺陷面积为最严重损伤截面面积的2.1倍,截面损伤危险度因子与疲劳周次呈单调递增关系,可用于度量工件的损伤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裂纹 三点弯曲试验 高分辨率CT 可视化 危险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点弯曲试验研究合金化镀层剥落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邓永刚 邸洪双 +1 位作者 胡美源 张洁岑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3,共5页
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利用电子探针(EPMA)、扫描电镜(SEM)及金相显微镜(OM)研究了合金化镀锌板(GA)不同应力状态(压应力、拉应力)下裂纹的扩展、延伸及镀层的剥落.结果表明:锌层从合金化炉出来冷却过程中锌层中的裂纹产生于δ和Γ相中.在... 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利用电子探针(EPMA)、扫描电镜(SEM)及金相显微镜(OM)研究了合金化镀锌板(GA)不同应力状态(压应力、拉应力)下裂纹的扩展、延伸及镀层的剥落.结果表明:锌层从合金化炉出来冷却过程中锌层中的裂纹产生于δ和Γ相中.在变形过程中,压应力和拉应力侧裂纹的扩展和锌层的剥落机制不同.在拉应力一侧,裂纹沿着垂直板面的方向延伸,到达Γ-αFe界面,沿着平行于Γ-αFe界面继续延伸,与第二条裂纹接触后,锌层剥落;在压应力一侧,裂纹沿着与板面成一定角度的方向扩展,最后镀层剥离或者在δ相内或者与拉应力一侧相同,到达Γ-αFe界面后,沿着Γ-αFe界面延伸最后产生破坏.实验结果还表明,镀层在压应力条件下更容易产生粉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弯曲试验 合金化镀层 裂纹 应力状态 粉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制裂缝方法及长度对岩石三点弯曲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卢浩 冯夏庭 +1 位作者 杨成祥 张希巍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5-1125,共11页
为选择岩石三点弯曲试验合适的预制裂缝方法和裂缝长度以获得相对准确可靠的岩石I型断裂韧度KIC,并了解岩石三点弯曲宏观断裂过程和细观断裂特征,采用线切割、锯片切割和水刀切割3种方法预制花岗岩和大理岩三点弯曲梁试样直切槽裂缝,以... 为选择岩石三点弯曲试验合适的预制裂缝方法和裂缝长度以获得相对准确可靠的岩石I型断裂韧度KIC,并了解岩石三点弯曲宏观断裂过程和细观断裂特征,采用线切割、锯片切割和水刀切割3种方法预制花岗岩和大理岩三点弯曲梁试样直切槽裂缝,以研究不同预制裂缝方法对岩石KIC的影响,结合场发射扫描电镜比较了不同切割方法岩样的细观断裂特征,试验结果表明线切割方法对岩石KIC测试结果的影响最小。另对含无量纲裂缝长度0.1、0.2、0.3、0.4和0.5的花岗岩及大理岩试样进行试验测得岩石KIC随裂缝长度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建议使用a=0.3的裂缝长度进行试验以得到有代表性的岩石KIC值。岩样破坏宏观上经历变形局部化带萌生、局部化带发展、裂纹起裂、最终扩展断裂的过程,声发射过程显示岩样破坏的脆性特征明显,裂缝开口位移与声发射累计曲线趋势一致,可视为试样内部破坏发展过程的宏观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三点弯曲试验 Ⅰ型断裂韧度 预制裂缝方法 裂缝长度 断裂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高温淬火后花岗岩三点弯曲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帆 吕敦波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6-103,共8页
高温作用对地下热储层岩石的力学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为研究高温对花岗岩Ⅰ型断裂韧度的影响,对400℃循环高温淬火(1、3、5、7次)后的半圆弯曲花岗岩试样进行三点弯曲试验。分析了循环高温淬火后花岗岩试样的破坏特征、荷载-位移曲线... 高温作用对地下热储层岩石的力学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为研究高温对花岗岩Ⅰ型断裂韧度的影响,对400℃循环高温淬火(1、3、5、7次)后的半圆弯曲花岗岩试样进行三点弯曲试验。分析了循环高温淬火后花岗岩试样的破坏特征、荷载-位移曲线和断裂韧度随淬火次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热循环次数的增加,花岗岩的质量和密度逐渐减小,峰值荷载不断降低,断裂面粗糙度逐渐增加,断裂韧度明显下降。研究结果可为地热能开发以及地下岩体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高温淬火 热循环 断裂韧度 三点弯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点弯曲试验条件下花岗岩声发射横纵波特征及损伤演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鹏 刘俊岭 +1 位作者 李壮 何吉民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0-709,共10页
