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氯-5-三氯甲基吡啶的波谱学数据与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苏莉 王晓川 +2 位作者 宋宏涛 关槐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9-61,共3页
2-氯-5-三氯甲基吡啶是重要的农药中间体。以3-甲基吡啶为原料通过光氯化反应合成2-氯-5-三氯甲基吡啶,经分离后得到纯度为99.5%的产品。利用红外(IR)、紫外(UV)、质谱(MS)、核磁共振(NMR)等实验技术研究了其波谱学特征,详细讨论了该化... 2-氯-5-三氯甲基吡啶是重要的农药中间体。以3-甲基吡啶为原料通过光氯化反应合成2-氯-5-三氯甲基吡啶,经分离后得到纯度为99.5%的产品。利用红外(IR)、紫外(UV)、质谱(MS)、核磁共振(NMR)等实验技术研究了其波谱学特征,详细讨论了该化合物的1HNMR1、3CNMR谱,并对所有1HNMR、13CNMR谱的信号进行了归属。讨论了红外吸收特征峰对应官能团的振动形式,样品的官能团与目标化合物一致。该方法为此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提供了有益的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谱分析 2-氯-5-三氯甲基吡啶 农药 红外 紫外 质谱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在农业中应用研究进展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忠庆 高强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49-258,共10页
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是稳定性肥料Ⅱ型的重要技术核心之一,其良好的农学效应和环境效益为实现农业节本增效提供了重要途径。对国内外CP的研发历程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综述,全面评述了CP的生态环境效应,阐述了CP硝化抑制... 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是稳定性肥料Ⅱ型的重要技术核心之一,其良好的农学效应和环境效益为实现农业节本增效提供了重要途径。对国内外CP的研发历程和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综述,全面评述了CP的生态环境效应,阐述了CP硝化抑制潜力的影响因素,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为今后如何发挥CP潜力、降低氮肥用量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抑制剂 2-氯-6-三氯甲基吡啶 土壤氮素 稳定性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5,6-四氯-2-三氯甲基吡啶在Ag电极上的电还原行为 被引量:3
3
作者 马淳安 胡义娇 徐颖华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3-257,共5页
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在乙腈和水的混合溶液中3,4,5,6-四氯-2-三氯甲基吡啶于银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脱氯反应.实验表明:3,4,5,6-四氯-2-三氯甲基吡啶在银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是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并有伴随后续化学反应的特征;温度... 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在乙腈和水的混合溶液中3,4,5,6-四氯-2-三氯甲基吡啶于银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脱氯反应.实验表明:3,4,5,6-四氯-2-三氯甲基吡啶在银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是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并有伴随后续化学反应的特征;温度对反应有促进作用.求得3,4,5,6-四氯-2-三氯甲基吡啶在乙腈和水的混合溶液(体积比5∶1)中的扩散系数D=3.0×10-5c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 5 6-四氯-2-三氯甲基吡啶 银电极 电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2-氯-5-三氯甲基吡啶及其类似化合物 被引量:2
4
作者 苏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93-795,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高效除草剂盖草能的中间体2-氯-5-三氯甲基吡啶(TCMP)及相关化合物的分析条件进行了探讨和优化。使用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以乙腈-水(30+70,体积比)为流动相,控制流速1 mL.min-1,采用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高效除草剂盖草能的中间体2-氯-5-三氯甲基吡啶(TCMP)及相关化合物的分析条件进行了探讨和优化。使用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以乙腈-水(30+70,体积比)为流动相,控制流速1 mL.min-1,采用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40 nm,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 4,回收率为99.05%。在实样分析中同时测定了合成TCMP过程中的两个主要副产物2-氯-5-氯甲基吡啶和2-氯-3-三氯甲基吡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2-氯-5-三氯甲基吡啶 盖草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型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3-甲基吡啶光氯化产物中的2-氯-5-三氯甲基吡啶
