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6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溴苯酚离子选择电极响应机理的研究
1
作者 王建雅 薛斌 +1 位作者 李晓莉 李继新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3年第3期269-272,共4页
用升水电极电流扫描极谱法对聚氨乙烯膜三溴苯酚离子选择电极离子传导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四电极电解池系统,通过测定离子在可更新、可重复、不相混溶的液/液相界面间传导的极谱行为对离子传导过程进行研究,提出了三溴苯酚离子选择电极... 用升水电极电流扫描极谱法对聚氨乙烯膜三溴苯酚离子选择电极离子传导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四电极电解池系统,通过测定离子在可更新、可重复、不相混溶的液/液相界面间传导的极谱行为对离子传导过程进行研究,提出了三溴苯酚离子选择电极离子传导机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水电极 电流扫描极谱法 三溴苯酚离子选择电极 离子传导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密闭消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化钙晶体中氟的含量
2
作者 胡辉 叶莹 +4 位作者 雷翔 彭如振 王薇 孙益坚 柯于球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3-888,共6页
氟化钙的纯度及基体元素氟的含量对晶体光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准确测定氟化钙晶体中氟的含量。以高纯硝酸为消解液,采用高压密闭消解法溶解氟化钙晶体样品,简化碱熔等繁琐步骤,避免KOH和HCl等试剂污染的风险,减小氟的挥发损失,... 氟化钙的纯度及基体元素氟的含量对晶体光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准确测定氟化钙晶体中氟的含量。以高纯硝酸为消解液,采用高压密闭消解法溶解氟化钙晶体样品,简化碱熔等繁琐步骤,避免KOH和HCl等试剂污染的风险,减小氟的挥发损失,通过优化样品消解方案,得出最佳方案为50 mg样品+1 mL超纯水+6 mL高纯硝酸,进而建立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消解液中氟的含量。实验证明,方法线性关系好(R^(2)=0.995),检出限低至0.0009μg/mL;以萤石矿国家标准物质GBW07251为质控样,测得氟离子的含量与标准值相吻合,相对误差为3.2%,说明方法准确可靠。将方法用于测定两个实际氟化钙晶体CaF2-500和CaF2-50中氟的含量,测定结果与电子探针分析法测定结果接近,相对误差分别为5.55%和3.83%,方法可以用于准确测定氟化钙晶体中氟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钙晶体 离子选择电极 高压密闭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燃烧水解-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氟含量
3
作者 王艺翰 冯涛 +1 位作者 张丽萍 王晶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3-97,共5页
针对食品包装材料中氟化物迁移导致的膳食暴露风险及现有检测方法的不足,本研究旨在开发高效可靠的总氟含量测定方法,明确影响检测精度的关键因素,为氟污染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基于高温燃烧水解前处理技术,自主研发高温水解反应装置,结... 针对食品包装材料中氟化物迁移导致的膳食暴露风险及现有检测方法的不足,本研究旨在开发高效可靠的总氟含量测定方法,明确影响检测精度的关键因素,为氟污染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基于高温燃烧水解前处理技术,自主研发高温水解反应装置,结合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其氟含量,考察水解温度(600~1200℃)、水解时间(35~60 min)、总氧气流量(100~600 mL/min)等参数对测定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确定最优水解条件为水解温度1100℃、水解时间为45 min、总氧气流量为500 mL/min、通入雾化罐氧气流量为400 mL/min。在此条件下,标准曲线相关系数达0.9993,相对标准偏差为3%~9%,回收率范围为95%~103%。本研究氟含量测试技术,显著提升了食品包装材料中氟含量检测的准确性和重现性,为制定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标准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手段,对推进食品包装材料环境风险评估和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材料 高温燃烧水解法 离子选择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熔-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石墨矿中氟量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永晓 刘爱琴 +4 位作者 孙孟华 宋凡 高烁 张墨 韩雪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7-263,共7页
