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江构造带新生代变形构造的时-空变化:研究综述及新数据
被引量:
17
1
作者
史鹏亮
杨天南
+2 位作者
梁明娟
薛传东
范金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31-3352,共22页
在印度-欧亚陆陆碰撞造山过程中,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喜玛拉雅东构造结东侧的西南三江地区在新生代经历了强烈变形,形成了复杂的构造样式。构造样式的时空变化可以有效限定印度-欧亚陆陆碰撞过程,而近年发表的大量数据为揭示三江构造...
在印度-欧亚陆陆碰撞造山过程中,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喜玛拉雅东构造结东侧的西南三江地区在新生代经历了强烈变形,形成了复杂的构造样式。构造样式的时空变化可以有效限定印度-欧亚陆陆碰撞过程,而近年发表的大量数据为揭示三江构造带新生代构造样式时空变化提供了可能。通过综合前人研究数据,结合本文的新观察,提出三江构造带不同构造部位的变形特点显示规律性变化:处于碰撞前缘位置的腾冲、保山地块在印度地块向北迁移过程中最早(50~45Ma)与印度大陆发生碰撞,在挤压作用下形成褶皱+逆断层组合,以及块体边界压扭性剪切变形;随着印度地块持续向北运动,该变形样式逐渐向东、北部扩展,并使兰坪-思茅地块、扬子地块西缘剑川盆地沉积环境发生改变,地块两侧发生剪切变形;其中兰坪-思茅地块东侧(〈30Ma)剪切带的启动时间晚于西侧(34Ma)。地块两侧剪切带均大致经历了纯剪(挤压)-简单剪切(走滑)-纯剪(伸展)变形历史;剪切带各阶段变形的启动时间均具有南早北晚之特点。发生塑性变形的下地壳物质的剥露过程同样表现出时空不均匀性,结合古地磁研究成果,这种现象可能与地块内部的不均匀旋转有关。各剪切带最北端不但变形启动时间最晚,而且基本没有记录走滑变形。这种变形样式的时空变化表明,印度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变形效应在三江构造带内主要表现为陆块内部的弥散状挤压变形与块体刚性旋转形成的剪切带,块体向南逃逸规模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应变场
大陆碰撞
弥散状变形
地块旋转
三江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藏东三江构造带云南段α石英热活化ESR定年与新生代构造事件
被引量:
9
2
作者
钟康惠
梁兴中
+4 位作者
刘肇昌
舒良树
李凡友
施央申
唐菊兴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31-1237,共7页
运用α石英热活化ESR定年法(HAESRDQ)对三江构造带云南段49件样品定年结果的分析发现,该方法所获测年数据与地质事实及其他测年方法定年结果吻合,表明是一种普遍适用于中—新生代地质事件定年的方法。同时,证实三江构造带云南段是新生...
运用α石英热活化ESR定年法(HAESRDQ)对三江构造带云南段49件样品定年结果的分析发现,该方法所获测年数据与地质事实及其他测年方法定年结果吻合,表明是一种普遍适用于中—新生代地质事件定年的方法。同时,证实三江构造带云南段是新生代陆内褶皱造山带,大量具“层控”特征的有色贵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也是新生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石英热活化ESR定年法(HAESRDQ)
中—新生代地质事件定年
三江构造带
云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滇西南断裂性质及其与成矿带的关系
被引量:
4
3
作者
屈念念
李家斌
朱大友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3-180,共8页
滇西南地区处于三江构造带,断裂构造发育,构造-岩浆活动强烈,为进一步摸清其断裂构造格局、深部构造特征,利用多年来在研究区及周缘完成的各类勘探资料,以研究区的重力、航磁数据为主,结合相关资料,开展重力、航磁数据处理及反演解释,...
滇西南地区处于三江构造带,断裂构造发育,构造-岩浆活动强烈,为进一步摸清其断裂构造格局、深部构造特征,利用多年来在研究区及周缘完成的各类勘探资料,以研究区的重力、航磁数据为主,结合相关资料,开展重力、航磁数据处理及反演解释,分析提取反映研究区深大断裂的重磁异常信息,提取反映莫霍面的异常信息并反演其起伏形态。基于以上研究,对主要断裂带深部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区内典型金属成矿与断裂构造格架及剩余异常信息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研究区成矿规律进而综合讨论了其成矿远景,为研究区典型金属矿产战略调查和进一步勘探选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构造带
重磁异常
断裂体系
莫霍面
金属矿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球天然氢气勘探开发利用进展及中国的勘探前景
被引量:
20
4
作者
窦立荣
刘化清
+4 位作者
李博
齐雯
孙东
尹路
韩双彪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共14页
在全球能源脱碳背景下,天然氢气作为一种一次能源,因其零碳、可再生的优点而备受关注,但中国目前还未开展专门针对天然氢气的勘探工作。通过介绍全球已知高含量天然氢气(体积分数大于10%)气藏的主要形成地质环境及成因类型,系统总结了...