5
作者 苏莉 张勇 黄可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8-580,共3页
利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从3-甲基吡啶光氯化产物中分离纯化得到2-氯-5-三氯甲基吡啶,对制备色谱的洗脱方式、洗脱剂组成及浓度、进样量等参数进行了优化。使用的制备柱为Zorbax-C18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采用速度梯度洗脱方式进行洗脱,... 利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从3-甲基吡啶光氯化产物中分离纯化得到2-氯-5-三氯甲基吡啶,对制备色谱的洗脱方式、洗脱剂组成及浓度、进样量等参数进行了优化。使用的制备柱为Zorbax-C18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采用速度梯度洗脱方式进行洗脱,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40 nm波长下检测,进样体积为100μL。该方法的制备回收率为82.7%,相对标准偏差为4.0%(n=5),产品纯度为99.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型液相色谱 速度梯度洗脱 2-氯-5-三氯甲基吡啶 3-甲基吡啶 光氯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衍生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测定粮食作物中三氯甲基吡啶及其代谢物残留 被引量:5
6
作者 孙灵慧 陈捷 +2 位作者 徐娟 李敏青 陈文锐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5-701,共7页
建立了粮食作物中三氯甲基吡啶及其代谢物6-氯吡啶甲酸的衍生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GC-MS/MS)检测方法。选取高粱、小麦、玉米及爆谷等典型的粮食作物,采用酸性乙腈提取,以浓硫酸作为三氯甲基吡啶代谢物的衍生化试剂,优化了衍生... 建立了粮食作物中三氯甲基吡啶及其代谢物6-氯吡啶甲酸的衍生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GC-MS/MS)检测方法。选取高粱、小麦、玉米及爆谷等典型的粮食作物,采用酸性乙腈提取,以浓硫酸作为三氯甲基吡啶代谢物的衍生化试剂,优化了衍生化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并使用GC-MS/MS分析,以内标法对三氯甲基吡啶及其代谢物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在0.025~0.4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在3个不同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在80.4%~98.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0%~10.1%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高效,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回收率和重复性良好,能够满足粮食作物中三氯甲基吡啶及其代谢产物残留量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三氯甲基吡啶 6-氯吡啶甲酸 粮食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氯-5-三氯甲基吡啶电化学脱氯合成2-氯-5-氯甲基吡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利巧 韩方玉 +2 位作者 李斌 毛信表 徐颖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08-1414,共7页
对2-氯-5-三氯甲基吡啶(TCMP)采用电化学脱氯合成2-氯-5-氯甲基吡啶(CCMP),考察了支持电解质、阴极材料及目数、反应温度和电流密度等工艺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和TCMP及其脱氯中间产物的脱氯电位。结果表明:在乙酸锂、氯化锂、高氯酸锂... 对2-氯-5-三氯甲基吡啶(TCMP)采用电化学脱氯合成2-氯-5-氯甲基吡啶(CCMP),考察了支持电解质、阴极材料及目数、反应温度和电流密度等工艺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和TCMP及其脱氯中间产物的脱氯电位。结果表明:在乙酸锂、氯化锂、高氯酸锂、氯化铵、四丁基高氯酸铵中,乙酸锂为最佳支持电解质。各阴极材料上CCMP收率从高到低次序为:铜>铅>石墨>银>锌>镍。在优化条件下〔阴极液:含10%(体积分数)乙酸+5%(体积分数)水+0.2 mol/L乙酸锂+0.1 mol/L TCMP的甲醇溶液;阴极:80目铜网;反应温度:30℃;电流密度:前期电流密度为333 A/m^2,后期为166 A/m^2〕,0.1 mol/L TCMP能较高效地转化为CCMP,其收率可达56.9%。TCMP脱氯成2-氯-5-二氯甲基吡啶(DCMP)的电位明显正于DCMP脱氯成CCMP的脱氯电位,后者与CCMP进一步脱氯的电位则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氯-5-三氯甲基吡啶 2-氯-5-氯甲基吡啶 铜电极 电化学脱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氯-6-三氯甲基吡啶在花椰菜上的施用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锋 陈余平 +1 位作者 胡铁军 周飞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5期782-783,907,共3页