石墨矿中的固定碳含量很高,常规的酸溶、碱熔很难将其分解,且腐蚀坩埚,高温、高压分解石墨样品,易产生氟化氢导致挥发。采用铂金坩埚底部铺垫一层氧化镁进行固态反应,分段递进升温,接续碳酸钠固态反应熔融样品,以氟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 石墨矿中的固定碳含量很高,常规的酸溶、碱熔很难将其分解,且腐蚀坩埚,高温、高压分解石墨样品,易产生氟化氢导致挥发。采用铂金坩埚底部铺垫一层氧化镁进行固态反应,分段递进升温,接续碳酸钠固态反应熔融样品,以氟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建立了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石墨矿中氟离子含量的分析方法。对比了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钾、氧化镁-碳酸钠碱熔3种分解方法,结果表明,氧化镁-碳酸钠碱熔对样品的分解效果最佳。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氟离子的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检出限为20μg/g,方法的精密度(RSD,n=12)为1.5%~3.2%,全流程加标回收率为92.6%~105%。方法用于测定石墨矿标准物质GBW03118、GBW03119、GBW03120等六件标准样品中的氟化物含量,测定值与认定值无明显差异。方法避免了坩埚的损毁和样品前处理的损失,分析过程简单、效率高、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矿 离子 铂金坩埚 固态熔融 分段递进升温 离子选择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GO-RuO_(2)复合材料的超疏水全固态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制
5
作者 邓锋 赵敏 +2 位作者 鲍彦舟 胡杰 颜家保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1-266,共6页
以制备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钌(RGO-RuO_(2))复合材料作为固态接触层,经疏水修饰后构建了一种超疏水全固态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GC/RGO-RuO_(2)-PFDTES/NO^(-)_(3)-ISE。RGO-RuO_(2)的SEM和XPS表征结果表明,RGO和RuO_(2)成功复合后... 以制备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钌(RGO-RuO_(2))复合材料作为固态接触层,经疏水修饰后构建了一种超疏水全固态硝酸根离子选择性电极GC/RGO-RuO_(2)-PFDTES/NO^(-)_(3)-ISE。RGO-RuO_(2)的SEM和XPS表征结果表明,RGO和RuO_(2)成功复合后作为固态接触层可以改善彼此单独存在时易团聚的情况。电极的硝酸根离子检测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电极在1×10^(-1)~1×10^(-5)mol/L的硝酸根离子浓度范围呈现良好的近能斯特响应,响应斜率为-56.91±1.07 mV/dec,检测限为3.46±1.18μmol/L。电极不仅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稳定性及pH适用能力,更展现出优异的抗水层干扰性。电极对黄家湖、汤逊湖和东湖三种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97.18%~103.28%,使用寿命可达90 d,在实际湖水中的硝酸盐检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离子选择电极 硝酸根 RGO-RuO_(2) 复合材料 超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驱动NiFeMn LDH/CNTs/PVDF膜电极选择性提取钨酸根离子
6
作者 高凤凤 程慧峰 +1 位作者 杨博 郝晓刚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50-3360,共11页
电控离子交换技术(electrochemically switched ion exchange,ESIX)是将电活性离子交换材料(EXIMs)沉积或涂覆在导电基底上,通过电化学控制导电基底上活性材料氧化还原状态实现目标离子置入与释放,从而实现离子的分离。该技术具有痕量... 电控离子交换技术(electrochemically switched ion exchange,ESIX)是将电活性离子交换材料(EXIMs)沉积或涂覆在导电基底上,通过电化学控制导电基底上活性材料氧化还原状态实现目标离子置入与释放,从而实现离子的分离。该技术具有痕量提取、无二次污染、速率可控、高选择性等优点。通过共沉淀法制备Ni Fe Mn LDH,并将其与碳纳米管(CNTs)、聚偏二氟乙烯(PVDF)混合涂覆到石墨板上,制得NiFeMn LDH/CNTs/PVDF膜电极。NiFeMn LDH层板上具有丰富的羟基官能团,可与W(Ⅵ)发生羟基配位;层间的阴离子与W(Ⅵ)进行离子交换,可为W(Ⅵ)提供丰富的活性位点。在ESIX系统中,膜电极对W(Ⅵ)的吸附容量可达122.10 mg·g^(-1),且W(Ⅵ)与Mo(Ⅵ)、Cl^(-)、■分离因子(■)分别为1.25、19.60、35.80,实现了W(Ⅵ)选择性分离。此外,该膜电极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为钨的高效分离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 电控离子交换技术 钨酸根离子提取 NiFeMn LDH/CNTs/PVDF膜电极 电化学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液微波消解-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氟