在全球能源脱碳背景下,天然氢气作为一种一次能源,因其零碳、可再生的优点而备受关注,但中国目前还未开展专门针对天然氢气的勘探工作。通过介绍全球已知高含量天然氢气(体积分数大于10%)气藏的主要形成地质环境及成因类型,系统总结了天然氢气富集的有利地质条件,并结合国外天然氢气的勘探开发现状,评价了中国天然氢气的勘探前景。研究结果表明:(1)全球高含量天然氢气主要发育于蛇绿岩带、裂谷和前寒武系富铁地层中,且以无机成因为主,富铁矿物的蛇纹石化过程是天然氢气最主要的成因来源,其次为地球深部脱气和水的辐解。(2)优质的氢源与良好的运移通道是氢气富集的前提,而盖层的封盖能力是天然氢气能否成藏的关键要素;天然氢气作为伴生气时,传统盖层对其具备封盖能力,但当其含量较高时,传统盖层可能难以形成有效封盖;裂谷环境、蛇绿岩发育区以及断裂发育的前寒武系富铁地层是富氢气藏的勘探有利区。(3)国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制定了天然氢气的勘探开发和利用计划,其中,马里已实现天然氢气的商业开采,美国、澳大利亚也已成功钻探天然氢气勘探井。(4)中国高含量氢气区与富氢地质条件高度匹配,天然氢气勘探前景良好,郯庐断裂带及周缘裂陷盆地区、阿尔金断裂带及两侧盆地区、三江构造带—龙门山断裂带及周缘盆地区的天然氢气勘探潜力较大;中国应尽快开展天然氢气普查工作,加强氢气成藏过程研究和潜力评价,并进行勘探技术、开采分离技术和储运技术的攻关,为天然氢气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做好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天然氢气
无机成因
地球深部脱气
水辐解
蛇绿岩
带
裂谷
前寒武系富铁地层
郯庐断裂
带
阿尔金断裂
带
三江构造带
—龙门山断裂
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江构造带新生代变形构造的时-空变化:研究综述及新数据
被引量:
17
1
作者
史鹏亮
杨天南
梁明娟
薛传东
范金伟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昆明理工大学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31-3352,共22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2015CB452601)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4064301)联合资助
文摘
在印度-欧亚陆陆碰撞造山过程中,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喜玛拉雅东构造结东侧的西南三江地区在新生代经历了强烈变形,形成了复杂的构造样式。构造样式的时空变化可以有效限定印度-欧亚陆陆碰撞过程,而近年发表的大量数据为揭示三江构造带新生代构造样式时空变化提供了可能。通过综合前人研究数据,结合本文的新观察,提出三江构造带不同构造部位的变形特点显示规律性变化:处于碰撞前缘位置的腾冲、保山地块在印度地块向北迁移过程中最早(50~45Ma)与印度大陆发生碰撞,在挤压作用下形成褶皱+逆断层组合,以及块体边界压扭性剪切变形;随着印度地块持续向北运动,该变形样式逐渐向东、北部扩展,并使兰坪-思茅地块、扬子地块西缘剑川盆地沉积环境发生改变,地块两侧发生剪切变形;其中兰坪-思茅地块东侧(〈30Ma)剪切带的启动时间晚于西侧(34Ma)。地块两侧剪切带均大致经历了纯剪(挤压)-简单剪切(走滑)-纯剪(伸展)变形历史;剪切带各阶段变形的启动时间均具有南早北晚之特点。发生塑性变形的下地壳物质的剥露过程同样表现出时空不均匀性,结合古地磁研究成果,这种现象可能与地块内部的不均匀旋转有关。各剪切带最北端不但变形启动时间最晚,而且基本没有记录走滑变形。这种变形样式的时空变化表明,印度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变形效应在三江构造带内主要表现为陆块内部的弥散状挤压变形与块体刚性旋转形成的剪切带,块体向南逃逸规模较小。
关键词
新生代应变场
大陆碰撞
弥散状变形
地块旋转
三江构造带
Keywords
Cenozoic strain pattern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Pervasive Shortening
Block rotation
Sanjiang orogenic belt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藏东三江构造带云南段α石英热活化ESR定年与新生代构造事件
被引量:
9
2
作者
钟康惠
梁兴中
刘肇昌
舒良树
李凡友
施央申
唐菊兴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31-1237,共7页
基金
国家"973"2002CB412607项目
国家计委96-914-01-03项目
原中国有色总公司地质总局97-S-1项目资助。
文摘
运用α石英热活化ESR定年法(HAESRDQ)对三江构造带云南段49件样品定年结果的分析发现,该方法所获测年数据与地质事实及其他测年方法定年结果吻合,表明是一种普遍适用于中—新生代地质事件定年的方法。同时,证实三江构造带云南段是新生代陆内褶皱造山带,大量具“层控”特征的有色贵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也是新生代。
关键词
α石英热活化ESR定年法(HAESRDQ)
中—新生代地质事件定年
三江构造带
云南段
Keywords
heat-activated ESR dating of α quartz (HAESRDQ)
dating of Mesozoic to Cenozoic geological events
Yunnan segment of the Sanjiang tectonic zone
分类号