对花椰菜进行铵态氮肥中加入2-氯-6-三氯甲基吡啶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铵态氮肥中加入一定量的2-氯-6-三氯甲基吡啶,有助于提升花椰菜的生物性状,起到增产作用。其中以全量铵态氮肥做基肥并加入2-氯-6-三氯甲基吡啶的处理最佳,可... 对花椰菜进行铵态氮肥中加入2-氯-6-三氯甲基吡啶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铵态氮肥中加入一定量的2-氯-6-三氯甲基吡啶,有助于提升花椰菜的生物性状,起到增产作用。其中以全量铵态氮肥做基肥并加入2-氯-6-三氯甲基吡啶的处理最佳,可增产3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抑制剂 2-氯-6-三氯甲基吡啶 铵态氮肥 花椰菜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分胁迫下2-氯-6-(三氯甲基)吡啶浸种对棉种发芽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陶瑞 刘涛 褚贵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6-431,共6页
通过设置0、80、120mmol·L^-1 3种NaCI浓度,研究了3种盐分水平下2-氯-6-(三氯甲基)吡啶浸种对棉种发芽的影响.分析了棉种萌发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抗氧化物酶及丙二醛含量对2-氯-6-(三氯甲基)吡啶浸种的生理响应。... 通过设置0、80、120mmol·L^-1 3种NaCI浓度,研究了3种盐分水平下2-氯-6-(三氯甲基)吡啶浸种对棉种发芽的影响.分析了棉种萌发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抗氧化物酶及丙二醛含量对2-氯-6-(三氯甲基)吡啶浸种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盐分胁迫显著抑制了棉种的萌发,而2-氯-6-(三氯甲基)吡啶浸种能明显减轻盐分胁迫对种子发芽的抑制。在3个盐分水平(0、80、120mmol·L^-1)下,2-氯-6-(三氯甲基)吡啶浸种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及种子活力指数均比清水浸种有显著提高,其增幅分别为11.5%~58.4%、16.8%~65.0%和42.9%-82.5%;同时,2-氯-6-(三氯甲基)吡啶浸种可显著提高棉种SOD、POD、CAT的活性,分别比清水浸种增加了57.2%~282.7%、8.3%~139-3%和6.4%~15.1%,且显著降低了电解质外渗率与MDA含量。在盐分胁迫下,利用4.1×10^-3mmol·LL^-1的2-氯-6-(三氯甲基)吡啶浸种可提高棉种抗氧化物酶活性,促进其萌发过程中可溶性有机物的转化,显著提高棉种发芽率和发芽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氯-6-(三氯甲基)吡啶 盐分胁迫 棉种 发芽率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土壤中2-氯-6-(三氯甲基)吡啶 被引量:3
10
作者 苏红鸽 张忠庆 +4 位作者 刘金华 李亓 李佳昊 周蒙蒙 杨靖民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8-724,共7页
用Agilent SB-C18(150 mm×4.6 mm,5.0μm)色谱柱,在优化流动相最佳体积比和流速的条件下,用超声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类型土壤中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nitrapyrin,CP)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土壤样品经3次乙醇... 用Agilent SB-C18(150 mm×4.6 mm,5.0μm)色谱柱,在优化流动相最佳体积比和流速的条件下,用超声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类型土壤中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nitrapyrin,CP)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土壤样品经3次乙醇溶剂超声萃取后,通过有机滤膜净化,以V(乙腈)∶V(水)=4为流动相,在0.8 mL/min流速下10 min内完成色谱柱(Agilent SB-C18)的分离,提取效果较好;在0~75 mg/L内,CP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显著的线性关系(R^2=0.9998,p<0.01);空白土壤中CP的检出限为0.42 mg/L;不同质量浓度和剂型的CP溶液在草甸黑土、黑钙土和风沙土中添加24 h后的回收率为82.44%~91.66%,标准偏差为1.34~5.04,变异系数为0.02~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硝化抑制剂 2-氯-6-(三氯甲基)吡啶 超声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微胶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亮 杨靖民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年第9期73-74,共2页
研究不同浓度硝化抑制剂2-氧-6(三氨甲基)吡啶微胶囊对黑土玉米产量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适宜黑土施用的最佳浓度,为进一步的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支持。采用田间试验的试验方法,测定0.5%、1%新型硝化抑制剂对黑土玉米产量的变化情况... 研究不同浓度硝化抑制剂2-氧-6(三氨甲基)吡啶微胶囊对黑土玉米产量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适宜黑土施用的最佳浓度,为进一步的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支持。采用田间试验的试验方法,测定0.5%、1%新型硝化抑制剂对黑土玉米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单施尿素处理相比,施用硝化抑制剂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其中1%硝化抑制剂处理增产率达到20.85%,0.5%硝化抑制剂处理增产率达到17.01%,但不同浓度硝化抑制剂处理间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综合考虑,2-氧-6-(三氧甲基)吡啶微胶囊的最佳施用量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氯-6-(三氯甲基)吡啶微胶囊 玉米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甲基吡啶定位氯化工艺的研究