7
作者 李荣华 黄鑫 +4 位作者 甘黎明 门倩妮 王双双 冯博鑫 王啸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58-1364,共7页
氟元素在地壳中广泛分布,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但过量氟对人体健康有害,因此,准确高效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的氟对生态环境监测与治理至关重要。由于氟元素在酸性条件下易形成氢氟酸(沸点:19.52℃)挥发损失,因此样品前处理主要采用碱熔,... 氟元素在地壳中广泛分布,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但过量氟对人体健康有害,因此,准确高效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的氟对生态环境监测与治理至关重要。由于氟元素在酸性条件下易形成氢氟酸(沸点:19.52℃)挥发损失,因此样品前处理主要采用碱熔,导致操作流程极为繁琐,氟的检出限较高(20μg/g)。微波消解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具有消解快速高效、污染环节少等优点,采用碱液微波消解预处理方式,建立了碱液微波消解-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的新方法。通过考察消解液浓度、消解温度、消解时间对氟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0.2500 g试样置于微波消解罐中,加入10 mL浓度为550 g/L的氢氧化钠作为消解液,在160℃的条件下持续消解25 min可将土壤和沉积物中氟完全消解。稀释因子为1000时,氟检出限为4.72μg/g,测定下限为14.2μg/g。对土壤和水系沉积物国家标准物质(GBW07375、GBW07378、GBW07381、GBW07312、GBW07103)进行测定,氟的测定值均在其认定值的不确定范围内,相对误差RE≤0.71%,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0.25%~1.2%。按照标准加入法对实际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94.5%~104%。采用微波消解替代了传统熔融制样,绿色高效,同时氟检出限降低至国家标准方法的25%左右,值得推广应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氟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钠 微波消解 离子选择电极 土壤和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液中2,4,6-三溴苯酚在银阴极上的选择性脱卤 被引量:7
8
作者 朱英红 徐颖华 +2 位作者 马昊 赵峰鸣 马淳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90-1194,共5页
采用循环伏安法比较了玻碳、光亮银和粗糙化银电极对2,4,6-三溴苯酚还原脱卤反应的电催化活性,初步研究了碱性水溶液中2,4,6-三溴苯酚在粗糙化银电极上的还原脱卤历程;在此基础上,利用恒电位电解法进一步探索了2,4,6-三溴苯酚在粗糙化... 采用循环伏安法比较了玻碳、光亮银和粗糙化银电极对2,4,6-三溴苯酚还原脱卤反应的电催化活性,初步研究了碱性水溶液中2,4,6-三溴苯酚在粗糙化银电极上的还原脱卤历程;在此基础上,利用恒电位电解法进一步探索了2,4,6-三溴苯酚在粗糙化银电极上的电还原脱卤历程.结果表明,粗糙化银电极对2,4,6-三溴苯酚的选择性还原脱卤反应具有优良的电催化活性,且其活性优于光亮银和玻碳电极;2,4,6-三溴苯酚在粗糙化银电极上的还原反应是个逐步脱卤过程,推测得出其邻位和对位C—Br键的还原断裂所需的活化能非常接近,而反应中间产物2,4-二溴苯酚的对位C—Br键的还原断裂所需的活化能比邻位要低;2,4,6-三溴苯酚能实现完全脱卤生成苯酚,主要路径为2,4,6-三溴苯酚→2,4-二溴苯酚→2-溴苯酚→苯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脱卤 2 4 6-三溴苯酚 电极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2,4,6-三溴苯酚的电化学还原脱卤 被引量:4
9
作者 樊俊丽 吴霞琴 +1 位作者 王荣 曹晓卫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26-1329,共4页
室温离子液体的许多独特的性质为其在化学分离、电化学传感器、电池等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室温离子液体作为有机反应介质,可以克服水溶液电化学窗口较窄的缺点,还可避免或减少造成二次污染的大量有机溶剂。利用离子液体的导电性。
