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近红外三波长法的小麦含水率检测系统设计
1
作者 熊显名 王心芒 +2 位作者 张文涛 聂君扬 唐绮雯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90-393,共4页
针对小麦含水率检测快速、便捷的需求,设计基于近红外三波长法的小麦含水率检测系统,系统主要由ARM Cortex-M3主控芯片、激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光电转换电路、积分球等组成。通过研究小麦含水率对3个不同波长光功率吸收的规律,结合五元... 针对小麦含水率检测快速、便捷的需求,设计基于近红外三波长法的小麦含水率检测系统,系统主要由ARM Cortex-M3主控芯片、激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光电转换电路、积分球等组成。通过研究小麦含水率对3个不同波长光功率吸收的规律,结合五元三次多项式回归拟合方法,建立小麦含水率与3个不同波长光吸收率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可靠性检验。与直接干燥法相比,系统对含水率为5.0%-10.3%的小麦的含水率绝对测量误差为-2.2%-0.8%,响应时间小于1.5 s,以达到实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含水率 近红外三波长法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波长法测定二陈丸中陈皮甙的含量 被引量:9
2
作者 薛漓 王宝琴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15,共2页
应用三波长法测定二陈丸中陈皮甙的含量,可消除其他组分的干扰。方法准确,简便,适用于二陈丸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二陈丸 陈皮甙 三波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长位移三波长法的新算法
3
作者 胡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42-344,共3页
本文报道了波长位移三波长吸光光度法的两种新算法,并进行了实际应用,其定量公式为:△A=A2-A1-B'(A3-A1)=[εM2-εM1-B'(εM3-εM1)]·b·CM;AM2=A2-A1-B'(A3-A1... 本文报道了波长位移三波长吸光光度法的两种新算法,并进行了实际应用,其定量公式为:△A=A2-A1-B'(A3-A1)=[εM2-εM1-B'(εM3-εM1)]·b·CM;AM2=A2-A1-B'(A3-A1)/1-K1-B'(K3-K1)=εM2·b·CM 式中B'=εN2-εN1/εN3-εN1 K1=εM1/ε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波长法 吸光光度 波长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茶中总黄酮的三波长紫外光谱法测定 被引量:12
4
作者 周大寨 朱玉昌 王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35-237,共3页
以乙醇为溶剂提取藤茶中总黄酮,用三氯化铝作为显色剂,采用三波长紫外光谱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黄酮质量浓度在0~40μg/mL内,分别在波长为λ1=322nm、λ2=311nm、λ3=296nm处测吸光度时,ΔA与质量浓度C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 以乙醇为溶剂提取藤茶中总黄酮,用三氯化铝作为显色剂,采用三波长紫外光谱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黄酮质量浓度在0~40μg/mL内,分别在波长为λ1=322nm、λ2=311nm、λ3=296nm处测吸光度时,ΔA与质量浓度C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ΔA=0.0171C+0.0171,相关系数r=0.9978。方法的回收率为98.18%~102.79%,变异系数小于0.371%,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总黄酮 波长紫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波长吸光光度法的算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勇 郑瞻 明廷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31-333,共3页
提出了三波长吸光光度法新的计算方法即线性回归法.方法同时适用于普通三波长法和波长位移三波长法.它是将几个不同组成的已知混合溶液,在三个选定的波长下所测得的吸光度直接进行线性拟合,采用线性回归技术进行处理,建立了三波长法线... 提出了三波长吸光光度法新的计算方法即线性回归法.方法同时适用于普通三波长法和波长位移三波长法.它是将几个不同组成的已知混合溶液,在三个选定的波长下所测得的吸光度直接进行线性拟合,采用线性回归技术进行处理,建立了三波长法线性回归方程Y=kX+B,从而克服了通常三波长法测定实际混合样时,对完全由纯组分所建立的定量公式的偏离而引入的误差,提高了测定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操作简便易行.已用于PF-CPC显色体系在适量W(Ⅵ)存在下测定微量Mo(Ⅵ)和THPP-OP显色体系在适量锌存在下测定微量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波长法 吸光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紫三波长叠加共振光散射法测定酒石酸泰乐菌素的含量 被引量:1
6
作者 袁莉 刘毅 +2 位作者 储文 袁嘉怡 马卫兴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5-239,共5页