12
作者 杨亿 肖国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71-273,共3页
研究了3-甲基吡啶和氯气在装有负载型催化剂固定床中的氯化反应.结果表明,以二氧化硅为载体,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金属氯化物催化剂对3-甲基吡啶的定位氯化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在以10%氯化锌为活性组分、反应温度350℃、3-甲基吡啶与氯... 研究了3-甲基吡啶和氯气在装有负载型催化剂固定床中的氯化反应.结果表明,以二氧化硅为载体,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金属氯化物催化剂对3-甲基吡啶的定位氯化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在以10%氯化锌为活性组分、反应温度350℃、3-甲基吡啶与氯气的摩尔比1:8、平均停留时间11.5 s时,2-氯-5-三氯甲基吡啶的单程收率最高为60.4%.2-氯-5-三氯甲基吡啶经减压蒸馏和重结晶后得到分离和提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氯-5-三氯甲基吡啶 3-甲基吡啶 固定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甲基吡啶与NBPT配比对石灰性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君 陶瑞 +1 位作者 刘涛 褚贵新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476-480,共5页
为了筛选适宜的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组合,本试验通过在室内模拟培养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的NBPT与Nitrapyrin配比对石灰性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施入土壤1 d后80%已迅速水解,在5 d后已完全水解。在1-14 d不同浓度的NBPT... 为了筛选适宜的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组合,本试验通过在室内模拟培养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的NBPT与Nitrapyrin配比对石灰性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施入土壤1 d后80%已迅速水解,在5 d后已完全水解。在1-14 d不同浓度的NBPT均可显著抑制尿素水解(P<0.05),且10%o NBPT可高效作用14 d,其脲酶抑制率为51%。添加抑制剂延缓了铵态氮的转化过程,各施肥处理土壤NH_4^+-N含量分别在第7、14、21天达到峰值,而各抑制剂处理NO_3^--N含量呈线性缓慢上升趋势。添加抑制剂各处理均降低了土壤氮素损失,相比单施尿素处理分别降低14%、22%、26%、28%(P<0.05)。NBPT 5‰+Nitrapyrin可有效抑制尿素水解,减缓氮素转化过程,减少石灰性土壤氮素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2-氯-6-(三氯甲基)吡啶 NBPT 氮素转化 氮素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15N标记尿素研究硝化抑制剂对设施番茄氮素去向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许纪元 闵炬 施卫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93-2799,共7页
为明确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简称CP)在设施蔬菜上的应用效果及其增效机制,本研究采用田间微区试验,应用15N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在推荐施氮量(180 kg·hm^-2)和习惯施氮量(300 kg·hm^-2)下,CP对设施番茄氮素... 为明确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简称CP)在设施蔬菜上的应用效果及其增效机制,本研究采用田间微区试验,应用15N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在推荐施氮量(180 kg·hm^-2)和习惯施氮量(300 kg·hm^-2)下,CP对设施番茄氮素去向的影响,并进行了其增效机制的初探。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180和300 kg·hm^-2条件下,施用CP可增加番茄产量17.3%和31.4%,肥料氮回收率分别增加8.6和9.2个百分点,氨挥发排放增加了2.47和3.65 kg·hm^-2,其他损失合计减少了15.5和27.6 kg·hm^-2。添加CP促进了氮素从茎和叶向果实的转移,且减少了氮素损失,提高了氮素利用率,这可能是其增效的机制之一。施用CP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其成本,在蔬菜生产上值得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示踪 2-氯-6-三氯甲基吡啶 蔬菜 氮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化抑制剂对稻田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及硝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闻汉 陈照明 +6 位作者 张金萍 林海忠 何杰 张耿苗 赵钰杰 王强 马军伟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0-827,共8页