关键词 离子液体 2 4 6-三溴苯酚 循环伏安法 电化学还原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含铜蚀刻废液中氟含量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义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1-366,共6页
准确测定含铜蚀刻废液中氟含量是含铜蚀刻废液中铜盐回收的关键,本文就含铜蚀刻废液中氟含量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方法[1~3]进行探讨与验证。通过样品前处理与试验,离子选择电极一次标准加入法测定下限为0.9mg·L^(-1),离子选择电极标... 准确测定含铜蚀刻废液中氟含量是含铜蚀刻废液中铜盐回收的关键,本文就含铜蚀刻废液中氟含量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方法[1~3]进行探讨与验证。通过样品前处理与试验,离子选择电极一次标准加入法测定下限为0.9mg·L^(-1),离子选择电极标准曲线法测定下限为1.2 mg·L^(-1);两种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2%~1.7%,两种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77%~102%,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蚀刻废液 离子选择电极 离子络合剂选择 空白扣除方式 累积加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解-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冰晶石总氟含量
11
作者 李睿琪 陈志华 +3 位作者 陈义平 姚岢岢 池汝安 龙秉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9-243,共5页
针对目前冰晶石总氟含量常规测定耗时长、操作烦琐、过程物质存在毒害性和测试成本高等不足,提出了碱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实现快速准确测定冰晶石中的总氟含量。样品预处理过程中,在200℃下采用过量氢氧化钠在镍坩埚中碱解1 h,可将冰晶... 针对目前冰晶石总氟含量常规测定耗时长、操作烦琐、过程物质存在毒害性和测试成本高等不足,提出了碱解-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实现快速准确测定冰晶石中的总氟含量。样品预处理过程中,在200℃下采用过量氢氧化钠在镍坩埚中碱解1 h,可将冰晶石中的氟完全转换为氟离子。溶液电位测量过程中,在样品溶液和氟离子标准溶液中加入TISABⅣ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来消除Al^(3+)的干扰,同时在氟离子标准溶液中加入适量Na^(+)和Al^(3+)来保证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的总离子势和Na^(+)浓度一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化学分析法一致性良好,平均相对偏差为0.40%,最大绝对偏差为0.32%,且5次平行测量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50%,适用于冰晶石总氟含量的快速批量测定,亦可推广用于其他氟化物中总氟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选择电极 冰晶石 氟元素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基乙二酮缩邻氨基苯酚双席夫碱的合成及铜(Ⅱ)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艳玲 魏小平 +1 位作者 刘涛 李建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3-37,共5页
以二苯基乙二酮和邻氨基苯酚合成了二苯基乙二酮缩邻氨基苯酚双席夫碱,并将其作为中性载体与碳粉混合,以液体石蜡为粘合剂,制备了Cu(II)离子选择性电极。室温下,该电极对Cu2+呈现近能斯特响应,响应浓度范围为5.0×10-6~1.0×10... 以二苯基乙二酮和邻氨基苯酚合成了二苯基乙二酮缩邻氨基苯酚双席夫碱,并将其作为中性载体与碳粉混合,以液体石蜡为粘合剂,制备了Cu(II)离子选择性电极。室温下,该电极对Cu2+呈现近能斯特响应,响应浓度范围为5.0×10-6~1.0×10-2mol/L,斜率为40.14 mV/dec,检出限为2.3×10-6mol/L。考察了10种离子的干扰情况,结果显示,电极对Cu2+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基乙二酮缩邻氨基苯酚双席夫碱 离子选择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氯苯酚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芷芳 周黎 吴庭明 《分析测试通报》 CSCD 1990年第4期37-40,共4页
本文报道以三庚基十二烷基铵与三氯苯酚离子缔合物为电极活性物制备的PVC膜五氯苯酚离子选择电极。该电极具有Nernst响应范围宽2×10^(-5)M~1×10^(-1)M、灵敏度高.斜率S为60、检测下限低5×10^(-6)M、选择较好、响应时间... 本文报道以三庚基十二烷基铵与三氯苯酚离子缔合物为电极活性物制备的PVC膜五氯苯酚离子选择电极。该电极具有Nernst响应范围宽2×10^(-5)M~1×10^(-1)M、灵敏度高.斜率S为60、检测下限低5×10^(-6)M、选择较好、响应时间短等特点、且电极连续工作电势读数稳定性好等优点。适用于自动监测及电位滴定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氯苯酚 离子选择电极 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寿命高选择性液膜碘离子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曾云龙 唐春然 +1 位作者 沈国励 俞汝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03-607,共5页