开展花岗岩三点弯曲试验,利用横纵波两种传感器接收花岗岩破坏过程的声发射信号,对比分析声发射横纵波信号的时频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声发射横纵波建立损伤变量,探讨花岗岩三点弯曲条件下损伤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破坏过程声... 开展花岗岩三点弯曲试验,利用横纵波两种传感器接收花岗岩破坏过程的声发射信号,对比分析声发射横纵波信号的时频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声发射横纵波建立损伤变量,探讨花岗岩三点弯曲条件下损伤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破坏过程声发射横纵波事件率变化趋势较为相似,临近峰值载荷时均加速上升,破坏时达到峰值,但纵波事件率加速点早于横波事件率;声发射横纵波能率变化趋势一致,呈现峰前低水平稳定变化、峰后陡升到峰值的特征。声发射横纵波主频在临近峰值载荷逐渐形成主频条带,但其频率存在差异,纵波主频分布在0-10 kHz、30-50 kHz和100-110 kHz,而横波主频集中分布在0-10 kHz。相比纵波损伤变量,横波损伤变量能够刻画峰后损伤急速发展的过程,能较好地表征花岗岩三点弯曲作用下损伤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弯曲试验 声发射 横波 纵波 时频特征 损伤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点弯曲下再生砂浆断裂性能与裂纹扩展过程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宇翔 肖建庄 夏冰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1,共8页
为研究再生细骨料(RFA)取代率对砂浆断裂性能与裂纹扩展特性的影响,开展了4种RFA取代率(0%、25%、50%和100%)下的砂浆断裂行为试验研究。基于三点弯曲切口梁试验,获得再生砂浆断裂响应,包括完整的荷载-裂纹口张开位移曲线、临界裂纹扩... 为研究再生细骨料(RFA)取代率对砂浆断裂性能与裂纹扩展特性的影响,开展了4种RFA取代率(0%、25%、50%和100%)下的砂浆断裂行为试验研究。基于三点弯曲切口梁试验,获得再生砂浆断裂响应,包括完整的荷载-裂纹口张开位移曲线、临界裂纹扩展、起裂韧度、失稳韧度与断裂能。利用非接触式数字图像相关技术,测得试件表面变形,获取再生砂浆裂纹发展全过程。结果表明:RFA的使用降低了再生砂浆荷载-位移曲线的初始线性段斜率与峰值荷载,主要影响再生砂浆临界裂纹宽度方向的张开而不是裂纹长度方向的扩展;再生砂浆的起裂韧度、失稳韧度和断裂能随着RFA取代率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当RFA取代率为100%时,砂浆的起裂韧度、失稳韧度和断裂能分别减小了31.1%、29.5%和37.8%;不同RFA取代率下再生砂浆的断裂过程区长度l FPZ发展表现出相似的特征,即先缓慢发展至峰值荷载(l FPZ为0.24倍~0.32倍的韧带长度),接着迅速增加至完全发展(l FPZ为0.83倍~0.91倍的韧带长度),之后l FPZ随裂纹的扩展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砂浆 再生细骨料取代率 弯曲断裂试验 双K断裂韧度 断裂能 裂纹扩展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三点弯曲梁随机骨料模型的开裂模拟
13
作者 王青原 许颖 钱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37-1046,共10页
在试验表征及工程实践中,仿真可以准确反映裂缝的发展规律.采用内聚力模型来研究混凝土梁三点弯曲试验的宏观力学性能和细观开裂损伤破坏行为.在三点弯曲试验中的受力破坏的全过程研究中,对I型断裂能、II型断裂能、抗剪强度、抗拉强度... 在试验表征及工程实践中,仿真可以准确反映裂缝的发展规律.采用内聚力模型来研究混凝土梁三点弯曲试验的宏观力学性能和细观开裂损伤破坏行为.在三点弯曲试验中的受力破坏的全过程研究中,对I型断裂能、II型断裂能、抗剪强度、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刚度)这5个控制单元开裂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反演研究.通过宏观力学性能和细观开裂的试验结果,对一组试件的试验结果与参数化模型结果进行逆推分析,得到了控制因素在模拟中适用的参数范围.然后结合不同配合比试件的骨料定量化信息,对3个骨料面积不同的模型,应用已得到的参数范围中值来模拟获得裂缝扩展的定量结果,并对照模拟与试验的力学性能和裂缝量化结果验证参数范围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聚力模型 断裂参数 三点弯曲试验 裂缝扩展 细观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点弯曲梁试验的混凝土软化特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进宝 赵志方 +2 位作者 宋柳林 李铭 王良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9-134,共6页