【目的】为探究硝化抑制剂对土壤硝化作用及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影响。选取稻田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宇宙培养,研究尿素配施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和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对稻田土p H、无机氮、N_(2)O排放以及氨... 【目的】为探究硝化抑制剂对土壤硝化作用及氧化亚氮(N_(2)O)排放的影响。选取稻田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宇宙培养,研究尿素配施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和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对稻田土p H、无机氮、N_(2)O排放以及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方法】设置不加尿素和硝化抑制剂(ck)、单施尿素[氮(N)200 mg·kg^(1),U]、尿素+DMPP(添加量为氮量的1%,DMPP)和尿素+CP(添加量为氮量的2%,CP)4个处理。【结果】添加硝化抑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 H(P<0.05)。与ck相比,施用尿素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NH_(4)^(+)-N)质量分数(P<0.05),而两者之间硝态氮(NO_(3)^(-)-N)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DMPP和CP处理的NO_(3)^(-)-N质量分数处于较低水平,且2个处理的净硝化速率都显著低于ck和U处理(P<0.05),有明显的硝化抑制效果。与ck相比,施用尿素显著提高了土壤N_(2)O排放(P<0.05),而配施硝化抑制剂显著降低了N_(2)O的累积排放(P<0.05)。与单施尿素相比,添加硝化抑制剂可有效降低氨氧化细菌(AOB)amo A基因拷贝数,而对氨氧化古菌(AOA)amo A丰度没有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显示:N_(2)O排放量与土壤p H、AOB丰度和NO_(3)^(-)-N质量分数呈显著相关(P<0.05),说明土壤p H、AOB丰度和NO_(3)^(-)-N质量分数是影响土壤N_(2)O排放的关键因素。【结论】在中性稻田土中,AOB主导了土壤N_(2)O的排放和硝化作用,DMPP和CP可通过有效降低AOB丰度来抑制硝化作用和减少N_(2)O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3 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 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 氧化亚氮 氨氧化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对黄泥田稻季氨挥发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周旋 吴良欢 +1 位作者 戴锋 董春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99-408,共10页
为探讨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对黄泥田稻季氨挥发的影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生化抑制剂组合[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N-丙基硫代磷酰三胺(NPPT)和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与施肥模式(一次性和分次施肥)互作对黄泥田... 为探讨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对黄泥田稻季氨挥发的影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生化抑制剂组合[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N-丙基硫代磷酰三胺(NPPT)和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与施肥模式(一次性和分次施肥)互作对黄泥田稻季氨(NH3)挥发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泥田稻季NH3挥发损失主要集中于施肥后1周,峰值发生在第1~3 d。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对黄泥田稻季NH3挥发损失量的效应显著。尿素分次施用处理稻季NH3挥发净损失率较一次性施用处理显著降低24.6%。不同施肥模式下,硝化抑制剂CP处理显著提高田面水NH+4-N峰值和NH3挥发速率峰值,增加稻田NH3挥发损失量;脲酶抑制剂NBPT/NPPT或配施CP处理明显延缓尿素水解,降低NH3挥发速率峰值,减少稻田NH3挥发损失量。新型脲酶抑制剂NPPT单独施用及与CP配施的稻田NH3挥发动态变化与NBPT相似。相关性分析表明,稻田NH3挥发速率与田面水NH+4-N浓度和pH值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气温、土温和土壤相对湿度无显著相关性。总之,生化抑制剂组合与适宜的运筹相结合更能有效减少黄泥田稻季NH3挥发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 N-丙基硫代磷酰三胺(NPPT) 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 黄泥田 氨挥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互作对抑制剂抑制氮素转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4
17