合成了PVC-双硫腙-Hg(Ⅱ)载体.以该载体物质制备了高选择性碘离子电极,其选择性次序为:I-ClO-4>SCN->NO-2Sal-~Br->NO-3>Cl-.电极对碘离子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10-3~5... 合成了PVC-双硫腙-Hg(Ⅱ)载体.以该载体物质制备了高选择性碘离子电极,其选择性次序为:I-ClO-4>SCN->NO-2Sal-~Br->NO-3>Cl-.电极对碘离子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10-3~5×10-7mol/L,检测下限为2×10-7mol/L,斜率为(59±1)mV/decade(16℃).并研究了电极的响应机理,表明系碘离子与载体中金属汞原子直接作用.将该电极应用于食盐中碘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膜 离子选择电极 离子电极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营养液循环检测系统中离子选择电极的数学建模与测量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永 司炜 +1 位作者 孙德敏 段增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0-233,共4页
针对目前设施农业中使用离子选择电极对营养液养分进行在线测量所存在的长时间测量和测量准确性问题 ,提出使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逐步拟合法”拟合钾、钙、硝态氮等离子选择电极模型 ,建立被测溶液浓度 ,电极测量电压和被测溶液温度的... 针对目前设施农业中使用离子选择电极对营养液养分进行在线测量所存在的长时间测量和测量准确性问题 ,提出使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逐步拟合法”拟合钾、钙、硝态氮等离子选择电极模型 ,建立被测溶液浓度 ,电极测量电压和被测溶液温度的三维数学模型。并由此设计出营养液各养分含量的在线测量方法。以钾离子选择电极为例介绍了离子选择电极的试验测量方法、建模原理和过程。通过建模得到了钾离子选择电极的一个以温度的一次函数作为常数项和测量电压自变量的系数项、溶液浓度为应变量的函数模型。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离子选择电极模型准确 ,可用于在线检测 ,提出的方法在工程上简洁实用 ,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选择电极 曲线拟合 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高氟样品中氟的方法改进 被引量:17
16
作者 盛晓风 郭莹莹 +3 位作者 尚德荣 赵艳芳 翟毓秀 宁劲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85-289,共5页
将GB/T5009.18-2003《食品中氟的测定》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改进,将线性范围扩展至0.04~50.0μg/mL,建立了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南极磷虾和茶叶等高氟样品中氟含量的方法,通过精密度及回收率实验,南极磷虾中氟的回收率为88.7%~98.2%... 将GB/T5009.18-2003《食品中氟的测定》氟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改进,将线性范围扩展至0.04~50.0μg/mL,建立了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南极磷虾和茶叶等高氟样品中氟含量的方法,通过精密度及回收率实验,南极磷虾中氟的回收率为88.7%~98.2%,茶叶标物的回收率为91.2%~105.3%,紧压茶的回收率为89.7%~104.0%,RSD为1.1%~2.5%。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稳定性好、精密度高、操作简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该方法的建立将为高氟样品中氟含量的监测和食用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选择电极 南极磷虾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壤中氟含量最佳因素的确定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杜丽娟 黎其万 +3 位作者 严红梅 陈锦玉 邵金良 和丽忠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00-1403,共4页