在12组三点弯曲梁稳定断裂试验的基础上,采用逆分析法获得混凝土四线性软化曲线,系统地研究了骨料粒径、试件尺寸,混凝土强度等对混凝土软化特性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混凝土 逆分析 软化特性 弯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直拉试验和三点弯曲断裂试验确定的软化曲线的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晓唐 丁鑫 +1 位作者 刘海霞 郑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6-118,156,共4页
通过混凝土材料直拉和弯曲试验,分别取得了混凝土拉伸软化曲线,并对比分析了直拉试验和三点弯曲断裂试验结果。结果表明,直拉试验所得受拉峰值应力较三点弯曲断裂试验小,这是因为在三点弯曲断裂试验中,应变梯度提高了混凝土的受拉峰值应... 通过混凝土材料直拉和弯曲试验,分别取得了混凝土拉伸软化曲线,并对比分析了直拉试验和三点弯曲断裂试验结果。结果表明,直拉试验所得受拉峰值应力较三点弯曲断裂试验小,这是因为在三点弯曲断裂试验中,应变梯度提高了混凝土的受拉峰值应变,从而提高了受拉峰值应力;直拉试验所得断裂能比三点弯曲断裂试验略大。总体上看,两种试验所得混凝土软化关系相近。因此,三点弯曲断裂试验可代替直拉试验获得混凝土拉伸软化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拉伸软化曲线 直拉试验 弯曲断裂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复合钢板三点弯曲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邹广平 吴晔 薛启超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共4页
以聚氨酯弹性体材料为芯材、普通钢板为面板制备SPS复合钢板。通过试验研究SPS复合钢板的三点弯曲行为,观察其破坏模式,分析其弯曲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SPS复合钢板的三点弯曲载荷-位移曲线可分为线性段、非线性屈服段和失稳段;三... 以聚氨酯弹性体材料为芯材、普通钢板为面板制备SPS复合钢板。通过试验研究SPS复合钢板的三点弯曲行为,观察其破坏模式,分析其弯曲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SPS复合钢板的三点弯曲载荷-位移曲线可分为线性段、非线性屈服段和失稳段;三点弯曲载荷作用下,SPS复合钢板的主要失效模式是面芯分层和芯子剪切破坏;其三点弯曲的极限载荷值受几何尺寸、面板芯子的性能、胶层强度和加载速率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材料 SPS复合钢板 三点弯曲试验 失效模式 极限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剪切变形土体中单根受力—失效模式的试验研究和分析
17
作者 闫相君 李亦璞 +4 位作者 王彦丹 李通 祁子寒 胡岂源 王云琦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6-255,共10页
[目的]通过室内试验与力学分析,旨在揭示剪切变形土体中单根受力状态下的失效机理及水分响应机制,阐明根系直径、土壤含水率等因素对轴向抗拉/抗拔与径向抗弯强度的影响规律,明确根系固土效应的主控力学路径。[方法]室内设计了系列单根... [目的]通过室内试验与力学分析,旨在揭示剪切变形土体中单根受力状态下的失效机理及水分响应机制,阐明根系直径、土壤含水率等因素对轴向抗拉/抗拔与径向抗弯强度的影响规律,明确根系固土效应的主控力学路径。[方法]室内设计了系列单根的轴向(根系抗拉、拔试验)和径向(三点弯曲试验)试验模拟受力情景,并分析了土壤含水率和根系含水率对根系抗拉、抗拔和抗弯试验中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1)根系的抗拉、抗拔和抗弯强度均呈现随根系直径增大而减小的趋势,其负数幂函数关系分别为T_(r)=(23.68±3.28)D^((-0.38±0.10)),T_(p)=(23.61±6.26)D^((-0.55±0.25)),T_(b)=4.945D^(-0.375);(2)土体饱和度增大过程中,根系自身含水率变化不大,对抗拉强度影响不显著(p=0.59),而根系抗拔强度则随饱和度的升高而显著衰减(p<0.01);(3)根系轴向的抗拉、拔强度的相对大小存在一个随土壤含水率变化的临界直径阈值(0.35~3.96 mm);(4)相对而言,根系对土体抗剪强度贡献主要来自于轴向受力,根系抗弯作用对土体抗剪强度的贡献非常有限。[结论]植物根系力学特性与直径、土体水状态相关,根系轴向受力对土体抗剪强度有贡献,在固土中起重要作用且效果因条件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固土 抗拉强度 抗拔强度 抗弯强度 三点弯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钢表面镍基合金渗层的三点弯曲行为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分电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08-110,114,共4页
