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松花江三湖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艾春红
冯晓凡
《吉林林业科技》
2003年第3期47-48,共2页
本文分析了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
松花江
三湖自然保护区
野生植物资源
保护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食腐甲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2
作者
王佳生
孟庆繁
+3 位作者
刘生冬
郑宇婷
赵红蕊
苏连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118,共8页
为了解松花江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中食腐甲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通过悬挂高、低拦截式挡板诱捕器对食腐甲虫进行连续采集,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判断不同林型甲虫群落结构及α多样性指数差异,利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及冗余分析判...
为了解松花江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中食腐甲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通过悬挂高、低拦截式挡板诱捕器对食腐甲虫进行连续采集,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判断不同林型甲虫群落结构及α多样性指数差异,利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及冗余分析判断不同α多样性指数间相关性及对林分因子倾向性,利用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置换多元方差分析、相似性百分比及杰卡德系数判断不同林型间甲虫β多样性。结果表明:共采集到食腐甲虫昆虫6027头,隶属于47科208属311种。其中,单属单种的科为15种,3种林型食腐甲虫共有科为31种,共有物种为64种。对比同一林型中不同食性及不同林型中同一食性甲虫个体数与物种数时,仅有粪食性甲虫个体数在不同林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林型优势科差异显著,其中,鳃金龟科个体数与物种数差异极显著,叩甲科个体数与物种数差异显著,埋葬甲科个体数差异显著,物种数差异极显著;同一林型不同优势科个体数与物种数差异均为极显著。不同林型优势种个体数差异明显,其中,褐绒绢金龟、阔胫玛绢金龟和棕籽绒绢金龟差异极显著,黑斑锥胸叩甲差异显著,Dalopius puerilis无显著差异;同一林型不同优势种个体数差异均为极显著。α多样性在不同林型具体表现为个体数、物种数、香农指数、辛普森指数与皮洛指数差异极显著,玛格列夫指数、Chao1指数与ACE指数差异显著;其中,玛格列夫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与郁闭度和平均胸径呈较强正相关性,物种数与枯落物厚度呈极强正相关性,个体数与植被盖度呈较强正相关性,香农指数、辛普森指数与皮洛指数与植被盖度呈负相关性。β多样性显示,不同林型间群落结构差异显著,且褐绒绢金龟、棕籽绒绢金龟和阔胫码绢金龟对群落差异贡献较大,各林型间相似性均互为中等不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湖自然保护区
林型
食腐甲虫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蒙古栎林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
11
3
作者
程福山
何怀江
+5 位作者
刘强
穆怀志
王戈戎
林琳
赵鹏
夏富才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8-145,共8页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是我国东北次生林中的重要树种之一。在东北林区分布有大量蒙古栎林,其林分空间结构的优劣对蒙古栎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着重要作用。以吉林松花江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典型蒙古栎林为研究对象,开展野外调...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是我国东北次生林中的重要树种之一。在东北林区分布有大量蒙古栎林,其林分空间结构的优劣对蒙古栎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着重要作用。以吉林松花江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典型蒙古栎林为研究对象,开展野外调查与定位试验,应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个林木空间结构参数对该林分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蒙古栎为主要树种,多度在62%以上,使得松花湖地区的蒙古栎林接近纯林;2)林分整体径级分布呈双峰山状曲线分布,幼年个体居多,更新状况良好;3)该林分混交度较低,平均混交度为0.43,属轻度混交,林分稳定性较差;4)从林分角尺度(0.485)和大小比数(0.50)结果来看,该地区蒙古栎林是一个空间结构呈随机分布、树种空间大小分化差异较小的森林群落。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为了维护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栎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除采取一些营林措施提高林分混交度外,还应适当引入针叶树种,按照群落自然生长过程和群落演替规律,营造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林
混交度
角尺度
大小比数
分布格局
三湖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花江三湖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艾春红
冯晓凡
机构
吉林省松花江三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出处
《吉林林业科技》
2003年第3期47-48,共2页
文摘
本文分析了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
松花江
三湖自然保护区
野生植物资源
保护
利用
分类号
S759.9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Q949.9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食腐甲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2