用碱熔法处理土壤样品,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壤中氟的含量,确定了TISABⅡ为最佳离子强度剂,通过单变量方差分析筛选出了土壤中F测定的最佳因素TISAB用量15.00 mL,加热温度600℃,盐酸用量6.00 mL,澄清时间为20 min。通过对质控样... 用碱熔法处理土壤样品,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壤中氟的含量,确定了TISABⅡ为最佳离子强度剂,通过单变量方差分析筛选出了土壤中F测定的最佳因素TISAB用量15.00 mL,加热温度600℃,盐酸用量6.00 mL,澄清时间为20 min。通过对质控样进行验证实验和加标回收实验,证明该条件准确可靠,对土壤中氟离子含量的测定十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选择电极 土壤 离子 最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植物样品中氟离子的实验条件优化 被引量:14
18
作者 韩张雄 马娅妮 +2 位作者 刘琦 王曦婕 雒虹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7-401,共5页
准确检测植物体内的氟含量有助于预测氟化物的生态环境效应。植物中的氟含量低,通常不超过300μg/g,应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量氟需选择样品分解效率高的前处理方法使氟不受到损失,获得离子成分简单、空白低的溶液,同时加入适量的缓冲液增... 准确检测植物体内的氟含量有助于预测氟化物的生态环境效应。植物中的氟含量低,通常不超过300μg/g,应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量氟需选择样品分解效率高的前处理方法使氟不受到损失,获得离子成分简单、空白低的溶液,同时加入适量的缓冲液增强氟离子的强度和掩蔽干扰。本文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植物样品,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的含量,通过优化实验条件确定了缓冲液的浓度。结果表明,在25℃、p H=6.5的样品溶液中加入147 g/L总离子强度缓冲溶液(TISAB)10 m L,避免了溶液中的阳离子与氟离子生成稳定的不溶絮状物,显著降低了沉淀物的产生。本方法检出限为0.242μg/g,精密度(RSD)小于8.5%,回收率为92.0%-108%,能满足地球化学样品分析中对植物样品中低含量氟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样品 微波消解 离子强度缓冲溶液 离子选择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溶液热力学研究──ⅠⅩ.RbCl在水及混合溶剂中相对偏摩尔自由能、焓和熵的测定 被引量:49
19
作者 李林尉 褚德萤 刘瑞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6-191,共6页
应用Corning一价阳离子选择性电极和Orion氯离子选择性电极组成可逆电池,测定其电动势(E/mV),用扩展的Debye-Hückel公式,求得7个实验温度下(283.15K~318.15K),4个指定组成溶... 应用Corning一价阳离子选择性电极和Orion氯离子选择性电极组成可逆电池,测定其电动势(E/mV),用扩展的Debye-Hückel公式,求得7个实验温度下(283.15K~318.15K),4个指定组成溶剂和浓度的RbCl的活度系数(γ±)及其温度系数(lnγ±/T)p,mi,计算了RbCl在水及混合溶剂(H2O-DMF)中的相对偏摩尔自由能(GB、R)、焓(HB、R)和熵(SB、R),并对RbCl的相对偏摩尔性质的某些变化规律作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度系数 氯化铷 溶液热力学 离子选择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阻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测定活体不结球小白菜叶片细胞中硝酸根离子的活度 被引量:18
20
作者 贾莉君 范晓荣 +2 位作者 尹晓明 曹云 沈其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7-452,共6页
详细介绍了用双阻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活体测定小白菜叶片活体细胞中硝酸根离子的活度的方法原理及注意事项。微电极与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浓度呈对数曲线的关系,斜率为48~58mV,对硝酸根离子浓度有较低的检出限,是一种选择性高、灵敏、经... 详细介绍了用双阻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活体测定小白菜叶片活体细胞中硝酸根离子的活度的方法原理及注意事项。微电极与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浓度呈对数曲线的关系,斜率为48~58mV,对硝酸根离子浓度有较低的检出限,是一种选择性高、灵敏、经济的测定植物活体细胞中离子活度的方法。小白菜生长至六叶期时,用含有5molm-3NO3-的营养液诱导48h。测定结果表明,叶片细胞中硝酸根离子活度分布在活度高低明显不同的两个区间内,在细胞质中是0.24~10molm-3,液泡中20~110molm-3,且两个区间在细胞跨膜电位上也有差异。液泡占整个细胞体积的90%,所以,植物所吸收的硝酸根离子都集中在液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阻离子选择性微电极 叶片细胞 硝酸根离子 不结球小白菜 活度测定 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