作者 周旋 吴良欢 戴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06-115,共10页
为比较生化抑制剂组合对土壤氮素转化的抑制效果,揭示不同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互作对尿素水解抑制效应的影响。该文采用室内模拟培养方法,研究土壤含水量(60%和80%田间最大持水量,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和土壤温度(15、25和35℃)互... 为比较生化抑制剂组合对土壤氮素转化的抑制效果,揭示不同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互作对尿素水解抑制效应的影响。该文采用室内模拟培养方法,研究土壤含水量(60%和80%田间最大持水量,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和土壤温度(15、25和35℃)互作对生化抑制组合[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n-butyl)thiophosphoric triamide,NBPT)、N-丙基硫代磷酰三胺(N-(n-propyl)thiophosphoric triamide,NPPT)和2-氯-6(三氯甲基)吡啶(2-chloro-6(trichloromethyl)pyridine,CP)在黄泥田土壤中抑制氮素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生化抑制组合在黄泥田土壤中抑制尿素水解效应显著,以土壤温度影响更大。随着土壤温度增加,尿素水解转化增强,有效作用时间降低,硝化作用增强,脲酶和硝化抑制效应减弱;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尿素水解转化缓慢,有效作用时间延长,硝化作用减弱,脲酶和硝化抑制效应增强。不同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条件下,NBPT/NPPT或配施CP处理有效抑制黄泥田土壤脲酶活性,延缓尿素水解;CP或配施NBPT/NPPT处理有效抑制NH4+-N向NO_3^--N转化,保持土壤中较高NH_4^+-N含量长时间存在。新型脲酶抑制剂NPPT单独施用及与CP配施的土壤尿素水解抑制效果与NBPT相似。黄泥田土壤中生化抑制组合应用最佳的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分别为25℃和60%WHC。总之,针对不同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条件,在黄泥田土壤中应采用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相结合的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土壤含水量 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 N-丙基硫代磷酰三胺(NPPT) 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 土壤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对黄泥田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旋 金蓉 +1 位作者 吴良欢 戴锋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9-180,共12页
【目的】添加生化抑制剂是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旨在结合不同施肥模式揭示其节肥增效的群体优势,寻找适合黄泥田地区水稻高产高效的施用方式。【方法】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一次... 【目的】添加生化抑制剂是提高水稻肥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旨在结合不同施肥模式揭示其节肥增效的群体优势,寻找适合黄泥田地区水稻高产高效的施用方式。【方法】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生化抑制剂组合与施肥模式(一次性和分次施肥)互作对黄泥田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尿素分次施用处理水稻有效茎蘖数、有效叶面积指数(LAI)、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抽穗期SPAD值和籽粒产量较一次性施用处理分别显著提高0.8%、24.0%、9.3%、1.5%和14.2%。不同施肥模式下,配施生化抑制剂组合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丙基硫代磷酰三胺+2-氯-6-(三氯甲基)吡啶(NBPT/NPPT+CP)显著提高水稻有效茎蘖数及茎蘖成穗率,增加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增大有效LAI,增加抽穗期SPAD值,提高水稻粒叶比,改善源库关系。相关性分析表明,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累积与水稻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新型脲酶抑制剂N-丙基硫代磷酰三胺(NPPT)单独施用及与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配施的水稻群体质量与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相似。【结论】通过施肥技术和抑制剂配施的集成与优化,可以改善黄泥田水稻群体质量,提高光合产物转化,获得更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剂 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 N-丙基硫代磷酰三胺(NPPT) 2-氯-6-(三氯甲基)吡啶(CP) 黄泥田 群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用量和配施硝化抑制剂对柴达木枸杞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19