作者
王佳生
孟庆繁
刘生冬
郑宇婷
赵红蕊
苏连辉
机构
吉林省长白山区昆虫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重点实验室(北华大学)
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1-118,共8页
基金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DZJ202301ZYTS504)
长白山区昆虫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重点实验室项目(YDZJ202102CXJD032)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40303095NC)。
文摘
为了解松花江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中食腐甲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通过悬挂高、低拦截式挡板诱捕器对食腐甲虫进行连续采集,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判断不同林型甲虫群落结构及α多样性指数差异,利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及冗余分析判断不同α多样性指数间相关性及对林分因子倾向性,利用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置换多元方差分析、相似性百分比及杰卡德系数判断不同林型间甲虫β多样性。结果表明:共采集到食腐甲虫昆虫6027头,隶属于47科208属311种。其中,单属单种的科为15种,3种林型食腐甲虫共有科为31种,共有物种为64种。对比同一林型中不同食性及不同林型中同一食性甲虫个体数与物种数时,仅有粪食性甲虫个体数在不同林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林型优势科差异显著,其中,鳃金龟科个体数与物种数差异极显著,叩甲科个体数与物种数差异显著,埋葬甲科个体数差异显著,物种数差异极显著;同一林型不同优势科个体数与物种数差异均为极显著。不同林型优势种个体数差异明显,其中,褐绒绢金龟、阔胫玛绢金龟和棕籽绒绢金龟差异极显著,黑斑锥胸叩甲差异显著,Dalopius puerilis无显著差异;同一林型不同优势种个体数差异均为极显著。α多样性在不同林型具体表现为个体数、物种数、香农指数、辛普森指数与皮洛指数差异极显著,玛格列夫指数、Chao1指数与ACE指数差异显著;其中,玛格列夫指数、Chao1指数、ACE指数与郁闭度和平均胸径呈较强正相关性,物种数与枯落物厚度呈极强正相关性,个体数与植被盖度呈较强正相关性,香农指数、辛普森指数与皮洛指数与植被盖度呈负相关性。β多样性显示,不同林型间群落结构差异显著,且褐绒绢金龟、棕籽绒绢金龟和阔胫码绢金龟对群落差异贡献较大,各林型间相似性均互为中等不相似。
关键词
三湖自然保护区
林型
食腐甲虫
群落结构
多样性
Keywords
Sanhu Nature Reserve
Forest types
Saprophagous beetles
Community structure
Diversity
分类号
Q968.1 [生物学—昆虫学]
S718.7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蒙古栎林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
11
3
作者
程福山
何怀江
刘强
穆怀志
王戈戎
林琳
赵鹏
夏富才
机构
北华大学林学院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吉林省白河林业局
出处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8-145,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50410102
2017YFC0504001
2017YFC050410401)
文摘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是我国东北次生林中的重要树种之一。在东北林区分布有大量蒙古栎林,其林分空间结构的优劣对蒙古栎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着重要作用。以吉林松花江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典型蒙古栎林为研究对象,开展野外调查与定位试验,应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个林木空间结构参数对该林分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蒙古栎为主要树种,多度在62%以上,使得松花湖地区的蒙古栎林接近纯林;2)林分整体径级分布呈双峰山状曲线分布,幼年个体居多,更新状况良好;3)该林分混交度较低,平均混交度为0.43,属轻度混交,林分稳定性较差;4)从林分角尺度(0.485)和大小比数(0.50)结果来看,该地区蒙古栎林是一个空间结构呈随机分布、树种空间大小分化差异较小的森林群落。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为了维护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栎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除采取一些营林措施提高林分混交度外,还应适当引入针叶树种,按照群落自然生长过程和群落演替规律,营造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
关键词
蒙古栎林
混交度
角尺度
大小比数
分布格局
三湖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Keywords
Quercus mongolica forest
mingling degree
uniform angle index
neighborhood comparison
distribution pattern
Sanhu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S792.186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松花江三湖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艾春红
冯晓凡
《吉林林业科技》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食腐甲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王佳生
孟庆繁
刘生冬
郑宇婷
赵红蕊
苏连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蒙古栎林空间结构研究
程福山
何怀江
刘强
穆怀志
王戈戎
林琳
赵鹏
夏富才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8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