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青海三江源区牧区牧草供需格局及潜力分析
- 1
-
-
作者
张海蓉
施建军
刘青青
吕亮雨
李发毅
蔡宗程
-
机构
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青海省高寒草地适应性管理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青海农林科技》
2025年第2期29-35,共7页
-
基金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1002)。
-
文摘
为阐明青海三江源区(TRSR)牧区牧草供需格局及其潜力,本研究运用典型调查法搜集三江源区牧区牧草业、畜牧业相关数据及资料,同时利用供需计算公式分析牧草供给量和需求量。结果显示,玉树州牧草供需平衡状态优于果洛州,其中治多县鲜草产量达峰值(2.95×10^(9)kg),囊谦县最低(0.54×10^(9)kg);兴海县鲜草需求量最大(4.19×10^(9)kg),玛多县最低(0.87×10^(9)kg)。80%的县域存在供给缺口,兴海县短缺量最大(3.30×10^(9)kg),曲麻莱县最小(0.17×10^(9)kg)。种植面积差异较大,达日县保有最大饲草种植面积,杂多县面积最小。区域饲草供给差异显著,果洛州与玉树州分别供应0.30×10^(9)kg和0.19×10^(9)kg,而泽库、河南、兴海三县分别供应0.05×10^(9)kg、0.07×10^(9)kg和0.19×10^(9)kg。在不同利用率(25%~100%)下,果洛州鲜草需求量均为1.56×10^(9)kg,玉树州约为2.70×10^(9)kg;河南、泽库、兴海在100%利用率下的鲜草需求分别为1.94×10^(9)kg、1.96×10^(9)kg和2.69×10^(9)kg。研究表明,当前牧草产量无法满足畜牧业增长需求,供给调配机制存在关键瓶颈。本研究为高寒生态脆弱区草地管理策略优化提供参考。
-
关键词
草产量
草地供给量
供需格局
羊单位
三江源区牧区
-
Keywords
Forage yield
Grassland supply capacity
Supply-demand dynamics
Sheep unit(SU)
Three-River-Source Region Pastoral Area(TRSR)
-
分类号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