P53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46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滇西南断裂性质及其与成矿带的关系
被引量:
4
3
作者
屈念念
李家斌
朱大友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贵州省地质调查院
贵州省地质物探开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3-180,共8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云南临沧-勐海地区1:25万区域重力调查"(1212011087025)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科学研究项目(黔地矿科合2016[32]号)
文摘
滇西南地区处于三江构造带,断裂构造发育,构造-岩浆活动强烈,为进一步摸清其断裂构造格局、深部构造特征,利用多年来在研究区及周缘完成的各类勘探资料,以研究区的重力、航磁数据为主,结合相关资料,开展重力、航磁数据处理及反演解释,分析提取反映研究区深大断裂的重磁异常信息,提取反映莫霍面的异常信息并反演其起伏形态。基于以上研究,对主要断裂带深部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区内典型金属成矿与断裂构造格架及剩余异常信息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研究区成矿规律进而综合讨论了其成矿远景,为研究区典型金属矿产战略调查和进一步勘探选区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三江构造带
重磁异常
断裂体系
莫霍面
金属矿产
Keywords
Sanjiang structural belt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y
fault system
Moho
metal mineral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球天然氢气勘探开发利用进展及中国的勘探前景
被引量:
20
4
作者
窦立荣
刘化清
李博
齐雯
孙东
尹路
韩双彪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提斯演化控制下的油气差异富集机理与勘探领域”(编号:92255302)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技重大专项“海外油气地质新理论资源评价新技术与超前选区研究”(编号:2023ZZ07)联合资助。
文摘
在全球能源脱碳背景下,天然氢气作为一种一次能源,因其零碳、可再生的优点而备受关注,但中国目前还未开展专门针对天然氢气的勘探工作。通过介绍全球已知高含量天然氢气(体积分数大于10%)气藏的主要形成地质环境及成因类型,系统总结了天然氢气富集的有利地质条件,并结合国外天然氢气的勘探开发现状,评价了中国天然氢气的勘探前景。研究结果表明:(1)全球高含量天然氢气主要发育于蛇绿岩带、裂谷和前寒武系富铁地层中,且以无机成因为主,富铁矿物的蛇纹石化过程是天然氢气最主要的成因来源,其次为地球深部脱气和水的辐解。(2)优质的氢源与良好的运移通道是氢气富集的前提,而盖层的封盖能力是天然氢气能否成藏的关键要素;天然氢气作为伴生气时,传统盖层对其具备封盖能力,但当其含量较高时,传统盖层可能难以形成有效封盖;裂谷环境、蛇绿岩发育区以及断裂发育的前寒武系富铁地层是富氢气藏的勘探有利区。(3)国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制定了天然氢气的勘探开发和利用计划,其中,马里已实现天然氢气的商业开采,美国、澳大利亚也已成功钻探天然氢气勘探井。(4)中国高含量氢气区与富氢地质条件高度匹配,天然氢气勘探前景良好,郯庐断裂带及周缘裂陷盆地区、阿尔金断裂带及两侧盆地区、三江构造带—龙门山断裂带及周缘盆地区的天然氢气勘探潜力较大;中国应尽快开展天然氢气普查工作,加强氢气成藏过程研究和潜力评价,并进行勘探技术、开采分离技术和储运技术的攻关,为天然氢气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做好技术储备。
关键词
新能源
天然氢气
无机成因
地球深部脱气
水辐解
蛇绿岩
带
裂谷
前寒武系富铁地层
郯庐断裂
带
阿尔金断裂
带
三江构造带
—龙门山断裂
带
Keywords
renewable energy
natural hydrogen
inorganic genesis
degassing in the deep earth
water radiolysis
ophiolite belt
rift valley
Precambrian iron-rich strata
Tan-Lu fault zone
Altyn fault zone
Sanjiang orogenic belt-Longmenshan fault zone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0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江构造带新生代变形构造的时-空变化:研究综述及新数据
史鹏亮
杨天南
梁明娟
薛传东
范金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藏东三江构造带云南段α石英热活化ESR定年与新生代构造事件
钟康惠
梁兴中
刘肇昌
舒良树
李凡友
施央申
唐菊兴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滇西南断裂性质及其与成矿带的关系
屈念念
李家斌
朱大友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全球天然氢气勘探开发利用进展及中国的勘探前景
窦立荣
刘化清
李博
齐雯
孙东
尹路
韩双彪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