作者 卢九斤 盛海彦 +4 位作者 华明秀 聂易丰 高亚军 许米聪 魏娇娇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58-1067,共10页
研究氮肥用量和硝化抑制剂对枸杞产量和氮素平衡等的影响,以期为柴达木地区枸杞科学施氮提供依据。设置8个处理,N_(667)、N_(400)、N_(267)、N_(133)、CK处理分别施用纯氮667(当地农民习惯施氮量)、400、267、133、0 kg/hm^(2),N_(400) ... 研究氮肥用量和硝化抑制剂对枸杞产量和氮素平衡等的影响,以期为柴达木地区枸杞科学施氮提供依据。设置8个处理,N_(667)、N_(400)、N_(267)、N_(133)、CK处理分别施用纯氮667(当地农民习惯施氮量)、400、267、133、0 kg/hm^(2),N_(400) I_(2.00)、N_(267) I_(1.33)、N_(133) I_(0.67)处理分别施用纯氮400、267、133 kg/hm^(2)并配施纯氮量0.5%的2-氯-6-三氯甲基吡啶(硝化抑制剂)2.00、1.33、0.67 kg/hm^(2),测定枸杞产量、植株吸氮量和土壤无机氮累积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枸杞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配施硝化抑制剂可有效提高枸杞产量。2019年N_(400) I_(2.00)、N_(267) I_(1.33)处理的枸杞产量较N_(400)、N_(267)处理分别增加5.8%、5.0%。两年N_(400) I_(2.00)处理的枸杞产量较N_(667)处理分别增加9.3%和6.7%。枸杞的氮肥偏生产力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N_(400) I_(2.00)~N_(133) I 0.67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较N_(667)处理增加8.9~45.1 kg/kg。与农民习惯施氮处理相比,减施氮肥及配施硝化抑制剂显著提高植株及果实吸氮量。N_(400) I_(2.00)处理的植株吸氮量及果实吸氮量最高,较N_(667)处理提高18.5%及12.8%。同等施氮量下硝化抑制剂的施用降低氮素表观损失量。N_(400) I_(2.00)~N_(267) I_(1.33)处理的表观损失量较N_(400)~N_(267)处理降低30.7~44.4 kg/hm^(2)。在农民习惯施氮量的基础上减少40%~60%施氮量可保证较高的枸杞产量及植株氮素吸收量。相同施氮量配施硝化抑制剂可显著提高枸杞植株吸氮量,降低氮素表观损失量。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施氮量267~400 kg/hm^(2)同时配施1.33~2.00 kg/hm^(2)的2-氯-6-三氯甲基吡啶为青海省柴达木地区枸杞生产的适宜施氮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氮肥用量 2-氯-6-三氯甲基吡啶 产量 氮素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性液体氮肥在保护性耕作黑土中施用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高旭 田耕 +4 位作者 周佳丰 张晓岩 冯国忠 高强 张忠庆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7-145,共9页
氮肥利用率低是制约我国东北黑土区玉米产业高效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尿素硝铵溶液(UAN)为原料,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微胶囊(CPCS)为材料,制备稳定性液体氮肥,研究其对黑土区玉米氮素吸收与利用和生长发育的影响。以2-氯-6(... 氮肥利用率低是制约我国东北黑土区玉米产业高效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尿素硝铵溶液(UAN)为原料,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微胶囊(CPCS)为材料,制备稳定性液体氮肥,研究其对黑土区玉米氮素吸收与利用和生长发育的影响。以2-氯-6(三氯甲基)吡啶传统乳油剂型(CPEC)为对照,制备了0.5%CPCS-UAN、1%CPCS-UAN、2%CPCS-UAN 3种稳定性液体氮肥。田间试验设置6个处理:不施氮肥(N0)、UAN(N180)、1%CPEC-UAN(N180)、0.5%CPCS-UAN(N180)、1%CPCS-UAN(N180)和2%CPCS-UAN(N180)。在春玉米生育期内测定土壤无机氮动态变化及植株氮素吸收量,并在成熟期测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2020和2021年田间试验结果显示,与UAN处理相比,CPCS-UAN处理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植株吸氮量,其中1%CPCS-UAN处理表现最优,玉米产量增加6.38%~8.35%,吸氮量增加24.12~31.70 kg/hm^(2);与传统乳油剂型1%CPEC-UAN处理相比,1%CPCS-UAN处理玉米产量增加5.39%~6.30%,吸氮量增加17.51~18.98 kg/hm^(2),CPCS-UAN处理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单穗粒数和百粒重的增加。在玉米整个生育期CPCS-UAN处理0~20 cm土层土壤的铵态氮和硝态氮整体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其土壤铵态氮含量在各个生育时期均高于其他处理。CPCS-UAN处理能显著降低氮肥表观损失率,增加氮肥表观利用率,其中1%CPCS-UAN处理的土壤氮肥表观损失率最低,为33.2%~34.0%,氮素表观利用率最高,为40.9%~49.6%。在黑土中,CPCS配合UAN制成的稳定性液体氮肥可以有效抑制玉米生育期内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减少氮素损失,增加植株吸氮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和玉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尿素硝铵溶液 2-氯-6(三氯甲基)吡啶微胶囊 黑土 稳定性液体氮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