在Clark-Lubs缓冲溶液中,基于酒石酸泰乐菌素与阳离子甲基紫试剂发生电荷转移反应,建立了三波长叠加共振光散射法(TRLS)测定酒石酸泰乐菌素含量的新方法。研究发现,在实验条件下,共振光散射图谱中会产生3个特征散射峰,分别在322、510、6... 在Clark-Lubs缓冲溶液中,基于酒石酸泰乐菌素与阳离子甲基紫试剂发生电荷转移反应,建立了三波长叠加共振光散射法(TRLS)测定酒石酸泰乐菌素含量的新方法。研究发现,在实验条件下,共振光散射图谱中会产生3个特征散射峰,分别在322、510、628 nm。在322、510、628 nm处,酒石酸泰乐菌素的质量浓度都在0.04~0.2 mg/L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4、0.999 5、0.999 2;检出限分别为0.036、0.040、0.038 mg/L。而采用三波长叠加法测定时,酒石酸泰乐菌素的质量浓度在0.04~0.2 mg/L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9,检出限为0.013 mg/L,检出限为单波长检测法的3倍。因建立的TRLS新方法简便、省时、灵敏度高,故可用于酒石酸泰乐菌素含量的大批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泰乐菌素 甲基紫(MV) 波长叠加共振光散射(TRLS) 电荷转移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生物质提取液中的糠醛和羟甲基糠醛 被引量:38
7
作者 张翠 柴欣生 +2 位作者 罗小林 付时雨 詹怀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47-25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紫外光谱快速测定木质生物质预提取液中糠醛(F)和羟甲基糠醛(HMF)的方法。研究中发现,在浓的冰醋酸介质中,276 nm是F和HMF的等吸收点波长;生物质预提取液中的酸溶木素是测定F和HMF光谱的主要干扰。然而,进一步研究发现,... 提出了一种基于紫外光谱快速测定木质生物质预提取液中糠醛(F)和羟甲基糠醛(HMF)的方法。研究中发现,在浓的冰醋酸介质中,276 nm是F和HMF的等吸收点波长;生物质预提取液中的酸溶木素是测定F和HMF光谱的主要干扰。然而,进一步研究发现,酸溶木素在250 nm到500 nm的光谱范围内均有吸收,而F和HMF在325 nm后便没有吸收。因此酸溶木素的影响可以通过其在325 nm的吸光度值乘上一个系数加以矫正。最终,基于等吸收点波长(276 nm)和F的最大吸收波长(272 nm),以及酸溶木素在325nm(F和HMF均无吸收)处的波长,采用简单的三波长法就可定量检测出生物质提取液中F和HMF的含量。该方法测定前无需加入有毒的酚类物质作为显色剂,且简单、快速,测定F和HMF的相对偏差及回收率分别为3.02%和2.72%,95%~107%和96%~101%,因此很适合用于生物质精炼中木质生物质预提取半纤维素领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谱 三波长法 生物质提取液 糠醛 羟甲基糠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长分光光度技术测定NO_2^- 、NO_3^- 混合组分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琼花 张敬东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2期91-94,共4页
通过测定NO-2 、NO-3 、NH3·H2 O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吸收曲线 ,在 2 0 0nm至 2 40nm之间 ,选择合适的波长对 ,运用双波长等吸收点法、系数倍率法和三波长线性回归法 ,用数学分离代替化学分离 ,互相消除或掩蔽干扰组分 ,快速准确地... 通过测定NO-2 、NO-3 、NH3·H2 O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吸收曲线 ,在 2 0 0nm至 2 40nm之间 ,选择合适的波长对 ,运用双波长等吸收点法、系数倍率法和三波长线性回归法 ,用数学分离代替化学分离 ,互相消除或掩蔽干扰组分 ,快速准确地测定了混合体系中待测组分的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等吸收点 系数倍率 波长线性回归 硝酸根 亚硝酸根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S转基因大豆的鉴定及高异黄酮植株的筛选
9
作者 祁延萍 刘雅婧 +5 位作者 许乐义 王凌妍 朴哲主 崔光赫 闫帆 王庆钰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7-861,共5页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保健性活性物质,近年来已成为衡量大豆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异黄酮合酶是大豆异黄酮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之一,其在植物中的表达效率直接影响异黄酮含量。为进一步验证该基因的功能并获得高异黄酮稳定遗传...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保健性活性物质,近年来已成为衡量大豆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异黄酮合酶是大豆异黄酮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之一,其在植物中的表达效率直接影响异黄酮含量。为进一步验证该基因的功能并获得高异黄酮稳定遗传转基因植株,本试验基于已有的IFS转基因材料开展研究。将其扩繁至T2代,考种分析植株农艺性状,发现转基因植株的性状指标未发生明显变化,PCR鉴定IFS转基因后代的结果显示:在125株转基因植株中,60株为阳性,占比48%,说明IFS在后代中可稳定遗传。选取IFS转基因吉林35、Willimas 82品种T2代的41株,利用改良后的三波长法测定籽粒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结果显示:IFS转基因植株的平均异黄酮含量为1.2 mg·g^(-1);其中15株的异黄酮含量高于非转基因植株,占比达到36.6%,说明从转入IFS基因转基因大豆能够筛选出高异黄酮植株。本研究获得了稳定遗传的高异黄酮植株,为大豆遗传育种提供优异的种质资源;改良后的三波长法较原有方法更为精准、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IFS 异黄酮含量 三波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