采用铸渗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镍基合金渗层,对渗层的微观组织及弯曲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层组织致密,与基体呈冶金熔合,在渗层内部及渗层与基体的结合界面处无任何夹杂、气孔及微裂纹等缺陷,渗层主要由镍基固溶体、CrB以及Cr3Ni... 采用铸渗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镍基合金渗层,对渗层的微观组织及弯曲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层组织致密,与基体呈冶金熔合,在渗层内部及渗层与基体的结合界面处无任何夹杂、气孔及微裂纹等缺陷,渗层主要由镍基固溶体、CrB以及Cr3Ni2组成;带有渗层的试样三点弯曲载荷-位移曲线上出现了三个峰值,在第一个峰值刚出现时渗层表面微裂纹开始萌生,随着第二个峰值的出现微裂纹微量扩展,在第三个峰值发生时渗层宏观断裂,但从载荷位移曲线上发现相同位移条件下其载荷依然大于基体,这说明渗层并没有完全破坏,第三个峰值时的载荷为0.88 kN,较相同条件下基体的载荷提高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合金渗层 负压铸渗工艺 微观组织 三点弯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峡大坝混凝土双K断裂参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志方 张小刚 +1 位作者 周厚贵 马金刚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3-367,共5页
对长江三峡工程泄洪坝段原材料制成的大坝混凝土及其湿筛混凝土试件做直接拉伸试验,得到大坝混凝土及其湿筛混凝土断裂过程区的本构关系.结合标准三点弯曲切口梁试验,运用双K断裂模型,得到大坝混凝土和湿筛混凝土的双K断裂参数.试验结... 对长江三峡工程泄洪坝段原材料制成的大坝混凝土及其湿筛混凝土试件做直接拉伸试验,得到大坝混凝土及其湿筛混凝土断裂过程区的本构关系.结合标准三点弯曲切口梁试验,运用双K断裂模型,得到大坝混凝土和湿筛混凝土的双K断裂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三峡大坝混凝土的起裂和失稳韧度均大于其湿筛混凝土,前者分别为后者的1.14和1.1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混凝土 湿筛混凝土 软化本构关系 双K断裂参数 直接拉伸试验 三点弯曲试验 长江峡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材质焊接接头弯曲试验特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世杰 王超 +2 位作者 李存军 刘吉涛 袁忠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3-79,I0004,共8页
弯曲试验是评定焊接接头焊接质量的常用手段,但对于如何选择恰当的弯曲直径,不同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文中首先推导了焊接接头弯曲伸长率计算理论公式,并对焊接接头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进一步根据分析结果对理论公式... 弯曲试验是评定焊接接头焊接质量的常用手段,但对于如何选择恰当的弯曲直径,不同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文中首先推导了焊接接头弯曲伸长率计算理论公式,并对焊接接头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进一步根据分析结果对理论公式进行了修正,分别得出了两种弯曲方法下最小弯曲直径的计算公式;然后对不同规格焊接接头进行了实际的弯曲试验,验证了计算公式的正确性;最后将公式计算结果与中国船级社标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船级社推荐的弯曲直径更接近三点弯曲时的计算结果,但当弯曲直径较小时,建议采用辊筒弯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筒弯曲试验 三点弯曲试验 焊接接头 弯曲直径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